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3章 蹴鞠

(新書榜上沒有名了,孤單可憐啊,求推薦票啊……)-

花香漫野,草長鶯飛,又是春一載。

在中巖寺下寺的講經(jīng)坪上,正要進(jìn)行一場蹴鞠比賽。

蹴鞠,是一項先秦時期即流行的古老運(yùn)動,並演化出許多種比賽形式。在唐代之前,其以對抗性強(qiáng)的雙球門式爲(wèi)主,雙方球員各司其職,在場上絞殺成一片。球到之處人仰馬翻,一場比賽下來,鼻青臉腫,甚至斷腿破頭的也不稀奇。另有一種比較文雅的單球門式,主要供文人和女子玩耍。

Www● ttκд n● ℃ O

說白了,那時的雙球門蹴鞠,與後世的足球比賽十分相似,但對抗性要超過橄欖球。而單球門比賽,則在規(guī)則上類似排球、在技法上類似藤球,在得分上類似籃球……

到了宋代,蹴鞠發(fā)展成爲(wèi)國民第一運(yùn)動,號稱是‘若論風(fēng)流、無過踢球’,能踢一腳好球,被認(rèn)爲(wèi)是最光彩、最有面子的事兒。參加比賽的主體,不再是軍卒和崇尚勇武的貴族,而是上至皇帝王公,下至平民百姓。尤其是文人的熱衷,使比賽的競技性和表演性,漸漸取代了對抗性和軍事性。雙球門比賽不再受寵。取而代之的,是單球門的‘築球’和無球門的‘白打’。

眼下在中巖書院舉行的,便是一場築球比賽。

這項運(yùn)動發(fā)展至今,已經(jīng)有規(guī)有矩,十分成熟,比賽之前,人們預(yù)先用白灰,在空地上畫出一個長十丈,寬五丈的矩形,再用一道中線一分爲(wèi)二,分成兩個方形的半場。在中線的中點(diǎn)處,立著兩根的兩丈多高的竹竿,竹竿上結(jié)一網(wǎng),網(wǎng)上留直徑約爲(wèi)一尺的洞,美其名曰‘風(fēng)流眼’。比賽雙方只有踢球洞穿風(fēng)流眼,纔算得分。

兩個半場名喚左軍、右軍,比賽雙方分列其中,不得越界。左軍**七人,隊員分工明確,有球頭、蹺球、正挾、頭挾、左竿網(wǎng)、右竿網(wǎng)、散立,皆穿紅色錦襖、著褲、著牛皮軟靴,其中球頭戴長腳襆頭、其餘諸人戴卷腳襆頭。右軍亦如此,只是皆穿青色錦襖,與左軍區(qū)別分明。

在場邊還有三名裁判,曰‘社司’,在場外,各軍還有各自的教練,曰‘部署’、‘校正’。如此正式的比賽,裡外三層的拉拉隊自然少不了。比賽還沒開始,雙方的拉拉隊便開始吶喊助威,給自己的隊伍打氣,與後世的體育比賽,沒有任何區(qū)別。

~~~~~~~~~~~~~~~~~~~~~~~~~~~~~~~~~~~~~~

這場比賽,乃是一年一度的‘上三班’與‘下三班’對抗賽,自然毫無疑問的成爲(wèi)書院的焦點(diǎn)之戰(zhàn),不僅吸引了全院師生,甚至連甚少拋頭露面的山長女公子王弗,和被書院學(xué)生視爲(wèi)精靈般的蘇小妹也都前來觀戰(zhàn)。

王方也來了,這位老先生無恥的利用特權(quán),佔(zhàn)據(jù)了最好的觀戰(zhàn)位置,還讓人鋪上席、擺上幾,與幾位年長的教授,品著美酒佳餚,愜意的欣賞比賽。

辰時一到,擔(dān)任社司的杜教授,抱著比賽用鞠來到球門下。只見那鞠褐色渾圓,以充氣豬**爲(wèi)裡,以實(shí)料輕裁的十二片熟硝黃革爲(wèi)表,不露線角、密砌縫成,碎湊十分圓,正重十二兩。無論是形狀、重量還是腳感,都與後世的標(biāo)準(zhǔn)足球相差不大。

他將雙方球頭召集到面前,左軍上三班的球頭,是一名身長六尺開外、有著健康小麥色皮膚,劍眉朗目,英氣勃勃的青年,正是已經(jīng)十七歲的陳三郎。

陳恪的身高已是鶴立雞羣了,但右軍下三班的球頭,卻愣是比他高出近一尺。這又黑又壯的一座黑鐵塔,一臉苦大仇深,看上去得有三十開外。但他一開口,卻管那陳三郎叫‘哥’:“三哥,比賽場上無父子,咱可不讓你!”不是陳家五郎又是誰?

“擔(dān)心你自己吧!”陳恪一笑,露出整齊潔白的牙齒。

“廢話少說,兩位抓鬮、挑邊開球吧。”社司大人不耐煩了,伸出手來,掌上有兩個紙團(tuán)。

陳恪讓五郎先抓,五郎便隨手拿起一個,展開一看,上面寫著個‘邊’字,便道:“我們要右軍。”這種踢高球的比賽,風(fēng)向是有一定影響的,自然要選擇有利己方的一邊。

下三班挑了邊,自然由上三班開球。

待山長親手點(diǎn)起線香,一聲鑼響,陳恪便用足弓將球傳給了擔(dān)任‘散立’的宋端平,宋端平接住,再用膝蓋傳球與其它隊員。期間球不落地,經(jīng)過三次觸球,又回到陳恪面前。

這一系列傳遞,顯然是經(jīng)過精心設(shè)計的,皮球不疾不徐、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使他踢正部位的難度降到最低。

只見陳恪氣沉丹田,拿捏好力道,掄起大腳,腳背擊球,那褐色的皮球,便劃一道優(yōu)美的弧線,堪堪射過了三丈高、一尺左右的球門。

上三班的拉拉隊,頓時響起震耳欲聾的歡呼聲,陳三郎的‘飛虹球’,果然名不虛傳!

但見那球過風(fēng)流眼之後,落入右軍陣中,由一名‘散立’高起一腳穩(wěn)穩(wěn)接住,皮球像黏在他腳上一樣,被他輕輕推出,不疾不徐的傳給隊友,如是兩次,調(diào)整到最佳的方位,以最佳力度,傳給了陳五郎,期間依然球不落地。

黑五郎飛起一腳,勢大力沉的一腳,踢得那皮球都變了形,沒有絲毫弧線,直接越過兩丈多高的球門,飛到對方球場遠(yuǎn)端才下墜。

按照規(guī)則,如果球在對方界內(nèi)落地,由己方重新開球組織進(jìn)攻。若是己方踢出界外、或者球連兩桿之內(nèi)都沒穿過,則由對方開球組織進(jìn)攻。

重新開球的機(jī)會至關(guān)重要,因爲(wèi)網(wǎng)的寬度不足二尺,在兩丈多高的球門上,只有窄窄的一道。就算是擺正了踢,也需要熟練的技術(shù),才能踢到網(wǎng)上去,更不要說洞穿風(fēng)流眼了。

在這樣雙方對陣的比賽中,就算我無法破門得分,也不能給你舒舒服服調(diào)整,洞穿風(fēng)流眼的機(jī)會。逼迫對方接球落地或者踢球出界,使我方得到重新開球的機(jī)會,就成了通常的比賽思路。

黑五郎的這一大腳,是他的獨(dú)門絕技,名曰‘沖天炮’,起得有力落得快,令對方很容易誤以爲(wèi)會出界,但在逆風(fēng)的情況下,十有八九能墜入界內(nèi),這也是他挑選右軍的原因。

“出界,出界,出界!”上三班的拉拉隊大喊道。

“界內(nèi)、界內(nèi)、界內(nèi)!”下三班的拉拉隊也聒噪起來。

因此在左軍球員看來,那球急速墜落的線路,看起來很可能會壓線。距離最近的一名球員,趕緊迎上去,一個魚躍,堪堪在邊線內(nèi),用頭頂回了皮球。

在球行將落地之際,宋端平已經(jīng)拍馬趕到,看似輕描淡寫的一挑,又將球上的力道卸去大半,令其重新溫柔的飛翔起來。

“嗷……”上三班拉拉隊歡呼起來,下三班則喝起倒彩。

但迫於只能觸球三次,左軍已經(jīng)無法組織有效進(jìn)攻,只能將球勉強(qiáng)送到擔(dān)任‘右網(wǎng)桿’的蘇軾面前,他使出最大的努力一腳掄射,也只是把球踢高踢遠(yuǎn),甚至沒有觸網(wǎng),更不要說過眼得分了。

~~~~~~~~~~~~~~~~~~~~~~~~~~~~~~~~~~~~~

下三班裡,多有踢一腳好球的富家子弟,整體水平,要高於上三班。他們可以用身體除手之外的任何部位傳接球,花樣百出,卻又老道精準(zhǔn),幾個回合便掌握了主動。好在上三班的陳恪和宋端平,乃是書院裡球技最高的兩個。宋端平滿場飛奔,總能在不可能處救起球來,陳恪則腳上有眼,只要球喂得正好,就算射不穿球門,也能擊中球網(wǎng)彈回來,再次組織進(jìn)攻。

如果喂得位置不好,他也能以勢大力沉、線路刁鑽的大腳球,給對方出個大難題。

在這兩位的率領(lǐng)下,上三班的球員,使出渾身解數(shù),與對方纏鬥。爲(wèi)了取勝,雙方拿出看家的絕活,什麼‘**’、‘柺子踢’、‘掛金鉤’……動作瀟灑好看,充滿了力的美感。

皮球飛來飛去,半天都不落地。觀衆(zhòng)們目不暇接,大聲爲(wèi)本方每一次精彩觸球喝彩,爲(wèi)每一個進(jìn)球喝彩,爲(wèi)每次一射門不中而惋惜,亦爲(wèi)失誤後的隊員打氣。

場上場下熱烈的氣氛別無二致,令每一個身在其中者如癡如醉。

不知不覺中,線香燃盡,鑼聲響起,上半時比賽結(jié)束了。

大家纔去看那記分牌,雙方都是個‘正’字多兩筆,七比七,竟然戰(zhàn)成平手!

雖然不是直接對抗,但這樣激烈的比賽,對雙方隊員的消耗,一點(diǎn)也不打折。

場上十四名隊員,全都汗水淋漓、渾身溼透,雙手叉著腰喘粗氣。但目光仍然殺氣騰騰,只待下半場擊潰對手。

不過這會兒,還是趕緊下場,抓緊時間休息去吧。

-----------------------------分割----------------------------

宋尺要比後世的一尺稍小,等於三十點(diǎn)七二釐米,六尺開外,就是一米八三左右的身高,在宋代,算是鶴立雞羣了。

第189章 觀禮第250章 王安石第366章 府尹難當(dāng)(上)第347章 態(tài)度(下)第352章 和親(下)第369章 逆轉(zhuǎn)(上)第276章 傳臚(下)第130章 燈火上樓臺第269章 夜不眠(上)第93章 歐陽修第352章 和親(上)第285章 獻(xiàn)土(中)第318章 雲(yún)詭(上)第295章 國際騙子(中)第138章 雨一直下第265章 榜下捉婿第117章 帝國之傷第188章 彌賽亞第320章 空額(中)第316章 重逢(中)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中)第311章 伊人無覓(中)第3章 自救第109章 移民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上)第320章 蘇家進(jìn)京(下)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中)第331章 武學(xué)與武舉(下)第68章 師表第378章 賓天(中)第306章 使遼(上)第363章 凱旋(中)第22章 乾股第196章 小郡主第330章 龍昌期(下)第322章 大宋禁軍(中)第308章 狀元見狀元第364章 風(fēng)水輪流轉(zhuǎn)(中)第358章 日食(中)第79章 岳陽樓第321章 點(diǎn)兵(上)第376章 曝光(下)第153章 宰相的念頭第294章 港口之爭(上)第32章 茱萸第161章 理想第31章 一鳴驚人第379章 白虎堂(上)第377章 黯然銷魂(下)第259章 信念第348章 春(下)第249章 新酒賦第220章 硝煙散去第269章 夜不眠(上)第49章 比鄰第347章 態(tài)度(上)第91章 大宋的良心第279章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上)第151章 戰(zhàn)果第300章 黃金之地(下)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下)第322章 大宋禁軍(下)第286章 天賜之地(下)第295章 國際騙子(下)第370章 伏殺(中)第44章 世上再無李元昊第二五二章 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中)第143章 白麪老包第346章 宮禁爲(wèi)誰開(下)第301章 全民偶像(上)第365章 齊王殿下(上)第335章 花好月正圓(中)第378章 賓天(中)第228章 汴京錢號第232章 綺媚兒第377章 黯然銷 魂(中)第358章 日食(上)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下)第3章 自救第305章 談判(下)第301章 全民偶像(中)第4章 盜亦有道第307章 燕雲(yún)(中)第342章 禽情只自迷(下)第344章 爲(wèi)有源頭活水來(下)第43章 沒有天生的大鬍子第266章 拉郎配第288章 無奈的老高(上)第354章 春風(fēng)得意(上)第146章 營救第49章 比鄰第322章 大宋禁軍(下)第360章 緋聞(中)第134章 合謀第317章 裁軍起風(fēng)波(下)第344章 爲(wèi)有源頭活水來(上)第332章 經(jīng)筵(下)第305章 談判(上)第275章 殿試(下)
第189章 觀禮第250章 王安石第366章 府尹難當(dāng)(上)第347章 態(tài)度(下)第352章 和親(下)第369章 逆轉(zhuǎn)(上)第276章 傳臚(下)第130章 燈火上樓臺第269章 夜不眠(上)第93章 歐陽修第352章 和親(上)第285章 獻(xiàn)土(中)第318章 雲(yún)詭(上)第295章 國際騙子(中)第138章 雨一直下第265章 榜下捉婿第117章 帝國之傷第188章 彌賽亞第320章 空額(中)第316章 重逢(中)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中)第311章 伊人無覓(中)第3章 自救第109章 移民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上)第320章 蘇家進(jìn)京(下)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中)第331章 武學(xué)與武舉(下)第68章 師表第378章 賓天(中)第306章 使遼(上)第363章 凱旋(中)第22章 乾股第196章 小郡主第330章 龍昌期(下)第322章 大宋禁軍(中)第308章 狀元見狀元第364章 風(fēng)水輪流轉(zhuǎn)(中)第358章 日食(中)第79章 岳陽樓第321章 點(diǎn)兵(上)第376章 曝光(下)第153章 宰相的念頭第294章 港口之爭(上)第32章 茱萸第161章 理想第31章 一鳴驚人第379章 白虎堂(上)第377章 黯然銷魂(下)第259章 信念第348章 春(下)第249章 新酒賦第220章 硝煙散去第269章 夜不眠(上)第49章 比鄰第347章 態(tài)度(上)第91章 大宋的良心第279章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上)第151章 戰(zhàn)果第300章 黃金之地(下)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下)第322章 大宋禁軍(下)第286章 天賜之地(下)第295章 國際騙子(下)第370章 伏殺(中)第44章 世上再無李元昊第二五二章 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中)第143章 白麪老包第346章 宮禁爲(wèi)誰開(下)第301章 全民偶像(上)第365章 齊王殿下(上)第335章 花好月正圓(中)第378章 賓天(中)第228章 汴京錢號第232章 綺媚兒第377章 黯然銷 魂(中)第358章 日食(上)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下)第3章 自救第305章 談判(下)第301章 全民偶像(中)第4章 盜亦有道第307章 燕雲(yún)(中)第342章 禽情只自迷(下)第344章 爲(wèi)有源頭活水來(下)第43章 沒有天生的大鬍子第266章 拉郎配第288章 無奈的老高(上)第354章 春風(fēng)得意(上)第146章 營救第49章 比鄰第322章 大宋禁軍(下)第360章 緋聞(中)第134章 合謀第317章 裁軍起風(fēng)波(下)第344章 爲(wèi)有源頭活水來(上)第332章 經(jīng)筵(下)第305章 談判(上)第275章 殿試(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瓯市| 陆河县| 留坝县| 呼伦贝尔市| 嘉荫县| 河源市| 车险| 金平| 新疆| 哈尔滨市| 双桥区| 黔西| 北辰区| 福建省| 诸暨市| 丰台区| 台湾省| 景宁| 乌兰县| 玉溪市| 楚雄市| 垫江县| 寻乌县| 克什克腾旗| 扬中市| 中山市| 宁阳县| 延庆县| 册亨县| 渑池县| 洪洞县| 德钦县| 上犹县| 合作市| 滁州市| 中宁县| 秦皇岛市| 昌宁县| 英吉沙县| 乐昌市| 雅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