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四十九章

漢中大將軍臨時府邸李蘭一手拿著份文書一手輕輕擊打木幾似乎對文書上面所言之事頗有不決。桓易垂手站在一旁眉頭也是深深緊鎖因見李蘭良久不語乃略微上前道:“大將軍朝廷使者還在門外魏延所請之事究竟該如何回覆?”李蘭並不回答只是擡眼看向桓易問道:“大哥可有教我?”桓易略作思量複道:“遷都之事幹系重大豈魏延一人所能決斷?彼自恃光復舊都之功驕橫跋扈還請將軍即刻駁回嚴詞重責。”

當日魏延以李蘭病重爲由進言其收兵返回漢中自己卻帶所部人馬折而西向徑出子午谷偷襲長安。曹魏長安之兵皆在宛城而徐晃五萬幷州軍卻在街亭與王平對峙不曾想到蜀軍會有這樣一枝奇兵。長安空虛竟被魏延一舉攻破徐晃不得不退兵潼關。長安乃西漢舊都可謂大漢正統的標誌魏延立此奇功蜀漢朝堂上下皆是一片讚賞之聲。魏延自己也更是以爲天下之功莫過於己奏請劉禪將都城從成都遷往長安欲“還復舊都激勵中原士民思漢討逆之心與魏主曹睿決一雌雄”。

自李蘭以大將軍開府治事以來蜀漢官吏奏報朝廷所呈奏章均要一式兩份一送皇宮劉禪一送大將軍府由李蘭定奪。此次魏延卻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竟不曾知會李蘭只派使者前往成都。若不是成都蔣琬等人知道茲事體大不敢擅專復派人將魏延奏章送往漢中聽取李蘭之意李蘭只怕現在還矇在鼓裡呢。

魏延不遵號令一意孤行攻佔長安李蘭心中原本就有幾分不悅只是木已成舟不願過多斥責卻萬萬沒有想到魏延又來這麼一出。長安無險可守潼關有曹魏近十萬大軍虎視眈眈若是宛城戰事完畢只怕又要增加不下二十萬其兵力遠勝蜀漢。長安遠遠不如坐落在“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四川盆地的成都安全而且蜀漢擁有的土地以荊益二州爲主成都乃益州政治、經濟中心也更適合作爲蜀漢帝國的都城。魏延作爲一個征戰多年的大將這點全局目光總還是應該有的卻偏偏上了這樣的一道表章難免讓人覺得其居心叵測。桓易也對魏延此舉十分不滿所以進言李蘭重責駁回。

李蘭雖然心中也是這樣的想法卻又不願意公然與魏延翻臉只得道:“此議多半乃是姜維向文長所進就算乃是文長所獻還復舊都也是一片忠君爲國之心。還是好生答覆爲好措辭不可太過激烈。”此時魏延全軍皆在長安桓易也能明白李蘭的難處一旦開罪了魏延天知道這個性格孤傲的武人爲幹出什麼事情來。但一再縱容魏延又豈日後他不會做出更出格的事情?倒不如乘此機會多斥責幾句以免魏延得寸進尺於是桓易便要再次進言李蘭剛欲開口就聽門外葉楓道:“大將軍朝廷又有使節前來。”

當此敏感時期成都又派人前來李蘭實在覺得有些心有慼慼焉與桓易互望了一眼纔開口道:“有請。”話音落地不久就見葉楓引著一名文官入內。李蘭卻也認識乃是尚書僕射董厥。三人見禮之後各自入座李蘭乃問道:“貴使遠道而來不知是陛下旨意還是蔣費二公有信?”董厥答道:“厥懷陛下詔書而來。”

李蘭於是起身驚道:“貴使何不早言?”乃謂葉楓道:“備香案前來接旨。”雖然整個蜀漢朝堂上都幾乎是李蘭說了算但畢竟劉禪是高高在上的九五至尊在外人面前李蘭還是要做出一副尊重皇帝的面孔。

葉楓恭聲領命還不曾離開董厥卻已經先起身笑吟吟地道:“大將軍不必如此。陛下雖然有詔書送來卻還不曾用寶只是想聽大將軍之意若將軍沒有異議。下官再持回京中由陛下用璽之後再頒佈天下。”雖然董厥說的是實情但李蘭聽在耳朵之中總覺得有些刺耳乃謙遜道:“貴使何出此言?本將軍已經還政離京朝中事務但有蔣、費二公輔佐陛下足矣。何勞貴使千里奔波?”

“大將軍所言差也?”董厥也道:“將軍身居顯位朝中之事豈能漠不關心?”說著便從懷中拿出一紙詔書雙手呈於李蘭複道:“陛下有旨大將軍但有異議可即時修改陛下無有不準。”

古來只有代帝王寫詔書哪有爲帝王修改詔書的?劉禪此語著實讓李蘭心中不悅這個傳說中的白癡皇帝難道是由於自己的來到而生了化學變化從豬腦變成了人腦?心裡咒罵是一回事李蘭滿是必恭必敬地接過詔書仔細打開閱覽。一口氣讀完之後李蘭臉色沒有任何變化裡面卻早已經是五內俱焚怒氣上涌。

這詔書乃是劉禪以魏延有光復舊都之功特加其爲驃騎大將軍領雍州刺使都督長安及隴西諸郡軍務。李蘭自從以十將軍分領兵馬而來即便諸將功勳再高也不曾獎有“都督某地軍務”這樣的殊榮。現在劉禪公然給魏延升官加權用意很明顯便是要制衡李蘭的權力而且蜀漢的兩川兵力現下幾乎都駐紮在漢中隴西長安三地。魏延如果真有了總督這兩處軍務的大權豈不是分去了盡半的兵力?這也難怪董厥會一再強調李蘭可以隨意改變詔書的內容在劉禪的心中是很確定李蘭不會滿意這份詔書定要下筆修改。只是李蘭修改之後日後消息傳到魏延的耳朵裡自然會怨恨李蘭賞罰不公更加會與之作對。好一個一石二鳥之計真正讓李蘭進也不是退也不是不知該如何自處。

董厥見李蘭臉上雖然還掛著微笑但眉心已經微微皺起目光之中也漸漸透出股恨意心中更以爲得計乃再上前半步道:“大將軍若是有所不滿意儘可直言下官這便操筆修改。也好回覆……”董厥原本是含笑說出不想李蘭卻突然擡頭目光銳利心中不由一顫說出最後“陛下”二字便遠不如方纔那般流暢。

第二百九十三章第十一章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二百八十八章第107章 上第二百章第70章 聞戰報病情轉重(下)第五章第二百一十章第二十二章第四章第112章 下第108章 上第98章 下第124章 下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二百三十五章第二百五十八章第十一章第124章 下第101章 上第三十七章第113章 上第一百七十九章第78章 燒蠻兵藏風設埋伏(上)第六章第62章 誘真兇經緯假病(下)第二百四十五章第二百二十六章第二十四章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75章 繼王位曹丕趁威(下)第110章 下第83章 下第十五章第77章 戰敵酋關興險勝(下)第二百一十四章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二百三十七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五章第74章 奉密詔曹彰奪權(上)第一卷第十章第78章 反中計冤家逢路窄(下)第43章 覺異樣帳中私語(上)第114章 下第74章 闖營帳曹操喪命(下)第八章第二百四十四章第一百八十六章第66章 奪兵權帳中密議(上)第二百六十八章第97章 上第九章第52章 下第106章 下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二百四十三章第二百零三章第二十二章第二百三十四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69章 父逼子曹彰攻魯山(下)第97章 上第41章 設酒宴再遇行刺(上)第59章 結內應林揚入城(上)第42章 受詔命關羽爲將(下)第二十章第六章第四章第三十四章第三百章第二百二十五章第十八章第三百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九章第二卷第十二章第二百六十二章第一百八十八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十三章第61章 報血仇桓易獨行(下)第七章第十三章第125章 上第一章第75章 受陷害曹彰被擒(上)第二百五十三章第十四章第三十章第99章 下第85章 上第42章 受詔命關羽爲將(下)第114章 上第九章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二百九十三章第十一章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二百八十八章第107章 上第二百章第70章 聞戰報病情轉重(下)第五章第二百一十章第二十二章第四章第112章 下第108章 上第98章 下第124章 下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二百三十五章第二百五十八章第十一章第124章 下第101章 上第三十七章第113章 上第一百七十九章第78章 燒蠻兵藏風設埋伏(上)第六章第62章 誘真兇經緯假病(下)第二百四十五章第二百二十六章第二十四章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75章 繼王位曹丕趁威(下)第110章 下第83章 下第十五章第77章 戰敵酋關興險勝(下)第二百一十四章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二百三十七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五章第74章 奉密詔曹彰奪權(上)第一卷第十章第78章 反中計冤家逢路窄(下)第43章 覺異樣帳中私語(上)第114章 下第74章 闖營帳曹操喪命(下)第八章第二百四十四章第一百八十六章第66章 奪兵權帳中密議(上)第二百六十八章第97章 上第九章第52章 下第106章 下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二百四十三章第二百零三章第二十二章第二百三十四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69章 父逼子曹彰攻魯山(下)第97章 上第41章 設酒宴再遇行刺(上)第59章 結內應林揚入城(上)第42章 受詔命關羽爲將(下)第二十章第六章第四章第三十四章第三百章第二百二十五章第十八章第三百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九章第二卷第十二章第二百六十二章第一百八十八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十三章第61章 報血仇桓易獨行(下)第七章第十三章第125章 上第一章第75章 受陷害曹彰被擒(上)第二百五十三章第十四章第三十章第99章 下第85章 上第42章 受詔命關羽爲將(下)第114章 上第九章第二百八十二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健康| 衡水市| 乳源| 尼勒克县| 施甸县| 泉州市| 梅州市| 平和县| 双城市| 上饶县| 竹北市| 玉环县| 涡阳县| 华亭县| 枣庄市| 饶阳县| 威信县| 霍城县| 扬中市| 滦南县| 涞水县| 铁岭市| 康保县| 东光县| 应城市| 阆中市| 闽清县| 卓资县| 泗洪县| 精河县| 文登市| 威远县| 龙南县| 高邮市| 牙克石市| 嘉义市| 乐亭县| 新兴县| 黑山县| 乌苏市| 台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