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大唐當興啊……”
注意力從與平日大相徑庭的太白金星那裡收回,玉帝呼出口氣,由衷感慨道。
“怪不得土德星君他們居然紛紛下界轉(zhuǎn)生?!?
心思電轉(zhuǎn),只是眨眼間,玉帝心中就已經(jīng)涌現(xiàn)出無數(shù)個念頭。
觀音菩薩與武德星君掩飾得雖好,但在剛纔李修道調(diào)用大唐龍氣試探時,終於還是暴露顯現(xiàn)了出來。
“陛下,需不需要老臣出面,將武德星君那逆賊擒下,交由刑部發(fā)落。”
太白金星斜乜武德星君一眼,躬身向玉帝問道。
恢復(fù)本來氣質(zhì)後,太白金星說話語氣,行事作風(fēng)也是渾然一變。
自信無匹。
甚至似乎根本不將觀音菩薩放在眼中。
有著無以倫比的自信。
觀音菩薩境界修爲在他以上,但太白金星卻是怡然不懼。
他篤定,觀音菩薩絕不會爲了武德星君全力出手與天庭徹底翻臉。
說不定心中反而會暗自慶幸能夠擺脫了這個累贅包袱。
“暫且不必。”
玉帝能夠在這個寶座上坐那麼多年,肯定不是蠢人。
佛門這些年暗戳戳的佈局,身爲三界之主的他不是完全沒有察覺。
最簡單的……
只要查看天上地下氣運的增減流向,就已經(jīng)能夠猜出些眉目出來。
玉帝只不過是佯裝不知罷了。
他需要拉攏佛門作爲外援,藉以與天庭當中截教、闡教兩家出身的神仙較量,從而奪回他身爲天庭之主應(yīng)有的權(quán)柄。
所以很多事情,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故意放任。
但是現(xiàn)在,情況可不大一樣了。
武德星君在涇河龍王拿著真憑實據(jù)告了一狀後,已經(jīng)在天庭徹底站不住腳。
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爲天庭通緝要犯的他,居然與觀音菩薩一併出現(xiàn)在長安。
那麼佛門在這件事種扮演的角色自然也不難猜出。
涇河龍王一事雖小,但是因爲直接影響長安,可謂位卑而權(quán)重。
玉帝不難從佛門如此深遠的佈局中,隱約猜到他們昭然若揭的巨大野心。
既然如此,玉帝可就不便再裝傻充愣了。
他暗中給予佛門支持,是爲了利用他們的力量來平衡壓制天庭當中的刺頭兒,從而可以更好地做這個三界之主。
可沒打算著爲他人做嫁衣,把權(quán)力版圖盡數(shù)讓給佛門。
他只是弱,但還不是傻。
不過玉帝也沒打算著現(xiàn)在,就在長安對武德星君出手。
涇河龍王、渭河龍王的案子早就告一段落。
目前,武德星君這裡已經(jīng)沒有什麼價值,完完全全的小人物而已,根本不值當自己親自出面。
隨便找個時機都能發(fā)落,說不定還能借機再賣龍族個面子。
這可比現(xiàn)在就與觀音菩薩、佛門直接撕破臉好上太多。
虛與委蛇而已,又不是多麼困難的事情。
玉帝目前,有著其他的想法。
“大唐目前是南瞻部洲最強的王朝,沒錯吧……”
玉帝輕聲說出人盡皆知的事情。
也不知是自言自語,還是在向太白金星問話。
“陛下英明!”
當然,太白金星不會搞錯這個問題,立時明白玉帝的真正想法。
“只不過距離一統(tǒng)南瞻部洲還有段不短的路要走。
東方,有高句麗、百濟、新羅、扶桑這些小國。
西邊,是西域十六國,各自爲政,無比混亂。
北邊,更是有突厥作亂……”
“嗯”了一聲,玉帝沒有表態(tài),而是思量開來。
大唐,大有潛力可挖。
這點,佛門知道,玉帝心中也清楚。
不過佛門明顯是想要削弱大唐,將其盡數(shù)化爲自家佛國信徒。
這是玉帝現(xiàn)在不能容忍的。
三界極大,就算天庭名義上是三界之主,也不能徹底建立起有效統(tǒng)治。
地仙界四大部洲當中,天庭的勢力範圍其實主要集中在南瞻部洲。
其他三洲,不是沒有,但實力和話語權(quán)明顯要弱上不少。
以至於許多地方,天庭派遣的山神、土地,還要聽受那些佔山爲王的大妖號令,爲其做事。
身爲天庭之主,玉帝對此自然不會滿意。
只可惜單單掌控西牛賀州的佛門勢力就已經(jīng)不小,三百六十五路正神又出工不出力。
令他就算想要大刀闊斧做些什麼改變,也是有心無力。
現(xiàn)在,玉帝有了全新的想法。
既然神仙、妖怪不聽號令,那就乾脆從人間下手。
支持著大唐先一統(tǒng)南瞻部洲,再依次去向東勝神州、西牛賀州、北俱蘆洲這些地方進軍。
能不能佔據(jù)住另說,但是有身具人道龍氣的李修道在,打下去應(yīng)該不成問題。
這就有了說話談判交易的資本。
而且到了戰(zhàn)時,自己的權(quán)力中也會擴大不少。
完全可以藉機調(diào)整下天庭的人員組成。
當然,眼下不過只是個草擬的計劃而已,只存在於想象當中。
真要落實,還有許多步要走。
最起碼,要測量出李修道的真正戰(zhàn)力。
身在大唐,他已然可以橫行了。
但是過兩界山,不在大唐地界,出了南瞻部洲,沒了人道龍氣加持,李修道具體能夠做到哪一步,玉帝心中還沒有底。
————
“原來是你!”
火德星君一心修行,滿腦子想著證道,對於玉帝的計劃想法全然沒有興趣。
現(xiàn)在,有著更加吸引他的東西存在。
距離如此之近,李修道體內(nèi)龍氣與人道之火化合外放出來的時候。
火德星君終於可以十成十地確定下來,李修道就是他苦苦追尋的機緣所在。
單單站在這裡,感受著人道之火的餘韻,火德星君就感覺無窮領(lǐng)悟浮上心頭,飄飄欲仙。
眼前一片坦途。
“要不要出手……”
右手攥拳,狠狠錘擊在胸口上,強令自己從這種沉醉中清醒過來。
羅宣面色變化不定,只是不斷閃爍著“是”、“否”兩個念頭。
時間最是打磨人。
如果換成封神之戰(zhàn)前,羅宣根本不會有半分猶豫,即便身前是勘破造化的聖人也不能阻擋他。
但是現(xiàn)在……
他已經(jīng)不是當年的焰中仙,而是火德星君羅宣。
領(lǐng)悟剛?cè)徇M退之妙,道行增長的同時,也自少了那份一往無前的勇猛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