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章 天外的老山 (2)

雪羽兒家在半山坡,是個(gè)明莊子。所謂明莊子就是沒有院門。阿甲說,雪羽兒根本用不著院門,涼州沒一個(gè)賊敢惦記雪羽兒。雪羽兒是誰?雪羽兒是賊的女王,是賊的祖母,是賊嚮往的一個(gè)圖騰。所有的賊都說他是雪羽兒的弟子,但真正見過雪羽兒的並不多。據(jù)說,也曾有人對雪羽兒的美貌垂涎三尺,但也僅僅是垂涎而已。因爲(wèi)某夜,有個(gè)光棍曾光顧雪羽兒家,他躡手躡腳,心潮澎湃,心癢難忍,情緒激盪,六神無主,就在他夢想暖玉軟香撲滿懷時(shí),卻覺得眼睛一麻,手足痠軟。他覺出不妙,捂了眼摸下山去,卻從此看不見光明瞭。據(jù)大夫陳麻子說,他被一種極細(xì)的毒刺刺穿了瞳孔。此人是諞子的遠(yuǎn)房叔伯。據(jù)阿甲分析,諞子後來對雪羽兒的報(bào)復(fù),想來也跟此人的眼瞎有關(guān)。好狗護(hù)一門,好漢護(hù)一羣。打狗要看主人哩,誰打了諞子的本家,就等於打了他的臉。不過,阿甲的分析侷限性很大,因爲(wèi)他忽略了另一種可能,那便是階級(jí)鬥爭。不過,我們不能期望一個(gè)在傳統(tǒng)文化中浸泡了千年的幽靈,能得到馬克思主義的洗禮。對不?

雪羽兒揹著母親,走向老山。老山就是祁連山,但不是外面的祁連山。外面的山不叫老山,裡面的山才叫老山。老山裡有好多狼。早年,我跟父親去過老山,見到過滿陰窪的狼,像撒落了一地的麻籽兒。後來,阿甲一說老山,我就想到那羣麻籽兒一樣的狼。

雪羽兒揹著母親進(jìn)山時(shí)已到半夜。那下山風(fēng)驢一樣叫。你也許沒聽過驢叫,不要緊,你只要聽到下山風(fēng)叫時(shí),你就明白那是驢叫。不過,有時(shí)的下山風(fēng)也不像驢叫,而是像女人在嗚咽。所以,這需要你仔細(xì)地辨認(rèn),哪是驢叫?哪是女人在嗚咽?雪羽兒背老孃進(jìn)老山那天的下山風(fēng)就像驢叫。阿甲說風(fēng)像驢叫,那風(fēng)當(dāng)然得像驢叫。阿甲是敘述者。在那個(gè)黃昏裡,他跟上帝一樣有權(quán)力呢。

驢叫的下山風(fēng)死命地吹著雪羽兒,想把她吹下山窪。要是她被風(fēng)吹下山窪,那她就跟滾窪的老牛一樣,滾成一團(tuán)肉了。那些年,村裡老有滾窪的老牛。本來吃著鮮嫩的青草,可是不小心,踩了一塊石頭,轟隆,那石頭一滾,老牛就跌倒了。這時(shí),老牛定然會(huì)聽到一聲沉悶的大響,但它不明白那是自己跌倒的聲音。老牛就是這樣,它總是笨,所以媽老罵我笨得像老牛。那老牛還沒明白這聲響的由來,就開始向山下滾去。那時(shí),即使沒有風(fēng),老牛也會(huì)聽到風(fēng)像驢一樣叫。這時(shí)的老牛就聰明瞭,它會(huì)辨出那驢叫不是真正的驢叫,而是耳旁的風(fēng)。老牛定然也會(huì)害怕,因爲(wèi)村裡的老牛每年都有滾窪的。這說明,它每年都會(huì)看到滾窪的夥伴。它肯定會(huì)明白,它正在滾窪。滾窪的結(jié)果它定然也會(huì)明白,那就是滾成一團(tuán)肉。皮也爛了,氣也沒了,牛就瞪著白澄澄的眼睛看天。雪羽兒也吃過滾窪的老牛肉,她定然也知道滾窪的結(jié)果,可她還是得背了老孃進(jìn)老山。那就是命。要是你不知道你是啥命時(shí),你就仔細(xì)地辨一下,你不想做啥卻不得不做時(shí),那就是命。

雪羽兒知道自己的命,她長長地嘆了一口氣。風(fēng)怕媽聽到了那嘆息,立馬將它捲到了山那頭,將嘆息種入一個(gè)叫瓊的男子的心裡,後來有一天,他就愛上了雪羽兒——不過,那是一種出世間的愛——就這樣,相思就是種下的嘆息。雪羽兒更不會(huì)想到,多年之後,她會(huì)被一個(gè)作家寫在書中。她以爲(wèi),她背了老孃進(jìn)了老山,就再也沒人找到她了。她朝後看了看,發(fā)現(xiàn)風(fēng)很懂事,那山坡上纔出現(xiàn)腳印,就叫風(fēng)立馬抹平了。這就好。她是爲(wèi)躲仇人才進(jìn)山的。她可不願(yuàn)那腳印背叛自己呀。

阿甲說,雪羽兒不該偷家府祠的羊的。兔兒不吃窩邊草呢。阿甲說諞子早想收拾雪羽兒了。諞子老外出,一出金剛家的地盤,人就向他打聽雪羽兒。諞子就想,操,她的名氣,竟比老子的大。諞子想收拾雪羽兒,不止一天了。誰叫她的名氣比諞子大呢。沒辦法。要是誰的名氣比上司大時(shí),你就要小心了,不定哪一天,他就要修理你。無論在世間和出世間,有許多這樣的案例。

雪羽兒不明白這些,還一路懊悔呢。雪羽兒的懊悔在心裡,她是個(gè)硬性子,從不服軟的。她懊悔的是不該驚動(dòng)老孃。老孃喜歡安穩(wěn)些活,卻不得不進(jìn)老山。我常想,要是雪羽兒有個(gè)丈夫就好了,再有個(gè)娃兒,哪怕蹲到老山深處也不孤單的。阿甲說,屁,那樣,還算雪羽兒嗎?她連個(gè)朋友也沒有。可惜她不是從石頭殼窪裡迸出來的,不然,連老孃也沒有的。要是沒有老孃,雪羽兒早遠(yuǎn)走高飛了,能待在涼州?我想說,她能飛出命去嗎?可我沒有說出來。要知道,聽阿甲講這故事時(shí),我像孩子一樣單純,說不出這號(hào)故作深沉的話。

秋涼了。記得那是個(gè)秋天。秋天的下山風(fēng)利,風(fēng)裡定然有落葉,定然還有雁鳴。那時(shí)節(jié),長脖雁老是從村莊上空往南飛,阿甲就站在金剛亥母山上,高聲地叫:“長脖雁長脖雁高裡去,一搗下來燒著吃。”阿甲叫了好多年,卻一次也沒將長脖雁搗下來過。後來,他將這歌謠傳給了我。

雪羽兒也知道好多歌謠,但她沒心思唱它。因爲(wèi)娘又嘮叨了。丫頭,你乾脆活埋了我吧?省得拖累了你。雪羽兒抹把汗說,媽,你想到哪裡去了?我能當(dāng)那號(hào)豬狗不如的人嗎?媽於是嘆口氣。媽老嘆氣。媽老用嘆氣來表達(dá)她的心情。媽恨鐵不成鋼。媽想叫雪羽兒過安穩(wěn)日子,可老虎不吃人,臭名在外哩。金剛家的人都知道雪羽兒是個(gè)飛賊,誰願(yuàn)意幫個(gè)飛賊呢?雪羽兒餓了三天,就偷了一隻羊。

雪羽兒搖搖晃晃走向老山。雪羽兒的力氣很大,一次,有人想欺負(fù)她,她就胳膊下夾個(gè)磙子上了樹。那磙子,足有三百多斤,可雪羽兒還是搖搖晃晃上了樹,像一頭巨大的天牛。我的感覺裡,在那個(gè)秋風(fēng)裡搖搖晃晃走向老山的人,也像一頭肥胖的天牛。你定然見過天牛,那是一種奇怪的蟲子,總能叫我產(chǎn)生一種很怪的感覺。那時(shí)節(jié),每到夏天,我就跟阿甲上樹捉天牛,我們一手抓個(gè)袋子,一手揪住天牛的背。那天牛一下一下弓著背,想掙出命去,但最後無一例外地進(jìn)了它們該去的地方,就是說,最後都死了。有的叫我丟進(jìn)村裡女人的脖裡,人家驚叫著一捏,扔到地上,叭嘰一聲,就踩成綠泥了;有的,我們用線繩拴了它的腿,它拽呀拽呀,直到?jīng)]了腿;還有的,叫公雞吃了。公雞不愛吃天牛,但餓極了它也會(huì)飢不擇食的。那背了母親進(jìn)老山的雪羽兒太像天牛了,她不知道自己將走向何處。跟我一樣,我也不知道自己將走向何處。跟人類一樣,人類也不知自己將走向何處。就這樣,我們都不知道自己走向何處。

老山很深。某年,我背個(gè)黃包,進(jìn)了老山,我走了二十多天,直到見到了那些麻籽兒一樣撒在山窪裡的狼們。阿甲說,你進(jìn)的,並不是真正的老山。見了那些狼後,你還可以往前走。狼不會(huì)吃你的。狼多不擡羊。我說,這話,老先人都這麼說,都說狼多不擡羊。可是那些狼知道這話嗎?要是它們是一羣沒有文化的狼,把我當(dāng)點(diǎn)心吃了。我有啥法子?阿甲說,也倒是。

雪羽兒定然也看到了那樣一羣狼。那時(shí)節(jié)狼多,野獸當(dāng)然也多。狼有別的食物時(shí),它們是不吃人的。當(dāng)然,它們定然也想吃,可它們是土地爺?shù)墓贰M恋貭斦f,你們可不能吃人。狼就說不吃不吃。它們就呆呆地望著雪羽兒,任哈喇子——也就是涎液——流上三丈長也不吃。

雪羽兒望著那羣狼,像望著家府祠的那隻大羊一樣。她不怕狼。阿甲親眼見到雪羽兒將一隻狼撕成了碎片,跟撕一團(tuán)破布一樣。聽說,雪羽兒練過鐵砂掌,鬥裡裝上鐵砂,她或是插,或是抓,練了千日,一抓人,就是一把肉呢。村裡人都這麼說。有時(shí)候,女人們就說:“羽兒,玩?zhèn)€玩意兒。”雪羽兒就抓一把綠豆,一攥,就全成豆麪了。她當(dāng)然不怕狼。

我不喜歡阿甲說的這個(gè)情節(jié)。因爲(wèi),在我的印象中,雪羽兒練的是硃砂掌。她纔不練鐵砂掌那號(hào)粗笨功夫呢,因爲(wèi)練鐵砂掌者,手上盡是老繭。後來,《空行母應(yīng)化因緣》中說,雪羽兒練的是綿掌,跟硃砂掌一樣,是內(nèi)家功夫。練綿掌者,掌軟似綿,捉了她的手時(shí),會(huì)有種被融化的感覺。這就好,雖然我沒機(jī)會(huì)捏她的手,但想想總可以吧?反正閒著也是閒著。

狼們望著雪羽兒,它們不望她背上的老女人。狼知道老女人不好吃。老女人身上沒油,只有幹皮和骨頭。那女子定然好吃,尤其那健美的腿,嚼起來,瓷瓷的,跟羊眼珠子一樣。可它們只是抿了抿嘴,它們想:誰叫我們是土地爺?shù)墓纺兀?

就是在那羣狼的注視下,雪羽兒走進(jìn)了老山。

後來,又走進(jìn)一個(gè)驚心動(dòng)魄的故事裡。

第19章 憤怒的烏鴉 (2)第73章 破戒的僧侶 (2)第72章 破戒的僧侶 (1)第12章 《夢魘》之“誅法” (3)第47章 《夢魘》之“涅槃” (1)第23章 朝聖的僧侶 (2)第90章 來自亙古的禮儀 (2)第44章 《夢魘》之“怙主” (3)第87章 命運(yùn)的空樂 (3)第73章 破戒的僧侶 (2)第31章 《夢魘》之“剃度” (1)第44章 《夢魘》之“怙主” (3)第80章 初冬的陽光 (2)第72章 破戒的僧侶 (1)第26章 青龍煞 (3)第7章 偷青 (1)第56章 寺門上的破鞋 (1)第27章 夜裡的蠶豆聲 (1)第29章 夜裡的蠶豆聲 (3)第25章 青龍煞 (2)第31章 《夢魘》之“剃度” (1)第12章 《夢魘》之“誅法” (3)第71章 做法器的皮子 (3)第9章 偷青 (3)第82章 菩薩 (2)第59章 金剛家的木驢 (1)第18章 憤怒的烏鴉 (1)第70章 做法器的皮子 (2)第85章 命運(yùn)的空樂 (1)第53章 雞毛傳帖 (2)第64章 《夢魘》之五:阿甲的詛咒 (1)第7章 偷青 (1)第63章 屠漢的心靈第73章 破戒的僧侶 (2)第8章 偷青 (2)第59章 金剛家的木驢 (1)第39章 護(hù)法神牛 (2)第79章 初冬的陽光 (1)第77章 瘸拐大遛皮子 (1)第90章 來自亙古的禮儀 (2)第69章 做法器的皮子 (1)第86章 命運(yùn)的空樂 (2)第85章 命運(yùn)的空樂 (1)第48章 《夢魘》之“涅槃” (2)第17章 天外的老山 (2)第6章 阿番婆 (2)第51章 朝聖之旅 (3)第52章 雞毛傳帖 (1)第71章 做法器的皮子 (3)第48章 《夢魘》之“涅槃” (2)第43章 《夢魘》之“怙主” (2)第8章 偷青 (2)第51章 朝聖之旅 (3)第48章 《夢魘》之“涅槃” (2)第31章 《夢魘》之“剃度” (1)第1章 本書緣起 (1)第91章 尾聲第66章 雪羽兒或是她媽的另一種死法 (1)第90章 來自亙古的禮儀 (2)第58章 寺門上的破鞋 (3)第37章 落網(wǎng)的飛賊 (2)第55章 西夏的走水 (2)第74章 紅蝙蝠棲息的洞窟 (1)第20章 憤怒的烏鴉 (3)第14章 飛賊的來歷 (2)第14章 飛賊的來歷 (2)第1章 本書緣起 (1)第1章 本書緣起 (1)第33章 《夢魘》之“剃度” (3)第40章 護(hù)法神牛 (3)第91章 尾聲第90章 來自亙古的禮儀 (2)第12章 《夢魘》之“誅法” (3)第57章 寺門上的破鞋 (2)第47章 《夢魘》之“涅槃” (1)第67章 雪羽兒或是她媽的另一種死法 (2)第22章 朝聖的僧侶 (1)第90章 來自亙古的禮儀 (2)第2章 本書緣起 (2)第4章 西夏的鐵鷂子 (2)第83章 施咒者第23章 朝聖的僧侶 (2)第39章 護(hù)法神牛 (2)第80章 初冬的陽光 (2)第12章 《夢魘》之“誅法” (3)第68章 雪羽兒或是她媽的另一種死法 (3)第16章 天外的老山 (1)第41章 護(hù)法神牛 (4)第49章 朝聖之旅 (1)第17章 天外的老山 (2)第44章 《夢魘》之“怙主” (3)第36章 落網(wǎng)的飛賊 (1)第5章 阿番婆 (1)第44章 《夢魘》之“怙主” (3)第43章 《夢魘》之“怙主” (2)第16章 天外的老山 (1)第66章 雪羽兒或是她媽的另一種死法 (1)第54章 西夏的走水 (1)第87章 命運(yùn)的空樂 (3)第92章 談“打碎”和“超越”(代後記) (1)
第19章 憤怒的烏鴉 (2)第73章 破戒的僧侶 (2)第72章 破戒的僧侶 (1)第12章 《夢魘》之“誅法” (3)第47章 《夢魘》之“涅槃” (1)第23章 朝聖的僧侶 (2)第90章 來自亙古的禮儀 (2)第44章 《夢魘》之“怙主” (3)第87章 命運(yùn)的空樂 (3)第73章 破戒的僧侶 (2)第31章 《夢魘》之“剃度” (1)第44章 《夢魘》之“怙主” (3)第80章 初冬的陽光 (2)第72章 破戒的僧侶 (1)第26章 青龍煞 (3)第7章 偷青 (1)第56章 寺門上的破鞋 (1)第27章 夜裡的蠶豆聲 (1)第29章 夜裡的蠶豆聲 (3)第25章 青龍煞 (2)第31章 《夢魘》之“剃度” (1)第12章 《夢魘》之“誅法” (3)第71章 做法器的皮子 (3)第9章 偷青 (3)第82章 菩薩 (2)第59章 金剛家的木驢 (1)第18章 憤怒的烏鴉 (1)第70章 做法器的皮子 (2)第85章 命運(yùn)的空樂 (1)第53章 雞毛傳帖 (2)第64章 《夢魘》之五:阿甲的詛咒 (1)第7章 偷青 (1)第63章 屠漢的心靈第73章 破戒的僧侶 (2)第8章 偷青 (2)第59章 金剛家的木驢 (1)第39章 護(hù)法神牛 (2)第79章 初冬的陽光 (1)第77章 瘸拐大遛皮子 (1)第90章 來自亙古的禮儀 (2)第69章 做法器的皮子 (1)第86章 命運(yùn)的空樂 (2)第85章 命運(yùn)的空樂 (1)第48章 《夢魘》之“涅槃” (2)第17章 天外的老山 (2)第6章 阿番婆 (2)第51章 朝聖之旅 (3)第52章 雞毛傳帖 (1)第71章 做法器的皮子 (3)第48章 《夢魘》之“涅槃” (2)第43章 《夢魘》之“怙主” (2)第8章 偷青 (2)第51章 朝聖之旅 (3)第48章 《夢魘》之“涅槃” (2)第31章 《夢魘》之“剃度” (1)第1章 本書緣起 (1)第91章 尾聲第66章 雪羽兒或是她媽的另一種死法 (1)第90章 來自亙古的禮儀 (2)第58章 寺門上的破鞋 (3)第37章 落網(wǎng)的飛賊 (2)第55章 西夏的走水 (2)第74章 紅蝙蝠棲息的洞窟 (1)第20章 憤怒的烏鴉 (3)第14章 飛賊的來歷 (2)第14章 飛賊的來歷 (2)第1章 本書緣起 (1)第1章 本書緣起 (1)第33章 《夢魘》之“剃度” (3)第40章 護(hù)法神牛 (3)第91章 尾聲第90章 來自亙古的禮儀 (2)第12章 《夢魘》之“誅法” (3)第57章 寺門上的破鞋 (2)第47章 《夢魘》之“涅槃” (1)第67章 雪羽兒或是她媽的另一種死法 (2)第22章 朝聖的僧侶 (1)第90章 來自亙古的禮儀 (2)第2章 本書緣起 (2)第4章 西夏的鐵鷂子 (2)第83章 施咒者第23章 朝聖的僧侶 (2)第39章 護(hù)法神牛 (2)第80章 初冬的陽光 (2)第12章 《夢魘》之“誅法” (3)第68章 雪羽兒或是她媽的另一種死法 (3)第16章 天外的老山 (1)第41章 護(hù)法神牛 (4)第49章 朝聖之旅 (1)第17章 天外的老山 (2)第44章 《夢魘》之“怙主” (3)第36章 落網(wǎng)的飛賊 (1)第5章 阿番婆 (1)第44章 《夢魘》之“怙主” (3)第43章 《夢魘》之“怙主” (2)第16章 天外的老山 (1)第66章 雪羽兒或是她媽的另一種死法 (1)第54章 西夏的走水 (1)第87章 命運(yùn)的空樂 (3)第92章 談“打碎”和“超越”(代後記)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川| 阳东县| 南岸区| 奉化市| 山西省| 莎车县| 瑞昌市| 太保市| 营口市| 高青县| 顺义区| 洛南县| 永修县| 延寿县| 嘉定区| 泽普县| 嘉鱼县| 章丘市| 邢台县| 常州市| 蒲江县| 南昌市| 涡阳县| 麻栗坡县| 县级市| 阳春市| 博兴县| 深圳市| 汽车| 隆化县| 景东| 福建省| 双江| 维西| 蚌埠市| 舞钢市| 玉门市| 射阳县| 双江| 乐清市| 蒙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