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弘曆急匆匆的走了,我知道他是找弘曉去了,果弘曆就帶來了消息。我看著面有得色的弘曆會心一笑,裝著沒有看到他的樣子慢條斯理的喝著茶吃著點心。這孩子見我一點也不配合他,只能訕訕的說出了他從弘曉那邊打探出來的消息。看到這種情景我倒是有些暗自後悔剛剛沒有陪弘曆演戲,這孩子最近一年日子過得不是很舒心,今兒好不容易想耍耍寶高興一下偏偏我不給面子。
懊惱的暗歎一聲,我裝出一副驚訝的樣子連聲問道“怎麼才三天你就有消息了嗎?弘曉怎麼說?你十三叔究竟知道些什麼?那個位置的消息有沒有?”
弘曆微瞇起眼睛,臉上滿是得意的笑容“多虧額娘提醒兒子。兒子找來怡親王(弘曉)詢問,可他居然什麼都不知道,待兒子問急了就直接塞了一堆書籍文本筆記什麼的給兒子。說是十三叔留下的話,若有一天宮裡要找東西就把那一堆物什裝箱送到兒子面前就可以了。”
“你是說十三當年就算計到了我們會找弘曉問一些東西。而你十三叔根本沒有讓弘曉知道這些事情,直接就把有關的資料什麼的留給了你。”
“就是這樣。十三叔留下的東西很雜,兒子仔細看過,都跟那個秘密有關。十三叔知道的東西有可能比登基以前的皇阿瑪知道的還多。還有,皇瑪法當年果然有留聖旨給十三叔,看十三叔日記的意思,那聖旨居然是節制皇阿瑪的。而不是節制額娘和兒子的?!?
我知道弘曆是往好裡說,康熙就算留下聖旨要針對也是我,多半弘曆是不會有事地,畢竟只要老四不死,弘曆根本翻不起什麼大浪。這個社會是父系社會,父子關係,孝道,宗族對於這個時候的人來說有多重要根本不是新社會長大的我們可以想像的。
我也是到了清朝才明白這些,就大清來說皇權是至高無上的,但皇權並不是沒有限制的,滿人統治者爲了鞏固自己的統治,籠絡漢人精英,大力推行陳朱理學。即使老康他們對於漢人地這一套禮儀很不以爲然,但現實的需要和少數民族天生的劣勢讓他們更加看重禮教。
就拿老康舉辦地乾清宮除夕宴會來說吧,老康一向提倡除夕宴會不用拘禮,而老康也確實是這麼做的。比起皇宮其他宴會而言,除夕宴會的禮儀的確是最少的??删褪沁@樣,整個除夕宴會下來朝臣宗室要起身磕頭謝恩的次數也還在二十次以上,一般身體差一點的人根本撐不下來。這還是簡化過地禮儀,要換成完整版的怕是每一次要累暈一半的大臣宗室。就這一點就可以看出老康他們對於所謂的禮儀看的有多重。而換一個方向我們就知道禮教對於皇家子弟而言具有多強的約束力。
簡單的說就是從小被老康教育長大的弘曆,根本不可能爲了我這個母親去公然對抗他地父親和爺爺。這也是老康老四雖然擔心弘曆背後的我卻仍然放心的把皇位傳給弘曆的原因。所以他們用不著留下聖旨限制弘曆,整個天下都是限制,萬民都是反對者,他們根本不需要擔心。
我無視弘曆的掩飾“你皇瑪法留下聖旨要對付地不是額娘就是你阿瑪,絕對不會對付你的。這一點額娘還是知道地,你也不用掩飾。你十三叔有沒有記載那份遺旨最後怎麼樣了?”
“好像是雍正五年燒燬了。看筆記地意思是說這份旨意已經沒有了用處。所以十三叔就燒了?!?
“雍正五年?”我沉思。突然之間想到雍正四年地小年夜十三把我堵在半路跟我談話地事兒。那時候諸位之爭正是關鍵時候。老四擺明車馬要毀約。堅決支持弘時。按理說十三是老四地鐵桿心腹。是跟老四站在一邊地??赡且淮问驹诹宋液秃霑堰@一邊。我一直很奇怪當年地事兒。老十三給我地理由是他知道很多老四不知道地事情。這些年我也想過這件事??傆X得看不明白十三地所謂地理由。今兒算是明白了。原來是康熙地意思。老康很是瞭解老四。怕是早就看出來老四對我和弘曆地不滿了。於是安排了老十三來牽制老四。扶弘曆上位。
“弘曆。額娘差不多能猜到那份聖旨地內容。跟我們要找地東西倒是沒有多大地關係。先不要管他。解決了事情再說。來。你接著說你還在你十三叔那兒找到了什麼消息。”
“額娘說地是。我們還是先找到法陣地相關資料再說別地。您不知道這幾天禮部地臣子幾次上奏額娘地陵寢地問題。催著兒子早點把位置
宗人府那邊也在詢問兒子地吉地
麼時候開始挑選。”
聽到弘曆的訴說,我瞇起眼睛。我知道這是弘曆還沒有完全掌控皇權的原因。那些大臣們還有宗室們一點也不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裡,這樣的事情居然如此逼迫。有時候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應該出手幫弘曆,可這些年來我看多了人生百態,也感覺到了天威的可怕,規則的厲害。說起來弘曆背後站著知道歷史的我,要說這是好事兒,可也就是因爲我讓他得不到老四老康的全心信任,讓他登基之初處處受制。他的身世在有心人的眼裡就是他最大的缺點。
這樣成也是我敗也是我的局面,讓我再一次深刻感受到天道規則的厲害。以前聽過一句話,上帝關上一扇窗,必定會爲你打開一扇窗。沒有經歷過這些的時候我對這句話的理解很膚淺,直到真正經歷了世事我才知道這句話說的多有水平。
微微蹙起眉頭“既如此,我們的動作要加快些。我對自己的吉地沒有什麼印象,倒是你的知道一些,你的陵寢是建在你皇瑪法的旁邊什麼地方的,沒有跟你皇阿瑪的在一起。
有這個線索在手,我們在找找別的說你資料,你再派一個堪輿大師去實地看看,差不多就能知道個大概。”
弘曆想想,點點頭“額孃的說的法子可以試試,反正不費多大的勁兒。額娘,兒子在十三叔的筆記裡找到當年十三叔爲皇阿瑪選擇吉地的過程。兒子研究了一下,發現十三叔他們當年果然是奔著法陣去的,花了不小的力氣,只是最後的結果不是很如人意。他們耗費了無數的人力物力,推算出了大概的位置,就是皇阿瑪的泰陵附近。就是因爲這樣,皇阿瑪才把陵寢建到那裡的。”
“哦!”我心中一動“照這麼說是很歷史書上的記載差不多麼。我雖然不知道鈕祜祿氏的陵墓具體在那?可清朝的皇家陵寢不在清西陵就在清東陵。既然歷史上記載乾隆的陵墓是在清東陵,那麼鈕祜祿氏的只能在清西陵了。當年老和尚說過我和弘曆的陵墓,再加上一個什麼東西組成一個法陣,我們各佔一方的。也就是說我和弘曆的陵寢是不可能在一起的?!?
我把自己的推測說給弘曆聽,他深以爲然,於是弘曆準備派兩個堪輿大師實地考察一下。我表示同意,然後讓他把老十三留下的東西送到慈寧宮來,當然是在他看完以後。最近幾天爲了這個什麼法陣陵寢的事情我看了好多本關於風水啊、堪輿之術啊之類的書籍,看的我頭暈眼花,渾身難受。這東西和《易經》有很深的關聯,如果不懂易經的話很難看得懂,而我恰恰就不懂易經,於是被折磨的死去活來。所以我決定換換胃口,十三的筆記、日記、讀書心得什麼的倒是很不錯的選擇。
我一直覺得十三有些腹黑,而且程度可能不淺。這下子剛好可以研究研究,這也算是我穿越一回享受的福利吧。近距離接觸歷史人物,揭開他們臉上的面紗,讓後來人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弘曆陪我吃過晚飯後才離開,我躺在牀上翻了兩頁書就睡覺了。一個晚上我睡得很不安穩,總是做夢。早上起來頭痛欲裂,大大的黑眼圈掛在臉上,看起來和大熊貓十足的親戚關係。我以爲是這幾天想問題想的太多,休息兩天自然就好了,於是也沒有當一回事兒。只是沒有想到一連五天都是這樣的情況。我鬱悶了,只好找專業人士來解決。但是太醫咬文嚼字的說了一堆,最後的結論居然是我身體健康,什麼事兒也沒有,只開了一些最常見的安神助眠的藥給我。當然療效是可以預見的,要不然我們後面的內容怎麼進行?御醫的藥還是和以前一樣沒有什麼效果,我繼續失眠做夢。
因爲連著幾天休息不好,我的臉色很難看。這自然驚動了我的皇帝兒子,弘曆衝到慈寧宮,順便帶來了差不多整個太醫院,諸位太醫的診斷和以前沒有什麼不同,我對他們也不抱什麼希望就是了。至從我開始睡不好,整個慈寧宮也就沒有人睡得好,特別是圓圓,擔心的不得了。在太醫們都沒有效果之後,圓圓生拉硬拽的把我請到了慈寧宮的偏殿,這裡供奉著慈寧宮以前的房客們請來的菩薩。
我立馬明白了圓圓的意思,紫禁城的詭異傳說我在211世紀聽得多了。據說1的故宮,下午五點以後是絕對不能呆的。難道真的要迷信一把?我望著慈寧宮偏殿佛堂供著的菩薩淚眼朦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