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2章 拓跋曜的道歉(上)

謝知默默看著小叔離去的身影, 她一直在等, 等小叔和鳳容來問自己, 她爲什麼會知道這麼多東西?可他們不僅不問自己,小叔還主動給自己想到了瑤姬入夢傳承來解釋這一切。這種貼心讓謝知心中又酸又暖, 她隨手拿過草稿紙慢慢寫著。

以祖父的聰明,恐怕在看到她推廣紡織機後就應該知道她跟小叔的意圖, 他肯定會很生氣。她不入宮對謝家的損失頗大, 她把祖父的計劃都打亂了,大事方面謝知從來不是任性的人。她必須要承擔自己的出爾反爾造成的損失, 她跟謝家向來是一體的,小叔對阿耶那一句“生是謝家、死是謝家鬼”很排斥,謝知並不排斥,沒有家族哪來現在的她?

謝知不想因爲這件事跟祖父鬧翻,人都是有感情的, 祖父母養育她、疼愛她多年,或許對他們沒有小叔阿孃他們親近, 但她也不想讓他們傷心, 更不想因此在祖父心裡有隔閡。雖然謝知時常看不慣祖父的種種做法, 可她也不得不承認,在這個亂世,祖父在用他的方式守護家人。

幸好祖父是理智的人,或許對親人來說, 他愛得不夠深, 但這樣的人有時候更容易溝通, 謝知要祖父看清自己的價值,要讓他覺得把自己留在家裡,比嫁出去更好。謝家不是沒有女兒不嫁人的先例,祖父不是重男輕女的人,只要自己能符合祖父的期待。

這個時空現在發展歷史跟她原本的世界不同,所以謝知也無法明確知道未來如何,但是就她現在看到的魏國形勢,聯繫她各朝歷史,謝知心中也不是沒有隱憂。魏國看著繁華強大,可就像小叔說的危機重重,尤其是拓跋家控制的那些草原部落酋長,更是一個個不定時炸|彈,隨時都可能爆炸。

歷史上的士族是怎麼滅亡的?科舉、皇權?不,這些都沒有真正壓制士族,他們是被自己毀掉的。他們把持政權,不給寒門豪強晉升機會。當上升之路斷絕,底層想要上位,只會想到用暴力手段,所以華夏曆史上時常有士族被族滅。殺光了,士族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就歷史進程來看,謝知覺得士族沒落是歷史的進步,當一個朝廷開始完全看家庭出身取士,別的階層晉升之路完全斷絕時,這個朝廷離毀滅也不遠了。所以謝知對樑國完全不看好,就因爲樑國的朝政已被士族完全控制,蕭家皇室想要改變現狀很難。

就算蕭家被人篡位,改朝換代依然很難。皇帝輪流坐、士族屹立不倒,已經是南朝的約定俗成的規矩,想要快速改變現狀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出現一個蓋世聖主,壓制士族、提升寒門,整合南朝;一種就是出現一個瘋狂殺人狂,把士族都殺光……

前一種情況太難太難了,壓制世家、提升寒門,哪一個都不是小工程,非數十年之功不可爲,士族會給這個皇帝這麼多年機會嗎?魏國會給這個英主機會嗎?哪怕這些機會都有,那個英主有這個壽命完成這種改革嗎?他的後繼者能有他的魄力維持他的改革嗎?種種的種種,都讓謝知完全不看好樑國,即使那個皇朝纔是她真正的母國。

後一種也是謝知絕對不想看到的,人命無論如何都是最寶貴的資源,沒有什麼人天生該死!但是在朝不保夕的亂世,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不光南朝有這種危險,魏國也有這種危險,甚至比南朝更甚。畢竟魏國還埋著那些炸|彈。謝知了解祖父,作爲一個最典型的士族弟子,他心中只有家沒有君,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重振謝家聲威,讓家族屹立不倒。那謝知就儘量幫祖父完全這個願望。

士族太高高在上太久,她想勸祖父稍微放下點身段。跟歷史潮流做對的人是沒有好下場的,謝家後面可以不做士族,但可以做個書香世家,家族弟子晉升全憑自身能力,爲什麼想要獨佔好處?自己吃肉,給別人一鍋湯不好嗎?

而且家族想要維持屹立不倒,靠的是不是權力,而是人才。只有人才才能維持家族屹立不倒,只有優良的教育才能教出好人才。隨著謝知想法的深入,謝知越寫越多,思維也越開闊,她筆下如有神,很快就寫滿了十來張草稿紙。

自從謝知對赫連鳳容坦誠後,謝知的書房就對赫連鳳容完全開放,赫連鳳容自覺的承擔起謝知書房大部分打掃任務,不讓丫鬟們接觸任何一張帶字的紙,哪怕是謝知不要廢紙,赫連鳳容都會拿到外面去將它們親手燒成灰燼,確定不留任何一張殘片爲止。

赫連鳳容的舉動,讓謝知心裡感激,也把書房剩餘的打掃任務都解決了。現在謝知的書房已經不許下人進入,就算不認字的小丫頭都不行。不過她莊園裡也沒什麼不認字的小丫頭了。

謝知寫了一些草稿便停筆,她這些天寫字寫得太多,也應該運動運動,做點別的事情。這些只是她的設想,離祖父發現還有一段時間,她可以慢慢寫,她問赫連鳳容,“阿容你跟你以前那些叔伯爺爺還有聯繫嗎?”

“有聯繫,但聯繫不多,如果阿菀想要用他們,可以讓甲一伯伯帶人去一趟。我祖父已經去世,我不能保證裡面到底有幾個忠心的人。”赫連鳳容說,這也是她沒有一開始就去找祖父以前屬下的最大原因,她不確定他們中還有多少人是忠心的。但現在看到甲一等人,赫連鳳容就不怕了,有他們在絕對可以壓制這些人。

赫連鳳容心裡不是沒有懷疑的,如果甲一是忠於謝家的死士,赫連鳳容不會感到驚訝,但她看到甲一等只忠於謝知就很震驚了,她不明白謝知爲何能有這麼多隻忠於她的死士?

這絕對不是正常的世家貴女配備。難道她其實不是謝家的女兒?她的父母另有其人?而且十分位高權重?可天底下除了皇族,還有誰能比謝家更厲害?赫連鳳容想不通,就不去想了,反正她就按照謝知的吩咐做就是。

“嗯,先讓甲一伯伯帶人去一趟,伯伯說如果那裡環境合適,會選幾個莊上合適的孩子去那裡的。”謝知說,這就是練兵了。謝知明白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她現在盡力給他們打造合適的裝備,牛皮甲、武器、弩|弓、良馬……她要把大家武裝到牙齒,讓大家可以安然從戰場回來。

“那裡環境艱苦,但適合練兵。”赫連鳳容瞭然道,看謝知對莊園裡孩子的態度,就知道她想要練兵,“我會寫一封親筆信讓甲一伯伯帶去,我想部落裡有些爺爺年紀都大了,還是把他們接到長安奉養。小孩子也接過來受教育比較好,讓莊上的孩子教他們讀書認字禮儀,讓他們叫大家騎馬。”老人是財富,但也容易倚老賣老,還是接到長安來好好供著比較好。

“好。”謝知點頭,拿起她昨天讀完的左傳,準備去找王先生說話,卻不想丫鬟進來通傳說:“常內侍監來了。”常大用?他怎麼來了?謝知連忙出門去見常大用,算來她已經快有大半年沒見過常大用了?

謝知這一算,心裡有些奇怪,難道最近拓跋曜那麼忙?連常大用都脫不開身了,不然爲何他沒來見自己?以前謝知跟拓跋曜聯繫,都是通過王直和常大用的,這些天她只見王直,不見常大用。平時還不覺得,現在一算時間就覺得奇怪。

“謝娘子。”常大用被人引入花廳喝茶,見謝知進來,他連忙放下茶盞行禮。

謝知看到常大用大吃一驚,“常內侍監你怎麼如此消瘦?可看過太醫了?”

謝知的話讓常大用眼眶都紅了,“奴婢身體尚好,勞小娘子記掛。”他自從那次不慎,惹怒陛下後就被陛下流放了,再也不許他近身服侍,宮中向來是最見風使舵的,常大用一失寵,他的地位也一落千丈,他能不被熬瘦嗎?

直到最近才被他找到翻身機會。事情起因還是因爲林貴人。林貴人是以才色晉升的,而且她的才華要比李貴人那種花架子紮實多了,因此林貴人入宮就得了寵愛。至於盛寵,在常大用看來純屬謠言。

聖人每月只有半月時候召后妃侍寢,後宮妃子人數多了以後,半個月時間哪裡輪的過來?林貴人在半月中獨佔了幾乎三成時間,餘下的時間陛下一半時間要去看懷孕的崔貴人和李貴人,最後剩下的時間再分給別人,衆人可不就對把林貴人當成眼中釘了嗎?

林貴人才學好,人也帶了一些才女的清高之氣,被人用謝小娘子激了幾句,她就回了一句,“都說謝家女才華好,我們林家以前也曾出過才女的。”這話一說,宮裡人都說林貴人想要跟謝小娘子比肩,漸漸就傳出玉色媛姿這四個字。這些聖人都不知道,他心思根本不在後宮。

崔貴人、李貴人懷孕後,聖人對後宮就越發冷淡,平時召后妃侍寢也只是讓她們去建章宮後院,他甚至都不召妃子中午陪駕。而陛下新上任的那位內侍監是個棒槌,他沒見過陛下對謝小娘子的寵愛,以爲陛下目前的新寵是林貴人,所以也沒把這件事跟陛下說,在他看來后妃之間攀比太正常了。

謝小娘子就算將來入宮,也是貴人,兩位貴人被並稱爲玉色媛姿,就證明陛下坐享齊人之福,這有什麼不好的?常大用冷眼看著這棒槌犯錯,又暗中買通王直,想讓王直幫他一把,扶他重新上位。

王直跟常大用合作一直不錯,王直也是替自己考慮,他將來是謝知的人,他也希望陛下身邊近身侍從是親近謝知的,而不是別人,因此趁著謝簡送孫女書稿入宮時向拓跋曜稟告玉色媛姿的事。

拓跋曜是少年天才,他諸子百家都有涉及,清靜經他也時常翻閱,所以可想而知他看到謝知清靜經註釋時的狂喜,他只覺得阿蕤寫的觀點處處合自己心意,是他此生僅有的知己,得妻如此,夫復何求?他不管謝簡無聲的拒接,手一揮,接過給謝知寫序的任務,阿蕤的書怎麼能讓別的男人給他作序?即使這個男人是阿蕤的祖父。

謝簡心裡是鬱悶的,他已經不記得自己何時有過炫耀的心思了?謝簡以前不是看不起孫女,只是覺得她到底年紀小,寫點小文章還行,怎麼可能寫書?但是沒有想到孫女給了他這麼多驚喜!尤其是前言那篇小短文,言辭清麗簡練,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悠然清靜之意,讓人不由自主的心神安寧。

后里面的註釋更是引經據典,或許會有人不贊同她的觀點,但不會認爲她在亂說,最後結尾的內丹之道讓人耳目一新。謝簡自認他覺得寫不出這種文章,這不是學識閱歷問題,而是心態問題。他沒有孫女那種怡然自得的心態。更讓謝簡欣喜的事,孫女還在序言裡提到了自己,說她的學識全仰仗祖父和先生指點。

謝洵是趁著謝簡上朝前,先把謝知抄過一遍的草稿塞給謝簡的。謝簡到達官署後抽空看書,一看就放不下,屏息一口氣看完,他便捧著書飄飄然的找同僚炫耀。誰說謝家再也出不了才女了?他孫女的才華你們誰比得上!

謝洵也把謝知寫的那篇清靜經也塞給謝簡了,滿篇美秀端莊又不失飄逸的篆書,讓就是看慣了各種好字的太學學者們也嘖嘖稱奇,紛紛拿著原稿翻看,率先就對謝知的一手字讚不絕口,贊其她的書法已可列入上品之列。樂得謝簡嘴巴都差點笑歪。

至於兒子給孫女寫的序言的話,早被謝簡拋到腦後了,黃口小兒寫的序言有什麼好看的?要寫也要他這種成名已久的名士來寫!這會謝簡開始自詡自己名士了。奈何謝簡可以仗著父權壓下兒子,拓跋曜也能仗著君權壓下他,所以謝知這本書的序言是由拓跋曜做了。

序言不是一時半會寫出來的,拓跋曜想到他最近新得了幾塊好墨,就喊來王直給謝知送去,王直趁著這機會,故作無意的提了一句林貴人。拓跋曜何等敏銳,一聽就知道王直意有所指,等聽完事情經過,拓跋曜勃然大怒。在旁人看來,謝知跟別的貴女沒區別,可在拓跋曜心目中,謝知是自己未來的皇后,林貴人不過是宮妃,區區一個貴人也敢給阿蕤媲美?

拓跋曜又驚又怒,找來內侍一問,才知道內侍忽略了這件事,而且他還覺得這是一件雅事,陛下已經開心。拓跋曜都快被內侍氣死了,他也來不及處置內侍,連忙召來常大用來給謝知賠罪,常大用也因此順利翻身,他連忙捧著拓跋曜的賞賜樂顛顛來找謝知。

第109章 守城(一)第33章 波瀾又起(二)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224章 京城風起(二)第80章 瑤姬傳人第266章 南樑(二)第192章 整治革島第160章 生波(二)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20章 回京城第56章 謝知的底牌(上)第125章 誰是替罪羊(下)第244章 平城大亂(七)第269章 南樑(五)第140章 風生水起(七)第28章 遴選伴讀(上)第272章 宮廷變(三)第149章 婚禮(上)第245章 平城大亂(八)第2章 流亡北朝第249章 平城大亂(十二)第182章 各方反應第266章 南樑(二)第2章 流亡北朝第175章 千里託孤(二)第12章 誠意(上)第265章 南樑(一)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第104章 敵襲(下)第253章 亂世起(四)第190章 大伴清(上)第233章 京城風起(十一)第281章 宮廷瑣事(三)第51章 年前(一)第271章 宮廷變(二)第13章 誠意(下)第242章 平城大亂(五)第17章 蘭因成親第154章 暫時離別第16章 試探第227章 京城風起(五)第95章 驛站逃離(二)第31章 第一天上課(下)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145章 京城風雲(二)第52章 年前(二)第16章 試探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154章 暫時離別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253章 亂世起(四)第236章 京城風起(十四)第164章 小別勝新婚第143章 風生水起(十)第232章 京城風起(十)第109章 守城(一)第78章 打拐(上)第1章 宮亂第114章 守城(六)第64章 賞雪(二)第275章 宮廷變(六)第217章 郗家來人(中)第138章 風生水起(五)第153章 謝知的規劃第162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上)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201章 弟妹們的婚事(四)第106章 逃命第114章 守城(六)第240章 平城大亂(三)第256章 亂世起(七)第68章 道觀偶得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207章 謝寶珠第268章 南樑(四)第105章 戰勝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71章 姐妹情深第189章 海上航行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138章 風生水起(五)第164章 小別勝新婚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248章 平城大亂(十一)第215章 秦八的希望第264章 暫時的安定(六)第24章 內宅瑣事第240章 平城大亂(三)第48章 宮中瑣事(上)第177章 千里託孤(四)第268章 南樑(四)第208章 太子第148章 婚前準備第196章 奔喪(中)第70章 叔侄談心第254章 亂世起(五)第103章 敵襲(中)第111章 守城(三)第189章 海上航行
第109章 守城(一)第33章 波瀾又起(二)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224章 京城風起(二)第80章 瑤姬傳人第266章 南樑(二)第192章 整治革島第160章 生波(二)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20章 回京城第56章 謝知的底牌(上)第125章 誰是替罪羊(下)第244章 平城大亂(七)第269章 南樑(五)第140章 風生水起(七)第28章 遴選伴讀(上)第272章 宮廷變(三)第149章 婚禮(上)第245章 平城大亂(八)第2章 流亡北朝第249章 平城大亂(十二)第182章 各方反應第266章 南樑(二)第2章 流亡北朝第175章 千里託孤(二)第12章 誠意(上)第265章 南樑(一)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第104章 敵襲(下)第253章 亂世起(四)第190章 大伴清(上)第233章 京城風起(十一)第281章 宮廷瑣事(三)第51章 年前(一)第271章 宮廷變(二)第13章 誠意(下)第242章 平城大亂(五)第17章 蘭因成親第154章 暫時離別第16章 試探第227章 京城風起(五)第95章 驛站逃離(二)第31章 第一天上課(下)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145章 京城風雲(二)第52章 年前(二)第16章 試探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154章 暫時離別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253章 亂世起(四)第236章 京城風起(十四)第164章 小別勝新婚第143章 風生水起(十)第232章 京城風起(十)第109章 守城(一)第78章 打拐(上)第1章 宮亂第114章 守城(六)第64章 賞雪(二)第275章 宮廷變(六)第217章 郗家來人(中)第138章 風生水起(五)第153章 謝知的規劃第162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上)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201章 弟妹們的婚事(四)第106章 逃命第114章 守城(六)第240章 平城大亂(三)第256章 亂世起(七)第68章 道觀偶得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207章 謝寶珠第268章 南樑(四)第105章 戰勝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71章 姐妹情深第189章 海上航行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138章 風生水起(五)第164章 小別勝新婚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248章 平城大亂(十一)第215章 秦八的希望第264章 暫時的安定(六)第24章 內宅瑣事第240章 平城大亂(三)第48章 宮中瑣事(上)第177章 千里託孤(四)第268章 南樑(四)第208章 太子第148章 婚前準備第196章 奔喪(中)第70章 叔侄談心第254章 亂世起(五)第103章 敵襲(中)第111章 守城(三)第189章 海上航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汪清县| 疏附县| 孟连| 定安县| 静宁县| 诏安县| 鹿邑县| 乐业县| 桑植县| 如皋市| 陵川县| 宜宾县| 土默特左旗| 辽宁省| 长乐市| 彰化市| 金华市| 平罗县| 江安县| 浙江省| 桃江县| 卓尼县| 建始县| 开阳县| 潮安县| 屏东县| 墨脱县| 武鸣县| 淮北市| 望谟县| 新沂市| 寻甸| 安陆市| 和硕县| 日照市| 偃师市| 砚山县| 永登县| 阿尔山市| 宁陕县| 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