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4章 亂世起(五)

“敵襲?”太皇太后和女官面面相覷, 太皇太后第一反應是秦家人偷襲,他們想要殺了自己。

女官趕緊伺候太皇太后穿衣服,兩人慌忙的下車,就見四處火光沖天、哭喊聲、叫喚聲此起彼伏,同時還有無數戰馬嘶鳴。太皇太后瞇眼望著四周, 只見他們營地附近揚滿柔然的敵旗。她跟女官駭然的面面相覷, 難道真是柔然敵襲?他真壯大至此?

“太皇太后!”軍士焦急的呼聲響起,尋來的軍士兩人都有些面熟, 似乎是賀蘭英雄的親兵。

太皇太后瞇了瞇眼睛不吭聲, 女官讓太皇太后暫時躲在暗處,自己迎上軍士,“你們是賀蘭將軍派來的?”

“將軍派我等來接太皇太后,我們現在要突出重圍。”軍士說。

女官道:“你且等會,我去稟告太皇太后。”

軍士見女官在這種情況下還端著架子, 心中冷哼, 難怪將軍對保護這些人不上心,一個個都是自己作死。

女官也知時間緊急,轉身奔到太皇太后身邊, 太皇太后沒多考慮便應了,比起身份不明的敵人,賀蘭英雄顯然更可靠, 他再狼子野心也會護著自己回京, 等回了京她就不怕了。

秦宗言和秦紘很早就讓親衛們學說柔然語, 又備下一套柔然軍服, 就是方便親衛們在必要時冒充柔然騎兵。他們做的事很多都是不能見光的,不能以真實身份出場。秦家這些年在琢磨出了火器,但火器特徵太明顯,親衛們一用就暴露身份了,故他們只用了酒|精燃|燒|彈引起人羣混亂。

謝知這些年一直在用各種水果提煉高度酒精,提煉完後她也沒有賣,都存著當軍用物資。秦家的親衛只要是外出征戰,基本是人手一袋酒精。這種酒精用途很廣,是他們戰場上的保命利器之一。親衛們手中酒精遠遠的擲入魏國營地,然後將火箭射入營帳中。酒精沾了火,火勢立刻蔓延起來。

酒精引起的火勢不能用水滅火,且魏國營地目前在野外,一時也找不到這麼大量的水,衆人只能驚慌失措的各自逃命。賀蘭英雄的親衛們也算訓練有素,遇到險情也不慌亂,還能聽從指揮剷土滅火。可他們再沉穩也架不住慌亂的勳貴侍從們,賀蘭英雄眼見情況不好,果斷命令軍士們護著幾個重要官員撤退,他首要保護是幾個老臣,這些老臣都是拓跋曜的死忠,拓跋曜死後堅決擁護三皇子。

賀蘭英雄目前的利益跟三皇子是綁在一起的,他還有身爲汝南王側妃的妹妹。拓跋曜不放心年輕的兒子登基,想要讓崔老太輔佐,而汝南王肯定不會樂意頭頂壓著人,所以賀蘭英雄對太皇太后的保護只是面子情,對幾個重臣纔是花了心思的。

魏國是少數民族當政,即便是年邁的老臣,也不是全然的弱不禁風,他們在侍衛們的護衛下,不慌不忙的騎上馬,看著眼前的亂象,有人困惑道:“柔然何時壯大至此?”如果柔然有那麼強的兵力,早在陛下南征時就該趁亂入境,而不是等到現在。

“那時不有秦宗言在嗎?”另一人含糊的說,現在秦家被陛下收拾了一半,柔然不趁機過來咬一口才怪。

“你這麼說是認爲秦家比我們大軍還厲害?”先前疑惑的人反問。

“這時候你跟我爭這個作甚?”另一人沒好氣道,“我們要先回京再說。”他四處張望,“太皇太后在何處?”

“我已經派人去接太皇太后了。”賀蘭英雄說,他明面上的事做的一向圓滑,派去接太皇太后的人是自己的心腹,謹慎沉穩、身手也好。

臣子們心頭微鬆,正等著太皇太后前來後便一起離開,沒想又異變突起。突襲他們的柔然騎兵突然驀地衝入他們營地,同時手中利箭齊發,衆人臉色大變,急急的往後退去。賀蘭英雄正想著要反擊,卻不想從他們西北面又傳來雷鳴般的馬蹄聲,賀蘭英雄臉色咋變,“撤!”他對敵經驗豐富,光聽這馬蹄聲就知趕來的部隊怕有數千人,再加上這敵襲的人數,他手上這些親衛全折上了也扛不住這麼多人。

魏國的臣子們也大多上過戰場,對敵經驗不一定有賀蘭英雄那麼豐富,可大概的情況還是能判斷出來的。一人焦急道:“太皇太后還沒有找到。”

賀蘭英雄咬牙,“你們先走,我派人去找太皇太后。”這點忠心他還是要表露的。

臣子們逃得很狼狽,因爲這些敵軍對他們緊追不捨。這些臣子養尊處優多年,馬上功夫早拉下了,即使有賀蘭英雄的侍衛保護,他們不少人也都受傷了。賀蘭英雄起先還想裝模作樣的找太皇太后,可看到敵軍攻勢越來越猛,他也顧不上太皇太后了,只帶著親衛們奮力抵抗。他也不是純然的怕死,只是覺得太皇太后還不夠格讓他這麼拼命。

謝知派去的親衛將領已經順利擒下太皇太后,他正滿意的想要撤離,卻沒料突然多出了一隊人,他臉色大變,正想帶著兄弟們撤離,可是突然聽到三聲響箭聲和熟悉的吆喝聲,再看到領頭那些人的身影,他臉上露出了笑容,也對著衆人大聲吆喝了幾聲。

親衛們且戰且退,裝模作樣的同來人抵擋,打鬥了一會便裝成抵擋不住攻勢,且戰且退,很快就順利脫身了。營地形勢混亂,流箭到處都是,所有人都疲於逃命,無暇他顧,也看不出親衛們是在演戲。有些明眼人心有疑惑,可當下情況實在太危險,他們慶幸逃出生天都來不及,也沒心思細究其中破綻。

“來者何人?”逃出生天的魏國臣子勳貴們驚魂未定的問著穿著魏國軍服的援兵,爲首的將領長相實在出衆,儀容俊偉、身手出衆,一看就不是池中物,這是何人?爲何他們從來沒見過?

秦紘拱手對衆人道:“在下秦紘,柱國秦將軍之子。”

秦紘?秦宗言的兒子?衆人先是一怔,隨即恍然大悟,這位就是被秦宗言逐出家族的嫡子吧?拓跋曜收拾秦家是暗地裡進行的,除了少數心腹重臣外沒人知道,衆人聽說是秦家人趕來救了他們,提著的心終於放下了,秦家鎮守邊關多年,都沒讓柔然入侵。秦宗言帶兵一走,柔然就來了,顯然秦家纔是邊關的定海神針。

在場衆人都是混官場的,都能看出這秦家和柔然之間必有貓膩,可眼下這情況是他們還要靠秦家保護,他們自然是有什麼好話都往秦紘身上說。秦紘面對衆人的恭維只微微一笑,他下馬客氣的詢問衆人可有什麼損傷,有什麼地方需要他們幫忙的儘管提出。他甚至還讓隨行軍醫給衆人看病,他容貌俊美,待人處事又溫和,讓人有如沐春風之感,很快衆人就不自覺的以他爲中心,對他言聽計從。

賀蘭英雄冷眼看著出來摘桃子的秦紘,別人被秦紘矇蔽,他可不會。營地的敵襲分明就是秦紘帶人演得一場好戲,那些所謂的柔然騎兵肯定是秦家親衛假扮的!賀蘭英雄手一鬆一握的抓著腰間佩刀,在看到秦家裝備精良的武士後還是緩緩鬆開。形勢比人強,現在這情況他膽敢說一聲,秦紘肯定能殺了自己。他還沒有重要到讓魏國重臣甘冒生命危險還支持自己。

“太皇太后!”女官淒厲的痛哭聲引起了衆人注意,大家這會纔想起太皇太后,頓時臉色一白,紛紛朝哭聲處望去,只見太皇太后的女官俯在地上失聲痛哭,她面前還躺著一個人,衆人一顆心頓時沉到谷底,難道太皇太后也跟太子一樣,被流箭傷了?

秦紘見狀立刻讓軍醫過去,軍醫提著醫箱趕來,女官抹著眼淚起身讓開,太皇太后身上並無傷口,但是身上有血跡,臉色蒼白、雙目緊閉,顯然是昏迷了。軍醫是男子,不好貿然翻動太皇太后,只能問女官:“你可知太皇太后傷在何處?”

女官哽咽道:“太皇太后是從馬上摔下來的。”其實她也不清楚太皇太后到底是怎麼受傷的。那會兵荒馬亂,她雖忠心,可到底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子,一亂自己都不知道去了哪裡,又怎麼能處處守護著太皇太后?等她找到太皇太后時太皇太后已經成這樣了,看著像是從馬上摔下來的。

軍醫用手帕墊著太皇太后的手腕給她把脈,片刻說:“太皇太后好像傷了骨頭,你再去找幾個力氣大些的女眷來。”

衆人聽說太皇太后傷了骨頭,不禁面面相覷,他們剛從平城出來,難道又要回平城?底下人不知道,可那些被拓跋曜託孤的重臣都聽拓跋曜說過,秦家和謝家造反了。

秦紘對崔遠道:“崔尚書,我看太皇太后貴體有恙,不如先回平城再說?”

崔遠眉頭緊皺,“此事重大,崔某不敢擅專。”

秦紘微微頷首,也不催崔遠,示意軍士們給搭建帳篷,給太皇太后臨時開闢了一個養傷之地。太皇太后的女官侍女們蜂擁入內,爭著照顧太皇太后。人多眼雜,崔遠料想秦紘也不敢在衆目睽睽下害太皇太后,便放心的同臣子們商量接下來應該如何。

秦紘避嫌的遠遠離開,但也沒有走遠,而是站在帳篷不遠處,似乎在守護他們。這忠心耿耿的模樣,讓衆人心中起了疑慮,這樣的人真是陛下說的亂臣賊子嗎?他們心裡也明白,魏國幾個柱國大將軍都換了陛下的心腹,只剩一個秦家,不管秦家有沒有反心,陛下是肯定要收拾秦家的。

可現在陛下駕崩了,秦宗言領兵在外,他們又靠秦紘保護,這種情況下他們想要收拾秦家也有心無力,只要秦紘有心,完全可以把他們全部殺死……衆人沉默良久,“國不可一日無君,我們必須馬上讓汝南王登基。”

除了崔遠,所有的臣子都點頭附和,這纔是重中之重,他們望向崔遠,崔遠苦笑的說:“不知太皇太后傷勢如何?”他是最關注太皇太后傷勢的人,崔家能有今天的勢力全仰仗太皇太后,汝南王登基,如果太皇太后不死,崔家依然可以屹立不倒,若太皇太后有什麼三長兩短,崔家將來就難說了。

一人提議說:“平城到京城路途遙遠,太皇太后又受了傷,也不好隨我們趕路,不如將她留在平城養傷?”

崔遠冷然道:“你們想讓秦家這幫亂臣賊子照顧太皇太后?”

衆人語塞,他們想反駁秦家還不一定是亂臣賊子,可秦家叛亂是拓跋曜金口定下的,拓跋曜餘威尚在,他們還不敢反駁拓跋曜的定論。就在衆人僵持不下的時候,宮中太醫面色沉重的走進來,衆人忙問太醫太皇太后情況如何。這些太醫還是秦紘派人全人羣中找出來的。

太醫困難的說:“太皇太后傷勢在脊背,恐怕有性命之憂。”貴人們一個接一個的出事,他們太醫院的太醫恐怕要全部換一批了。

太醫的回答大家並不意外,莫說太皇太后一把年紀了,就是年輕人從馬上摔下來也不一定活下來。崔遠聽到意料之中的回答,一顆心徹底沉到了谷底,他心裡只有一個想法,崔家完了。

“崔尚書你看我們該如何?”臣子們目光迥然的看著崔遠。

崔遠閉了閉眼睛,“讓太皇太后留在平城養傷,我們天亮後繼續回京。”他必須回京,看著汝南王登基,不然崔家太被動了。

崔遠憂心太皇太后,可別人心中卻暗暗激動,新皇登基,誰都等著當新皇心腹,誰也不樂意頭上還壓著一座大山,太皇太后死了對誰都好。崔遠心事重重的回到自己的帳篷中休息,剛掀簾入內,就見賬中坐了一人,他臉色微變,“誰?”

賬中燭火點燃,一名面如冠玉的中年男子起身,向崔遠拱手行禮,“郭某見過崔尚書。”

第94章 驛站逃離(一)第109章 守城(一)第270章 宮廷變(一)第209章 謝知二胎第270章 宮廷變(一)第221章 秦紘的開解(上)第77章 拓跋曜立太子第169章 初到建德郡(五)第96章 驛站逃離(三)第184章 養寇自重第58章 婆媳煩惱(上)第147章 京城風雲(四)第56章 謝知的底牌(上)第184章 養寇自重第232章 京城風起(十)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147章 京城風雲(四)第64章 賞雪(二)第19章 謝家往事第52章 年前(二)第125章 誰是替罪羊(下)第219章 內院準備第195章 奔喪(上)第53章 惹人眼紅的白糖(上)第227章 京城風起(五)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2章 流亡北朝第26章 日常生活(上)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33章 波瀾又起(二)第9章 一見鍾情(下)第3章 謝家往事第67章 崔明珠懷孕第56章 謝知的底牌(上)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67章 崔明珠懷孕第218章 郗家來人(下)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243章 平城大亂(六)第137章 風生水起(四)第95章 驛站逃離(二)第45章 秦家往事(終)第88章 不知心事的秦紘第233章 京城風起(十一)第154章 暫時離別第129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三)第67章 崔明珠懷孕第110章 守城(二)第234章 京城風起(十二)第169章 初到建德郡(五)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97章 驛站逃離(四)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123章 色令智昏(五)第79章 打拐(下)第228章 京城風起(六)第248章 平城大亂(十一)第22章 入宮第40章 秦家往事(一)第243章 平城大亂(六)第45章 秦家往事(終)第5章 暖閣敘話(下)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3章 謝家往事第12章 誠意(上)第106章 逃命第112章 守城(四)第154章 暫時離別第264章 暫時的安定(六)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159章 生波(一)第97章 驛站逃離(四)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139章 風生水起(六)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觀第154章 暫時離別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190章 大伴清(上)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183章 造紙第52章 年前(二)第184章 養寇自重第266章 南樑(二)第270章 宮廷變(一)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239章 平城大亂(二)第178章 千里託孤(五)第175章 千里託孤(二)第195章 奔喪(上)第280章 宮廷瑣事(二)第91章 秦紘的心事第131章 翁婿夜話(下)
第94章 驛站逃離(一)第109章 守城(一)第270章 宮廷變(一)第209章 謝知二胎第270章 宮廷變(一)第221章 秦紘的開解(上)第77章 拓跋曜立太子第169章 初到建德郡(五)第96章 驛站逃離(三)第184章 養寇自重第58章 婆媳煩惱(上)第147章 京城風雲(四)第56章 謝知的底牌(上)第184章 養寇自重第232章 京城風起(十)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147章 京城風雲(四)第64章 賞雪(二)第19章 謝家往事第52章 年前(二)第125章 誰是替罪羊(下)第219章 內院準備第195章 奔喪(上)第53章 惹人眼紅的白糖(上)第227章 京城風起(五)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2章 流亡北朝第26章 日常生活(上)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33章 波瀾又起(二)第9章 一見鍾情(下)第3章 謝家往事第67章 崔明珠懷孕第56章 謝知的底牌(上)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67章 崔明珠懷孕第218章 郗家來人(下)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243章 平城大亂(六)第137章 風生水起(四)第95章 驛站逃離(二)第45章 秦家往事(終)第88章 不知心事的秦紘第233章 京城風起(十一)第154章 暫時離別第129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三)第67章 崔明珠懷孕第110章 守城(二)第234章 京城風起(十二)第169章 初到建德郡(五)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97章 驛站逃離(四)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123章 色令智昏(五)第79章 打拐(下)第228章 京城風起(六)第248章 平城大亂(十一)第22章 入宮第40章 秦家往事(一)第243章 平城大亂(六)第45章 秦家往事(終)第5章 暖閣敘話(下)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3章 謝家往事第12章 誠意(上)第106章 逃命第112章 守城(四)第154章 暫時離別第264章 暫時的安定(六)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159章 生波(一)第97章 驛站逃離(四)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139章 風生水起(六)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觀第154章 暫時離別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190章 大伴清(上)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183章 造紙第52章 年前(二)第184章 養寇自重第266章 南樑(二)第270章 宮廷變(一)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239章 平城大亂(二)第178章 千里託孤(五)第175章 千里託孤(二)第195章 奔喪(上)第280章 宮廷瑣事(二)第91章 秦紘的心事第131章 翁婿夜話(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揭阳市| 布拖县| 宜良县| 紫阳县| 墨玉县| 塔河县| 晋江市| 乃东县| 观塘区| 彰化市| 固阳县| 新竹市| 华容县| 财经| 利津县| 海原县| 微山县| 玛纳斯县| 建始县| 达拉特旗| 昆明市| 扎囊县| 洛南县| 永和县| 右玉县| 嘉定区| 富锦市| 大埔县| 九江市| 江华| 罗甸县| 唐河县| 镇平县| 吴堡县| 汕尾市| 三明市| 育儿| 马尔康县| 额尔古纳市| 佛冈县| 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