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5章 京城風雲(二)

謝簡話如箭般射入拓跋曜的心中, 拓跋臉色一瞬白了,他無力的倒退一步,阿蕤是他的掌中珠, 他怎麼會不給阿蕤活路?拓跋曜推開謝簡,大步往門外走去, 他要把阿蕤追回來!他錯了,他以後無論去哪裡都會帶著阿蕤, 他再也不讓她受半點委屈!

“陛下!”謝簡忙去攔拓跋曜, 可是他哪裡攔得住拓跋曜?

拓跋曜甚至沒出聲吩咐, 他身後的親衛就上前將謝簡跟拓跋曜隔開, 不讓他靠近拓跋曜。謝簡心中一驚,他知道皇帝這次親征, 幾乎帶走所有羽林衛是想練兵,但是沒想他居然將親衛訓練到這程度。謝簡心中感慨, 陛下羽翼已成,太皇太后想要再牽制他是不可能了。謝知時常同情拓跋曜窮,也不是沒理由的, 拓跋曜是真窮, 他的錢基本都用來養親衛了。

謝簡見掙脫不開親衛, 只能對拓跋曜喊道:“陛下你若現在追過去,也見不著活著的阿蕤!”謝簡哪裡能讓拓跋曜真追上去,他要真追過去, 還有阿菀的活路?

拓跋曜臉頰急劇的抽搐了幾下, 他緊緊的握緊腰間寶劍, 半晌才緩緩鬆開雙手,對侍衛揮揮手,侍衛鬆開謝簡,謝簡再次跪地,將錦匣遞給拓跋曜:“陛下,這是阿蕤留給您的東西。”

拓跋曜緊抿著嘴,阻止了侍衛想要接過錦匣的手,緩緩的接過謝簡手中的錦匣,一隻份量不重的錦匣對拓跋曜似乎有千鈞之重,他雙手微微發顫,幾乎不敢揭開錦匣,但他想要知道京城到底發生了什麼?爲何阿蕤會突然嫁人?他揭開錦匣,入目就是一封血跡已經乾涸的血書,上面凌亂而不失娟秀的字跡,讓拓跋曜眼眶一下模糊了,“鸞鳳逆曳伏竄兮,鴟梟得志翱翔。茅莠嫉幽蘭秀兮,茝蘭因妒而折。”

阿蕤這是受了多少委屈?拓跋曜手指輕輕的撫上那微顫的字跡,她向來嬌氣,又被自己護得緊,何曾受過半點傷?要不是委屈到極致,她怎麼會想到留血書?又怎麼想到會——拓跋曜想到“自盡”兩個字就心如刀割,“遭世幽昧罔極兮,孰察妾之善惡?伏清白以死直,保妾昭質未虧。”她又不是男人,哪裡需要以死表示清白?她爲什麼不等自己回來!他回來以後就什麼事都沒了,有我在誰敢欺負你?

謝知留給拓跋曜的錦匣中除一份血書,還有兩串祭紅珠、一封信。謝知那串祭紅珠拓跋曜不知摩挲過多少次,他一眼就認出串了兩粒明珠的祭紅手串是阿蕤常戴的,他手一握,祭紅珠落在他手心,瓷珠觸手溫潤微涼,拓跋曜神色稍稍柔和些,他將祭紅珠放入懷中,然後拆開謝知留下的信件,“君上見信如晤……”

謝知的字溫和雅緻又不失秀逸,拓跋曜閒時若見不到謝知的人,就愛看謝知給自己寫信,每次看到阿蕤的字,他就覺得清風拂面,可這封信上偶爾有幾個暈開的字跡,拓跋曜手指緩緩劃過那幾個字,他只覺得手指還能感覺到淚珠燙手的感覺。他呵護了那麼久的寶貝,他不過離開一年不到,就被人欺負至此!

謝知信上並沒有急著說委屈,先讓拓跋曜注意自己身體,在軍營那麼多天,回來要先讓太醫診脈,不要年輕時就留下病根,要注意身體養護。再說自己在懷荒的經歷,說明自己並沒有被高句麗騎兵抓走,秦家的親衛已經提早發現高句麗的士兵,所以自己先逃了。最後說起她在京城的經歷,謝知並未添油加醋,反而儘量弱化大皇子的錯處,她覺得拓跋曜回京後,該知道的他肯定都會知道,她也沒必要添油加醋。

但同時她也不忘說了自己的委屈,“妾乃帝列山之苗裔,四世三公膏粱之後,秉大父、恩師之典訓,戰戰兢兢,不敢增門庭之羞。自君賜字玉蕤,妾以辟芷爲扈,秋蘭爲佩,盼能內美修德,不墜君名。奈何世人不查中情,反信讒言,妾不可戶說內情,唯一死證清白……”

看到“死”字拓跋曜手下意識的想抓緊信件,但想到這是阿蕤給自己寫的信,他連忙鬆開手,小心翼翼的將信紙鋪在錦匣上,“然妾有辱門庭,令陛下、大父蒙羞,妾萬死難恕。幸得姑母憐愛,攜妾離京,妾實無顏見君,唯有留書與君作別。”最後謝知在信件上讓拓跋曜不要濫殺無辜,“宮侍聽命行事,所爲非其所想,望君切莫遷怒,妾於天尊前叩首,願君安好。”

信件到最後,紙上淚跡斑斑、字跡模糊、幾不可辨,拓跋曜心中大慟,但看到阿蕤後面寫的內容,拓跋曜看到匣內另一串祭紅珠,冷笑一聲,小心的將信紙放入錦匣內,大步朝門口走去。他現在沒工夫找魑魅魍魎算賬,等他把阿蕤接回來以後再說,那些欺負阿蕤的人一個都逃不掉!

他之前沒有動是不知道阿蕤離開的路線,謝簡又不肯說,他不能貿然追上,所以先讓親衛去找暗衛問話,現在已明白阿蕤離京的路線,他要把阿蕤接回來,然後迎她入宮,當了他的皇后,拓跋曜不信有人敢說他皇后的謠言。

謝簡沒想拓跋曜居然還沒死心,居然還讓暗衛帶路去找謝知,他心中暗忖,怎麼崔氏還沒來?就在謝簡想著崔氏何時過來時,太皇太后穿著朝服走了進來,正好跟拓跋曜正面迎上,拓跋曜只對太皇太后微微頷首,就要離京去追阿蕤,但是崔氏厲聲道:“陛下,你去哪裡?”

拓跋曜腳下不停,頭也不回的說:“太皇太后何必明知故問?”

“你——”崔氏見自己都沒讓拓跋曜停留一瞬,氣得面色鐵青、頭暈眼花。

“陛下!”河南王和汝南王接到崔遠的通知連忙趕來,一見陛下要趕去武川,連忙一左一右撲到拓跋曜腳邊,緊緊的將拓跋曜的兩隻腳抱住,河南王對拓跋曜道:“您三思啊!謝小娘子已嫁人!君不見臣妻,禮也。”

拓跋曜見這兩老叟就煩心,什麼君不見臣妻,他就沒聽過這句話,再說拓跋傢什麼時候在乎這個了?拓跋曜低喝道:“放開!”

兩人哪裡肯鬆手,汝南王比不河南王年少力壯,只能將身體所有力量都壓在拓跋曜的腿上,“陛下!你年少有爲、朝堂萬衆歸心,切切不可因爲一女子而淪爲昏君!”拓跋家的皇帝迄今爲止都沒有過君奪臣妻的行爲,陛下年少有爲,正是大展宏圖的時候,豈可沉溺於女色?

拓跋曜勃然大怒:“阿蕤是我的妻子,我娶妻還能成爲昏君?”

崔氏聲色俱厲的問:“可她現在是步六孤紘的妻子,陛下難道想君奪臣妻!”

“陛下,當年太武皇帝揮軍南下,只因長江天塹,不得不暫時收兵,飲馬長江,此乃太武皇帝生平一大恨,陛下如今有望完成太武遺志,切不可因爲一女子而墜了陛下英名!”汝南王聲嘶力竭的喊道,天和帝平庸無能,讓他們拓跋家的男兒盡數臣服在一個女人之下,如今陛下又太武皇帝之風,他不能眼睜睜的看著陛下犯錯。再說謝知不僅名節有污,還不孝長輩,忤逆太皇太后,這樣的女子如何堪爲宮妃?

拓跋曜急怒攻心:“來人,把他們拉開!”要不是還存著一絲理智,拓跋曜差點就想把兩人踢出去。

拓跋曜的親衛是完全聽命於他,聞令立刻上前將兩名王爺拉開,太皇太后見他們說道這程度,他還執迷不悟,她怒道:“陛下,你要是敢追上去,朕就立刻在太廟前自決,免得將來去地下無顏見拓跋家的列祖列宗!”

拓跋曜完全不爲所動,他太瞭解太皇太后了,她不可能自盡,而且她現在如此已經無顏見拓跋家的列祖列宗,“將太皇太后和兩位王爺送會宮中妥善安置。”

“陛下!”所有人都不敢置信的看著拓跋曜,他真是連太皇太后的生死都不顧了?

謝簡見狀不對勁,連忙追了上去,一把抱住了拓跋曜的腿,拓跋曜見是太傅,額頭青筋繃起,忍耐道:“把他拉——”

拓跋曜的話還沒說話,就聽謝簡道:“陛下!阿蕤臨走時帶走您賜給她防身的袖劍,她說過若您在這時去見她,只能見到她的屍體!”

謝簡的話終於讓拓跋曜停下了腳步,他不可置信的看著謝簡,他不信阿蕤會說這樣的話!阿蕤怎麼會這麼狠心?

謝簡對拓跋曜叩首道:“求陛下給微臣孫女一條活路。”

謝簡的話讓拓跋曜勃發的怒氣一瀉千里,他雙目無神的看著前方,阿蕤你就一點機會都不給我嗎?你就不可能給我最後一個機會嗎?

謝簡道:“我們將阿蕤救下後,阿蕤又尋死了兩次——”說到此處,謝簡哽咽了下才繼續說:“若不是她祖母和她阿姑哭求阿蕤,阿蕤也不會隨她阿姑離開。陛下,阿蕤說自古情深緣淺、情淺緣深,她情願同陛下自此斷了緣分,也不願讓陛下清名有污。”

“情深緣淺、情淺緣深……”拓跋曜苦笑連連,他同阿蕤青梅竹馬,親密無間了十年,他以爲阿蕤是上蒼賜給自己的珍寶,難道他就跟阿蕤只有十年的緣分?

“是啊,陛下,天涯何處無芳草!您又何必強求?”河南王聽謝簡這麼說,對謝知總算稍稍改觀,到底是謝家的女兒,還是知道些廉恥的。

“陛下,回宮吧。”太皇太后見拓跋曜一身染滿泥漿的盔甲,滿臉鬍鬚,一臉失魂落魄,心中百味雜陳,這還是她向來俊朗驕傲的兒子?想到拓跋曜居然是被謝知的話勸住,而不是自己的命,崔氏又對謝知恨得咬牙切齒,幸虧把這禍害趕走了!

拓跋曜冷冷的看著太皇太后,太皇太后被他冰冷的眼神看得心頭又火氣,“你還不想走?難道你還想爲一個女人,動搖拓跋家的祖宗基業不成?”

“一個女人?”拓跋曜嘴角微揚,似笑似哭,“既然不過是一個女人,你爲何一定要針對她?爲何不讓我娶她?她不就是一個女人嗎?”

太皇太后冷然的反問:“所以你是在質問我?”

“質問?”拓跋曜從懷中取出兩串祭紅珠,將其中一串丟到太皇太后腳下,“阿蕤不過是個女孩子,何德何能居然讓太皇太后您親自出手對付!”拓跋曜給謝知燒祭紅首飾,只燒了一窯,當時瓷珠有不少,但是完美無瑕的只有十來粒,全給謝知串成手串,又多餘了三粒給謝知替換,剩下有瑕疵的全部留在拓跋曜私庫保留。

阿菀這次爲了躲避高句麗騎兵,不得已將祭紅珠散開,雖然事後召回,但還是少了五粒,三粒用備用的祭紅珠替換,還剩兩粒只能拿明珠串成。她這串祭紅珠好好的還在自己身邊,那麼第二串祭紅珠是從哪裡來的?拓跋曜一眼就看出那些祭紅珠鬥都是挑剩下的有瑕疵珠子,那些珠子在自己私庫封存好好的,除了太皇太后,誰能悄無聲息的從自己私庫拿東西?

兩串祭紅珠?崔氏錯愕的看著自己腳旁的祭紅珠,以及拓跋曜手上那串祭紅珠,她突然靈光一閃,許多她想不通的零碎小事都因爲這串祭紅珠聯繫了起來,她恨恨道:“這串祭紅珠不是我讓人弄出來的!這一切都是謝知自己搞的鬼!”

崔氏的話莫說拓跋曜不信,就是河南王和汝南王都不信,謝小娘子又不是腦子壞了,爲何要如此陷害自己?她難道不想入宮嗎?

拓跋曜冷笑:“阿蕤怎麼搞鬼?她偷入我的私庫,拿了祭紅珠,讓人陷害自己?還是在你宮宴的時候,逼著老大跳水,宣揚自己心狠手辣?”

崔氏衣袖下的雙拳緊握:“所以在你眼裡,我就是做這種事的人?”

拓跋曜漠然道:“您不是嗎?當初您爲了讓我喜歡崔明珠,開始把我跟崔明珠關了七天,讓我日食一餅。”這段經歷拓跋曜永遠不可能忘記,她從來都是這種不擇手段的人。

河南王、汝南王聞言,恨不得捂上耳朵,半點都不想聽到這種私密。謝簡低下頭,阿菀這次計劃最妙的地方就在於,任誰都想不到她會自己放棄入宮,而拓跋曜也永遠不可能相信,阿菀會不願意入宮。

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275章 宮廷變(六)第243章 平城大亂(六)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173章 瑤姬廟第164章 小別勝新婚第54章 惹人眼紅的白糖(下)第199章 弟妹們的婚事(二)第128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二)第162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上)第154章 暫時離別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241章 平城大亂(四)第180章 宏圖初議(一)第70章 叔侄談心第195章 奔喪(上)第172章 牛痘活體試驗(下)第13章 誠意(下)第37章 步六孤將軍府(上)第90章 大赫連氏第231章 京城風起(九)第268章 南樑(四)第46章 陳留教女第104章 敵襲(下)第199章 弟妹們的婚事(二)第138章 風生水起(五)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274章 宮廷變(五)第212章 第三次南征(三)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187章 夫妻情話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178章 千里託孤(五)第77章 拓跋曜立太子第245章 平城大亂(八)第129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三)第91章 秦紘的心事第188章 各方反應第273章 宮廷變(四)第215章 秦八的希望第6章 陳留公主府第181章 宏圖初議(二)第108章 母女談話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224章 京城風起(二)第267章 南樑(三)第253章 亂世起(四)第4章 暖閣敘話(上)第131章 翁婿夜話(下)第148章 婚前準備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46章 陳留教女第134章 風生水起(一)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140章 風生水起(七)第231章 京城風起(九)第118章 深夜密談(下)第265章 南樑(一)第235章 京城風起(十三)第9章 一見鍾情(下)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觀第275章 宮廷變(六)第253章 亂世起(四)第232章 京城風起(十)第155章 秦家新婦(一)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150章 婚禮(下)第46章 陳留教女第257章 亂世起(八)第121章 色令智昏(三)第169章 初到建德郡(五)第18章 夫妻閒話第193章 鑄金人第52章 年前(二)第198章 弟妹們的婚事(一)第266章 南樑(二)第124章 誰是替罪羊(上)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68章 道觀偶得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182章 各方反應第179章 千里託孤(六)第220章 高句麗風雲第260章 暫時的安定(二)第134章 風生水起(一)第125章 誰是替罪羊(下)第85章 母女相見(下)第143章 風生水起(十)第157章 秦家新婦(三)第51章 年前(一)第252章 亂世起(三)第237章 京城風起(十五)第104章 敵襲(下)第19章 謝家往事第242章 平城大亂(五)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產第119章 色令智昏(一)第149章 婚禮(上)第83章 別後重逢第262章 暫時的安定(四)
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275章 宮廷變(六)第243章 平城大亂(六)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173章 瑤姬廟第164章 小別勝新婚第54章 惹人眼紅的白糖(下)第199章 弟妹們的婚事(二)第128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二)第162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上)第154章 暫時離別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241章 平城大亂(四)第180章 宏圖初議(一)第70章 叔侄談心第195章 奔喪(上)第172章 牛痘活體試驗(下)第13章 誠意(下)第37章 步六孤將軍府(上)第90章 大赫連氏第231章 京城風起(九)第268章 南樑(四)第46章 陳留教女第104章 敵襲(下)第199章 弟妹們的婚事(二)第138章 風生水起(五)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274章 宮廷變(五)第212章 第三次南征(三)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187章 夫妻情話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178章 千里託孤(五)第77章 拓跋曜立太子第245章 平城大亂(八)第129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三)第91章 秦紘的心事第188章 各方反應第273章 宮廷變(四)第215章 秦八的希望第6章 陳留公主府第181章 宏圖初議(二)第108章 母女談話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224章 京城風起(二)第267章 南樑(三)第253章 亂世起(四)第4章 暖閣敘話(上)第131章 翁婿夜話(下)第148章 婚前準備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46章 陳留教女第134章 風生水起(一)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140章 風生水起(七)第231章 京城風起(九)第118章 深夜密談(下)第265章 南樑(一)第235章 京城風起(十三)第9章 一見鍾情(下)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觀第275章 宮廷變(六)第253章 亂世起(四)第232章 京城風起(十)第155章 秦家新婦(一)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150章 婚禮(下)第46章 陳留教女第257章 亂世起(八)第121章 色令智昏(三)第169章 初到建德郡(五)第18章 夫妻閒話第193章 鑄金人第52章 年前(二)第198章 弟妹們的婚事(一)第266章 南樑(二)第124章 誰是替罪羊(上)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68章 道觀偶得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182章 各方反應第179章 千里託孤(六)第220章 高句麗風雲第260章 暫時的安定(二)第134章 風生水起(一)第125章 誰是替罪羊(下)第85章 母女相見(下)第143章 風生水起(十)第157章 秦家新婦(三)第51章 年前(一)第252章 亂世起(三)第237章 京城風起(十五)第104章 敵襲(下)第19章 謝家往事第242章 平城大亂(五)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產第119章 色令智昏(一)第149章 婚禮(上)第83章 別後重逢第262章 暫時的安定(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雄市| 明光市| 镇巴县| 凤冈县| 雅江县| 纳雍县| 洮南市| 申扎县| 堆龙德庆县| 苏尼特右旗| 财经| 六盘水市| 图木舒克市| 永胜县| 临夏县| 庄浪县| 巴中市| 江阴市| 前郭尔| 福州市| 红安县| 华阴市| 沁水县| 象州县| 花垣县| 理塘县| 来宾市| 青川县| 凤冈县| 沅江市| 巴楚县| 会泽县| 昭平县| 南通市| 临武县| 浑源县| 象州县| 仙游县| 弋阳县| 信宜市| 全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