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九十一章清砂盜

五月初,大秦海面上出現了一股新的大型海盜,對外宣稱爲清砂盜,擁衆萬餘人,海盜船百餘艘,爲大秦海面上第四股大型海盜匪幫,屢屢打劫過往船隻,商船不堪其擾,隨即彙報給了大秦和雲國的官府。

兩國各自派出水師清剿,但大海無邊無際,一時半會根本無法尋找,一些小型的商號只能花錢消災,交買路錢保命。

李寶軍吞併了王三麻子的勢力之後,並沒有停下擴張的腳步,在接下來的半個月內,陸續吞併其餘多股小型海盜,勢力越來越大。

到了五月中旬,李寶軍手下光是戰船就有三十多艘,商船改造的戰船七十多艘,純粹商船一百多艘,實力已經和其餘三股海盜持平。

清砂島是李寶軍佔據島嶼之中最大的一個,有方圓百餘里大小,自古以來就是海盜的聚集地,幾百年間也不知道換了多少主人,如今是李寶軍掌控著。

不過清砂島雖然大,但居住的人卻不多,跑船本來就是窮苦人活不下去時的無奈之舉,而海盜也是這樣,去當海盜的人往往都是爲了賺錢過好日子的,自然是不會把家人接到海外去受苦。

而此時,江州三千名重犯已經到了,在監工的監視下正在勞作,一批人帶著斧頭正在山林裡伐木,更多的人則是擴建碼頭以及修築房屋。

“每年五月到九月,海上都會有風暴產生,所以在島上建立村鎮,第一個要點就是避風,必須要在避風口處建立村鎮,除非你能夠運來無數的石頭,建造石頭房屋,其次就是一定要建好排水系統,還有····”

李寶軍在和李寶粱商議開荒的事情,海島開荒相對於陸地上來說難度要很高,普通 木頭房子如果不在背風處,根本無法建起來。

“無妨,百餘里大小,其中山頭這麼多,在山谷裡住人就行了,等到過幾日,把木頭積攢夠了,就一把火把島燒了,開始耕田,這幾天會有糧食種子和工具到來,五月底就會有移民到來,預計在一萬人左右”

“任務這麼重,那這批重犯恐怕到時候活不下來多少”

“他們本來就是該死的,我已經答應他們了,如果他們能夠撐下來,就赦免他們的死罪,消耗了就消耗了吧”

李寶粱冷酷的說道,即便是在青州,戰俘累死的情況也是時有發生,如果不是壓榨他們的勞動力,青州如何完成那麼多的工程,普通民衆是要給工錢的,都用百姓,那青州得破產。

“那就把我的俘虜也加進去,養不活了”

“那些海盜你不準備用?”

“爲了保證隊伍的純潔性,必須要處置一批人”

李寶軍搖搖頭,那些海盜很兇悍,是很厲害的士兵,但他不要,他不是真正的海盜,是軍隊,這些傢伙毫無紀律可言,如果不把這些海盜清理掉,會把整個隊伍都帶壞的。

“說得也對,我們在外,一些軍紀可以犯,但不能成爲習慣,要不然等到大漢打過來了,我們會和本部人馬格格不入的”

“你先看著吧,我去船上了,得讓人去江州貿易了,積攢了一批貨,得賣出去”

“快點回來,記得多帶一些工具,現在島上什麼都缺”

“明白了”

李寶軍點點頭,隨後帶著一批船隻出去了,幾日後,李寶軍帶回來了大批的物資,其中就有耕田所用的工具,種子,以及耕牛等等。

工具到了之後,李寶軍讓人在海島上點火,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半個清砂島都被燒成了灰。

隨即李寶粱命人去開墾田地,把地裡的樹枝樹墩挖出來,平整土地之後用爬犁把底下的泥土翻出來,把那些灰燼埋在下面,再灑下種子。

這種手段是最原始的開荒手段,產量低得可憐,所以李寶粱還要那些戰俘去建造水利工程,慢慢的把島上的田地都變成良田。

········

陵州,鄭月也在開荒,她已經在陵州站穩腳跟了,而手段很簡單,那就是鹽,鹽是人類的必需品,但是陵州是沒有鹽的,需要靠其餘州府運輸過來。

在江州,東州這些海邊地區,一斤鹽不過三文錢的批發價,運到江州不靠海的地方,鹽價不過七八文錢,而到了陵州城鎮聚集地,鹽價變成了十三四文錢,可到了陵州的山區,價格猛然提升到了五六十文錢。

這是很正常的商業規律,因爲隨著路途加長,成本也在暴增,可對於貧苦的百姓來說,他們不懂這個規律的,他們只知道,鹽價有時候是要人命的。

人不吃鹽就會沒力氣,中年白髮,死得快,而一個重體力勞動者,一天最少要六克以上,一家三口一個月要保證一斤鹽的消耗量才能維持身體所需,這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沉重的壓力。

所以鄭月在發覺這個情況之後,就立即決定以食鹽爲切入口,打開局面,一開始,她是向青龍山要鹽的,青龍山的鹽來自於京城,李寶深通過關係弄到的鹽,價格非常的便宜,但後來,她發現在江州弄鹽更加的劃算,因爲江州已經掌握了曬鹽技術。

曬鹽技術是雲國伏龍軍推開的,一開始只是南州部分地區有人掌握,隨後林坤派工匠加以改良後推廣,這個技術被大漢破解了,畢竟沒有規定大漢不能仿製別人的技術。

曬鹽技術被江州掌握之後,成本就被壓制到了極低,一斤鹽的成本不足一文錢,所以王伯藜是以成本價給鄭月提供食鹽的,再加上走私渠道不要納稅,即便是運到了陵州的山區,成本也不過七八文錢,鄭月以十文錢的價格賣給百姓,立馬就收穫了民心。

站住腳跟之後,鄭月又派人到處剿匪,把土匪的地盤變成她的地盤,派人開荒墾田,建立根據地。

“鄭將軍,城裡的線報來了,陵州軍和團練又要進山了,這一次規模很大,有三萬多人,而且他們似乎發覺了我們和江州的聯繫,正在掐斷官道”

一個軍官走過來對鄭月說道,面容有些發愁,他們的實力太弱了,只有幾千人,卻佔了方圓幾百裡的山區,兵力分散之後根本不是團練的對手。

“不用急,他們不敢來的,上一次被我殺了那麼多人,他們沒這個膽子了”

鄭月搖搖頭,她在這好幾個月了,跟守軍團練不知道打過多少次,打大兵團決戰,她因爲人手,的確不是對手。

可在山裡打游擊戰,那些守軍團練根本不是對手,因爲鄭月他們有羣衆基礎,而那些守軍團練沒有,帶著他們繞圈子,等到分散敵軍兵力之後,再以優勢兵力圍殲,靠著這個戰術,一個月前她就斬了幾千敵人。

“那走私渠道怎麼辦”

“管道不行那就走小路,我就不信了,他們連小路都能把守住”

“走小路的話,我們的成本會高很多”

“現在是賺錢的時候嗎?”

鄭月搖搖頭,她在陵州山區賣鹽,獲利之後又購買各種山貨,然後跟江州貿易,這種事情講的是政治意義,賺多少錢無所謂了,現在她也不太缺錢,因爲她在山區已經建立起統治,可以收稅了,他們的稅是很重的,但減少其中的腐敗以及私下加的稅,百姓的負擔反倒是減少了,皆大歡喜。

“那請鄭將軍示下”

“再熬一段時間,等到他們夏收之後我們去劫糧,給江州送過去,現在我們先經營好山區”

“是,鄭將軍,另外青龍山來信,問我們是否要援軍”

“李寶華那傢伙又練出軍隊了,多少人”

“青龍山那邊迴應,可以支援三千人”

“讓他們在五月底的時候過來,現在我養不活”

鄭月回答道,她現在手上也缺糧,再來三千人,她拿什麼養,所以最好是五月底過來,然後六月初就可以下山搶糧食了,那些地主大戶的糧倉裡可是多得是糧食。

鄭月打發走了軍官,再次視察起了地盤來,他們所在的地盤在陵州西南部,這裡距離平州並不遠,所以他們還能得到大漢的資源扶持。

大漢源源不斷的派遣了工匠過來,幫他們修建水利設施,給他們最好的工具,最好的糧種,即便是那些山林,這時候也在種植各種果樹之類的,而大批的木材也運往平州,換取錢財。

“鄭將軍,這是朝廷發來的公文,這是您的私人信函”

沒多久,一個親兵走過來,遞給鄭月一疊書信,公文是加密的,鄭月回到住所,讓助手幫她解密公文,而她自己則是看起了自己的私人信件。

鄭月在大漢有不錯的人脈關係,尤其是她出身東華府青木縣,和李瑤也有拐七拐八的親戚關係,再加上她和李瑤的私人關係,想和她做朋友的人可知道有多少。

鄭月把無關緊要的信件過濾掉,看到了李瑤的來信,鄭月認真的看一遍,李瑤告訴她,她的兒子已經被李瑤接到皇宮親自教導了,家中一切安好,還告訴她,等到陵州和江州的事情結束之後,就會安排她回去,讓她突破先天,不能浪費她的武道天賦,以後還可能會讓她繼續當李瑤的貼身護衛等等。

看著一些嘮家常的話,鄭月露出了笑容,也許,大漢現在這幸福的生活,就是她爲之奮鬥的目標吧。

第四百二十八章龍城的反撲第一百八十八章揮師東進第三百章雙線作戰第十八章小丑竟然是我自己第二百一十章熱門第四百四十五章魚兒上鉤了第一百零七章白虎寨第三百九十二章善財童子第四百三十四章歐陽家第四十八章破案第七十七章欽州城城下第三百八十八章教子第三百七十八章天女教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漢的海外戰略第十八章小丑竟然是我自己第六十一章青光城第二百四十九章青龍山西陲第二百二十九章監天衛在行動第三百六十三章異化種第三十八章許家破第二十二章捕快第二百六十九章反攻的號角第三百七十二章土客矛盾第三百九十九章玉面郎君第一百一十二章同化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漢科學院第二百三十三章自覺靠攏第四百八十八章豎起大旗第二百四十二章方平的變革第一百四十三章大秦分裂第一百六十七章乘風破浪第四百零三章詭異的殷城第一百一十四章慶州淪陷第一百八十二章強勢第一百一十五章禁軍第三百六十九章結親第二百零八章 勸捐第二章武道世界第五百零二章道統第一百二十四章亂軍第二百七十七章三國第二百一十五章八皇子監國第三百零七章盟約第三百四十五章下馬威第八十九章李氏莊園第一百四十八章決戰之外第五百三十八章蒼梧見聞第二百一十四章外務總管第三百六十三章異化種第三百六十四章圍剿異豬王第二百三十八章鄙人,不善於跑步第三百七十一章大漢一統第二百九十五章火燒連營第一百四十二章宮廷劇變第二百六十九章反攻的號角第一百七十章炒鋼法第四百八十九章武者聯盟第一百一十二章同化第二百二十三章深淵藏龍第二百九十八章騰籠換鳥第二百零五章向外走出去第九十章萬青門第三百六十二章血戰第三百五十九章據點第五百零三章金身體系第五百零三章金身體系第三百一十一章招安第一百三十章夜襲東華府第三百六十九章結親第二百一十五章八皇子監國第二百三十五章五城兵馬司第四百五十章來自於異世界的接觸第二百八十八章差別對待第三十六章劫糧第一百六十九章如同兒戲第四百四十八章攤牌了第四十六章義理第二百三十一章年關第二百九十八章騰籠換鳥第一百六十八章危機到來第五百四十四章陰謀沒得逞第二百零四章過渡第一百七十八章不想反都不行了第二百五十九章武者起源第四百九十四章土著的力量第八十一章解釋第四百四十六章野心勃勃第八十四章又見青衣客第三百三十章海上生路第二百一十八章合作,加速第三百八十二章上官麟閉關第三百六十五章異化武聖第五十二章不講武德第二百四十二章方平的變革第二百八十四章盤活船業第三百四十章大秦滅第二百六十一章姚牧的決定第十六章臥底正當時第一百一十三章巡檢
第四百二十八章龍城的反撲第一百八十八章揮師東進第三百章雙線作戰第十八章小丑竟然是我自己第二百一十章熱門第四百四十五章魚兒上鉤了第一百零七章白虎寨第三百九十二章善財童子第四百三十四章歐陽家第四十八章破案第七十七章欽州城城下第三百八十八章教子第三百七十八章天女教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漢的海外戰略第十八章小丑竟然是我自己第六十一章青光城第二百四十九章青龍山西陲第二百二十九章監天衛在行動第三百六十三章異化種第三十八章許家破第二十二章捕快第二百六十九章反攻的號角第三百七十二章土客矛盾第三百九十九章玉面郎君第一百一十二章同化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漢科學院第二百三十三章自覺靠攏第四百八十八章豎起大旗第二百四十二章方平的變革第一百四十三章大秦分裂第一百六十七章乘風破浪第四百零三章詭異的殷城第一百一十四章慶州淪陷第一百八十二章強勢第一百一十五章禁軍第三百六十九章結親第二百零八章 勸捐第二章武道世界第五百零二章道統第一百二十四章亂軍第二百七十七章三國第二百一十五章八皇子監國第三百零七章盟約第三百四十五章下馬威第八十九章李氏莊園第一百四十八章決戰之外第五百三十八章蒼梧見聞第二百一十四章外務總管第三百六十三章異化種第三百六十四章圍剿異豬王第二百三十八章鄙人,不善於跑步第三百七十一章大漢一統第二百九十五章火燒連營第一百四十二章宮廷劇變第二百六十九章反攻的號角第一百七十章炒鋼法第四百八十九章武者聯盟第一百一十二章同化第二百二十三章深淵藏龍第二百九十八章騰籠換鳥第二百零五章向外走出去第九十章萬青門第三百六十二章血戰第三百五十九章據點第五百零三章金身體系第五百零三章金身體系第三百一十一章招安第一百三十章夜襲東華府第三百六十九章結親第二百一十五章八皇子監國第二百三十五章五城兵馬司第四百五十章來自於異世界的接觸第二百八十八章差別對待第三十六章劫糧第一百六十九章如同兒戲第四百四十八章攤牌了第四十六章義理第二百三十一章年關第二百九十八章騰籠換鳥第一百六十八章危機到來第五百四十四章陰謀沒得逞第二百零四章過渡第一百七十八章不想反都不行了第二百五十九章武者起源第四百九十四章土著的力量第八十一章解釋第四百四十六章野心勃勃第八十四章又見青衣客第三百三十章海上生路第二百一十八章合作,加速第三百八十二章上官麟閉關第三百六十五章異化武聖第五十二章不講武德第二百四十二章方平的變革第二百八十四章盤活船業第三百四十章大秦滅第二百六十一章姚牧的決定第十六章臥底正當時第一百一十三章巡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汶上县| 木里| 东安县| 密云县| 莎车县| 民勤县| 元朗区| 城固县| 方城县| 柏乡县| 四会市| 柘城县| 斗六市| 瑞丽市| 上饶市| 香港 | 罗平县| 什邡市| 新竹县| 宁化县| 宁乡县| 正安县| 咸阳市| 涞水县| 两当县| 科技| 阳谷县| 东莞市| 邵阳县| 镇安县| 仪陇县| 商南县| 西华县| 牡丹江市| 保康县| 上高县| 嫩江县| 余庆县| 迁西县| 中江县| 阜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