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顫抖?”癸丑笑的無比詭譎,笑的臉都歪了,“殺手世家的人我們可能不敢惹,但是你武凌,哪怕是將你剁成一百八十八塊,也不會有人爲找回一個公道。”
武凌刀尖點地,凹凸不平的大地被劃出一道細微至極的小溝,沒有人知道在這微小的橫溝裡,蘊藏了多少武凌的憤怒。
也許此時天空中滑過的白雲,便能夠知道自己與太陽的距離,但癸丑始終不明白,他和武凌之間的距離,究竟是處在那一層面上。
話不投機半句多,尚憶香懂得這個道理,畫面進行到這種地步,雙方已經再無交涉的地步,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再度從平靜的場面中匯聚而成。
士兵們在寧帥出現的時候,都紛紛的向後退去,他們知道寧帥的厲害,同時也知道他打起架來敵友不分,哪怕是自己人,只要是落入他的斬擊範圍,最後的都只有一個結果。
尚憶香已經休息完成,內力恢復的到七層左右,武凌爲其爭取的短暫的休息時間已經到達極限,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反而對癸丑來說,他所受傷的程度比尚憶香上更重,需要調整和休息的時間要比她長上許多倍。
寧帥和武凌都是同一類人,寧願犧牲自己一點時間,也要爲自己人爭取更多利益和時間。
“如果你不是跟錯了主,我們相處的會非常好,生死之交的那種。”武凌語罷,內力已經傾注在雙腳之上,同時二十四破手也一併加長其上,寧帥同樣是速度和力量型對手,準備上大同小異。
寧帥仍舊沒有一點變化,臉上冰冷的像冬日的陽光,不暖不冷,不溫不火,就像眼前的所有事物以及人都不能入其內心,他獨處一個只屬於他的世界。
武凌看不出那時一種什麼樣的境界,但有一點他知道,他的心裡住著一把刀。
爲什麼這麼說,因爲武凌的視線一直關注在他的眼睛上,用刀的人都會有這樣行爲,這是天生的,也是武學上的要求。
武凌發現在他說道“生死之交”的時候,寧帥的眼眸如金光閃動了一下,那種寒冷刺骨的世界,竟然透露出了刀鋒的寒意,彷彿在他面前,周圍的一切都是由刀構成的,沒有什麼東西能夠驚動他的漣漪。
如果硬要說有,只能是他手中握著的那柄和斬門刀一樣大小的大刀了。
……
武凌和寧帥在同一時間同一環境行動,兩者相向而行。
武凌的刀身上纏繞著的是龍王的氣息,寧帥的刀鋒剛勁得如同猛虎附身,兩道微微化形而成的聖者形象,在遠處一片孤葉落地的時候,兵戎相見。
刀光劍影已無法形容現場的畫面,兩人的身影不相上下,靈動的就像形影不離的影子,武凌是寧帥的影子,而寧帥是武凌的影子,這兩道影子誰都想了結了對方,誰都想爭取到“身子”的唯一主控方。
尚憶香本想偷偷行動,在武凌糾纏住寧帥的時候刺殺癸丑,但是她忍住了。
不僅是一位擔心武凌,同時也是被眼前的戰鬥吸引了,這是多麼唯美的一場畫面,能夠將生死之戰進行到這種地步,不論正義屬於哪一方,已經不再重要,因爲他們兩人行動的是俠的至高理念。
癸丑眼光尚憶香本能的向自己行動,卻因爲場地中的騷動,停下了腳步,心中安定之餘,有不免嗔怒,“該死的殺手世家,等這次行動結束,遲早有一天我要帶兵磨平你們?!?
尚憶香沒有行動,這確實給癸丑帶去了幾息安全的休息時間。
從她的角度看去,武凌和寧帥交集成兩道虛影,虛影並非非靜止不動,忽左忽右,忽前忽後,四面八十都是他們的戰鬥區域。
他們周身十米之內的大地,每每幾秒時間的間隔,都會出現一道裂痕,裂痕的厚度深淺不一,淺的是斬門刀或寧帥大刀刀鋒錯位斬出的,深的那些是兩人刀鋒的罡氣造成,對撞而成震動,哪怕是六層內力境的強者,也不敢輕易靠近。
因爲沒有人知道,下一秒刀痕會劈在大地的那塊位置之上。
六七十回合的交錯非常之快,兩人在最後一次對撞之下,接連倒退了三四步,這是他們從戰鬥起算至今爲止最遠的距離。
這距離僅有兩把斬門刀的長度,這樣算的話,雙方同時處在對方的攻擊範圍內。
也就是說,兩人都沒有停下戰鬥的腳步,這已經超出了廝殺的境界,兩人彷彿已經超脫了生死,都爲著自己所遵循的道義進行戰鬥著,誰勝誰負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道義的碰撞,誰能書寫至上的篇章。
這便是尚憶香觀看完兩人戰鬥稍微停止後的感想,這是一場戰鬥盛典!
……
“果然很強,我已經用出全力了,竟然還無法分出高低。”武凌心中倒映出這麼一句。
“若不是內力境界提升了一層,我並非是他的對手……”
武凌想到自己不久前晉升爲內力境六層,境界穩不穩定已經不是藉口,他承認寧帥的強勁,但並不代表他認同寧帥的所作所爲,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
特別是在武凌接受主神老者這道任務的時候,已經決定他和寧帥會有這麼一戰。
反觀寧帥,當真是冷靜的如同雪地上無聲無息的嫩草,古銅色俊秀的面龐帶著戰鬥流下的點點汗珠,非常迷人,同時,也非常可恨,從他的眼睛裡透出來的,是一種對戰鬥的渴望和火熱,一種不論生死的渴望。
“這是變態或者說是變相的走火入魔!”
武凌心中驚鳴,沒想到自己的全力以赴,竟然延生出寧帥這樣的戰鬥形態,這種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走火入魔,而是一種爲了尋找至上武學上的造詣,一種將自己陷於危險境地並以此達到突破的目的。
寧帥的天賦足以成爲支撐他鋌而走險的前提,而武凌的實力同樣證實了寧帥決策的正確。
苦笑一陣,武凌難免有些落寞,沒想到自己想要斬殺的人,竟然在藉助他而提升自己的武學。
想必寧帥也生出了對武凌的肯定,他停促在現在的武學境地已經有多年之久,現在對戰武凌,便是他悟出更加高深刀法的時刻。
這回輪到寧帥率先行動,他的大刀不再是一招原來的角度朝武凌襲擊而去,那是一種武凌都未曾見過的刁鑽角度,刀鋒虛幻,看似砸在自己的兵刃上,但是在最後接觸的時候,刀鋒峰迴路轉,徑直的擊向手腕上。
對於握刀的人來說,手腕是至關重要的一道部位,他是瞭解刀身和人生的中樞紐,沒有了手腕,便是對死神交出了半條性命,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武凌並沒有因此受到寧帥的傷害,而寧帥所認同的人,也不會受到如此淺顯低級的錯誤傷害。
只見寧帥抽回刀鋒,刀鋒直直橫劈向左,刀徑同樣不是原來的軌跡,而是寧帥最先悟出來的,這就是愈戰愈勇。
這回刀鋒看似對著手腕而去,實則是對著武凌的脖子劃去,此時如果武凌收回手腕,那麼刀身自然就會暴露出原本被遮擋住的脖子,到那個時候,武凌便必死無疑。
這一切武凌都先行一步感知在眼裡,行動在心裡,他刀鋒往上一挑,迅速的將寧帥那把刀震開。
兩次行動都被武凌完美的退去,寧帥並沒有灰心喪氣,雙眼中震懾而出的是興奮,是振奮,是熱血澎湃。
武凌以爲寧帥會因爲兩次的無功而返而先行後退,畢竟寧帥在攻擊的時候,自己的身體同樣暴露在武凌的攻擊範圍上,於情於理,或者從邏輯上分析,他都是要後撤纔對。
帶著這種想法,武凌本能想要回擊,可是當他刀鋒對準寧帥的時候,他不僅沒有後撤,身形甚至向前靠攏,那一擊熟悉至極的斬擊,再度揮向武凌。
結合前兩次的經驗,寧帥竟然揮出了相同的動作,但是和前兩次不同的是,這回武凌不知道刀鋒是順著手腕去的,還是稍有潛伏直奔自己脖子而來。
不是因爲不知道,而是寧帥掌握了這虛幻的手法,將前面兩種攻擊形式結合起來,卻是如果武凌猜錯的話,必然會受到致命傷。
武凌必須在脖子和手腕上擇其一。
就像魚和熊掌,武凌必須在脖子和手腕上挑出很夠倖存下來的部位。
寧帥對自己領悟出來的刀法武學感到滿意,嘴角處竟然微微彎起了一道細小的弧度,這是強者看望弱者時纔會表露出來的神情。
武凌望到寧帥竟然露出這麼自信的眼神,心中雖驚不喜,但他必須在白駒過隙的時間內抉擇出克敵制勝的策略來。
寧帥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領悟到如此中庸的攻擊之道,武凌認爲自己同樣也能夠領悟出相應的應對武學。
寧帥的刀鋒距離武凌的斬門刀還有七寸的時候,武凌告訴旋轉的神經終於找出了寧帥的缺點。
“中庸的刀法,能夠擊潰他的不能死防守,先下手爲強,反守爲攻,纔是克敵制勝的法寶。”
武凌在前兩次面對寧帥攻擊都是採取的防禦的狀態,想當然的第三次也會代入到防禦的狀態,而這樣便將自己陷入進退不得的困境,所以想要結束寧帥第三次攻擊,武凌必須先行動手,搶在寧帥將刀鋒路徑凝聚到無法改變時候,他才能夠魚和熊掌一同兼得。
寧帥的嘴角仍舊微微彎曲,他認爲這場戰鬥已經結束,而且勝利是屬於自己。
當然武凌也是這樣認爲,狹路相逢勇者勝,武凌已經想到了回擊的方法。
在降龍掌中,第一式見龍在田便是防守爲攻的一招,武凌向來都是直接跳過前戲的防守,直接打出了強勁的攻擊傷害,此時作爲應對寧帥的攻擊,這便是最好的選擇。
武凌眼觀鼻、眼觀心,由心指導著體**力的流轉,內力不斷的向手心傾注,手心一直在凝聚降龍掌第一式,降龍掌順著斬門刀流引而去。
總總的一切行動,武凌都是在一息之內完成的,沒有一絲的阻滯,動作行雲流水,寧帥也沒有感知出武凌的招數,僅是在面不遠處,微微的感受到斬門刀上不斷涌出強勁內力。
“這是……”寧帥心中莫名的嘀噥,但嘴仍然緊閉,沒有改變他冰冷的性情。
寧帥的刀鋒接近武凌,而武凌見龍在田開始從凝聚轉向了釋放。雖說此時的寧帥已經感悟出武凌的詭異,但收刀已經是不可能的,兩人都在近乎相同的時間內感悟出不凡的攻擊和防禦姿態,兩人都爲自己的天賦而奮鬥著,這個時候誰退縮了,誰就真的輸了。
武凌的刀鋒閃出白光,那是降龍掌加成在斬門刀上的虛幻鏡像,寧帥因此閉上了眼,對寧帥來說,睜眼和閉眼沒有質的差別,他同樣能夠感知出武凌斬門刀的位置。
但此時寧帥的刀鋒已經沒有了之前的犀利,因爲見龍在田的作用,寧帥的刀鋒逆轉了一個時辰的度數,正是這個度數,武凌化解了危機。
寧帥見優勢已經消失,再接近而發出戰鬥已經接近不可能,他伸出的右腳微微的向左左轉動,後退的趨勢愈來愈明顯。
但他想錯了一點,他自以爲是的認爲武凌和他是同一實力的人,他不會認爲武凌比他強,所以他認爲的就是“他所認爲”的,他的致命傷就此產生了。
武凌自始至終都只將見龍在田發揮到一般,那一半僅是防衛的程度,後半段的攻擊還未使出,但讓人看上去,卻那麼的像結束了戰鬥一樣。
武凌從震驚到興奮,再從興奮轉到自信,他看到了寧帥露出的弱點,那是一種憐憫的弱點,一種無情和絕望的弱點,是拉開兩人實力強弱的弱點。
尚憶香知道,戰鬥很快結束,寧帥已經沒有再對陣武凌的力量了,因爲他已經輸了,在他後撤的那一步起,他已經徹底的輸給了武凌。
而殺死寧帥的並不是武凌,是他那自信驕傲的“自認爲”。
臨近走火入魔的狀態,在寧帥失敗之後,便是真正的走火入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