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章 宮亂

建元九年六月,天氣已涼。

五更時分,晨鼓的鐘聲尚未敲響,各坊市的大門緊閉,大街上靜悄悄的,連更夫的打更聲都聽不到了,只有見軍士們沉重而快速的腳步聲。

星月隱在雲層中,天上看不見半點光,正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時刻。然而宮城中卻有多處火光亮起,火光將整片天空都染成不祥的紅色,不時傳來的兵戈相交之聲更加深了這份不祥。

蕭賾站在建章宮的檐下看著掛在屋檐下的明角燈,涼寒的夜風將明角燈吹得晃動不休,燭火明滅不定,似隨時都要熄滅。蕭賾幼時曾聽老寺人*說,宮裡的物件都有些邪性,尤其是老物件,他原本不信這些邪說,可卻覺得老宮侍說的話也有些道理,他還記得大父*在時這些明角燈只要一點上,大半夜的都能把半邊天照亮,可現在——

蕭賾微微搖頭,手按在腰間的佩劍上正要出宮,卻聽身後傳來一聲焦急的呼聲,“阿兄!”

熟悉的呼聲讓蕭賾臉色微變,他側身望去,只見一窈窕的身影朝自己奔來,蕭賾疾步上前,迎上了來人。來人見狀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想要撲入蕭賾的懷中,卻被蕭賾握住雙肩,他難得厲聲喝問道:“阿鏡你怎麼在這裡?”他明明安排了人手送阿鏡出宮了,爲何阿鏡還在這裡?

謝蘭因聞言眼眶紅了,“阿兄,我來接你啊!你不陪我跟阿菀一起走嗎?你不是說我們一家三口要永遠在一起嗎?我們還要給阿菀生個阿弟!”

謝蘭因是蕭賾的舅妹,兩人青梅竹馬,蕭賾向來視她若掌珠*,從不曾高聲責罵過一句,眼見心愛的妻子傷心欲絕的望著自己,蕭賾也心如刀割,可他面上毫不動容,只冷著臉對妻子身後的舅弟道:“阿虎,快帶你阿姐離開。”

“聖人,你真不隨我們一起走嗎?”謝洵最後勸著表兄,“大兄已經在城外等著我們了,我們尚有數百死士,不愁離不了建康,只要離了建康,河東王就不可能再抓到你了。”他不懂聖人爲何不願意跟他們離宮?

“離宮之後又如何?”蕭賾反問。

“河東王行逆臣之事,天下羣起而攻之,聖人隨我們出城,再集結天下羣雄——”

謝洵的話還沒說完,就被蕭賾打斷了,“然後天下再起兵亂,諸王內鬥,讓索虜*有可趁之機,斷送我們蕭家的江山嗎?”

蕭賾的話讓謝洵無言以對,謝蘭因睜著淚目看著夫婿兼表哥,“阿兄,所以你就要拋下我跟阿菀了嗎?”

“阿鏡。”蕭賾愧疚的望著妻子,“我不能走。”他不能走,他一旦離宮,民間定有無數打著他旗號的逆賊起事。蕭賾也恨王叔河東王有不臣之心,可再恨他也不想斷送蕭家的江山,國朝再也經不起大動盪了。

蕭賾仰頭看著幾乎跟朝霞燒成一片的火雲,只要多給他五年時間,如果他能早出生五年,如果大父再多活幾年,不讓他六歲便登基,他又何至淪落至此?時不待我!

“阿兄——”謝蘭因緊緊的摟著蕭賾,一聲聲泣血喚著他。

蕭賾輕輕的嘆了一口氣,擡手輕撫謝蘭因的鬢髮,“阿鏡,出去後帶著阿菀好好過日子,若有——若有合適的人就嫁了吧……”蕭賾不忍阿鏡陪自己死,更捨不得她孤苦一世。

阿菀是蕭賾和謝蘭因唯一的孩子廣陵公主,兩人愛若珍寶,想了許多名字都覺得配不上女兒,只能先給愛女取了個小名“阿菀”。菀有草木茂盛之意,兩人只盼愛女能平安健康的成長。

謝蘭因顫聲喊道:“阿兄——”她還想說話,但蕭賾的手已經捂上了她的口鼻,一股似蘭似麝的幽香襲來,謝蘭因頃刻便軟了身體,失去了意識。

蕭賾將昏睡過去的妻子遞給了謝洵,“阿虎,你們快走,別耽擱了。以後阿菀就是你們謝家的女兒。”他頓了頓,長嘆道,“唯願吾兒後身不再生於帝王家。”說罷蕭賾苦笑,他當年同阿鏡讀史時曾嗤笑亡國之君纔有此言,沒想到自己竟有說此語之日。蕭賾苦笑,他死後蕭家的江山又能支撐多久?

謝洵看著神色決然的姊夫,咬了咬牙,抱著姐姐,單膝跪地道:“臣粉身碎骨亦不負陛下!”說罷起身帶著阿姐匆匆離去。

蕭賾送走了唯二的牽掛,心頭一鬆,握緊手中的佩劍,他不願離去,但也不會俯首就擒。

建元九年六月乙酉,武昌王綜及大將軍李溫叛,納河東兵,都城陷。侍中王奇請帝避走,曰:“河東逆賊勢旺,然君貴爲天子,民心向之,可避走武林,再四集援兵,討逆賊,取京口,破其籓籬,扼其戶檻。”

帝曰:“朕若發兵,索虜必乘虛來襲,朕豈能因一己之私,令百姓俱陷塗炭?”遂拒。又曰:“國朝無降帝。”乃崩於建章宮,年十六。自侍中王奇而下從死者數十人。

《樑史本紀》,昭皇帝諱賾,字物宜,小名善孫,小字承嗣,成祖孫,懿惠太子長子也。母謝氏。中興二十五年九月,立爲皇太孫。帝姿貌端華,從容弘雅,見者以爲神人。生而穎慧,三歲受孝經、論語,五歲遍讀五經,讀書數行並下,過目皆憶。

性仁厚至孝,年五,侍成祖疾,晝夜不暫離。成祖撫之曰:“兒至孝。”中興三十年五月成祖崩,辛卯,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爲建元元年。時帝幼衝,未親國政,太皇太后李氏臨朝攝政。建元元年二月,追尊皇考曰文皇帝,皇妣謝氏曰文安皇后。建元六年,迎謝簡女爲後。

建元九年六月,時河東王厲帝績反,帝崩於建章宮,皇后謝氏殉。厲帝遣使葬帝后於成祖陽陵。七月,諸臣請封帝后,及加廟諡。厲帝追諡曰幽皇帝,後曰幽皇后。大齊始元元年,齊太宗詔廷臣集議,改諡曰昭皇帝,廟號仁宗。皇后謝氏曰昭德皇后。

史家贊曰:帝少有大度,外柔內剛,親政之初,輕徭役、減重賦,以仁馭下,公道爲先,實有爲之君。及亂,又憐民生而不動兵,乃藹然仁者。惜受制權奸,英年慘死,可爲浩嘆。

第236章 京城風起(十四)第212章 第三次南征(三)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215章 秦八的希望第80章 瑤姬傳人第156章 秦家新婦(二)第206章 逃奴第280章 宮廷瑣事(二)第221章 秦紘的開解(上)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148章 婚前準備第164章 小別勝新婚第86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上)第18章 夫妻閒話第186章 封爵賜名第231章 京城風起(九)第113章 守城(五)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7章 書房談話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第275章 宮廷變(六)第9章 一見鍾情(下)第67章 崔明珠懷孕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第6章 陳留公主府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250章 亂世起(一)第51章 年前(一)第188章 各方反應第91章 秦紘的心事第231章 京城風起(九)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產第170章 治病救人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95章 驛站逃離(二)第154章 暫時離別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114章 守城(六)第9章 一見鍾情(下)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177章 千里託孤(四)第110章 守城(二)第279章 宮廷瑣事(一)第264章 暫時的安定(六)第180章 宏圖初議(一)第48章 宮中瑣事(上)第69章 如何揚名第229章 京城風起(七)第105章 戰勝第241章 平城大亂(四)第279章 宮廷瑣事(一)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98章 草原安居(一)第86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上)第240章 平城大亂(三)第162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上)第198章 弟妹們的婚事(一)第134章 風生水起(一)第244章 平城大亂(七)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251章 亂世起(二)第12章 誠意(上)第161章 生波(三)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觀第16章 試探第207章 謝寶珠第262章 暫時的安定(四)第138章 風生水起(五)第207章 謝寶珠第25章 禪位的太上皇帝第134章 風生水起(一)第263章 暫時的安定(五)第195章 奔喪(上)第276章 宮廷變(七)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194章 秦紘歸來第161章 生波(三)第87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下)第268章 南樑(四)第133章 最後的退路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264章 暫時的安定(六)第154章 暫時離別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15章 父女爭執(下)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134章 風生水起(一)第61章 過年第265章 南樑(一)第92章 失態的秦紘第272章 宮廷變(三)第281章 宮廷瑣事(三)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產第25章 禪位的太上皇帝第64章 賞雪(二)第59章 婆媳煩惱(下)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186章 封爵賜名
第236章 京城風起(十四)第212章 第三次南征(三)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215章 秦八的希望第80章 瑤姬傳人第156章 秦家新婦(二)第206章 逃奴第280章 宮廷瑣事(二)第221章 秦紘的開解(上)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148章 婚前準備第164章 小別勝新婚第86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上)第18章 夫妻閒話第186章 封爵賜名第231章 京城風起(九)第113章 守城(五)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7章 書房談話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第275章 宮廷變(六)第9章 一見鍾情(下)第67章 崔明珠懷孕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第6章 陳留公主府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250章 亂世起(一)第51章 年前(一)第188章 各方反應第91章 秦紘的心事第231章 京城風起(九)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產第170章 治病救人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95章 驛站逃離(二)第154章 暫時離別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114章 守城(六)第9章 一見鍾情(下)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177章 千里託孤(四)第110章 守城(二)第279章 宮廷瑣事(一)第264章 暫時的安定(六)第180章 宏圖初議(一)第48章 宮中瑣事(上)第69章 如何揚名第229章 京城風起(七)第105章 戰勝第241章 平城大亂(四)第279章 宮廷瑣事(一)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98章 草原安居(一)第86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上)第240章 平城大亂(三)第162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上)第198章 弟妹們的婚事(一)第134章 風生水起(一)第244章 平城大亂(七)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251章 亂世起(二)第12章 誠意(上)第161章 生波(三)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觀第16章 試探第207章 謝寶珠第262章 暫時的安定(四)第138章 風生水起(五)第207章 謝寶珠第25章 禪位的太上皇帝第134章 風生水起(一)第263章 暫時的安定(五)第195章 奔喪(上)第276章 宮廷變(七)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194章 秦紘歸來第161章 生波(三)第87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下)第268章 南樑(四)第133章 最後的退路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264章 暫時的安定(六)第154章 暫時離別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15章 父女爭執(下)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134章 風生水起(一)第61章 過年第265章 南樑(一)第92章 失態的秦紘第272章 宮廷變(三)第281章 宮廷瑣事(三)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產第25章 禪位的太上皇帝第64章 賞雪(二)第59章 婆媳煩惱(下)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186章 封爵賜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西市| 南澳县| 运城市| 铁岭县| 施甸县| 辉县市| 类乌齐县| 平遥县| 彝良县| 九龙城区| 涟源市| 尤溪县| 克什克腾旗| 精河县| 寻甸| 贞丰县| 孟州市| 开原市| 灵武市| 大同县| 阜阳市| 讷河市| 灵武市| 儋州市| 策勒县| 宜兰市| 洪洞县| 二连浩特市| 博湖县| 维西| 九江县| 驻马店市| 吉水县| 遵化市| 郁南县| 武乡县| 南乐县| 广河县| 连城县| 安福县| 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