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晉元
大丈夫光明而生,亦必光明磊落而死。
作者簡介
謝晉元(1904—1941),字中民,廣東鎮(zhèn)平縣(今蕉嶺)人。1926年黃埔軍校畢業(yè)後參加北伐,歷任排長、連長、營長等職。抗戰(zhàn)爆發(fā)時,任國民黨政府軍第88師第262旅參謀主任,副團長,駐防上海,率800壯士孤軍堅守上海四行倉庫,與日軍展開血戰(zhàn),給日軍以重創(chuàng)。1941年4月24日被害,時年36歲。
書信內(nèi)容
雙親大人尊鑑:
上海情勢日益險惡,租界地位能否保持長久,現(xiàn)成疑問。敵人劫奪男之企圖,據(jù)最近消息勢在必得。敵曾向租界當局要求引渡未果,但野心仍未死,且有不惜任何代價,必將謝團長劫到虹口(敵軍根據(jù)地),只要謝團長答允合作,任何位置均可給予云云。似此劫奪爲欲迫男屈節(jié),視此爲敵作牛馬耳。大丈夫光明而生,亦必光明磊落而死。男對死生之義,求仁得仁,泰山鴻毛二旨熟慮之矣!今日縱死,而男之英靈必流芳千古。故此日險惡之環(huán)境男從未顧及,如敵劫持之日,即男成仁之時。人生必有一死,此時此境而死,實人生之快事也。唯今日對家庭不能無一言:萬一不諱,大人切勿悲傷,且應聞此訊以**。大人年高,家庭原非富有,可將產(chǎn)業(yè)變賣以養(yǎng)餘年。男二子女漸長,必使其入學,平時應嚴格教養(yǎng),使成良好習慣。幼民姊弟均富天資,除教育費得請政府補助外,大人□①應宜刻苦自勵不輕受人分毫,男屍如覓獲,應歸葬抗戰(zhàn)陣亡將士公墓,此函俟男殉國後即可發(fā)表,亦即男預立之遺囑也。
男晉元謹上
廿八年②九一八於上海孤軍營
註釋:
①□:編者注,此字辨不清,留空。
②廿八年:民國廿八年,即公元1939年。
點評
這是解晉元於1939年9月寫給父母雙親的信。信中的內(nèi)容可分兩部分,一是在敵人威逼利誘下,自己抱著必死的決心,堅決做到光明而生,亦必光明磊落而死。二是交代父母子女在他死後的一些後事。在這訣別的字裡行間既充溢著一位愛國志士以身許國,威武不屈,死而無憾的浩然正氣,也表現(xiàn)了一位愛國軍人愛父母愛子女的摯情。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軍向上海大舉進攻,中國軍隊奮起反擊。10月26日,謝晉元率領(lǐng)八百壯士,據(jù)守閘北四行倉庫,抗擊日寇,孤軍堅守四晝夜,浴血奮戰(zhàn),斃敵百餘,傷敵無數(shù)。10月31日謝晉元率部退入上海公共租界,即被上海租界局羈禁,日僞軍多次利誘,都遭到嚴詞拒絕。鑑於如此險惡環(huán)境,恐日後遭敵毒手,謝晉元寫下這封家書寄給父親謝髮香、母親李氏。並將此信作爲遺囑,以表示自己誓死報效祖國的決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