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0章 亂世起(一)

太皇太后深吸一口氣,冷冷道:“好個謝簡!好個謝家!三姓家奴!”這會她要是還猜不出其中有謝灝配合就太傻了, 也只有當了多年的平城郡守的謝灝纔有將人神不知鬼不覺運出城的能力。謝灝是謝簡的兒子, 太皇太后將所有怒火都發泄到謝簡和謝家身上, “我定要將謝氏夷族。”這會她已經全然不顧謝氏跟皇族有多重姻親關係。

拓跋曜閉了閉眼睛, 終究是自己大意, 太相信謝家人,讓謝灝當了多年平城郡守,以致將邊關完全送到秦家手中, “派人去守著老三和老五, 如果老三也死了,就老五登基。”拓跋曜說著帝位繼承人選,他擔心秦家會對老三下手。

太皇太后默然點頭, 他們對京城鞭長莫及, 必須要提防秦家會對三皇子下手,雖說皇子沒那麼容易刺殺, 可拓跋曜他們都能讓大皇子來當殺手, 還不是皇帝的三皇子就更容易下手了。

然而秦宗言只對拓跋曜下狠手, 並不準備對其他皇子下手, 他明白魏朝不可能一天推翻,他還想扛著拓跋氏的大旗爲自己謀利, 就不能把拓跋皇族和魏朝勳貴得罪死了。殺三皇子對他百害無利, 拓跋曜又不止三個兒子, 就算他把拓跋曜兒子全殺光了, 拓跋氏還有其他子嗣存在, 還能過繼繼承皇位,殺人不是解決事情的方法,但殺拓跋曜能解決很多問題。

拓跋曜吩咐完大部分後事,覺得胸口有點悶,他輕咳幾聲,將原本就輕薄的寢衣徹底拉開。太皇太后避了出去,這對母子該說的話都說完了,太皇太后還有很多事要做,她也不覺得兒子會讓自己看到他去世時的樣子。

“陛下。”賀蘭英雄任內侍給自己卸下佩劍再上前給拓跋曜行禮。御前卸劍是以前從來未有的事。賀蘭英雄若有所思,莫非宮中出了什麼大事?有人遇刺了?賀蘭英雄也想過是否爲拓跋曜遇刺,可拓跋曜身手不錯,等閒刺客近不了身。

拓跋曜在賀蘭英雄來之前,已忍著胸悶將常服換好,他對太皇太后不避諱,對賀蘭英雄很戒備,在彭城王沒回來前,他不會讓人把自己可能會死的消息傳出去,他對賀蘭英雄道:“秦氏造反,謝家是從犯,謝簡、謝灝出逃,你立刻帶兵將兩人抓回,生死不論。”

賀蘭英雄聞言一怔,但隨即領命道:“屬下遵命。”他等了一會,見拓跋曜沒別的吩咐,他便退下了。離開後他若有所思,拓跋曜的臉色看起來似乎不大好,是因爲謝家叛逃的緣故?賀蘭英雄倒是想找人探探宮裡消息,可這會宮裡緊得連只蒼蠅都飛不進去,賀蘭英雄察覺到情況不對,趕緊讓人收手,自己出城追捕謝簡父子,留心腹在城中等消息。

坐在疾馳馬車上的謝簡,手中攬著餵了藥暈過去的陳留,目光復雜的看著同樣攬著妻子的兒子,獨孤氏並未昏睡,她面帶驚惶的靠著謝灝,謝灝什麼事都不跟她說,這會到底發生了什麼她完全不瞭解,可她還能感覺到丈夫和公公之間沉重的氣氛,她不由將呼吸聲都放低了,儘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謝簡沉默許久,依然等不到兒子解釋,只能自己先開口,“你什麼時候知道的?”知道秦家想要殺拓跋曜?在長子跟自己說他們準備刺殺拓跋曜後,謝簡立刻攜妻帶女隨謝灝離開,就他對拓跋曜的瞭解,他們再不走就走不了了。

謝簡不是沒好奇過秦家如何擺脫目前的困境,但他無論如何都沒想到,秦家居然可以讓大皇子去刺殺拓跋曜。不,不能說他沒想到,只是刺殺拓跋曜這件事難度太大,幾乎不可能成功,被他下意識忽略了,沒想到秦家居然真完成了這件事,而兒子居然也參與其中。

“一開始就知道了。”謝灝說,刺殺拓跋曜是解決秦家困境最乾脆利落的方法,但也是最難完成的。在今天之前,誰都沒有把這方案作爲首選,甚至這方案只是備選之一。只是後來出了太子和大皇子的事,才讓秦紘、謝灝和郭彥同時想到這可能。

秦紘不在平城,謝灝是平城刺史、郭彥隱在暗處,兩人是最適合安培這件事的人,是故兩人通力合作,調動了秦家和謝家在平城所有人手才完成這件事。不管成功與否,在大皇子踏入皇宮之前,謝灝就帶著家人撤離。他知道陳留和寧馨定然不會配合他們離開,故一開始就讓全然不知內情的獨孤氏給兩人下藥,將昏睡的兩人帶走。

“你就不怕秦家翻船?”謝簡問,他就沒想過秦家一旦失敗,謝家會有什麼下場嗎?

“天下哪有腳踏兩條船的好事?”謝灝對謝簡的話嗤之以鼻,“如果怕翻船,你早就應該跟秦家斷親。”父親總想著兩面討巧的好事,天下哪來這種好事?謝簡跟拓跋曜君臣多年,再狡猾也被兩人多年感情一葉障目,他以爲拓跋曜不會動自己。

而謝灝從來沒有對拓跋曜有任何指望,他從來不指望一個皇帝顧念舊情,顧念舊情的皇帝下場都不會太好,比如陛下(蕭賾)。“你也沒參與刺殺一事,拓跋曜一出事不就是要把你抓來?”

謝家和秦家數代聯姻,關係早密不可分了,拓跋曜收拾了秦家,或許不會太過打壓謝家;可秦家一旦反撲,拓跋曜肯定兩家一起算賬。秦宗言爲人豪爽,跟他又是兒女親家,兩家經過這些年通力合作,利益密不可分,謝灝腦子糊塗了纔去支持拓跋曜。秦紘這些年怎麼對女兒的,謝灝都看在眼裡,他怎麼可能再讓女兒去戰戰兢兢伺候拓跋曜?

“你可以自己做主了。”謝簡長嘆一聲,他離家時長子尚是一個小少年,後來他攜兒帶妹來魏國投奔自己時雖已是成年男子,可長子太過沉默,又常年在外地做獨孤雄的長史,謝簡對他關注還不及時常鬧彆扭的次子謝洵,他都不知道不知不覺間,長子居然揹著自己做了這麼多事。

謝灝語氣平靜道:“你離開樑國時我已經可以自己做主了。”他跟母親不顧年幼的弟妹,一個拋妻棄子一走了之,一個拋兒棄女毅然改嫁,他要不自立,又如何能護得住下面的弟妹?他看著被謝簡攬在懷裡的陳留,心中百味雜陳,他當年對他們可沒如此。

謝簡心思何等通透?只消長子一眼就察覺出他的想法,他張嘴想辯解,陳留和郗氏性情不同,陳留只有自己,而郗氏沒有了自己依然可以活得很好,可話到嘴邊,謝簡還是嚥了下去。解釋又有何用?事實就是他放不下陳留母女,“你阿妹的孩子你可安置好了?”謝簡沒問曾孫,那是兒子的孫子,用不著他來費心。

“都安置好了,等過段時間三妹就可跟他們團聚。”謝灝說,他也不是真狠到連孫子孫女都不要了,只是他們是逃命,不是遊山玩水,哪能帶這麼多婦孺孩子?且他們對這些事也一無所知,身上又有拓跋氏的血脈,太皇太后也不至於拿幾個孩子性命出氣。再等上一段時間,等秦宗言和秦紘處事情了結,他們就能安全接出孩子。謝灝還留了一個後手,確保太皇太后會看顧這些人。

謝簡又問長子,“秦家做到哪一步了?把握大不大?”瑣事問完就該說正事了。

“沒成功誰知道把握多大?”謝灝說,見父親面露怒容,他繼續解釋道:“口說無憑,等到了地方你就知道了。”

謝簡又問:“我們現在去哪裡?”

謝灝說:“我送你們去一個安全的地方,秦家大部分女眷孩子都在那裡。”

謝簡道:“既然如此,你送你母親和妹子去即可,我去找阿菀。”他猜阿菀不會在那裡,他清楚自家孫女的脾氣,她不會是安然待在後方等秦紘的人。兒子都做到這一步了,謝簡也不會留在那個地方浪費時間。這段時間是秦家最重要也是最難捱的日子,他們出力越多,將來得利就越大。謝家都捆上秦家戰車了,謝簡可不甘心最後好處都被別人分走。

謝灝就知道父親會接受事實,他也沒準備讓父親留在高句麗浪費時間,“阿菀和阿鏡都在建德,阿生也在,你去那邊也能幫幫她們。”他低頭對獨孤氏說:“阿藤在高句麗,你去了那裡,就多照顧阿藤。孩子你別操心,我自有安排。”

獨孤氏柔順的應道:“夫君放心。”

謝簡對兒媳說:“到了高句麗,你母親和寧馨可能會鬧,到時——委屈你了。”他們幾個都不在,陳留和寧馨擔心寧馨的孩子,肯定會鬧。可事發時他們根本來不及帶走寧馨的孩子,幸好寧馨只是出嫁女,她夫婿拓跋賀是拓跋家的王爺,不至於連自己兒子都護不住。

“父親放心,我一定會照顧好母親和阿妹的。”獨孤氏說。

對兒媳謝簡還是放心的,他沉吟了一會問謝灝,“秦家準備扶植秦良媛之子上位?”

謝灝說:“他們已經派人去京城把太子的子嗣都接來了。”太子目前有三個兒子,兩個兒子出自秦良媛,秦良媛秦淑媛是秦宗言的孫女,她的兒子是最適合的傀儡人選。

“他們可有動別的皇子?”謝簡問,秦家能刺殺拓跋曜,也能刺殺別的皇子,謝簡擔心秦家太急功近利。

“只動了拓跋曜。”謝灝說,秦宗言也不是傻子,拓跋曜有二十多個兒子,侄子更是不計其數,哪裡殺得光?

謝簡看了一眼緊張看著他們的兒媳說:“你也別送她們去高句麗了,直接去建德,讓你母親和媳婦幫著舉行阿生的婚禮。”秦家想要扶植傀儡皇帝,秦氏女爲後是必須的,同樣阿生跟拓跋氏的婚禮也要辦起來了。

謝灝低頭看著獨孤氏,獨孤氏立刻說:“郎君讓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

謝灝莞爾,“也好,那你跟著我,我們同生共死。”阿菀在建德分身乏術,讓陳留和獨孤氏幫忙處理這些瑣事也好。

謝灝的話讓獨孤氏激動的紅了眼眶,在她看來這句話是謝灝對自己最大的肯定,她可以跟郎君同生共死了!

第239章 平城大亂(二)第157章 秦家新婦(三)第275章 宮廷變(六)第236章 京城風起(十四)第1章 宮亂第248章 平城大亂(十一)第46章 陳留教女第119章 色令智昏(一)第48章 宮中瑣事(上)第245章 平城大亂(八)第215章 秦八的希望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183章 造紙第102章 敵襲(上)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第271章 宮廷變(二)第249章 平城大亂(十二)第42章 秦家往事(三)第207章 謝寶珠第232章 京城風起(十)第48章 宮中瑣事(上)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139章 風生水起(六)第107章 見面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45章 秦家往事(終)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135章 風生水起(二)第10章 各自算計(上)第10章 各自算計(上)第4章 暖閣敘話(上)第221章 秦紘的開解(上)第222章 秦紘的開解(下)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162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上)第9章 一見鍾情(下)第9章 一見鍾情(下)第241章 平城大亂(四)第84章 母女相見(上)第139章 風生水起(六)第195章 奔喪(上)第98章 草原安居(一)第237章 京城風起(十五)第159章 生波(一)第38章 步六孤將軍府(中)第157章 秦家新婦(三)第160章 生波(二)第229章 京城風起(七)第272章 宮廷變(三)第141章 風生水起(八)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115章 秦宗言回防第59章 婆媳煩惱(下)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256章 亂世起(七)第247章 平城大亂(十)第86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上)第195章 奔喪(上)第175章 千里託孤(二)第97章 驛站逃離(四)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230章 京城風起(八)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149章 婚禮(上)第238章 平城大亂(一)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85章 母女相見(下)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89章 母女談心第175章 千里託孤(二)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20章 回京城第172章 牛痘活體試驗(下)第228章 京城風起(六)第250章 亂世起(一)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68章 道觀偶得第91章 秦紘的心事第268章 南樑(四)第148章 婚前準備第256章 亂世起(七)第248章 平城大亂(十一)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35章 共甘共苦第74章 拓跋曜的道歉(下)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131章 翁婿夜話(下)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263章 暫時的安定(五)第49章 宮中瑣事(下)第26章 日常生活(上)第91章 秦紘的心事第124章 誰是替罪羊(上)第21章 到家第219章 內院準備第34章 波瀾又起(三)
第239章 平城大亂(二)第157章 秦家新婦(三)第275章 宮廷變(六)第236章 京城風起(十四)第1章 宮亂第248章 平城大亂(十一)第46章 陳留教女第119章 色令智昏(一)第48章 宮中瑣事(上)第245章 平城大亂(八)第215章 秦八的希望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183章 造紙第102章 敵襲(上)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第271章 宮廷變(二)第249章 平城大亂(十二)第42章 秦家往事(三)第207章 謝寶珠第232章 京城風起(十)第48章 宮中瑣事(上)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139章 風生水起(六)第107章 見面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45章 秦家往事(終)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135章 風生水起(二)第10章 各自算計(上)第10章 各自算計(上)第4章 暖閣敘話(上)第221章 秦紘的開解(上)第222章 秦紘的開解(下)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162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上)第9章 一見鍾情(下)第9章 一見鍾情(下)第241章 平城大亂(四)第84章 母女相見(上)第139章 風生水起(六)第195章 奔喪(上)第98章 草原安居(一)第237章 京城風起(十五)第159章 生波(一)第38章 步六孤將軍府(中)第157章 秦家新婦(三)第160章 生波(二)第229章 京城風起(七)第272章 宮廷變(三)第141章 風生水起(八)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115章 秦宗言回防第59章 婆媳煩惱(下)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256章 亂世起(七)第247章 平城大亂(十)第86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上)第195章 奔喪(上)第175章 千里託孤(二)第97章 驛站逃離(四)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230章 京城風起(八)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149章 婚禮(上)第238章 平城大亂(一)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85章 母女相見(下)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89章 母女談心第175章 千里託孤(二)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20章 回京城第172章 牛痘活體試驗(下)第228章 京城風起(六)第250章 亂世起(一)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68章 道觀偶得第91章 秦紘的心事第268章 南樑(四)第148章 婚前準備第256章 亂世起(七)第248章 平城大亂(十一)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35章 共甘共苦第74章 拓跋曜的道歉(下)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131章 翁婿夜話(下)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263章 暫時的安定(五)第49章 宮中瑣事(下)第26章 日常生活(上)第91章 秦紘的心事第124章 誰是替罪羊(上)第21章 到家第219章 內院準備第34章 波瀾又起(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津市| 尖扎县| 从江县| 武乡县| 厦门市| 来安县| 静安区| 富源县| 德庆县| 周宁县| 津南区| 宕昌县| 安阳县| 长汀县| 夏河县| 巢湖市| 崇文区| 泾源县| 安庆市| 碌曲县| 抚顺县| 九龙坡区| 彰化市| 鹰潭市| 永兴县| 广南县| 墨江| 天全县| 巍山| 太原市| 和林格尔县| 馆陶县| 河西区| 宁安市| 晋江市| 修武县| 莱芜市| 东乌珠穆沁旗| 安陆市| 来凤县| 兰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