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 番外(四)
朕端坐在龍椅上,看著跪在下面的兒子們。突然很想知道他們究竟在想什麼,於是朕問“你們說說,她說的話能不能相信。”
“當然不能相信。現在才康熙四十六年,她剛纔都說到康熙四十八年去了。難道她能未卜先知嗎?”老大最先跳了起來。看來他對那把椅子的執著不是一般的深,就是不知道他是真的執著於那把椅子還是執著於跟胤礽的勝負。
“有一些高僧倒是可以算出一二未來。她會不會是聽別人說的。我看她說話時氣定神閒,到不像在說謊。可是如果是真的,那也太驚世駭俗了。”老三倒是客觀,他一向學問是最好的,對那把椅子倒是沒有野心,可惜書讀多了成了一書呆子。不過這樣也好,以老三的性子這輩子應該是富貴平安到老了。
“她剛纔不是說還有下文,我們完全可以聽她把一切都說完了再來判斷。”不愧是老八,這時候了還在藏著掖著。老八倒是真聰明,手段也不錯,可惜野心太大,要不然肯定是太子的好幫手。
“八哥說的是,我們聽完了再說。”老十四接著道,說來也怪,十四這孩子一向跟老四不親,跟老八倒是很好。他和老四不像親兄弟,十四好像很怕老四。只是沒有想到胤禎年齡不大也開始有了野心。
朕看著其他人都低著頭,也明白他們的心思。說實話朕現在的心情也沒有辦法平復,不管鈕祜祿氏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她拋出的這個話題都很引人注目。下一任皇帝!真是一個誘人的東西。
朕也沒有心情說什麼了,走下龍椅,擰開機關,清晰的聲音傳過來。是偏殿,她們在說話。朕聽到她的聲音“他怎麼幫你的,他爲什麼要幫你?”。
聽著她們的談話,朕開始覺得也許她說的是真的。她聰明,理智,識時務,心狠。跟後宮裡的女人有很大的不同,可她也不像皇祖母(孝莊),甚至也不像皇阿瑪寵愛的那個女人。她們好像和周圍格格不入,特別是鈕祜祿氏,她身上明顯有著排斥一切的感覺,讓人很不舒服。
朕凝視著老八,有一個女人願意爲他付出生命,只爲了維護他的尊嚴,難得的有情人,生在皇家能碰到這樣的女人真的很不容易。可惜皇家的人是沒有愛情的,在皇家擁有愛情本身就是一個悲劇,就像皇阿瑪和董鄂妃一樣,從一開始就註定了是一個悲劇。在這個秋雨綿綿的夜,朕又一次想起了皇阿瑪。爲什麼呢?是老八媳婦對老八的感情讓朕觸動還是朕在鈕祜祿氏身上看到了董鄂妃的影子。或許都有可能吧。
關掉機關朕等著她們進來。她們兩個當中應該是以鈕祜祿氏爲主。朕有點踟躕,不知道她們的秘密對朕和孩子們究竟會造成怎麼的影響。該不該讓她們說,朕是不是應該把未知的危險扼殺在搖籃裡。可實際上朕確實很好奇她們的秘密,說來說去,朕也是一個人,好奇心也是有的。考慮再三,朕還是決定讓她們說,憑朕的能力實在是沒有必要怕兩個丫頭。
果然她們一開口就是霹靂。康熙四十七年,廢太子。朕壓制住心中的驚濤,面無表情的看著兒子們五顏六色的臉和鈕祜祿氏眼中的欣賞,憐憫。只覺得一陣疲憊。有一天朕會想著廢除胤礽嗎?朕也不知道,畢竟沒有發生的事是沒有辦法估計的。可看老大和老八他們小動作不斷,胤礽會栽也不是不可能。
朕不願意多想。只是用心記錄她說地每一句話。朕地兒子們也在做著一樣地事。或許下意識裡朕認爲她說地是真地。她說到了大清地滅亡。朕知道這是不可避免地。可還是傷感。祖宗打下地基業。只傳了十代皇帝。終究是有愧於先祖。她開始一個一個點評孩子們。看地出來。她在同情老大。可憐太子。欣賞老四。讚許老三。老五。老七地不爭。
到老八地時候朕打斷了她地話。詢問起了郭羅洛氏。聽著郭羅洛氏地怨恨。看著老九。老十。十四敵視老四地目光。朕不由一陣厭煩。成王敗寇。老四做地其實不算是錯。只是手段太過陰暗。不管怎麼說都是他地弟弟。朕突然之間相信刺殺老四真地只是郭絡羅氏自己地行爲。老八是不知情地。可能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沒有什麼比維護她地愛人更重要。
鈕祜祿氏說完了。大殿一片寂靜。她說地對。史書上地兩行字就是我們地人生。所以她沒有辦法理解我們。朕不知道她明不明白今晚地意義。但朕明白。從今晚開始。關於那把椅子地爭鬥肯定會更加慘烈。她警告朕最好不要改變歷史。可是她不懂。有些事朕也管不了。比如說人心。
她從容地跟著李德全走了。沒有再看我們一眼。她地從容更顯得我們狼狽。朕沒有心情理會那羣兒子。訓誡了他們一番就讓他們回府了。坐在空蕩蕩地乾清宮。朕在等老八。朕知道他會回來。果然。老八迴轉了。
看著跪在朕面前求朕放過郭絡羅氏地老八。朕恍惚之間好像明白她說地應該是事實。老八地舉動讓朕明白他真地不適合坐上那個位置。朕是一個失職地阿瑪。竟然從來沒有仔細看過胤禩。或許他爭那個位置地決心並不是那麼堅定。
“胤禩。朕現在有點明白你爲什麼沒有爭過胤禛了。你地心太軟。該拿起地時候拿不起。該放下地時候放不下。”
“鈕祜祿氏只是欺君,皇阿瑪不一定會殺她,所以四哥不著急。可是茜兒,卻是大逆不道,求皇阿瑪開恩,饒她一條性命。”
“胤禩,朕相信你應該明白你回來求情意味著什麼。你想清楚了。”
“皇阿瑪,從前兒臣爭是爲了母親,兒臣想讓你看看,母親生的兒子不會比皇后娘娘她們生的兒子差,甚至會更好。現在母親是良妃了,兒臣也不用擔心她在宮裡受欺負。郭羅洛氏爲兒子做了那麼多,兒子唯一能爲她做的就是保住她的性命。求皇阿瑪成全。”
“你的性子倒是像極了你母妃。也好,朕答應了,你下去吧。”
看著胤禩遠去的身影,朕放聲大笑。沒有想到朕如此看重的兒子竟然爲了愛情放棄了爭奪。作爲皇子,胤禩是不合格的。可身爲愛新覺羅的子孫,老八卻完全繼承了家族的偏執。笑聲漸漸蒼涼,漸漸低下去,朕在羨慕嗎?或許有吧。從皇阿瑪爲了董鄂妃丟下一切的那天開始,朕就在皇祖母的耳提面命下學習放棄私情,學習把私情化爲大愛。所以這麼多年以來朕沒有愛情,甚至沒有親情。
朕討厭那個女人,討厭她生的孩子。因爲在皇阿瑪心裡,只有那個早夭的孩子纔是他的兒子,而我們兄弟只是爲了傳宗接代的需要。小時候朕經常躲在承乾宮門口偷看皇阿瑪,只有這樣,朕纔可以見到他。那個女人抓住了朕好幾次,但是她一直沒有告訴皇阿瑪。那個女人看朕的眼神總是柔柔的,有時候趁朕不注意那個女人還會揉朕的頭髮。雖然那個女人對朕很不錯,可朕仍然討厭她,因爲…她搶了朕的皇阿瑪。
所以朕封了那個女人的承乾宮,讓那裡長滿野草。只有這樣朕才能對得起額娘,甚至皇祖母。雖然朕一直不想承認,可那個女人當年對朕說的話這些年來不時在朕耳邊響起“小傢伙,愛新覺羅家都是偏執之人,這樣的人是不會沒有愛。有一天你也會執著的一定要得到一個人,直到死亡都沒有辦法擺脫。”
這些年來每當朕對一個女子有感覺的時候,都會想起她的話。可惜壓抑已經成爲了一種本能,反駁她已經成爲了一種下意識的行爲。所以這麼多年以來,朕還沒有收穫愛情。朕時常在想,難道愛新覺羅家代代出情癡,都是因爲這份執著嗎?皇阿瑪執著於美人,而朕對於江山的執著是不是也是一種偏執。
天亮了,朕的心仍在迷茫。究竟是殺是留,朕要好好想想。第二天,朕下旨,讓八福晉去五臺山禮佛,爲皇太后祈福。而鈕祜祿氏,則被朕秘密送到昭陵。對於她,朕總有一種莫名的熟悉。見到她朕總是會不由自主的想起皇阿瑪,所以她去守陵應該是不錯的選擇。到此,刺殺事件終於落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