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5章 西夏的走水 (2)

你倆望望沒有光明的血太陽,遠離了巖窟。巖窟的前邊是一條溝豁,深達數丈,蜒蜒向西。我曾沿溝豁一直上行,足下坎坷,眼也迷離,但溝豁通向老山。我不知道,老山又通向哪裡?你顯得很是無奈,你知道人身是寶,是修道的最佳資具。但女人拽了你前行,你難吐那個“不”字。

走吧,走出黑玫瑰的陰影,走向未知。未知的所在可能是幸福。幸福是個遙遠的詞。你覺出了她的欣喜,女人都這樣。若是你不曾遇到她,也定然會隨了那規矩。可此刻,她再也不想苛活。一羣黑烏鴉飛了來,嘎嘎叫著。你聽得出,它們在叫好。它們是陰謀的隨喜者。你們瞅中了這兩身年輕的肉嗎?討厭的黑鳥。

被風化的石頭在腳下酥軟著。它們曾是花崗石,它們曾堅硬似鐵,無堅不摧,歲月的風剝離了它們。就這樣,任是啥,也躲不過無常的舌頭,它舔呀舔呀,世界就滄桑了。

你們在滄桑裡蹣跚著。我瞅著你們的背影。我的筆很澀,不過沒啥,再澀的筆也是筆。我終於讀懂了你的故事。可我沒被感動。我看到了太多的血淚。你看過腳後跟嗎?它最初柔嫩如處子的。後來,歲月的石塊硌呀硌呀,就生出老繭了。我的心也是。雖然那是我自己的故事,但我不哭。

我只是靜靜地注視他遠去的背影,還有你,西夏的女子。我知道你來自樓蘭,那兒曾繁華成天國,但終於叫風沙埋了去。這西夏定然也是。你的背影會走出西夏,走出明清,走入民國後的某個黃昏,但有個東西你一直走不出去,那就是你苦難的命運。

我不知道你爲啥苦?那命運,咋千年不變,你那背影,忽而渾圓,忽而消瘦,但那無奈,一直定格在滄桑裡。還有淚,歲月的風吹呀吹呀,但吹不走你眼中的淚珠。我老在叩問,叩問那命運老人,他卻答不出一個尋常的字。

那太陽裡的血光漸漸沒了,血光滲入大地。大地上腥氣四溢,那是西夏漢子們的血。那血愛流,叫它們流去,人家願意。可我很在乎你的淚,弱女子,你本該盈盈而笑的,輕啓貝齒,笑靨如花,可你爲啥擰著眉頭?你睫毛上的淚旋轉著落入乾涸的土地,大地就猩紅刺目了。對吧,女子,我生生世世的母親,生生世世的妻。

溝豁在無奈裡探去,像那蟒神扭動的身子。我聽出你在唱歌,我叫不出歌的名兒,但我能覺出那內容。歌中沒有悲,只有善,這也是西夏的規矩。所有的規矩裡,只有這個最美。規矩在阿甲的日記裡笑著,規矩說,相戀的男女去殉情,是善事。

我也明白是善事。這世上,沒有比跟戀人去死更好的事。當我走出西夏,走向二十一世紀的城市時,再也找不到跟你去死的女子。淑女成了婊子,她們叫“名呀利呀”,可心裡,再也盛不下一個情字。

我很羨慕你。你,就是你,你和她相擁相偕在西夏,生則同生,死則同死。

你們的背影停了,我看到你們相擁著。一張天成的牀生在山坳裡。那形貌,也很尋常,是一塊光滑到極致的石頭。你們相望著。我看到你笑靨如花,你掏出兩個潔白的絲巾,綰兩個扣,套入你我的頸脖。我們笑著漸漸用力。我們聽到了天鼓,山坳裡多了羣美麗的小女孩,她們齊唱:

黑夜是今生的袈裟,

高崖是前世的巖窟。

5.詩意的屍體

別問我去了哪裡?那時,還沒天國的說法,那時叫娑薩朗聖地。娑薩朗是奶格瑪的淨土,據說是一種秘境,活人看時尋常的所在,在死人眼裡,卻美麗無比。娑薩朗有許多空行母,她們載歌載舞,樂而無憂。她們的世界裡充滿甘露,那甘露來自遙遠的佛國,飲一口,可多活一個世紀。

關於娑薩朗的故事,你可以看我《西夏的蒼狼》。它跟《大漠祭》《獵原》《白虎關》一樣,都是我命運的歌聲。

還有種秘境叫空行聖地,它們有二十四個,躲在地球的某個角落,或在地上,或在地裡,聖地的主佛就是金剛亥母。她們是我最好的朋友,常請我去那兒做客。我痛飲那大樂的甘露,經年便沐浴在光明裡。娑薩朗和諸聖地相通,無數道虹光連接了它們,你只要起心動念,就能到那些美麗的所在。

其實我的心也是聖地。那心靈的所在,有二十四條大脈,每一脈都是一個時光隧道。每天夜裡,就會有二十四個空行母,沿了那心光大道,融入你我的身心,淨化脈氣。她們吞了貪,消了癡,還把那種叫嗔的情緒,斬殺在萌芽裡。我於是遠離了獸性,接近了聖地。有一天命終時,諸空行母就叫:“來呀,踐約的你。”

這時,你便明白,我去了哪裡。

爹媽們也曉得我們的歸宿。他們不哭,數十個剃淨了頭頂的漢子,在那個人跡罕至的窪裡,找到了相擁的你我。那時的太陽仍沒有光,白孤孤懸在天空。陽光到不了你我的婚牀。西夏的習俗,死人是不能曬太陽的。據說,要是那屍首借了陽光,會成精的。

阿甲,莫非,你就借了那陽氣?

阿甲厲厲地叫,別扯我,我不是鬼,我是永恆的神。

我看到你鬼鬼地笑了。我明白,你想說,這世上哪有永恆的東西。可你別張口,這道理,阿甲也懂。在千年裡,他看到了太多的無常。你我也一樣,死了生,生了死,忽而這姓`,忽而這名,但我們,一直沒有擺脫命運的本質。

啥本質?你問。

愚癡。從西夏的愚癡裡,進入元代的愚癡,進入明清的愚癡。我多想證得一份覺悟呀,妻。

你於是哭了,在爹媽們的笑聲裡,你哭。你是個聰明的女子,你明白我說的含義。怕的不是死,怕的是酵在生命中的庸碌裡,迷了心智。

他們托起詩意的屍體,裹上一匹匹色彩豔麗的絲綢。我叫,別浪費了。一個臭皮囊,有啥好打扮的?你卻喜歡那色彩。望著那絲綢,你甜甜地笑了。你喜歡那粉紅,那是新娘的顏色。你將那裹屍布當成了嫁衣。

你又顛倒了,妻。

顛倒就顛倒吧,你說。顛倒的美麗也是美麗,那醜陋的生,怎及得美麗的死。你不見那活著的糞坑臭氣熏天,那凋零的花瓣仍奉獻著美麗。我不和你辯。在這大好的天裡,我給你一份好心情吧。

爹媽們又給我們裹上潔白的氈,這也是規矩。你不願意,你不願蓋去那絲綢的顏色,但你知道,那是規矩。規矩是啥?規矩也是命運。別去拗它,犯不著爲這個屍首計較太多。由他們折騰吧。

他們唱著歌,擡了你我,走向村外。那道上的人忽然多了,沿途栽了許多獨木,上搭棚,棚下有酒肉。許多人喝酒,唱著西夏的歌。他們在送你我呢。這是你今生裡最招搖的時辰。以前,你是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地開。現在,我是風兒,你是沙,纏纏綿綿到天涯。

美死個你,狐兒。

可你爲啥仍在哭泣,莫非,你割捨不下這紅塵。紅塵有啥好?紅塵裡有太多的不如意,生老病死,怨憎會,求不得,愛別離,還有那麼多殺人的規矩。你不明白,人生來,應活得更好,快樂無憂,定那麼多規矩作甚?我告訴你,那規矩是少數人定的,本意也是掠奪。西夏的鐵騎舉了刀槍,去掠奪大宋。規矩也一樣。

你定然也聽到那哭聲了。哭聲的起處便是大宋。那兒的人傻,死個人,總要張大了嘴號啕,不像咱大夏,唱呀,樂呀,笑呀。大夏的規矩是敬重戰死者,厭惡病終人。西夏人眼裡,殉情者也是戰死者。我們的對手是規矩,哭啥?

我知道你在哭你的過去,早知你這麼快死去,不如好好地樂呢。我甚至也這樣想了,那巖窟,咋也比不上你鮮活的身子。可我總看到無常。那無常,跟附骨之蛆一樣,時不時就在命運裡叫。

但我終於認同了你,我發現了之累,也享受了之樂。這裹著絲綢白氈的身子,早沒有巖窟裡的生氣。那時,你鮮活地鬧呀。你用你的肢體,來享受我的肢體。我用我的靈魂,去熨慰你的靈魂。那種靈肉的交融,此刻想來,仍覺呢。可現在,你只是一縷清風,我捉不到你溫柔的實質。你那吐芯的舌呢?你那潤滑的蓮呢,還有你的乳,你的芬芳,都成了冷冰冰的過去。

在一個個木棚裡,他們鮮活著,卻送著兩具冰冷的屍體。

走吧,無奈地走吧,走向未知。我不知道能否抵達那聖地。六道的口兒大張著。它們在瘋狂地吮吸。我們只是無助的風箏。飄呀飄呀,牽我們的,是那伴隨了千年的業力。

那漫長的旅途何處是盡頭?何處是你我終極的歸宿?我們承載不了太多的苦難,我們僅僅是對青年男女。我們的目標是享受這愛情。不要這風,不要這雨,不要怙主,不要鐵鷂子,只希望在一個寧靜的村莊裡,相擁著老死。

莫非,這也算奢侈?

那墓地,終於到了。也好,不能相擁著老去,那就死吧,只要相擁就成。村裡人已搭好了木架。木架很結牢,那是你我的婚牀。

緩緩地將你我舉起,不要太高,不要太急,像雲彩抱著虹光的蓮花;不要太猛,不要用力,不要驚醒沉睡的你。遠山清明瞭許多,微風徐來,春的味道很濃了。那個元昊也已死去,死在他自己的規矩裡。這天地,並不因他的死而失色,反倒清明得緊呢。

笑吧你,西夏的女子,執住我的手。絲綢雖包裹了你我,天空卻印入你的眸子。我聽到你的笑,那笑,雖也滲了淚,但滲了淚的笑也是笑。我聽到了黑烏鴉在瘋狂地鼓譟,它們仍在唱那首歌:

“同日死,命不惜。同睡寢,仍照舊。”

木棚下的人們規矩地喝著酒。他們在猜拳。這種猜拳聲一直響著。千年後的涼州仍塞滿了它。他們是真樂。誰都知道,這是永恆的婚禮。木架上的那對,彼此成對方的唯一了。

喝吧,這酒是自釀的,有點兒酸,有點兒苦,但總是酒,是酒就會醉人。人一醉,天地就沒了。我終於明白了涼州人喝酒的原因。從漢朝建郡時,這兒就是酒都。你撇撇嘴,我知道你討厭酒鬼,可人家總得有個活的理由。他們不像你我,他們纔不管精神呢。但別忘了,追求精神是最大的毒癮,一旦染上,你就別想安穩了。

黃昏的大幕罩向了山坳,日頭爺打起了呵欠。人們的嗓門嘶啞了,酒已足,肉已飽,歌已盡興。他們舉了火把,承載你我的木棚靜靜等著。你看到那隻白狐子嗎?在這山上,它靜靜地看你。

火起了,風在噼啪。我的印象中,那火的確是燃起了。西夏的人們都舞蹈著,叫喊著。我很想聽清內容。那呼呼聲卻蓋滿了天地。

真燒了,阿甲?

你別去管那真假。真就是假,假就是真,你的冬烘腦袋裡,咋總有那麼多定式?

好,阿甲,由你,由你。

第8章 偷青 (2)第9章 偷青 (3)第44章 《夢魘》之“怙主” (3)第81章 菩薩 (1)第4章 西夏的鐵鷂子 (2)第75章 紅蝙蝠棲息的洞窟 (2)第56章 寺門上的破鞋 (1)第25章 青龍煞 (2)第15章 飛賊的來歷 (3)第34章 吳和尚的羊心 (1)第92章 談“打碎”和“超越”(代後記) (1)第26章 青龍煞 (3)第14章 飛賊的來歷 (2)第70章 做法器的皮子 (2)第42章 《夢魘》之“怙主” (1)第75章 紅蝙蝠棲息的洞窟 (2)第44章 《夢魘》之“怙主” (3)第50章 朝聖之旅 (2)第49章 朝聖之旅 (1)第34章 吳和尚的羊心 (1)第41章 護法神牛 (4)第5章 阿番婆 (1)第65章 《夢魘》之五:阿甲的詛咒 (2)第38章 護法神牛 (1)第93章 談“打碎”和“超越”(代後記) (2)第2章 本書緣起 (2)第85章 命運的空樂 (1)第53章 雞毛傳帖 (2)第62章 金剛家的木驢 (4)第5章 阿番婆 (1)第62章 金剛家的木驢 (4)第34章 吳和尚的羊心 (1)第7章 偷青 (1)第44章 《夢魘》之“怙主” (3)第25章 青龍煞 (2)第17章 天外的老山 (2)第41章 護法神牛 (4)第6章 阿番婆 (2)第8章 偷青 (2)第62章 金剛家的木驢 (4)第7章 偷青 (1)第80章 初冬的陽光 (2)第25章 青龍煞 (2)第30章 罪惡第42章 《夢魘》之“怙主” (1)第29章 夜裡的蠶豆聲 (3)第49章 朝聖之旅 (1)第67章 雪羽兒或是她媽的另一種死法 (2)第38章 護法神牛 (1)第54章 西夏的走水 (1)第72章 破戒的僧侶 (1)第75章 紅蝙蝠棲息的洞窟 (2)第91章 尾聲第26章 青龍煞 (3)第18章 憤怒的烏鴉 (1)第90章 來自亙古的禮儀 (2)第13章 飛賊的來歷 (1)第9章 偷青 (3)第60章 金剛家的木驢 (2)第69章 做法器的皮子 (1)第46章 老山 (2)第18章 憤怒的烏鴉 (1)第50章 朝聖之旅 (2)第26章 青龍煞 (3)第21章 憤怒的烏鴉 (4)第58章 寺門上的破鞋 (3)第5章 阿番婆 (1)第65章 《夢魘》之五:阿甲的詛咒 (2)第81章 菩薩 (1)第11章 《夢魘》之“誅法” (2)第92章 談“打碎”和“超越”(代後記) (1)第35章 吳和尚的羊心 (2)第64章 《夢魘》之五:阿甲的詛咒 (1)第44章 《夢魘》之“怙主” (3)第43章 《夢魘》之“怙主” (2)第63章 屠漢的心靈第23章 朝聖的僧侶 (2)第65章 《夢魘》之五:阿甲的詛咒 (2)第74章 紅蝙蝠棲息的洞窟 (1)第6章 阿番婆 (2)第7章 偷青 (1)第21章 憤怒的烏鴉 (4)第76章 紅蝙蝠棲息的洞窟 (3)第38章 護法神牛 (1)第9章 偷青 (3)第80章 初冬的陽光 (2)第83章 施咒者第11章 《夢魘》之“誅法” (2)第39章 護法神牛 (2)第6章 阿番婆 (2)第26章 青龍煞 (3)第51章 朝聖之旅 (3)第38章 護法神牛 (1)第31章 《夢魘》之“剃度” (1)第64章 《夢魘》之五:阿甲的詛咒 (1)第57章 寺門上的破鞋 (2)第37章 落網的飛賊 (2)第73章 破戒的僧侶 (2)第91章 尾聲
第8章 偷青 (2)第9章 偷青 (3)第44章 《夢魘》之“怙主” (3)第81章 菩薩 (1)第4章 西夏的鐵鷂子 (2)第75章 紅蝙蝠棲息的洞窟 (2)第56章 寺門上的破鞋 (1)第25章 青龍煞 (2)第15章 飛賊的來歷 (3)第34章 吳和尚的羊心 (1)第92章 談“打碎”和“超越”(代後記) (1)第26章 青龍煞 (3)第14章 飛賊的來歷 (2)第70章 做法器的皮子 (2)第42章 《夢魘》之“怙主” (1)第75章 紅蝙蝠棲息的洞窟 (2)第44章 《夢魘》之“怙主” (3)第50章 朝聖之旅 (2)第49章 朝聖之旅 (1)第34章 吳和尚的羊心 (1)第41章 護法神牛 (4)第5章 阿番婆 (1)第65章 《夢魘》之五:阿甲的詛咒 (2)第38章 護法神牛 (1)第93章 談“打碎”和“超越”(代後記) (2)第2章 本書緣起 (2)第85章 命運的空樂 (1)第53章 雞毛傳帖 (2)第62章 金剛家的木驢 (4)第5章 阿番婆 (1)第62章 金剛家的木驢 (4)第34章 吳和尚的羊心 (1)第7章 偷青 (1)第44章 《夢魘》之“怙主” (3)第25章 青龍煞 (2)第17章 天外的老山 (2)第41章 護法神牛 (4)第6章 阿番婆 (2)第8章 偷青 (2)第62章 金剛家的木驢 (4)第7章 偷青 (1)第80章 初冬的陽光 (2)第25章 青龍煞 (2)第30章 罪惡第42章 《夢魘》之“怙主” (1)第29章 夜裡的蠶豆聲 (3)第49章 朝聖之旅 (1)第67章 雪羽兒或是她媽的另一種死法 (2)第38章 護法神牛 (1)第54章 西夏的走水 (1)第72章 破戒的僧侶 (1)第75章 紅蝙蝠棲息的洞窟 (2)第91章 尾聲第26章 青龍煞 (3)第18章 憤怒的烏鴉 (1)第90章 來自亙古的禮儀 (2)第13章 飛賊的來歷 (1)第9章 偷青 (3)第60章 金剛家的木驢 (2)第69章 做法器的皮子 (1)第46章 老山 (2)第18章 憤怒的烏鴉 (1)第50章 朝聖之旅 (2)第26章 青龍煞 (3)第21章 憤怒的烏鴉 (4)第58章 寺門上的破鞋 (3)第5章 阿番婆 (1)第65章 《夢魘》之五:阿甲的詛咒 (2)第81章 菩薩 (1)第11章 《夢魘》之“誅法” (2)第92章 談“打碎”和“超越”(代後記) (1)第35章 吳和尚的羊心 (2)第64章 《夢魘》之五:阿甲的詛咒 (1)第44章 《夢魘》之“怙主” (3)第43章 《夢魘》之“怙主” (2)第63章 屠漢的心靈第23章 朝聖的僧侶 (2)第65章 《夢魘》之五:阿甲的詛咒 (2)第74章 紅蝙蝠棲息的洞窟 (1)第6章 阿番婆 (2)第7章 偷青 (1)第21章 憤怒的烏鴉 (4)第76章 紅蝙蝠棲息的洞窟 (3)第38章 護法神牛 (1)第9章 偷青 (3)第80章 初冬的陽光 (2)第83章 施咒者第11章 《夢魘》之“誅法” (2)第39章 護法神牛 (2)第6章 阿番婆 (2)第26章 青龍煞 (3)第51章 朝聖之旅 (3)第38章 護法神牛 (1)第31章 《夢魘》之“剃度” (1)第64章 《夢魘》之五:阿甲的詛咒 (1)第57章 寺門上的破鞋 (2)第37章 落網的飛賊 (2)第73章 破戒的僧侶 (2)第91章 尾聲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雷波县| 岳普湖县| 加查县| 呼和浩特市| 紫阳县| 和静县| 钟山县| 岳西县| 厦门市| 云和县| 昭通市| 许昌市| 宜都市| 木里| 石狮市| 潍坊市| 修水县| 大宁县| 邵东县| 琼结县| 西畴县| 红安县| 咸丰县| 勐海县| 文登市| 浦江县| 平顺县| 宁波市| 肃北| 疏附县| 贡觉县| 武夷山市| 汝城县| 镶黄旗| 屯昌县| 明溪县| 安乡县| 敦煌市| 汤原县| 临海市| 邹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