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後記

後記

乾佑四年春,太皇太后鄭觀音崩,與李建成合葬於獻陵。

九月,太上皇李沐攜皇帝及文武百官,爲李建成,重上廟號,爲唐世祖。

五年,李沐赴朝鮮,爲朝鮮王金辰煦世子金智哲證婚,並冊封金智哲爲騎都尉。

自此之後,太上皇李沐極少待在金陵皇宮。

大部分時間與衆后妃遨遊于山川、大海。

乾佑八年夏,大西洋艦隊組建,劉仁軌任大西洋首任提督。

九年春,十八萬唐軍登陸歐洲。

二十三年,太上皇李沐在涼州城行轅駕崩,享年八十歲。

據說駕崩時,雷聲隆隆,天色如墨,有一條巨大的白龍從室內衝出,環繞行轅盤旋了三圈之後,破空而去。

奇怪的是,巨龍離開之後,天色回覆大亮,震耳的雷聲之後,天上竟沒有一滴雨落下。

更奇怪的是,遠在數千裡之外,長林衛大將軍常綠雲,同一天、同一時辰,在金陵城宅中無疾而終。

皇帝攜皇后及文武百官,親至涼州扶柩回京,葬於獻陵。

上廟號聖祖,史稱唐聖祖。

同時下旨,準長林衛大將軍常綠雲陪葬獻陵。

……。

前後寫了三本書,成績都不好,確實證明了和尚水平不夠。

自我總結了一下,問題還是和尚固執、不跟風所致。

但和尚依舊不想改變,寫自己的書,讓他們說去吧。

寫作變成習慣,不爲得是創作,而是爲了渲瀉。

生活太累,需要一種渠道發泄。

和尚覺得寫自己想寫的,就是一種很好的渲瀉。

這是和尚堅持寫的理論基礎。

寫代周,已經是五年前了。

可以說,那是一時頭腦發熱的作品。

但負責任地說,代周前半部,是和尚認真,且專注所寫,哪怕到五年後,和尚自己翻開來看,也沒有看不下去的感覺。至於後半部就呵呵了,屬於爛尾混字數的。

第二本隱龍驚唐,已經在代周完本後第四年開書的。

這本書和尚自認是不錯的,整個大綱都是事先完成的,包括主要人物的結局和大小各種挖坑填埋。

只是原打算寫三百萬以上字的,最後因成績不好,削減了許多劇情,導致後出場的人物性格、分支刻畫不足,造成劇情有些突兀。

所以,和尚在中途看到書友評論,說主角太懦弱,應該殺伐果斷,誅盡一切仇人。

和尚很無奈,因爲事先已經定下這些主要人物的結局,結局與書友們的評論如出一轍,但時間未到,不能劇透。

也有書友說,主角過於優柔寡斷。

對這一點,和尚不敢茍同,人嘛,總是在一次次選擇中,確立人生的方向。

從來不曾聽聞,一個人從開始就知道人生的結尾。

哪怕是趙匡胤在從軍時,也不知自己最後能君臨天下、杯酒釋兵權吧?

最看不起文官的朱元璋,恐怕也不知道自己會成爲批發官帽之主吧,更不知道他最看不起的文官,最後幹翻了大明吧?

所以,優柔寡斷四個字形容主角,過了。

最後說說新書漢明。

這個書名,說真話,和尚不太滿意,但想不出更適合的,也就將就了。

這本書原本是想成種田文的,大綱也全部列好,但最後還是寫成了爭霸文。

從種田文演變成爭霸文,確實是這本書的致命BUG。

因爲節奏不一樣,哪怕和尚認真改了,書友看起來,想必依舊能品出一種懶散來。

沒辦法了,和尚不善於自宮,只能選擇完本。

所以,書一定是不會太監的,最多隻是字數上進行壓縮,成績不好,那就少寫點完本唄。

在漢明中,和尚真正想表達的是,好人有壞的一面,壞人也有好的一樣。

除了投敵叛國,其它一切好壞,其實並不是不能接受。

官員貪腐從古至今都有,明末並非特例。

官場傾軋也是如此。

至於天災人禍,那就更不用提了。

大明的滅亡,來自於內,上下一致地投降、逃避,纔是大明滅亡的主因。

打個比方,如果崇禎沒有選擇上吊,而是逃出來,依託長江天險進行抵抗,然後北伐,大明未必會亡,至少成爲象南宋般,多支撐幾十年還是可以的。

畢竟崇禎的號召力,遠比象弘光、隆武、永曆、魯監國強吧?

可崇禎選擇了上吊,這或許是死社稷的心態,但不得不說,崇禎當時心死了。

他寧願選擇逃避。

這纔是大明滅亡的真正原因。

和尚寫漢明,對於每個主要人物,都沒有刻意地去貶低。

還是那句話,壞人也有好的一面,就算再昏庸、再貪腐,但許多人在最後一刻,還是守住了底限。

就象朱以海監國,其實朱以海真的不壞。

至少他做到了至死不投降。

哪怕他心裡無數次想過投降。

這可以理解,不是嗎?

想和做本來就是兩回事。

在離杭州只有二百里的紹興府監國,需要很大的勇氣。

但朱以海做到了不投降三個字。

與他相比,弘光就是坨屎。

還有象王之仁,他服從弘光投降滿清,但之後面對錢肅樂等在寧波一帶的反抗,他選擇了重歸大明。

他是壞人嗎?肯定是壞人,他投降過,他同樣貪腐,他同樣不遵朱以海號令,他同樣暗中自立門戶,但他也一樣面對戰敗,慷慨赴死。他真是壞人嗎?

再譬如李定國,起義民軍的首領之一,殺明人、殺無辜百姓少嗎?掀翻明朝,也有他的一份功勞吧?可就是他二撅名王,輔佐永曆朝,堅持到抗清事業的最後一刻。他真是壞人嗎?

所以,和尚的漢明,想說的是在那個亂世之中,能守住底限的都是,好人!

漢明裡面,很矛盾。

或許是因爲和尚本身的性格就很矛盾。

主角同樣也是。

唯一守住的,就是反清復明這個底限,復得是漢明,漢人的大明!

好了,隱龍驚唐完本了,和尚長吁一口氣。

這雙開的難度,和尚受不了,有時寫著寫著,李沐就跑去見朱以海了,而吳爭卻自稱起朕了,呵呵!

現在終於解脫了,萬歲!

WWW.ttKan.¢○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七百二十四章 怎麼打?誰去打?第九百四十五章 李沂可安好?第五百十八章 謝謝舅哥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懷道的復仇之計第二十章 一代賢后第九百十六章 親審高陽第九百六十章 家的溫暖第五百十八章 謝謝舅哥第八百九十二章 倭國滅亡第四百二十八章 沈綸第一百三十七章 良臣第六百五十三章 崔杼獻女第九百八十二章 騷亂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付束脩第二十一章 皇莊的秘密第八百八十六章 后妃想挑大樑第一百十七章 鬧除夕(二)第三百十一章 想著想著就想多了第七百三十三章 妖精第四百零三章 徵收商稅第三百四十七章 實則虛之第三百二十二章 長孫無垢的懇求(加更)第五百三十七章 深諳人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徹夜奏對(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五萬宮女下江南第五百四十九章 爭奪軍權第二百四十六章 置死地而後生(今日第四更)第三百三十六章 人在做,天在看(加更)第六百九十三章 許州生變(加更)第八章 伏允來寇第一百六十五章 逼迫第二百章 虛與委蛇第八十章 嚇尿了第六百九十六章 目的已經到達第九百三十四章 李師的陰謀第六百三十七章 捨棄底線(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滎陽之行(一)第三百零八章 三千神機衛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孫明月報信第三百六十五章 竟然是李百藥第一百二十四章 徹夜奏對(四)第二百六十六章 殺機已動第九百二十五章 殺!第七百九十四章 這就是勝利嗎?第五十一章 好問寶寶第七十四章 小四出昏招第三百八十六章 許之以利第七百四十七章 救不救?如何救?第五百六十一章 休戰言和第二百四十三章 常玉被捕第四百六十一章 延攬韓仲良第七百四十六章 戰局的變化第一百七十五章 元宵之約第六百四十七章 作死的劉洎第六百六十章 打不過就跑?第九百二十六章 心狠嗎?第三十四章 李淵的賞賜第五百零九章 和好如初第一百四十六章 殺雞敬猴?第六百零三章 李沐的戰術(一)第九百零二章 朕的目標是大海第五百零六章 息王寶藏第八百五十七章 我回家了,對嗎?第五百七十章 袁公公的怨念第七百七十九章 扮可憐第八百三十章 朱邪克勒的野望第七百五十四章 最後的時刻(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高昌生變第九十七章 貪心者必入套第五百九十七章 圖窮匕現第一百三十五章 連升六級第八百八十六章 后妃想挑大樑第一百九十四章 同氣連枝第三百六十六章 沈氏的身世第一百二十二章 徹夜奏對(二)第二百零一章 老成謀國第五百七十五章 指鹿爲馬第五十章 尉遲恭的報復第九十章 雄辨勝於事實第七百二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不求清名,只求聞達第二百五十章 要人(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李沐包圍網第四百四十章 許胤宗的兒子許意第二百六十二章 食言而肥,太不要臉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義府第六百零六章 再次和談(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二崔前來造訪第八百九十四章 李恪與段志玄第八百五十八章 財權大於夫權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不是這樣的人第八百九十五章 孤是賢王第八百九十六章 愛卿何須體面?第三百九十九章 餘杭縣令張士衡第五百十三章 李靖舉家南下第六十章 拉攏第三百五十二章 候君集驟然發難第九百六十八章 沒什麼不對的第八百十七章 風雲漸起第三百九十章 向息王妃討個主意
第七百二十四章 怎麼打?誰去打?第九百四十五章 李沂可安好?第五百十八章 謝謝舅哥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懷道的復仇之計第二十章 一代賢后第九百十六章 親審高陽第九百六十章 家的溫暖第五百十八章 謝謝舅哥第八百九十二章 倭國滅亡第四百二十八章 沈綸第一百三十七章 良臣第六百五十三章 崔杼獻女第九百八十二章 騷亂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付束脩第二十一章 皇莊的秘密第八百八十六章 后妃想挑大樑第一百十七章 鬧除夕(二)第三百十一章 想著想著就想多了第七百三十三章 妖精第四百零三章 徵收商稅第三百四十七章 實則虛之第三百二十二章 長孫無垢的懇求(加更)第五百三十七章 深諳人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徹夜奏對(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五萬宮女下江南第五百四十九章 爭奪軍權第二百四十六章 置死地而後生(今日第四更)第三百三十六章 人在做,天在看(加更)第六百九十三章 許州生變(加更)第八章 伏允來寇第一百六十五章 逼迫第二百章 虛與委蛇第八十章 嚇尿了第六百九十六章 目的已經到達第九百三十四章 李師的陰謀第六百三十七章 捨棄底線(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滎陽之行(一)第三百零八章 三千神機衛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孫明月報信第三百六十五章 竟然是李百藥第一百二十四章 徹夜奏對(四)第二百六十六章 殺機已動第九百二十五章 殺!第七百九十四章 這就是勝利嗎?第五十一章 好問寶寶第七十四章 小四出昏招第三百八十六章 許之以利第七百四十七章 救不救?如何救?第五百六十一章 休戰言和第二百四十三章 常玉被捕第四百六十一章 延攬韓仲良第七百四十六章 戰局的變化第一百七十五章 元宵之約第六百四十七章 作死的劉洎第六百六十章 打不過就跑?第九百二十六章 心狠嗎?第三十四章 李淵的賞賜第五百零九章 和好如初第一百四十六章 殺雞敬猴?第六百零三章 李沐的戰術(一)第九百零二章 朕的目標是大海第五百零六章 息王寶藏第八百五十七章 我回家了,對嗎?第五百七十章 袁公公的怨念第七百七十九章 扮可憐第八百三十章 朱邪克勒的野望第七百五十四章 最後的時刻(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高昌生變第九十七章 貪心者必入套第五百九十七章 圖窮匕現第一百三十五章 連升六級第八百八十六章 后妃想挑大樑第一百九十四章 同氣連枝第三百六十六章 沈氏的身世第一百二十二章 徹夜奏對(二)第二百零一章 老成謀國第五百七十五章 指鹿爲馬第五十章 尉遲恭的報復第九十章 雄辨勝於事實第七百二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不求清名,只求聞達第二百五十章 要人(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李沐包圍網第四百四十章 許胤宗的兒子許意第二百六十二章 食言而肥,太不要臉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義府第六百零六章 再次和談(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二崔前來造訪第八百九十四章 李恪與段志玄第八百五十八章 財權大於夫權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不是這樣的人第八百九十五章 孤是賢王第八百九十六章 愛卿何須體面?第三百九十九章 餘杭縣令張士衡第五百十三章 李靖舉家南下第六十章 拉攏第三百五十二章 候君集驟然發難第九百六十八章 沒什麼不對的第八百十七章 風雲漸起第三百九十章 向息王妃討個主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韶山市| 临邑县| 大悟县| 岳阳市| 陆良县| 罗源县| 怀远县| 杭锦旗| 成安县| 佛坪县| 灵宝市| 景泰县| 蕉岭县| 巴彦淖尔市| 陆河县| 合作市| 无锡市| 湟中县| 南京市| 天峨县| 苗栗县| 兴安盟| 商丘市| 秭归县| 高安市| 保山市| 扎兰屯市| 石屏县| 西乌| 沙坪坝区| 长沙市| 南靖县| 高尔夫| 开鲁县| 环江| 南投市| 镇康县| 象州县| 保靖县| 岱山县| 商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