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6章 進京

花費了二十三日的時間,一場漫長的談判終於結束。

殷朝原本的宗室子弟,遣散爲民,皇室衆人,賜一閒散爵位在京城養老,從內庫中調撥一部分銀錢相贈,而且拿著朝廷的俸祿,不過,爵位遞減,其實皇室也沒什麼人了,其他王爺都成了俘虜,只剩下攝政王靖王還有他的兒女。

攝政王有自己的王府別院,登上攝政王位還沒多少日子,如今一切恢復從前而已。

說實話,靖王爺或許有那麼一點點的失落,可也不至於太過失落,之前的那些事情,彷彿是一場大夢,似乎他迷迷糊糊地就起兵造反,然後迷迷糊糊地成了攝政王,隨即又被一個沒怎麼放在眼裡的大臣拉下了馬。

他的下場比起其他王爺來說已經算是好的。至少沒有淪落成階下囚。

楊蘊秋的人對待俘虜十分優待,尋常的軍士都覺得東川軍很不錯,但這不包括那些位高權重之人,因爲東川軍對於俘虜的優待是一視同仁,無論你是當官的,世家貴族,還是尋常百姓,吃住全都一樣,即便吃住的條件甚好,他們還是不滿意。

衛王也是俘虜中的一員。

別看他和楊蘊秋有交情,在這種謀朝篡位的事情上,他一樣沒有受到特別對待。

俘虜們經過甄別,遣散回家的遣散回家,加入東川軍的加入東川軍,已經被帶走進行新兵訓練,現在俘虜營裡剩下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還有他們的親信私兵。

以前還有個軍士和衛王同住,現在他自己單獨住了一個大帳篷,帳篷很不錯,住著當然比不上他自己的王府,卻比這段時日軍中生涯要舒服得多。

雖然他的側妃,小妾和兒女都不住在一塊兒,不過上課和放風的時間都能見到,兒女不但沒瘦,反而比前些日子胖了一點兒,顯然沒怎麼遭罪,就是側妃明顯憔悴衰老了,這也正常,大人們想得多,考慮得多,就是吃喝不缺,心思太重也要傷身。

衛王嘆了口氣,不知道孫兆明要怎麼處置自己,說實話,他一點兒反抗的意思都沒有,他比別人更明白,那個人不是一般人,他不想要這個江山也就罷了,可走到這一步,想必是非要不可,即使有人反抗,怕抵擋不了‘天威’。

何況,大部分人都不喜歡戰亂。

外面響起叮叮噹噹的聲響,有個很高大的聲音喊道:“開飯了,開飯了。”

衛王隨手拿起自己的飯盆就往外走,走了兩步才苦笑,他這都成了習慣,聽見叮噹聲就兩條腿自己動,去上課,去活動,去吃飯……

食堂很乾淨。

衛王拿著飯盆過去,前面已經排了十幾個人,都穿一樣的衣服,到分不太清楚彼此的身份,一份米飯,一份清蒸排骨,一份炒豆角,一份炒油菜,大冬天的能吃上綠油油的蔬菜,簡直是至高無上的享受。

商王和景王也在,三個人湊了一桌。

現在王爺裡面,除了攝政王靖王之外,就剩下他們三個,本來商王和衛王的關係還有點兒糟糕,這會兒湊在一處,也沒有鬧騰的心思。

沉默片刻,景王嘆道:“聽說過幾天……孫兆明就要進京,下個月便登基。”

衛王沒有說話。

商王眼中閃過一抹極致的憤怒,冷哼一聲:“亂臣賊子!”

殷朝本是他們穆家的天下,一夕之間,變幻龍庭,他們馬上就成了前朝的皇室,心裡怎能好受?衛王嘆氣,苦笑道:“罷了,罷了,千百年來不都是如此,一百年前祖宗能搶下別人的江山,一百年後,自然也有另外的人能搶下咱們穆家的江山,世道輪迴而已。”

商王再不說話,心裡卻想,要是當初太子不死,順利登基,是不是情況不會變成現在這般?即便在封地終老,他也還是皇親國戚,還是手握實權的王爺,哪像現在,不光前途不明,就連身家性命也不知道保得住,還是保不住。

一羣前朝王爺愁眉苦臉,整個俘虜營卻是張燈結綵,很是熱鬧,連伙食都好了許多,一日三餐加宵夜,全是大魚大肉的好東西。

楊蘊秋坐在桌前,每天雷打不動地練習繪製陣圖,二丫趴在他身後比比劃劃,挑選服裝,馬上要進京了,他的衣服做出來好幾套,甚至還有一身明黃色的龍袍,可他還沒有決定穿什麼服裝進京。

未曾登基,穿龍袍並不合適,穿前朝的官服更是不行,偏偏事情發生的太快,東川軍的服裝還是以前殷朝的時候做的,東川軍真要穿殷朝的軍服進京,那也未免太過諷刺。

楊蘊秋按住二丫的手,笑道:“別忙,很快新衣服就做好了,你也出去逛逛,這些日子跟著奔波,想必累了,帶你的小姐妹們一起出去走走。”

二丫皺著眉應了,走的時候一步三回頭,比她家主子還惦記,畢竟進京是大事,京城的老百姓都要出來看,衣服不得體,那該多麼令人失望。

王逸和劉勝正忙此事,請了好幾位服裝設計師設計服裝,王逸也就罷了,聽說劉勝把他一顆COSPLAY的心徹徹底底地展示了一遍,各種電影遊戲的服裝都弄出一件兒看。

那些衣服送到楊蘊秋面前,楊蘊秋隨意掃了一眼,就相中了劍網三的各種套裝,他選了萬花的南皇套自己穿,玄色在這個時代也被認爲是貴重的眼色,貴人穿正好,其他人各自選自己喜歡的就是。

不得不說,楊蘊秋本身的年紀也不算大,有這麼點兒童心很正常。

至於東川軍,一水墨色的甲冑,選用的天策蚩尤套的外觀,很精緻,也挺漂亮的,至少東川軍的軍士們拿到新衣服都喜歡的不行。

等到衣服準備好,選擇的一色的高頭大馬也就位,大隊人馬終於浩浩湯湯地進京。

整個京城被洗掃的乾乾淨淨,準備迎接新的主人進入。

無數老百姓在街道上迎接。

東川軍這陣子給老百姓留下的印象不錯,不光是行軍的時候秋毫不犯,連老百姓們主動送東西勞軍,也能拿回不少銀錢,到比販賣劃算許多,仁義之師的名聲早就傳遍了大江南北,縱使京城的百姓還是忐忑不安,至少沒有太過牴觸。

更何況,東川軍還抵擋了蠻族的入侵。

老百姓們沒讀多少書,可心裡還是想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再者說,三十年前朝廷和蠻族才進行過一次大規模的戰爭,當時瓦塔族攻入中原,殺人無數,毀滅了不知多少村莊城鎮,彼此之間有深仇大恨,那些經歷過災難的老人們還活著,仇恨還沒有放下,東川軍北拒蠻族,就是大功勞,有這樣的功勞在,對他們掌控這個國家很有好處。

老百姓熙熙攘攘地在街面上擁擠。

維持秩序的東川軍軍士並不粗魯野蠻,甚至連高聲呵斥都沒有,只是手挽著手組成一條長龍,不許人越雷池半步而已。

這些軍士面無表情,看著很可怕,個個都身體健壯,和以前殷朝那些流裡流氣的大頭兵完全不同,非常有威勢。

轟隆聲震天動地,人們一靜,擡頭望去,遠遠地已然能夠看到東川軍的黃龍旗。

孫兆陽也坐在一家茶樓的二樓上,他本不想來,可不知道爲什麼,今天一大早起身,不自覺就上了街。

最近一段時間風雲變幻,許多人戰戰兢兢,他身在京城,太子死亡之後投了靖王,因爲是孫兆明的大哥,一開始沒少被欺辱,但也因爲他是孫兆明的大哥,熬過最初的一段時間之後,別人對他客客氣氣,他的身份地位好像一瞬間就被拔高了許多。

真是不可思議——什麼時候那個膽小懦弱,從不被他放在眼裡,連看也不想看一眼的庶出弟弟,竟然有了這麼大的影響力。

他出仕十餘年,在這十餘年裡,從沒有想過有朝一日會被孫兆明踩在腳底下,哪怕孫兆明先中了狀元,後來得皇帝的看重,一路坐到封疆大吏的位置上,他也從不在意——畢竟,封疆大吏說起來是位高權重,但那也只是地方而已,他在京城再不顯眼,也是在京城,他孫兆陽很得太子的信任,在東宮,就連太子太傅也比不上自己的地位,將來太子登基,他必然是肱骨大臣。

孫兆陽始終覺得這一天就在眼前,皇帝年紀已老,太子很快就會登基。

也的確如此,他還記得,那日太子身著重孝,藉著月光賜他美酒一壺,雖然還是個孩子,身體單薄,卻壯志凌雲:“朕會成爲一代好君王……只是藩王們的權力太大,朕一定要真正擁有這個天下,哪怕花十年,二十年,朕也一定能夠做到。”

當時自己怎麼想?他想,他一定好好輔佐陛下,他一定能名留青史,成爲一代權臣,君臣相得,讓孫家成爲名門世家。

沒想到,他的雄心壯志剛剛冒出頭來,太子被刺身亡,諸王叛亂,朝廷一下子就亂了,好像太平盛世就如泡沫一般,輕輕碰觸,便粉身碎骨。

樓下的歡呼聲一陣又一陣,如浪濤一般永不停歇,孫兆陽低下頭,遠遠看到明明還比自己小五歲,卻一身威嚴的孫兆明,騎著高頭大馬,一身墨色盔甲,在軍容齊整的侍衛隊包圍下在御街上走過,走向他只能敬畏的皇宮。

無數人拜倒,他也不得不屈膝下跪。

孫兆陽低著頭,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個幻象——被萬人簇擁的君王是自己,而匍匐在自己的腳下,乞求憐憫的纔是那個低賤的庶子。

奈何,就連他自己也知道,這是幻象。

隊伍消失,孫兆陽隨著其他人一起起身,整理了下衣襟,面上同樣露出喜氣洋洋的笑容來,他的心性向來堅定,無論心裡怎麼想,真正行動起來,總能做出對自己最好,最正確的選擇,以前他母親於氏便說過,他這樣的性子,無論遇見什麼檻兒,一準兒能順利度過,他這樣的人,纔會活得比別人更好。

楊蘊秋可不知道就是進一下京城,自己那個便宜大哥就想了這麼多,事實上,他都把孫兆陽忘了,若沒人提醒,或許都想不起有這麼一個人來。

他的年紀不算大,性子再沉穩,被這麼多人叩拜歡呼,還是覺得飄飄然,進了皇宮,楊蘊秋都來不及和已經搬出去的靖王爺見面,就灌了兩杯涼茶,才把那種暈暈乎乎的感覺拋開。

“怪不得凡是得到權力的人,無論發生什麼都不願意放手。”

楊蘊秋吐出口氣,“權力如甘泉,一旦嚐到了滋味,只要是男人,就彷彿中了毒,上了癮,除非年老體衰,鬥志全無,否則誰都無法放棄。”

這種感覺實在是太奇妙,也太好。

可惜,接下來劈頭蓋臉拍下來的一大堆事兒,徹底打得楊蘊秋清醒了頭腦。

皇宮要修葺,宮裡那些太監宮女們要處置,大臣們要安撫,有功的升官發財,有罪的也要懲罰,還有,登基大典也要準備。

最要命的是,穆南笙死前幾年,拼命納美人進宮,前朝留下來一大堆年輕的美女。這些人還在宮裡窩著,總不能直接打入冷宮,一輩子讓人家不見天日。

一連數日,楊蘊秋總覺得自己就是去個花園,也有人窺探,那些美人們幾乎都要明目張膽地投懷送抱了。

按照這個世界的規矩,他是勝利者,按說這些美女都是他的戰利品,是可以隨便享用,奈何楊蘊秋可沒這種心思。

實在受不住,他只好把王逸他們全都叫到宮裡來幫忙,先讓太監宮女們各司其職,至於前朝**的美女,世家大族的,願意回家的放回家,不願意的先劃分了兩個宮殿全塞進去,其他民間新近的宮女,采女,也大批大批地放人,因爲東川軍的將士們沒娶老婆的有很多,劉勝出主意,乾脆來了一次相親大宴。

別說,這些宮女美人們還真有不少很樂意,確實有的女子想要成爲皇帝嬪妃,但也有不少中意平靜的生活,這些東川軍將士都是皇帝的親信,將來肯定前程不錯,嫁過去還能當正房奶奶,又是皇帝賜的,在家裡的地位更高一籌,又有什麼不好?

這些女人解決了,還有一批麻煩人物,就不大容易處理——穆南笙留下來的,因爲戰亂,死了駙馬在守寡的樂平公主,還有他最小的兩個兒子。

第116章 同學第132章 三年第121章 交談第62章 熱鬧第147章 仙師第51章 籌劃第70章 驚變第131章 勝利第36章 搶錢第170章 思想第163章 生計第58章 借宿第23章 忌辰第153章 逛街第66章 正氣第56章 歸宗第175章 災難第77章 救駕第186章 蠻荒第136章 戰爭第146章 熱鬧第59章 蟒蛇第181章 無事第100章 小心眼第一百九十章第48章 美人第90章 美食第185章 先賢第85章 女子第28章 幸運?第16章 打工第179章 威脅第15章 教育第89章 書本第182章 退去第138章 優勝第147章 仙師第37章 故人第170章 思想第58章 借宿第14章 幻境第48章 美人第172章 慘事第一百五十五章第51章 籌劃第50章 初至第71章 救人第224章 作傳第174章 戰事第19章 圓月第27章 協力第22章 劍舞第一百九十章第145章 新鮮第136章 戰爭第172章 慘事第9章 震驚第138章 優勝第64章 紫雲齋第78章 驅鬼第169章 驚訝第140章 鄉親第121章 交談第111章 考試第32章 遊戲第74章 科舉第183章 佞臣?第90章 美食第65章 多想第26章 瘴第151章 穿越第24章 出發第182章 退去第166章 皇帝第203章 周家?第174章 戰事第226章 驚變第40章 課程第102章 試探第196章 鬧夜第177章 戰爭第164章 幻陣第156章 幻術第3章 劫第63章 寶石第131章 勝利第158章 人情第162章 噁心第115章 享受第51章 籌劃第136章 戰爭第125章 爆破第5章 價錢第93章 機甲賽第147章 仙師第88章 功德第156章 幻術第127章 回校第148章 攀巖第九十八章
第116章 同學第132章 三年第121章 交談第62章 熱鬧第147章 仙師第51章 籌劃第70章 驚變第131章 勝利第36章 搶錢第170章 思想第163章 生計第58章 借宿第23章 忌辰第153章 逛街第66章 正氣第56章 歸宗第175章 災難第77章 救駕第186章 蠻荒第136章 戰爭第146章 熱鬧第59章 蟒蛇第181章 無事第100章 小心眼第一百九十章第48章 美人第90章 美食第185章 先賢第85章 女子第28章 幸運?第16章 打工第179章 威脅第15章 教育第89章 書本第182章 退去第138章 優勝第147章 仙師第37章 故人第170章 思想第58章 借宿第14章 幻境第48章 美人第172章 慘事第一百五十五章第51章 籌劃第50章 初至第71章 救人第224章 作傳第174章 戰事第19章 圓月第27章 協力第22章 劍舞第一百九十章第145章 新鮮第136章 戰爭第172章 慘事第9章 震驚第138章 優勝第64章 紫雲齋第78章 驅鬼第169章 驚訝第140章 鄉親第121章 交談第111章 考試第32章 遊戲第74章 科舉第183章 佞臣?第90章 美食第65章 多想第26章 瘴第151章 穿越第24章 出發第182章 退去第166章 皇帝第203章 周家?第174章 戰事第226章 驚變第40章 課程第102章 試探第196章 鬧夜第177章 戰爭第164章 幻陣第156章 幻術第3章 劫第63章 寶石第131章 勝利第158章 人情第162章 噁心第115章 享受第51章 籌劃第136章 戰爭第125章 爆破第5章 價錢第93章 機甲賽第147章 仙師第88章 功德第156章 幻術第127章 回校第148章 攀巖第九十八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阳县| 张家界市| 若羌县| 澄江县| 宕昌县| 万全县| 孙吴县| 阿城市| 昌乐县| 广昌县| 伊春市| 鄂托克旗| 柳林县| 思南县| 清镇市| 塔城市| 呈贡县| 凤凰县| 安徽省| 聂荣县| 错那县| 安义县| 舒兰市| 德保县| 武平县| 平利县| 庆安县| 出国| 天门市| 江华| 昆山市| 松滋市| 宝鸡市| 承德县| 喀喇| 天祝| 正宁县| 山阳县| 隆安县| 蒙山县| 内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