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4章 敵襲(下)

她怎麼可能不知道?她這一通知, 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 而且以秦家的實力,一旦被他們知道自己的底牌, 她就再也沒有離開的可能。她微微苦笑:“可如果我們不報, 有更多的人會死。”她無法坐視這麼多平民、邊關將士去死。

甲二說:“一千騎兵不是很難對付, 我們五百人足夠,姑娘可以將他們擒下, 等我們離開後,再派人告知秦少郎君。”屆時大軍壓境, 秦家爲抵禦高句麗大軍,也不會有時間來找他們,他們可順利離去。當然這話甲二不會在這裡說, 畢竟在場大部分都是魏國人,他不想在這個時候惹衆怒。

謝知也明白甲二的提議是最好的選擇, 他的言下之意, 謝知也明白,但她還是做不到:“這樣時間耽擱太久,五哥那邊肯定準備不及。”大人又帶走了秦家最精銳的一千多名親衛,屆時五哥想要守住懷荒, 指不定要花多少屍山血海去堆, 謝知想到那情況就膽寒,如果自己的自由代價要人命去填, 謝知寧願放棄。

甲二說:“可如果您這次回去, 我們都會暴露, 姑娘下次想逃就再也逃不了了。”甲二的重點是前一句話,他們是謝知的暗衛,莫說謝知只是讓他們暴露,就是讓他們全去死,他們也無二話。可娘子帶來的那些人就說不定了,他們願意跟娘子叛逃秦家,可他們願意再回去嗎?

謝蘭因說:“不會的。”謝蘭因爲維護女兒的地位,很少在女兒議事時發言,她對王軍將這些人說:“我保證將軍不會對你們有任何懲罰,也不會告訴別人你們是叛徒。”大軍逼近,她不能讓屬下窩裡鬥。謝蘭因也明白甲二的意思,可真讓她這麼做,她真做不到,秦宗言這些年對自己這麼好,她可以毫不猶豫的跟女兒離開,但絕對不可能坐視秦家陷入危機,更不想秦宗言遇到危險。

謝知也附和道:“你們回家,一切都跟以前一樣。”這些人是爲他們而叛逃秦家的,謝知肯定會安排好他們的。

要換別的時候,王軍將不一定會相信謝蘭因和謝知的話,但現在這兩人已經是他們最後的救命稻草,“如果能回秦家,我們只願繼續伺候夫人。”王軍將很有自知之明,哪怕回去不受半點懲罰,他們也不可能再受將軍重用,反而跟著夫人會更有出路。

謝蘭因說:“這是自然。”

謝知和謝蘭因以極快的速度讓甲二、王軍將等人帶著她們的親筆信比懷荒報信,懷荒離御夷鎮不遠,一匹馬疾馳兩三個時辰就能趕到,所以謝知讓兩人騎上塢堡裡最好的駿馬,兩人完全沒有任何耽擱的從塢堡後面出發。

也幸好兩人走的及時,在他們離開一盞茶時間後,那些暫時被酒精嚇退高句麗兵又圍上來了,這次他們離得更遠,但是將塢堡團團圍住,可想而知,如果甲二、王軍將兩人再晚走一會,就走不掉了。

謝知披著厚重的斗篷站在瞭望臺上看著繞著塢堡打轉的騎兵,嘴角微哂,他們不會以爲這點震懾就能嚇住他們吧?

甲一說:“姑娘,這些是正規軍。”

謝知偏頭問:“你覺得他們很厲害?”

甲一道:“很厲害也不至於,但肯定不像流寇那麼好對付。”

“那就先用武器,再出城對戰。”謝知輕嘆,“如果五哥速度夠快,應該能在天亮前趕到。”這樣就能減少不少傷亡。

甲一說:“就怕他們後面大軍也趕到。”大軍一來,就算秦少郎君趕到也難以突破重圍。御夷鎮也是六鎮之一,同樣有軍隊駐紮,只是沒有柱國大將軍,所以軍力稍微弱些,高句麗選擇御夷鎮作爲首要攻擊地點也能理解。

謝知道:“所以我們要儘快剿滅先鋒軍,然後帶著牧民撤離,把所有的武器都用上。”

甲一遲疑道:“可是那些武器給外人看到不好。”

謝知冷冷的說:“那就不要留戰俘。”現在不是心慈手軟的時刻。

甲一聞言心中一定,“我這就去安排。”他最怕的就是姑娘會對敵人也心慈手軟,他們手上的武器太敏感,如果留戰俘,最後肯定有隻言片語流露。

因爲先前的牛羣沒用上,甲一又臨時讓人將石油潑在麻布上,然後將麻布覆蓋在牛身上。石油的味道不好聞,幸好有豆餅和佐料安撫,牛羣纔沒有躁動。

就在甲一等人緊鑼密鼓安排對仗準備時,高句麗的一千先鋒軍也同先頭部隊匯合,衆人聽說將領和三皇子居然在這不起眼的小部落裡吃虧,不由暗暗吃驚,衆人看著低矮的土牆,百思不得其解,如果說裝備精良,怎麼不蓋個好些的圍牆?

“這地方有些邪門,剛纔我們到達時候附近溢滿酒味,不一會這裡就燃起大火。”高句麗的將領說著指著遠方還在燃燒的大火說,“燒到現在都沒熄滅。”

先鋒軍的主將說:“先讓人把火熄滅,然後派人去喊話。”主將說的派人去喊話,並不是說派自家士兵上去,而是派他們這次抓來的俘虜上去,他們每到一處,就要把當地所有居民都殺光,只留一些青壯做俘虜。這些俘虜平時幫他們搬運物品,對仗時當死士衝鋒。主將跟這些俘虜說過,只要衝鋒不死,他就放戰俘自由。不衝鋒是死,衝鋒還有微弱的生還可能,這些青壯也不得不衝上去。

高句麗的士兵逼著俘虜們上去滅火,然後再讓俘虜靠近塢堡。見塢堡裡的人不動,主將不由面露微笑,果然讓俘虜衝鋒是有用的,大部分塢堡裡的人都不會忍心對認識的人下手。他選擇的戰俘都是在這個塢堡附近俘虜的戰俘,塢堡裡的人應該都認識。

但很快主將的微笑就凝結了,因爲塢堡裡的人喊過幾聲,不許他們靠近,這些戰俘依然一心一意的衝鋒,塢堡裡的人就毫不留情的放箭,射出的每一箭都射中了戰俘,戰俘應聲倒地。主將關注的不是這些戰俘的死,而是塢堡里人並不是胡亂射箭的,有多少戰俘,他們射了多少箭,每一根箭枝都沒有浪費。

“這些人箭法很準,是精兵。”三皇子道,箭術訓練靠的就是時間和箭枝,沒有大量的訓練,別想射的那麼準,三皇子笑著說:“我倒是越來越好奇塢堡裡的人是誰?別是魏國的哪位皇子。”除了皇室的親衛,誰能培養出這麼多親衛?“要是能抓到魏國的皇子,我們就立大功了。”

主將一面命人將更多的戰俘趕上,一面命人攻城,他們身穿盔甲,並不在乎射來的一兩隻流箭,但可惜他們遇到的並不是普通的精兵。

甲一眼見高句麗將領一面催促著戰俘衝鋒,一面組織軍士列隊,似乎準備第一次攻城,他嘴角泛起一抹笑意,先是拉三聲空弦。城下安撫牛羣的侍衛們聽到空絃聲,把豆餅放在牛羣前方,牛羣無所覺的上前幾步,吃著最後的晚餐。甲一等侍衛們盡數入城,命人將小門堵死,下令放火箭射牛羣,很快牛身上就燃起了大火,牛仰頭嘶叫著發瘋的朝前方衝去。

謝知和謝蘭因一直坐鎮在後方,塢堡裡所有的婦孺和兒童都聚集在一起,大家都在幹活,有人在大鍋中煮羊肉、有人在製作新鮮的奶酪、有人攤麪餅,謝知跟他們說了,一解決外面的先鋒軍,大家就要快速逃離。

謝知命令大家將所有的物品全部放棄,只要帶上食物即可。主婦們雖然捨不得家當,但也知道那些騎兵的兇殘,因爲所有人都開動,儘量將所有的食物都煮熟帶上。男人們部分去幫助守城,部分則在套車,牛羣都被他們放出去了,能拉車的就是羊了,牲口走的總比人快。

謝知跟兒童們則快速的將一根根箭枝進入石油中,石油的氣味很難聞,但在場沒有一個人嫌棄,所有人都在全神貫注的幹活,大家都知道,如果被這些騎士衝進去,他們一個人都活不了。

這也是謝知和謝蘭因堅決不肯提前離開的主要原因,如果她們都走了,這塢堡裡大部分人心就散了,還怎麼能衆志成城的抵禦外敵?謝知是想讓阿孃離開的,就是謝蘭因不答應,她怎麼可能丟下女兒一個人離開。衆人正在幹活時,突然覺得地面有輕微的震動,所有人手下一頓,這是外面的壞人開始攻城了?就在衆人驚疑不定的時候,更大的震動傳來,謝知不由微笑,看來他們的牛羣放出去了。

戰場上高句麗的騎兵正發動第一次攻擊,但是沒想他們還沒趕到城牆底下,迎面就衝來幾十頭渾身冒火的怪物,等湊近纔看清是被燒著的牛。瘋狂的牛力氣何等的大?只要撞上一名騎兵,騎兵肯定被牛踩得粉身碎骨。

同時牛身上的火也點燃附近的草原,騎士身下的馬匹受驚,這些人就是騎術再卓絕,也無法馬上控制受驚的馬匹,一時間衝鋒的陣型都亂了,再然後是城牆上投擲幾個陶罐下來,陶罐落地就碎,一股難聞的氣味自戰場散開。

三皇子和將領同時色變,高喊道:“小心!”雖然這次不是酒味,可誰知道會是什麼古怪的東西?

可惜他們喊的已經太晚,“轟”一聲,流了一地的石油,遇到了火星,一下熊熊燃起,第一隊衝鋒的騎士幾乎被烈火包圍,而戰馬守驚得將主人甩下,很多騎兵並不是被大火燒死,而是被自家的戰馬踩死。

一時見塢堡外慘嚎聲此起彼伏。暗衛們漠然看著傷亡慘重的衝鋒軍,心中毫無觸動,甲一道:“組織人手,隨時準備出城。”他們必須要馬上把先鋒軍剿滅,然後逃離此處,不然等後續大軍匯合,就算秦紘帶人趕到,也不能保證貴主的安全。

果然高句麗的騎兵看到先鋒軍如此慘狀,心頭直冒,三皇子咬牙道:“給我四面八方圍攻,我就不信,裡面的人能有一千精衛!”

將領們也若有所思,這塢堡並不大,而且城牆也不過是最普通的土牆,他們能屢次吃虧,就是因爲他們手上有奇怪的武器,這些武器他們聞所未聞,但是他們總不能每個地方都配備如此精良的武器,三皇子說四面八方圍攻也是一種方法,但不是現在。他們目前手上才一千兵,剛纔有損失了百餘人,要圍攻這個塢堡遠遠不夠,“三皇子,我們現在人手不夠,等大軍到了再攻城如何?”

三皇子怒道:“就一個小小的武塢堡你們都攻不下去,你們還想攻御夷鎮?”

幾名將軍相視苦笑,他們也沒有想到這一路上如此順利,偏偏栽在一個普通的塢堡上。可是讓他們下令攻城,他們也不願意,攻城人數起碼要高於守城人數的兩三倍纔有分散攻擊的可能,他們目前才就九百多人,怎麼攻擊有一千五百人的塢堡?九百人分散攻擊,只會被人全部殺光。

三皇子見將領遲遲不肯下命令,氣急敗壞,但又不好逼他們強硬攻城,他也不確定目前這些兵是否能攻下這個塢堡,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等大軍到來,這些人怎麼都逃不掉,就算他們派人去御夷鎮求援也沒有用。

就在將領們商議著是否要後退暫避時,緊閉的塢堡大門轟然大開,所有人不可置信的瞪大眼睛,不敢想象這個塢堡居然敢主動打開大門,可等他們看清從塢堡中一個個走出的怪物時,所有人啞然失聲。

藉著火光,他們可以看清出來的是一隊騎士,可這隊騎士不僅自己全身全幅盔甲,甚至連馬匹都覆蓋著盔甲,甚至馬頭上還帶著有尖刺的頭盔,這哪是什麼騎兵?這分明就是怪物!

本來高句麗騎兵的士氣就在一次次的衝鋒失敗中潰散,當看到這些披著戰甲的怪物出現時,不少人嚇得膽戰心驚,當看到這些怪物還是速度又緩到快朝他們衝來時候,突然一人慘叫一聲,騎馬就要往遠處跑去!

“該死!”雖然將領立刻將逃兵殺死,可是大部分士兵的士氣再也激不起來了,很多人隊形散亂的照著將領的吩咐迎戰。

這樣的戰役,誰勝誰負,不言而喻。

第246章 平城大亂(九)第40章 秦家往事(一)第88章 不知心事的秦紘第187章 夫妻情話第240章 平城大亂(三)第22章 入宮第222章 秦紘的開解(下)第125章 誰是替罪羊(下)第238章 平城大亂(一)第145章 京城風雲(二)第177章 千里託孤(四)第133章 最後的退路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140章 風生水起(七)第136章 風生水起(三)第123章 色令智昏(五)第201章 弟妹們的婚事(四)第266章 南樑(二)第77章 拓跋曜立太子第47章 法華寺見面第171章 牛痘活體試驗(上)第231章 京城風起(九)第282章 宮廷瑣事(四)第159章 生波(一)第29章 遴選伴讀(下)第265章 南樑(一)第258章 亂世起(九)第172章 牛痘活體試驗(下)第231章 京城風起(九)第180章 宏圖初議(一)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158章 秦家新婦(四)第143章 風生水起(十)第159章 生波(一)第246章 平城大亂(九)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136章 風生水起(三)第229章 京城風起(七)第40章 秦家往事(一)第89章 母女談心第65章 賞雪(三)第217章 郗家來人(中)第274章 宮廷變(五)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觀第206章 逃奴第217章 郗家來人(中)第42章 秦家往事(三)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83章 別後重逢第45章 秦家往事(終)第221章 秦紘的開解(上)第133章 最後的退路第43章 秦家往事(四)第244章 平城大亂(七)第157章 秦家新婦(三)第194章 秦紘歸來第237章 京城風起(十五)第173章 瑤姬廟第276章 宮廷變(七)第255章 亂世起(六)第203章 柔娘成親第86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上)第78章 打拐(上)第7章 書房談話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251章 亂世起(二)第134章 風生水起(一)第16章 試探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215章 秦八的希望第230章 京城風起(八)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產第11章 各自算計(下)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172章 牛痘活體試驗(下)第262章 暫時的安定(四)第151章 分家(上)第277章 宮廷變(八)第247章 平城大亂(十)第116章 閨蜜談心第277章 宮廷變(八)第102章 敵襲(上)第148章 婚前準備第85章 母女相見(下)第38章 步六孤將軍府(中)第141章 風生水起(八)第28章 遴選伴讀(上)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185章 生產第265章 南樑(一)第123章 色令智昏(五)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46章 陳留教女第111章 守城(三)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72章 拓跋曜的道歉(上)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
第246章 平城大亂(九)第40章 秦家往事(一)第88章 不知心事的秦紘第187章 夫妻情話第240章 平城大亂(三)第22章 入宮第222章 秦紘的開解(下)第125章 誰是替罪羊(下)第238章 平城大亂(一)第145章 京城風雲(二)第177章 千里託孤(四)第133章 最後的退路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140章 風生水起(七)第136章 風生水起(三)第123章 色令智昏(五)第201章 弟妹們的婚事(四)第266章 南樑(二)第77章 拓跋曜立太子第47章 法華寺見面第171章 牛痘活體試驗(上)第231章 京城風起(九)第282章 宮廷瑣事(四)第159章 生波(一)第29章 遴選伴讀(下)第265章 南樑(一)第258章 亂世起(九)第172章 牛痘活體試驗(下)第231章 京城風起(九)第180章 宏圖初議(一)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158章 秦家新婦(四)第143章 風生水起(十)第159章 生波(一)第246章 平城大亂(九)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136章 風生水起(三)第229章 京城風起(七)第40章 秦家往事(一)第89章 母女談心第65章 賞雪(三)第217章 郗家來人(中)第274章 宮廷變(五)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觀第206章 逃奴第217章 郗家來人(中)第42章 秦家往事(三)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83章 別後重逢第45章 秦家往事(終)第221章 秦紘的開解(上)第133章 最後的退路第43章 秦家往事(四)第244章 平城大亂(七)第157章 秦家新婦(三)第194章 秦紘歸來第237章 京城風起(十五)第173章 瑤姬廟第276章 宮廷變(七)第255章 亂世起(六)第203章 柔娘成親第86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上)第78章 打拐(上)第7章 書房談話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251章 亂世起(二)第134章 風生水起(一)第16章 試探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215章 秦八的希望第230章 京城風起(八)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產第11章 各自算計(下)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172章 牛痘活體試驗(下)第262章 暫時的安定(四)第151章 分家(上)第277章 宮廷變(八)第247章 平城大亂(十)第116章 閨蜜談心第277章 宮廷變(八)第102章 敵襲(上)第148章 婚前準備第85章 母女相見(下)第38章 步六孤將軍府(中)第141章 風生水起(八)第28章 遴選伴讀(上)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185章 生產第265章 南樑(一)第123章 色令智昏(五)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46章 陳留教女第111章 守城(三)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72章 拓跋曜的道歉(上)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邹城市| 宽甸| 静宁县| 木兰县| 弥勒县| 宁安市| 灵石县| 永平县| 莱阳市| 杭州市| 前郭尔| 南雄市| 杭锦后旗| 凭祥市| 襄城县| 颍上县| 牟定县| 义乌市| 崇左市| 北海市| 吉木萨尔县| 平遥县| 鲁山县| 正安县| 阜阳市| 永定县| 亚东县| 岢岚县| 奉贤区| 新化县| 巴彦淖尔市| 新巴尔虎左旗| 斗六市| 九龙城区| 栾城县| 察隅县| 顺昌县| 长丰县| 土默特右旗| 伊吾县| 吉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