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8章 太子

謝四娘跟賀樓氏定親的消息傳到京城,謝簡不覺什麼, 倒是陳留大吃一驚, 對謝簡道:“就算鳳生想把四娘留在身邊, 也何至於找這種人家?你也不勸勸他。”四孃的未婚夫並非賀樓氏的嫡支, 父親也不過是豪帥,在柔玄鎮或許是土霸王, 可除了柔玄鎮有誰知道他?陳留惋惜的說:“早知道當年就該把四娘留下來。”

幾個孫女中她最喜歡的就是謝知和四娘, 謝知溫柔貼心, 知道她的苦楚, 而四娘天真嬌憨, 跟寧馨性子相近,她愛屋及烏。當然這也跟謝知和四娘都是嫡出有關,庶出的孫女她就不關注了, 至於曾孫輩雖然都是嫡出,兩個孫媳也算是自己後輩,可陳留對她們都不甚滿意, 她也不會爲難她們,就是不親近罷了。

“鳳生和獨孤氏是想讓四娘養老的, 要是找個高門大戶, 怎麼會允許妻子常年留在岳父岳母身邊?”謝簡沒說這門親事是他跟長子後的決定, 只說謝灝準備讓四娘養老。

陳留驚道:“他們又不是沒兒子,何至於如此?”只有沒兒子的人家纔會想到讓女婿養老。

“兒子哪有女兒貼心?”謝簡感慨道:“你看我們也有不少子女, 那些兒子、孫子哪裡想得到我們?最關心我們的還不是女兒、孫女?寧馨、阿鏡、阿菀, 就是我們的兒媳婦都比兒子貼心。”

陳留啼笑皆非:“大郎他們都是男兒, 有他們的大事要做,怎麼能跟我們這些內宅婦人相比?”

謝簡腹誹,還做什麼大事?整天忙忙碌碌也不見他們幹出什麼大成就,還比不上阿菀一根手指頭。

謝簡說起阿菀,陳留就感慨:“轉眼她出嫁都有十多年了。”陳留眼眶微微泛酸,“也不知道我閉眼前能不能再見她一面,還要看看小阿生。”

“別胡思亂想。”謝簡擡手安慰妻子,“再有幾年阿菀就回來了。”再有幾年阿菀就上三十了,時間都過去那麼久,難道陛下還會糾結於以前的事不成?他又問妻子:“你今天還入宮嗎?”

“要的。”陳留頷首說:“母親這些天精神好些了,我過去陪她說說話。”

“你也要主意身體。”謝簡說,陳留跟崔氏年紀相差不大,謝簡擔心她去看了崔氏過了病氣。

陳留說:“母親是殫精竭慮才引起了身子骨虧空,我向來不愛動腦子,身體比母親好多了。”太皇太后一輩子都在跟人鬥,多思多慮,這本非長壽之兆。陳留自嫁給謝簡後,最大的煩惱不過是沒兒子,後來謝灝、謝洵過來,陳留連這煩惱都沒了,在孫女的鼓動下每天健身美容,她雖只比太皇太后小了幾歲,可兩人看著像兩輩人。

謝簡莞爾,妻子說的也對,“高平一會也要入宮,你有事儘管差遣她,自己別勞動。”

“我心裡有數。”陳留淡淡道,謝修和謝儼是她疼愛的孫子,可高平和彭城郡主卻不是她喜歡的孫媳婦。謝修和謝儼之前納妾本是陳留的授意,他們都成親十來年了,嫡出子女有五六個,如果高平和彭城郡主真做到妻子責任,陳留怎麼會讓孫子納妾?她巴不得孫子夫妻越恩愛越好。二媳婦獨孤阿難不也把阿虎看得緊緊的?她不也沒說什麼。

可孫子、孫媳婦恩愛是有,也是她孫子付出更多,高平和彭城兩個金枝玉葉孩兒不管,夫婿不伺候,整天只顧自己玩樂、拈酸吃醋,這樣的孫媳婦要來何用?大郎、二郎還要分心內宅瑣事?這樣的媳婦要來何用?陳留看不慣,訓斥兩人幾句,回頭宮裡王太妃和彭城王太妃就來找她名爲道歉,實爲勸解,陳留心中越發不耐煩,她作爲祖母難道還不能說你們幾句?至此以後陳留就再也不見待兩個孫媳婦,連請安都免了,還讓謝簡把兩個孫子分出去,眼不見爲淨。

謝簡也覺得家中子孫太多,很乾脆利落的把成親的孫子分了出去,只讓他們把兒子留下。爲了這事謝灝還寫信訓斥了兩個兒子一頓,他們都已成年,祖父母辛苦把他們養大,他們不想著孝順祖父母,還讓他們煩心,這是他們的孝道?謝修和謝儼被父親罵得土頭灰臉,兩面不是人,最後忍不住找阿妹訴苦。

謝知很同情大哥、二哥,但她也不知道怎麼解決這種家務事,他們兩人本來就是真公主,還不許人家有公主病嗎?陳留祖母講道理跟她年幼和成年後的遭遇有關,高平有寵妃的母親撐腰,又有一個同母的胞兄,彭城郡主就更別說了,家裡最疼愛的小女兒,這樣身份的貴女讓她們知道體諒太難。她也只能提議兩個哥哥跟小叔一樣搬走,遠香近臭,離得遠說不定關係就好了。

高平和彭城郡主也知道祖母不見待她們,她們屏息斂聲的跟在陳留後面,她們再憑藉身份囂張,也不敢對陳留囂張,她們是公主、郡主,陳留也是大長公主,資歷輩分都比她們高,陳留真要收拾她們,她們也無法抵抗。

陳留看不慣兩人小媳婦的模樣,她給她們委屈受了?這副小家子氣的模樣。陳留健步如飛的趕去太皇太后宮中,高平和彭城氣喘吁吁的跟在陳留身後。陳留鄙夷的掃了兩人一眼,她們年紀比陳留年輕許多,可體質還不一定有陳留好。陳留一直堅持有運動,兩人生產後也不知節制減肥,也虧得她們現在年紀也不大,等年紀再大點,再不知節制,肯定一下變成年老色衰的胖婦人。

陳留疾步走到太皇太后宮中,尚未入門就聽到一陣細細的哭聲,陳留腳步一頓,就見謝寶珠蹙眉拉著大皇子妃李氏:“阿嫂,曾大母身體剛好,受不得氣,你趕緊收收淚,洗了臉再去拜見曾祖母。”

李氏聽到謝寶珠的話,眼淚又忍不住涌出,“弟妹不是我不懂事,實在是大皇子他太過分了。”

謝寶珠蹙眉,太子是儲君,皇子是臣,她喚李氏一聲阿嫂是客氣,可不代表李氏可以真叫自己弟妹,放眼整個拓跋家,誰敢真叫自己弟妹?大皇子迄今都沒有封號,因此李氏也只是皇子妃,並無封號。她是大皇子的表妹,李氏兄長的女兒。李家雖是名義上的皇帝母家,可拓跋曜從來不曾對母家有過額外恩寵,李家迄今仍然是微末小官吏之家,李氏也理所當然的沒有太多教養。

大皇子一直不喜歡這個正妻,但李氏是拓跋曜給他選定的王妃,他不得不娶。不過李氏入門之後,大皇子只在新婚之夜跟李氏待了一晚上,之後就在沒跟李氏在一起過,反而對三個媵人寵愛有加。大皇子的媵人是太皇太后挑選的,雖不是高門貴女,也是官家女,各個儀容出衆,遠非大皇子妃可以比擬,大皇子妃爭不過寵,時常來找太皇太后哭訴。

太皇太后一開始還打起精神勸慰她,又喊來大皇子勸解,可是大皇子屢教不改。後來她身體不好,又被李氏鬧煩了,就不耐煩應付她,每次都讓女官把她打發走。謝寶珠入宮後,大皇子妃又纏上謝寶珠。謝寶珠對這個大嫂也很厭煩,她大約就是所謂的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陳留、高平、彭城也知道李氏的德性,見她纏著謝寶珠,三人上前,陳留喚道:“太子妃、大皇子妃。”

“大長公主、長公主、郡主。”大皇子妃見三人來了,難免嚇一跳,訕訕給三人見禮後退下,她是晚輩,身上又無正經誥命,見了三人也不敢放肆。

“曾大母、阿孃、二嬸。”謝寶珠見三人來了,也上前打招呼,又挽起陳留的說:“曾大母你可來了,剛纔太皇太后還惦記著你呢。”

陳留問謝寶珠:“太皇太后可在休息?”

謝寶珠說:“剛在午睡,現在應該起來了。”

四人的說完並未顧忌李氏,李氏面色一陣青白,她剛纔在這裡站了許久,想要求見太皇太后都被女官攔住,說是太皇太后在午睡,結果陳留她們一來,太皇太后就起來了,她就是不想見自己,李氏失魂落魄的離開。

謝寶珠看著李氏搖搖晃晃的背影,心中暗歎,她以前是同情李氏的,可自從自己入宮,認識到李氏這種事事只想別人替自己出頭,自己卻不願作出半點努力的人後,她對李氏就從同情轉爲厭惡。當了皇家的媳婦,她還想萬事不受委屈?這樣的好事哪兒有?

太皇太后宮裡並不是陳留等人想象的那麼寂靜,而是一片歡聲笑語,太皇太后穿著家常衣服坐在軟榻上,地下爬著三個胖娃娃,太子坐在太皇太后身邊正在她試湯藥的溫度。

“太皇太后、太子。”陳留等人上前見禮。

太子對衆人露出淺淺的笑容,“都是自家人,諸位不必多禮。”太子長相酷似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年輕時是美人,太子容貌之俊美自不必說,他氣質溫文儒雅,又有皇家潤浸出來的雍容端雅,即使最嚴苛的禮儀先生都不得不承認,太子是諸皇子中氣度最不凡的。

更讓人驚喜的是太子是拓跋皇室難得的溫厚純孝之人,太皇太后生病,他幾乎是不眠不休的伺候曾大母,跟別人擔心自己處境不同,太子從來沒考慮過曾大母去世後他的處境會有多爲難,他只單純不想曾大母離開自己。他示意陳留等人坐下,見手中湯藥已轉爲溫涼,他試喝了一口,將湯藥端到太皇太后面前,“曾大母,你該喝藥了。”

太皇太后含笑喝完太子端來的湯藥,看著純善的孫子、聰慧的孫媳婦、可愛的孫子女,她就算是熬也要多熬幾年,更太子鋪更多的路。太皇太后對自己親兒子像後孃,對孫子卻比兒子還親。

陳留、高平、彭城三人看出太皇太后心情不錯,上前同太皇太后說起家常,變著法子誇耀太子的三個孩子,太皇太后哈哈大笑,拉著太子謝寶珠的手說:“我最希望就是你們兩個好好過日子。”

“曾大母你放心,我會對阿寶好的。”太子溫聲說,他一雙眼睛長的最像拓跋曜,可他的雙目遠沒有拓跋曜那麼冷漠,反而充滿溫柔。

謝寶珠臉微紅的看著太子,她願意嫁給太子,不僅是因爲他高貴的出身,更因爲他俊美的儀容和溫厚的脾氣,拓跋皇室那些皇子中脾氣最好的就是太子。她知道許多人都說太子這樣是性情懦弱的表現,可謝寶珠就喜歡這樣的太子,善良就代表懦弱嗎?那些人分明就是嫉妒!

太皇太后欣慰的看著這對小夫妻柔情蜜意的眉目傳情,她們都是年輕時候走來的,明白少年夫妻新婚時有多恩愛。

李氏垂頭喪氣的從太皇太后宮中回到大皇子府,大皇子成親後便從宮中搬了出去,拓跋曜隨意指了一間府邸給他居住。宗人寺規定每個皇子開府都有十萬貫的補貼,大皇子不得聖寵,卻有太皇太后關照,他的皇子府被工匠翻建得富麗堂皇,庭院裡不僅種了樹,還有珍稀的花卉。可是這樣的美景卻無法讓李氏展顏,她怔怔的看著花園中的花卉,心酸的想哭。

她打小就聽長輩說,她阿姑生了個皇子表哥,她是給皇子表哥當王妃的。她沒嫁人前幻想過很多次跟皇子表哥婚後即使不能琴瑟和鳴,也要相敬如賓,但她無論如何都想不到表哥居然會對自己如此冷淡,甚至連自己房門都不進,他甚至連個孩子都不肯給自己。李氏潸然淚下,她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表哥爲什麼要這麼對自己?

“大表哥。”少女嬌柔的聲音響起,“你府邸裡的花真好看。”

“阿玉喜歡就帶回去。”低沉的男聲說道。

李氏不可置信的擡頭,就見大皇子滿臉微笑的同一名華服少女相攜而來,李氏從來沒見他對自己如此效果,且他看著少女的目光還充滿溫柔,這是誰?李氏對家中姬妾瞭如指掌,一眼就認出這少女不是府中人。

少女擡頭看到李氏不可置信的目光,不由抿嘴微笑道:“阿嫂。”她看著李氏滿臉淚痕,關切的問:“阿嫂這是怎麼了?”她將手中絹帕遞給李氏,“你快擦擦臉。”

大皇子冷冷的看著李氏,“像什麼樣子?還不給我滾下去。”哪家的王妃像她這樣哭得完全不顧儀態的?“小門小戶,上不了檯面。”

李氏渾身一顫,捂著嘴勉強不讓自己哽咽出聲,她跌跌撞撞的跑了,甚至都沒想起跟大皇子告退。

大皇子神色更陰沉了,他就沒見過如此失禮之人。更糟心的是這人還是自己王妃。

“大表哥,表嫂這是怎麼了?”崔玉妃楚楚可憐的看著大皇子,她是崔陟嫡長子的庶女,崔家兄弟子女衆多,庶子女不值錢,母親得寵些的還能嫁個好人家,不得寵的到了年紀就被主母當奴婢一樣隨意打發。崔玉妃在一次偶爾機會,被嫡母帶入宮中拜見太皇太后,同時見到了大皇子和太子。

崔玉妃自知身份卑微,不敢妄想太子,一心撲到大皇子身上,原以爲大皇子會娶她爲妃,沒想最後會陛下做主,讓大皇子娶了李氏。崔玉妃如意算盤落空一半仍不死心,當不了皇子妃,她可以當皇子孺人,皇家是最不講規矩的地方,像李氏這種既無家世,又不得寵的王妃,日子過得比侍妾還難。等她入門生了世子,完全可以站在李氏頭頂作福作威。

“她有病,你別理會她。”大皇子不耐煩的說,每次就只會在人前給自己丟臉,“我派人送你回去。”

崔玉妃柔順的點頭,“大表哥,你以後還接我來府上玩嗎?”

大皇子不假思索道:“你想來就來。”

“那我先回去了。”崔玉妃依依不捨的同大皇子告別。

大皇子送走崔玉妃後,轉身回到自己書房裡。書房裡坐著一名青衫男子,這男子容貌看來頗爲年輕俊雅,但從他從容爾雅的氣度可以看出他年紀應該不小,起碼也有而立之年,“郭先生。”大皇子頗爲恭敬的給這名男子拱手行禮。

“公子。”郭彥擡手回禮,握著書卷對大皇子道:“大皇子今天想聽什麼課?”

大皇子神色抑鬱的坐在郭彥對面,“先生你說我是不是一輩子只能當個大皇子了?”他是長子,也是兄弟中最早成家的,可就是王庶人的幾個孩子都已冊封親王,他卻一點動靜都沒有。

“自然不會。”郭彥的話讓大皇子心中一喜,但郭彥接下來的讓大皇子心一下沉到谷底,“太子仁厚,又同您一起長大,若將來太子登基,您必然是親王之位。”

聽到“太子”二字,大皇子面部肌肉抽搐猙獰,完全破壞他臉部整體美感,他低吼道:“別提他!”他才應該是太子!

郭彥憐憫的看著大皇子,人蠢沒關係,可蠢到一直沉浸在自以爲的謊言中就不可救藥了,難怪陛下從來不在長子身上費心。即使女君不說兩人沒對調,郭彥都不認爲太皇太后會蠢到把兩個孫子換了,畢竟從幼時來看,太子身體跟他差不多健康,太皇太后又何必多此一舉?郭彥斂下眼中的譏諷,溫聲對大皇子說:“大皇子,你想納崔娘子爲孺人?”

大皇子微微頷首:“對。”崔玉妃雖不是崔家嫡女,可崔家嫡女也不可能給他做妾。

郭彥搖頭:“崔娘子身份太高,您若納她爲妾,必然後院不穩。”

大皇子不以爲然:“那就讓她來管後院。”他就嫌李氏上不了檯面,不配當他王妃。

“但李王妃是陛下做主許給您的正妃。”郭彥心中暗暗嘆氣,這人到底要如何蠢,纔會在曾祖母、父親和生母都在的情況下,冷落父親選中的正妃,他的嫡親表妹?

大皇子笑得滿不在乎:“父親還會管我?他恨不得我現在就死了纔對。”

郭彥說:“可是陛下一定會罰你。”

大皇子一怔。

郭彥道:“公子,目前宮中只有兩位皇子成親,太子雖已有二子一女,但不一定會有嫡子女,三皇子還有一段時間才成親,現在是你的好機會。”

大皇子不解的問:“什麼機會?”

郭彥說:“早日同王妃生下嫡子。”太子妃礙著拓跋氏子貴母死的規矩,肯定不願意生嫡子,皇子卻沒這個顧慮,李氏巴不得生越多越好。

“我有嫡子又如何?父親還會因爲這個對我另眼相看?”大皇子冷笑。

“太皇太后會對您另眼相看。”郭彥緩聲道:“太皇太后一直很疼愛您,您若同王妃有嫡子,她一定很開心。這也是您長大成人的標誌,日後太皇太后想讓您參與朝政,也好有個藉口。你若執意冷落王妃,納崔娘子爲妾,導致後宅不穩,屆時陛下——”郭彥頓了頓沒再繼續說下去,都說的這麼直白了,他總該聽明白了吧?

郭彥的話大皇子起初還不以爲然,越聽越膽戰心驚。先生說的一點都沒錯,他要是在這麼下去,曾大母就是想幫自己說話,父親都有理由拒絕,只有他安頓好家務、認真讀書,將來纔有處理政務的機會。他是成年的皇子,就算父親忽視他,大臣也不會忽視自己,父親遲早都要讓他參政的,這是皇家的體面,除非是自己不堪教化。他抹了一頭冷汗,對郭彥鞠躬行禮道:“多謝先生教我。”

郭彥含笑頷首,心中稍稍有了些欣慰,總算還不是蠢到底。

第160章 生波(二)第12章 誠意(上)第15章 父女爭執(下)第274章 宮廷變(五)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198章 弟妹們的婚事(一)第130章 翁婿夜話(上)第247章 平城大亂(十)第18章 夫妻閒話第209章 謝知二胎第12章 誠意(上)第3章 謝家往事第206章 逃奴第174章 千里託孤(一)第224章 京城風起(二)第245章 平城大亂(八)第174章 千里託孤(一)第32章 波瀾又起(一)第175章 千里託孤(二)第23章 書房議事第90章 大赫連氏第4章 暖閣敘話(上)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47章 法華寺見面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29章 遴選伴讀(下)第170章 治病救人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259章 暫時的安定(一)第91章 秦紘的心事第208章 太子第196章 奔喪(中)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145章 京城風雲(二)第105章 戰勝第18章 夫妻閒話第160章 生波(二)第54章 惹人眼紅的白糖(下)第222章 秦紘的開解(下)第262章 暫時的安定(四)第107章 見面第232章 京城風起(十)第160章 生波(二)第88章 不知心事的秦紘第141章 風生水起(八)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154章 暫時離別第212章 第三次南征(三)第233章 京城風起(十一)第188章 各方反應第192章 整治革島第266章 南樑(二)第194章 秦紘歸來第96章 驛站逃離(三)第193章 鑄金人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212章 第三次南征(三)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177章 千里託孤(四)第227章 京城風起(五)第138章 風生水起(五)第1章 宮亂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181章 宏圖初議(二)第152章 分家(下)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103章 敵襲(中)第121章 色令智昏(三)第136章 風生水起(三)第106章 逃命第59章 婆媳煩惱(下)第11章 各自算計(下)第184章 養寇自重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第144章 京城風雲(一)第224章 京城風起(二)第140章 風生水起(七)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231章 京城風起(九)第217章 郗家來人(中)第187章 夫妻情話第277章 宮廷變(八)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149章 婚禮(上)第190章 大伴清(上)第148章 婚前準備第237章 京城風起(十五)第18章 夫妻閒話第86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上)第279章 宮廷瑣事(一)第246章 平城大亂(九)第134章 風生水起(一)第69章 如何揚名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186章 封爵賜名第138章 風生水起(五)第138章 風生水起(五)第89章 母女談心
第160章 生波(二)第12章 誠意(上)第15章 父女爭執(下)第274章 宮廷變(五)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198章 弟妹們的婚事(一)第130章 翁婿夜話(上)第247章 平城大亂(十)第18章 夫妻閒話第209章 謝知二胎第12章 誠意(上)第3章 謝家往事第206章 逃奴第174章 千里託孤(一)第224章 京城風起(二)第245章 平城大亂(八)第174章 千里託孤(一)第32章 波瀾又起(一)第175章 千里託孤(二)第23章 書房議事第90章 大赫連氏第4章 暖閣敘話(上)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47章 法華寺見面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29章 遴選伴讀(下)第170章 治病救人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259章 暫時的安定(一)第91章 秦紘的心事第208章 太子第196章 奔喪(中)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145章 京城風雲(二)第105章 戰勝第18章 夫妻閒話第160章 生波(二)第54章 惹人眼紅的白糖(下)第222章 秦紘的開解(下)第262章 暫時的安定(四)第107章 見面第232章 京城風起(十)第160章 生波(二)第88章 不知心事的秦紘第141章 風生水起(八)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154章 暫時離別第212章 第三次南征(三)第233章 京城風起(十一)第188章 各方反應第192章 整治革島第266章 南樑(二)第194章 秦紘歸來第96章 驛站逃離(三)第193章 鑄金人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212章 第三次南征(三)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177章 千里託孤(四)第227章 京城風起(五)第138章 風生水起(五)第1章 宮亂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181章 宏圖初議(二)第152章 分家(下)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103章 敵襲(中)第121章 色令智昏(三)第136章 風生水起(三)第106章 逃命第59章 婆媳煩惱(下)第11章 各自算計(下)第184章 養寇自重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第144章 京城風雲(一)第224章 京城風起(二)第140章 風生水起(七)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231章 京城風起(九)第217章 郗家來人(中)第187章 夫妻情話第277章 宮廷變(八)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149章 婚禮(上)第190章 大伴清(上)第148章 婚前準備第237章 京城風起(十五)第18章 夫妻閒話第86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上)第279章 宮廷瑣事(一)第246章 平城大亂(九)第134章 風生水起(一)第69章 如何揚名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186章 封爵賜名第138章 風生水起(五)第138章 風生水起(五)第89章 母女談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佳木斯市| 开远市| 广州市| 琼结县| 通州市| 高尔夫| 原平市| 沁源县| 鄢陵县| 崇礼县| 刚察县| 庐江县| 宁晋县| 乌拉特中旗| 福鼎市| 凯里市| 巴彦淖尔市| 砚山县| 临清市| 改则县| 公安县| 永寿县| 大同市| 通许县| 万州区| 泾源县| 绍兴县| 文昌市| 调兵山市| 华坪县| 宣城市| 淳安县| 自治县| 前郭尔| 广西| 津南区| 青龙| 盐池县| 峨眉山市| 错那县| 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