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43章 萬里赴戎機

元武五年,十一月。

魯國境內。

看著下手在坐的田偃,祝彪實在無話可說。唐王之命,不能不從,剛剛抵到魯國,休整還未結束,就要火速折返中原,並直接殺去博州的戰場上……

田偃氣『色』有些低落,北援齊魯的滄海軍,陳逵,他是一百個心的看不上,祝彪,則讓他眼睛徹底放光。

因爲看他的經歷和能力,這完全是青史名將的節奏啊!跟隨這樣的一個人,把自己也弄到青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不是不可能!

而自投門下的田偃,也靠著自己出衆的能力和對東隅的絕對了解,兼之清清白白的家底,被祝彪迅速納入帳中成爲了一名參軍,成爲了他征戰東隅的嚮導。

但是現在……

“祝帥不用抱歉,大軍能鎮東隅,復田偃故園,自然最好。不能,那也就算了。”臉上帶著淡淡的笑,田偃繼續說道:“我可沒有祝帥的好脾氣。當今齊王,弒兄囚父,兼之親膩小人,荒『淫』無度,不當人君。田偃誓不從其屬,故相投於大帥麾下。

今大帥得命南下,田偃願附尾翼,追隨前後。”

晉王比姬昀做的更過分,通常意義上言,現任齊王完完全全就是一個人渣。當然,這也不意味著姬昀就是一隻好鳥!

只能說‘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山還比一山高’吧。

祝彪高興地笑了,他還以爲田偃會回去齊國,或到陳逵軍中去呢。“好,好!”開心至極。

一個道德80,心『性』85。智慧88,文藝70,政治73的強人,哪個腦子正常的人會甘心放掉?武強文弱的祝彪,更是求之若渴。

“如此就請參軍先往博州走一趟了!”

祝彪不求田偃到了博州之後能迅速探明整個博州戰場的每一細節。他只需要查清楚大致面上的情況即可。

再忠誠的軍將也不會將軍中戰場上的每一細節都上報上級的,祝彪從唐王使臣手中得到了消息,跟真正的戰場局勢絕對有出入。

再由,他也期望田偃先一步抵達博州之後,能幫忙自己打打關係。

軍方也好,文官也罷。祝彪想要在博州戰場有所作爲,這兩條地頭蛇不需要真正的親近,但也不能起矛盾不是。

並且他進入博州戰場之後,依舊是‘客卿’身份,不受博州唐軍正副主將石淵、上官仁清的約束。所以,這兩邊如何來聯合、配合作戰。就需要有人與之溝通了。

博州不是滄州,那裡的軍隊是唐王的嫡系,非陳逵所能比。同樣局勢之危機,也不是滄州所能比。祝彪不能像之前趕赴滄州一樣,在路上耗盡人力、馬力,到地方後休息上十天半月,他需要在路上保持好人力馬力。趕到博州後稍作喘息,就立刻投入進廝殺戰鬥。

他與博州唐軍需要比陳逵的滄州軍更親密的聯繫!

田偃的文藝高達70點,軍略雖輸,可禮節言談絕對不成問題,又聰明有秉『性』,祝彪軍中真再難找到比他更適合做‘外交大臣’的人了。

“今日請參軍來,本抱著失一肱骨之心。不想參軍如此厚愛,叫我喜出望外。”祝彪搬來是沒打算讓田偃去博州的。因爲他想不到田偃會繼續留在自己帳下,這機率太微乎其微了。而如果這次談話後田偃是要離開的,博州也就是那樣了。他只會讓竇兵帶人過那邊暗中探察一番。其他的,遇到事兒後再說。

因爲他整個大軍裡,除了田偃,再無有人適合這件事了。

張本楠?

不行。他需要留在軍中料理後勤,參贊軍機。

田偃出人預料的選擇。纔是祝彪改變主意的關鍵。而田偃本人對這個任務,也欣然接受!

十一月二十七,檀州,安始郡。

睛空萬里,朵朵白雲如同大海上涌起的層層浪花,點綴在湛藍『色』的天空上。

這是一個晴寒的好天氣。

安始城四門緊閉,城樓上的唐字軍旗凌空飛舞,似乎要乘風而去。各『色』戰旗在風中盡情舒展開矯健的身姿,巨大的叫嘯匯成了道道聲浪,從遠處涌來,劇烈地撞擊在城池上空。

城牆上站滿了人,神情肅穆的官吏,驚慌失『色』的守城士卒,恐懼不安的民夫,所有人都睜大雙眼,目瞪口呆地望著城外。

“嗚嗚……”蒼涼而雄渾的號角聲響起,就象一道閃電突然劃破了天空,緊接著天雷霹靂炸響,天地駭然變『色』。

城樓上的人們不約而同地發出一聲驚呼,一種惶恐的情緒霎時籠罩了這座正在唐周之間搖擺不定的城池。

“嗚嗚……嗚嗚……”號角聲越來越密集,越來越響亮,此起彼伏,轉眼間便淹沒了大地上所有的聲音,帶著無窮的殺氣直衝霄漢。

城外是人的海洋,是戰馬的海洋,是旌旗的海洋,是血腥和恐怖的海洋。

十五萬鐵騎大軍,萬騎一部,人手三馬,排成密密麻麻的騎兵陣,從城外的平原上一直延伸到遙遠的地平線上,無邊無際,一眼望不到盡頭。

還放著一點溫暖的冬日也無法忍受十五萬鐵騎的凜冽殺氣,抱著自己的腦袋地躲進了雲層中。

戰馬在奔騰,大地在鐵蹄的踐踏下無助地呻『吟』著,安始城高大的城牆和惶恐的人心,在鐵騎大軍凌厲的鋒銳下變得弱不禁風,就象一頭被拔出了爪牙的小貓,蜷縮在一旁不停地顫抖著,嗚咽著。

太守楊奇站在城樓上,雙手撐著冰冷的城牆,消瘦的身軀隨著城樓輕微地戰慄,眼裡的神情非常複雜。

有興奮,有驚恐,有悲哀,有無奈,有擔憂。隱隱約約還能看到幾絲惆悵。站在他身邊的郡城各級大吏們,經過了最初的震驚後,沒有惶恐不安,也沒有議論紛紛,他們好象還沒有從極度的驚駭中甦醒過來。一個個茫然地望著城外鋪天蓋地的大軍。

從城外傳來的巨大轟鳴聲,從城牆下傳來的陣陣叫喊聲,吸引了城內無法登城的百姓們,驚懼與好奇。至於城頭上的人們和守兵,再也沒有了先頭那爭先恐後的爭搶和擁擠,人人面無血『色』的看著眼前這前所未見的一幕。

傳聞中的北隅鐵騎。傳聞中的祝彪,突然出現在了檀州上,出現在了安始郡這個動搖了的城池外。

那穿著赤紅戰袍的漢軍騎兵,人數明顯少於騎兵羣中穿著熟悉的紫『色』戰袍的周軍騎兵多,但是勢頭,鋒銳。陣列整齊,人數衆多的後者就不如前者了。

十五萬騎兵,這絕不是安始郡三萬兵可抵擋的。萬一他們有別的用心,十五萬騎就會象決堤的洪水一般,一路咆哮著,浩浩『蕩』『蕩』地衝刷去安始郡的一切。

但鐵騎大軍在震耳欲聾的轟鳴聲裡,安然無事的越過了安始郡城。捲起的沖天煙塵籠罩了城池,遮蔽了整個天空。他們卻沒有向城頭『射』來一矢。

就像一股東北來的強風,一路呼嘯的吹刮下去!

十二月中,一日的黃昏,鐵騎大軍到達金陂鎮。

早早等待在那裡的田偃,率竇兵等人迎上,稟報了此刻前線戰況,“大帥,周軍在白溝、安肅兩郡正展開著全面攻擊。唐王軍力向東西兩翼傾斜太重,整個博州只有五十餘萬兵力。

成博被困得水泄不通。自獨山失守之後,已經兩月陸路不通。現在三十萬兵力分散在北線三郡和後方,兵力嚴重不足,各郡都險象環生,急待後撤。”

“急告上官將軍。我已統率鐵騎趕到金陂鎮,凌晨時分當能部署完畢,請他按預定計策於後日清晨時分撤出安肅。”祝彪轉身吩咐親衛,“急召各部統軍大將,立刻到中軍議事。”

黑幕悄然將臨,在中軍臨時大帳內,燈火通明。

田偃站在地圖前,右手從地圖上的金陂鎮和安肅郡城之間重重地劃了一條線,“金陂鎮到安肅郡城之間,有七十里路程。我十五萬大軍將在金陂鎮正面部署上十萬鐵騎。其餘五萬鐵騎,四萬在戰場左右兩翼依次列陣,每隔十里部署一萬騎兵,以持續保持大軍正面的強悍攻擊力,最後一萬作爲大軍的預備隊。接應出上官將軍所部,再給追擊的周軍一痛擊,作爲威懾。”

十五萬鐵騎的到來,這裡不是古代的中國,通訊手段太多,根本防不住消息的走漏。周軍肯定是知道祝彪大軍的到來的。但周軍肯定會追擊上官仁清,畢竟在周唐正面戰場上,勝利者始終是他們。

“進攻安肅的周軍有二十餘萬,是黨世魁手下第一號大將向振奎帶領的。此人『性』情驃勇,爲人卻不莽撞,幾年來屢立戰功,也不見有自矜自傲,如能一戰敗之,即可威懾周軍。”

“二十萬周軍,我十五萬鐵騎,敗之易如反掌。諸君,要多斬殺些纔是——”

s級的騎兵兵種增幅,眼下的祝彪鐵騎,比之河東軍巔峰戰力猶要強上一等。這是他擊殺持國法王,完成那個s級復仇任務後的獎勵。

不再是兵符碎片,直接是s級的晉級兵符。

在騎兵、水師和長兵之間,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熟練度最高,都已經接近六十了的騎兵。

祝彪已經二十八歲了,打了多少年仗,用了多少次騎兵,纔將兵種熟練度成長到58的地步,接下距離三十歲只剩不足兩年的時間,他纔沒信心在三十歲前將騎兵磨練到兵種自動晉級的地步。

不過好在,胡族已經‘煙消雲散’,狄族也今非昔比,不出意外的話,在三十歲前他還可以完成系統欄裡還剩的那個s級任務,再爲自己的兵種添加一門s級。

祝彪自信無比,諸將轟然應諾。朱武以下,同樣無比的自信。

……

安肅郡城。

凌晨,快馬飛馳入城。

祝彪書告上官仁清,他部十五萬鐵騎已經進入預定位置,城內的兵馬可以後撤了。

至於這一戰爲什麼不是祝彪率鐵騎直接擊潰向振奎部,解開安肅之圍。二十餘萬聚團紮營的步騎軍,與脫營而出,趕來追殺的步騎軍隊,是有很大不同的。

而且祝彪根本不在乎安肅郡城的得失,之前在帶州。在海州,運動作戰,奇速分割,那纔是他鐵騎大軍的真正用武之地。

唐軍兵少,戰線在周軍的擴展進攻下,又不得不越來越長。怎麼看都是一個不得不上的套。索『性』丟開些城池,解套好了。

在田偃來博州之時,祝彪親筆寫給上官仁清的一封書信,裡面就明確的表達了他這份態度。

存地失人,人地不存;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當年紅黨的戰略。在己方勢弱的時候,還是很有指導意義的。

現在周軍就如當年的黨國一樣,佔據的地盤越多,分散的兵力就越重。畢竟博州是唐王的老地盤之一,經營深厚,不是別的地盤能比的,不留下一定的兵馬鎮守。可能前面正打著仗呢,身後就起火了。

文書告訴上官仁清,撤退之時務必要驚動周軍,引誘周軍追擊來,最好自己就被周軍給死死咬住,萬不能讓周軍‘按兵不動’,或是前後之間拉開太大距離,那樣的話祝彪之前的一些不足就無法完成預定攻擊了。

上官仁清大喜,命令龔瑞等軍將各率大軍,於清晨時分依次撤出安肅郡城。並著重吩咐各部。不要撤得太快,要讓周軍感覺到城內動靜,讓周軍追上來。

向振奎果然沒有放掉機會,知道十五萬騎兵在側的情況下,也領兵追擊了過來。

安肅郡城的唐軍很快就抵擋不住。兵馬固守城池時還行,這樣棄城而逃的撤退,很傷士氣的。而十五萬祝彪騎兵到來,消息也不可能通報給全軍士卒。

被周軍一番猛攻之後,殿後一部唐軍告破。上官仁清臉皮抽搐了抽,不發一言,只率軍急撤。

這些都是枉死的啊!

向振奎等隨後展開追擊。

不到十萬的唐軍,在小三倍的周軍銜尾猛追,一路潰敗。

龔瑞率先領兵撤到石亭鎮,和一部敗下的唐兵會合後,在石亭拼死阻擊。但此刻的周軍已經被連連的勝利,激『蕩』的全軍士氣大振,攻擊的勢頭一浪高過一浪。連上官仁清的中軍都抵擋不住,全線後撤。

向振奎繼續領兵追擊。當然他也告訴了手下衆將,就是在追擊過程中,各部間也要保持緊密的聯繫,一旦發現北隅騎兵,迅速率領各自的軍隊靠攏集結,形成攻防兼備的堅固戰陣,嚴防祝彪鐵騎大軍的襲擊。

程曉峰部的追擊速度最快,他帶領的都是騎兵,並且是大周最精銳的騎兵之一——禁軍鐵騎。

戰馬那是一等一的棒,速度自然就一等一的快。

身爲天京武侯府子弟,對於一切反叛者都是勢不兩立,對最先挑頭的唐軍自然恨之入骨。此刻眼見一直做縮頭烏龜,使自己騎兵無有用武之地的上官仁清部抱頭鼠竄,那是興奮不已,督軍一個勁的猛追。

向振奎看程曉峰有‘超車’截擊的打算,唯恐他遇到了祝彪鐵騎的進攻,也擔心一萬禁軍鐵騎失去大軍的保護後,遭到唐軍的反撲,是以急令辛甲、侯勝二將,率兩萬騎兵趕上。

辛甲、侯勝在獨山之戰後,追擊龔瑞的殘軍,都曾在上官仁清手下遭到北疆鐵騎的重擊,所以極爲小心。雖然聽從向振奎的命令迅速趕上前去,但始終跟程曉峰部保持一定的距離,不攪合在一塊。

石亭裡撤退下來,行了不到十里的龔瑞接到斥候的稟報,立即指揮餘部人馬停下,調頭迎上了程曉峰騎兵。

全都都在潰敗中,那可不能讓周軍的騎兵殺上來。兩軍狹路相逢,短兵相接,兩三萬人在一處空曠的原野上展開了激烈廝殺。

程曉峰遠遠看到龔瑞的戰旗,冷笑連連,帶著五百親衛騎像一支厲嘯的長箭,狠狠『射』向唐軍鬆『亂』的中陣,所到之處,擋者披靡。禁軍騎兵士卒看到主將身先士卒,自身也銳不可擋,無不士氣如虹,奮勇向前。

而龔瑞呢,當然認得出正在廝殺的周軍是誰。對於程曉峰他纔是記恨已久,是怒火中燒呢。

天漸漸發亮,眼睛已經能清晰地看到遠方。龔瑞現在就是看到程曉峰帶兵突騎己陣,如入無人之境,自己的部下一個接一個地倒下,斷肢殘臂在空中飛舞,人頭在風中跳躍,他暴怒了,舉槍狂呼,“殺……殺上去,跟我殺上去,宰了他們……”

龔瑞一馬當先衝進了敵陣,長槍如閃電一般連挑兩騎,“跟我殺,跟我衝——”

親兵高聲狂呼,蜂擁而上,“殺了程曉峰,殺死他……”

獨山之戰後,龔瑞的這些親兵對程曉峰也是記憶猶新又恨之入骨。

“死來——”程曉峰虎吼一聲,長槍如刀一樣雷霆劈下,一顆噴血的人頭沖天而起。龔瑞飛馬而至,長槍厲嘯直刺面門。

程曉峰不閃不避,只在槍頭刺到面前時候才飛快一拳擊出,砸開了槍頭。右手一抖長槍,順勢下刺,龔瑞坐下戰馬的前腿頓時離體而去。戰馬慘叫痛嘶,一頭栽倒在地。龔瑞身子前傾,心知愛馬已經完了,怒吼一聲,單掌砸上馬背,身軀騰空而起,同時手中長槍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向下輪掃。

第441章 攻守易地,報應不爽第645章 改變乾坤幫命運的一刻第863章 《太乙混天罡》一百三十六章 某家幾兄弟皆感激不盡二百五十六章 王室貴胄第524章 和尚道士,孤魂野鬼二百六十七章 一生的榮耀第531章 最近有事,可能還會有千的,下月一定恢復正常一百二十章 戰爭四一百四十八章 蛋子兒孩第852章 激戰平江第493章 丈夫在世,提三尺劍,立不世功七十四章 小王山五十七章 世間因果無奇不有第607章 茫然,值不值呢?二百一十七章 對比七十二章 頂缸的城北巡檢第541章 地下空間第379章 北征大軍餘幾許第721章 天魔降世第802章 神秘寶鼎第517章 半路殺出程咬金第561章 是老對手第621章 空城計?第640章 宋王的狂笑一百三十八章 天神教法師二百九十四章 邪道金霞第677章 基業的沉積第863章 《太乙混天罡》第668章 命比紙薄二百一十七章 對比第489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386章 血肉糜途,鐵樹開花一百五十七章 名抵麒麟案第22章 老子就是在找茬!第12章 圖謀爲何?第857章 豎子,尋死——第469章 聞風而逃第861章 釣魚……二百零七章 下血本第539章 夜探水潭第305章 千面人——祝彪第418章 牽一髮動全身一百章 意外之喜一百八十八章 橫掃懷遠一百五十三章 大不同於前第656章 步軍敗了還有騎兵第612章 高明不失,一切大吉第309章 這就是江湖奇遇第420章 千年石鐘乳,悲酥清風第476章 攻城,攻城,攻城!第905章 太白金精寶劍第731章 不屈不饒第652章 我纔不要嫁第505章 翻起了兩年前的一樁舊案第416章 忠義節烈二百六十三章 好多分割線第817章 ‘烏巢’計劃第827章 大小宴第25章 別樣的風格六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899章 唐王的‘怕’!第394章 狗屁的天朝,狗屎……六十五章 坐山觀虎鬥二百九十八章 蒼天來助巨大收穫二百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第543章 重見天日,卻是倒黴的一天第461章 人不要臉則無敵第632章 暗施冷箭第477章 祝彪之威第43章 歸路第886章 驚齊二百六十三章 好多分割線第557章 路途之上第483章 圍魏救趙,慾望難清第601章 困獸猶鬥二百二十一章 絕佳的第一印象第900章 男人都是要面子的二百五十四章 食言與軍調第720章 絕域爭鋒第327章 九連山上九塢堡第775章 我打算去封信給河東第885章 同年同月同日第337章 北平王都第784章 舊的一年就要過去第34章 夜殺(上)第630章 埋在宋軍裡的大炸彈第5章 新的祝彪第739章 義氣帽子,領軍人物九十八章 真正的實力第432章 此子風華二百九十二章 意想不到的人出現第431章 真武七截陣第716章 萬人送命心不悔第538章 說不清道不明的江湖第460章 非得飲血而後始甘心!第409章 來自背後的刀子第722章 萬衆矚目的小生命七十九章 只有想不到第329章 末將明白
第441章 攻守易地,報應不爽第645章 改變乾坤幫命運的一刻第863章 《太乙混天罡》一百三十六章 某家幾兄弟皆感激不盡二百五十六章 王室貴胄第524章 和尚道士,孤魂野鬼二百六十七章 一生的榮耀第531章 最近有事,可能還會有千的,下月一定恢復正常一百二十章 戰爭四一百四十八章 蛋子兒孩第852章 激戰平江第493章 丈夫在世,提三尺劍,立不世功七十四章 小王山五十七章 世間因果無奇不有第607章 茫然,值不值呢?二百一十七章 對比七十二章 頂缸的城北巡檢第541章 地下空間第379章 北征大軍餘幾許第721章 天魔降世第802章 神秘寶鼎第517章 半路殺出程咬金第561章 是老對手第621章 空城計?第640章 宋王的狂笑一百三十八章 天神教法師二百九十四章 邪道金霞第677章 基業的沉積第863章 《太乙混天罡》第668章 命比紙薄二百一十七章 對比第489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386章 血肉糜途,鐵樹開花一百五十七章 名抵麒麟案第22章 老子就是在找茬!第12章 圖謀爲何?第857章 豎子,尋死——第469章 聞風而逃第861章 釣魚……二百零七章 下血本第539章 夜探水潭第305章 千面人——祝彪第418章 牽一髮動全身一百章 意外之喜一百八十八章 橫掃懷遠一百五十三章 大不同於前第656章 步軍敗了還有騎兵第612章 高明不失,一切大吉第309章 這就是江湖奇遇第420章 千年石鐘乳,悲酥清風第476章 攻城,攻城,攻城!第905章 太白金精寶劍第731章 不屈不饒第652章 我纔不要嫁第505章 翻起了兩年前的一樁舊案第416章 忠義節烈二百六十三章 好多分割線第817章 ‘烏巢’計劃第827章 大小宴第25章 別樣的風格六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899章 唐王的‘怕’!第394章 狗屁的天朝,狗屎……六十五章 坐山觀虎鬥二百九十八章 蒼天來助巨大收穫二百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第543章 重見天日,卻是倒黴的一天第461章 人不要臉則無敵第632章 暗施冷箭第477章 祝彪之威第43章 歸路第886章 驚齊二百六十三章 好多分割線第557章 路途之上第483章 圍魏救趙,慾望難清第601章 困獸猶鬥二百二十一章 絕佳的第一印象第900章 男人都是要面子的二百五十四章 食言與軍調第720章 絕域爭鋒第327章 九連山上九塢堡第775章 我打算去封信給河東第885章 同年同月同日第337章 北平王都第784章 舊的一年就要過去第34章 夜殺(上)第630章 埋在宋軍裡的大炸彈第5章 新的祝彪第739章 義氣帽子,領軍人物九十八章 真正的實力第432章 此子風華二百九十二章 意想不到的人出現第431章 真武七截陣第716章 萬人送命心不悔第538章 說不清道不明的江湖第460章 非得飲血而後始甘心!第409章 來自背後的刀子第722章 萬衆矚目的小生命七十九章 只有想不到第329章 末將明白
主站蜘蛛池模板: 紫云| 宣汉县| 台东市| 平山县| 重庆市| 青田县| 东乌珠穆沁旗| 临西县| 凌源市| 榆林市| 昆明市| 卫辉市| 浦东新区| 德清县| 睢宁县| 封丘县| 皋兰县| 福海县| 株洲市| 高台县| 承德市| 恩施市| 双桥区| 罗平县| 长顺县| 句容市| 赣州市| 福建省| 奉贤区| 万全县| 古田县| 景谷| 古蔺县| 霍山县| 阿合奇县| 永兴县| 蓬安县| 屏东市| 原平市| 鄂州市| 公主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