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章 引導輿論、接受監督—領導幹部同媒體打交道能力提升_五、自覺接受輿論監督

五、自覺接受輿論監督

輿論監督,是指新聞媒體對社會上存在和發生的矛盾、問題,進行揭露性、批評性、建議性報道和評價。輿論監督是人民羣衆通過新聞媒體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監督評議的重要途徑,是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對於促進社會矛盾問題的解決、減少社會不和諧因素具有重要作用。

輿論監督是社會的“減震器”“解壓閥”,是新聞工作的職責、人民羣衆的願望,也是黨和政府改進工作的手段。正常的輿論監督,可以讓領導幹部更多地聽到來自人民羣衆的願望和呼聲,有助於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正確對待、自覺接受輿論監督,不僅是黨性的體現,也是自信心的展示,更是善政之舉。只想聽表揚而不想聽批評,就會使人飄飄然,事業就會止步不前,矛盾就會越積越多。

輿論監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通過新聞媒體直接參與實現,具有傳播速度快、開放程度高、社會影響大的特點。報紙可以讓事件隔日面世,一夜間全民皆知;廣播、電視、網絡可以將事件現場直播,頃刻間世人相聞。媒體干預之迅速,其他監督形式無法比擬。同時,媒體的自身特點和規律決定了輿論監督的公開性和開放性,這也是輿論監督的力量源泉。還有,媒體藉助特殊介質和工具,可以客觀、形象地再現人物的言行舉止、事件的真實情景,形成“鐵證”,具有強大的威懾力,所謂“不怕通報,就怕見報”。

近年來,黨和國家不斷推進民主進程,廣開言論渠道,特別是對媒體和公衆輿論

監督政府和領導幹部,始終持肯定和保護的態度。但在現實生活中,一些領導幹部在對待輿論監督上卻缺乏一種“雅量”,一旦“監督”到自己頭上,便如臨大敵,條件反射似的認爲是在“挑刺兒”“找麻煩”。有的動不動就給行使輿論監督的媒體和記者找岔子、扣帽子、打板子;有的對批評報道的內容進行“反調查”,然後拿出一個有利於自己的“結論”,指責批評報道“內容失實”;有的“曲線救火”,調動各種關係,向新聞單位或施加壓力,或苦苦求情,或許以好處,使批評報道“胎死腹中”;更有甚者直接派人威脅謾罵、毆打記者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一個重要手段就是發揮輿論監督包括互聯網監督作用。這一條,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特別要注意,首先要做好。對網上那些出於善意的批評,對互聯網監督,不論是對黨和政府工作提的還是對領導幹部個人提的,不論是和風細雨的還是忠言逆耳的,我們不僅要歡迎,而且要認真研究和吸取。不可否認,被媒體批評可能會比較難受,但是輿論監督是一種寶貴的社會資源。我們的事情做得不對,老百姓有怎樣的想法、希望如何改進,媒體把這些東西反映出來並且積極爲我們出主意,可以使我們不至於盲目、不至於懈怠、不至於失職。即便某些批評報道略有瑕疵,或有所偏激,也沒有必要糾纏不放,這至少給我們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提供了契機;即便在個別報道上我們完全被誤解或冤枉,也不要暴跳如雷,因爲這至少給了我們向羣衆充分解釋的機會。自己工作出了問題,

卻捂著別人嘴巴不讓說,只能歸結爲私心作怪。

能不能自覺接受輿論監督,是對我們是否出於公心、從善如流的檢驗。那種視輿論監督爲“洪水猛獸”,利用公權來橫加干預、封殺,只會養癰遺患,讓小問題釀成大禍端,給黨和人民的事業帶來更大的損失。只有珍惜和呵護輿論監督,培育和健全輿論監督環境,聞過則喜,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才能變“醜事”爲好事,爲百姓謀利,促事業發展。

當然,輿論監督必須堅持正確導向,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必須堅持主觀動機和社會效果的高度統一,這樣纔能有利於黨的方針政策落實,有利於幫助黨委和政府改進工作,有利於增強羣衆的信心,有利於實現社會的穩定。

隨著民主政治的健全和發展,各地各部門都要適應形勢的發展,樹立正確的輿論監督觀,積極支持輿論監督,自覺接受輿論監督,在此基礎上,使輿論監督工作走上規範化、制度化、法治化軌道,爲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和維護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輿論監督對領導幹部來講,既是一種約束,也是一種促進和保護。各級領導幹部應虛懷若谷,把輿論監督作爲端正作風的一面鏡子,作爲改進工作的有力抓手,對待批評報道“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把每一次批評報道都當成促進社會和諧的契機。同時,作爲媒體也要正確使用輿論監督的職權,以實事求是的精神搞監督,用事實說話,不能譁衆取寵、獵奇求怪,更不能道聽途說、以偏概全,損害輿論監督的公信力。

(本章完)

第1章 把握方向、站穩立場—領導幹部政治能力提升_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一、樹立“穩定壓倒一切”的觀念第4章 樹立信仰、模範守法—領導幹部依法辦事能力提升_二、著重培養依法辦事思維第9章 居安思危、沉著應對—領導幹部應對風險能力提升_四、做好風險事件的應急預案第4章 樹立信仰、模範守法—領導幹部依法辦事能力提升_一、樹立依法辦事的思維第1章 把握方向、站穩立場—領導幹部政治能力提升_二、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第7章 慧眼識人、恰當用才—領導幹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六、把人才放在合適的位子上一、牢牢掌握統籌兼顧的工作方法一、建設服務型政黨、服務型政府提出的新要求六、處理羣體性事件時要維護社會穩定第7章 慧眼識人、恰當用才—領導幹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二、堅持標準選拔任用幹部第4章 樹立信仰、模範守法—領導幹部依法辦事能力提升_五、通過學習提高法治素養五、風險發生後要及時作出決策第12章 讀書實踐、永不落伍—領導幹部學習能力提升_三、在工作中要有自律意識第10章 見微知著、化解矛盾—領導幹部維護穩定能力提升_二、提升社會治理的能力四、提升做好羣衆工作的能力一、牢牢掌握統籌兼顧的工作方法第4章 樹立信仰、模範守法—領導幹部依法辦事能力提升_一、樹立依法辦事的思維第11章 引導輿論、接受監督—領導幹部同媒體打交道能力提升_五、自覺接受輿論監督第6章 順勢而變、推陳出新—領導幹部創新能力提升_六、善於總結經驗,推動制度創新第5章 求真務實、真抓實幹—領導幹部執行能力提升_一、做執行型的領導幹部三、不能只講“唱功”而忽視“做功”第10章 見微知著、化解矛盾—領導幹部維護穩定能力提升_五、正確認識人民內部矛盾第8章 上下理順、左右平衡—領導幹部溝通協調能力提升_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三、不能只講“唱功”而忽視“做功”六、處理羣體性事件時要維護社會穩定第7章 慧眼識人、恰當用才—領導幹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五、善於科學評價人才第10章 見微知著、化解矛盾—領導幹部維護穩定能力提升_二、提升社會治理的能力第6章 順勢而變、推陳出新—領導幹部創新能力提升_三、把握客觀規律,促進思維創新第6章 順勢而變、推陳出新—領導幹部創新能力提升_三、把握客觀規律,促進思維創新四、提升做好羣衆工作的能力第5章 求真務實、真抓實幹—領導幹部執行能力提升_一、做執行型的領導幹部第4章 樹立信仰、模範守法—領導幹部依法辦事能力提升_二、著重培養依法辦事思維第4章 樹立信仰、模範守法—領導幹部依法辦事能力提升_五、通過學習提高法治素養第8章 上下理順、左右平衡—領導幹部溝通協調能力提升_六、做好上下級之間的溝通第4章 樹立信仰、模範守法—領導幹部依法辦事能力提升_二、著重培養依法辦事思維第3章 牢記宗旨、轉變職能—領導幹部公共服務能力提升_三、科學進行公共決策第11章 引導輿論、接受監督—領導幹部同媒體打交道能力提升_四、正確引導社會輿論第3章 牢記宗旨、轉變職能—領導幹部公共服務能力提升_五、提供高效公共服務第3章 牢記宗旨、轉變職能—領導幹部公共服務能力提升_二、樹立公共服務的觀念第12章 讀書實踐、永不落伍—領導幹部學習能力提升_五、調適自己的心理八、化危機爲轉機,化風險爲機遇第3章 牢記宗旨、轉變職能—領導幹部公共服務能力提升_四、正確行使公共權力第7章 慧眼識人、恰當用才—領導幹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一、堅持黨管幹部的原則第6章 順勢而變、推陳出新—領導幹部創新能力提升_一、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創新第9章 居安思危、沉著應對—領導幹部應對風險能力提升_四、做好風險事件的應急預案一、正視改革發展中的各種風險第7章 慧眼識人、恰當用才—領導幹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三、在工作中善於發現人才第12章 讀書實踐、永不落伍—領導幹部學習能力提升_一、做終身學習的榜樣第7章 慧眼識人、恰當用才—領導幹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五、善於科學評價人才七、暢通“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的渠道二、領導幹部執行力是一種綜合能力第10章 見微知著、化解矛盾—領導幹部維護穩定能力提升_二、提升社會治理的能力第9章 居安思危、沉著應對—領導幹部應對風險能力提升_三、提升化解各類矛盾的能力五、解決實踐中的矛盾,推動實踐創新第3章 牢記宗旨、轉變職能—領導幹部公共服務能力提升_四、正確行使公共權力第3章 牢記宗旨、轉變職能—領導幹部公共服務能力提升_四、正確行使公共權力二、尊重新聞輿論的傳播規律第12章 讀書實踐、永不落伍—領導幹部學習能力提升_一、做終身學習的榜樣第10章 見微知著、化解矛盾—領導幹部維護穩定能力提升_二、提升社會治理的能力四、在工作中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五、全面推進、重點突破的領導藝術第6章 順勢而變、推陳出新—領導幹部創新能力提升_四、認真分析問題,促進方法創新六、兼顧各方面工作,實現綜合平衡三、協調好社會中的各種利益關係一、建設服務型政黨、服務型政府提出的新要求第6章 順勢而變、推陳出新—領導幹部創新能力提升_二、解放思想,推進觀念創新第12章 讀書實踐、永不落伍—領導幹部學習能力提升_五、調適自己的心理第8章 上下理順、左右平衡—領導幹部溝通協調能力提升_三、善於表達自己的思想第11章 引導輿論、接受監督—領導幹部同媒體打交道能力提升_六、善於運用網絡媒體四、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第7章 慧眼識人、恰當用才—領導幹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三、在工作中善於發現人才第8章 上下理順、左右平衡—領導幹部溝通協調能力提升_六、做好上下級之間的溝通四、提升做好羣衆工作的能力八、化危機爲轉機,化風險爲機遇第4章 樹立信仰、模範守法—領導幹部依法辦事能力提升_三、遵循依法辦事的基本原則四、在工作中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第10章 見微知著、化解矛盾—領導幹部維護穩定能力提升_二、提升社會治理的能力一、樹立全局觀念和團結協作意識第7章 慧眼識人、恰當用才—領導幹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四、能夠正確識別人才第9章 居安思危、沉著應對—領導幹部應對風險能力提升_二、建立風險預警機制第9章 居安思危、沉著應對—領導幹部應對風險能力提升_二、建立風險預警機制第6章 順勢而變、推陳出新—領導幹部創新能力提升_一、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創新六、處理羣體性事件時要維護社會穩定第9章 居安思危、沉著應對—領導幹部應對風險能力提升_六、提升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第7章 慧眼識人、恰當用才—領導幹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六、把人才放在合適的位子上第12章 讀書實踐、永不落伍—領導幹部學習能力提升_四、學會自己糾正自己第5章 求真務實、真抓實幹—領導幹部執行能力提升_六、建立科學的執行制度第1章 把握方向、站穩立場—領導幹部政治能力提升_七、提升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第11章 引導輿論、接受監督—領導幹部同媒體打交道能力提升_四、正確引導社會輿論七、自覺用法律約束和規範自己的行爲第7章 慧眼識人、恰當用才—領導幹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六、把人才放在合適的位子上第9章 居安思危、沉著應對—領導幹部應對風險能力提升_七、妥善處理羣體性事件第5章 求真務實、真抓實幹—領導幹部執行能力提升_四、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第8章 上下理順、左右平衡—領導幹部溝通協調能力提升_六、做好上下級之間的溝通三、增強“四個意識”,維護黨中央權威二、妥善處理現代化建設中的各種關係第8章 上下理順、左右平衡—領導幹部溝通協調能力提升_三、善於表達自己的思想第10章 見微知著、化解矛盾—領導幹部維護穩定能力提升_二、提升社會治理的能力
第1章 把握方向、站穩立場—領導幹部政治能力提升_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一、樹立“穩定壓倒一切”的觀念第4章 樹立信仰、模範守法—領導幹部依法辦事能力提升_二、著重培養依法辦事思維第9章 居安思危、沉著應對—領導幹部應對風險能力提升_四、做好風險事件的應急預案第4章 樹立信仰、模範守法—領導幹部依法辦事能力提升_一、樹立依法辦事的思維第1章 把握方向、站穩立場—領導幹部政治能力提升_二、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第7章 慧眼識人、恰當用才—領導幹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六、把人才放在合適的位子上一、牢牢掌握統籌兼顧的工作方法一、建設服務型政黨、服務型政府提出的新要求六、處理羣體性事件時要維護社會穩定第7章 慧眼識人、恰當用才—領導幹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二、堅持標準選拔任用幹部第4章 樹立信仰、模範守法—領導幹部依法辦事能力提升_五、通過學習提高法治素養五、風險發生後要及時作出決策第12章 讀書實踐、永不落伍—領導幹部學習能力提升_三、在工作中要有自律意識第10章 見微知著、化解矛盾—領導幹部維護穩定能力提升_二、提升社會治理的能力四、提升做好羣衆工作的能力一、牢牢掌握統籌兼顧的工作方法第4章 樹立信仰、模範守法—領導幹部依法辦事能力提升_一、樹立依法辦事的思維第11章 引導輿論、接受監督—領導幹部同媒體打交道能力提升_五、自覺接受輿論監督第6章 順勢而變、推陳出新—領導幹部創新能力提升_六、善於總結經驗,推動制度創新第5章 求真務實、真抓實幹—領導幹部執行能力提升_一、做執行型的領導幹部三、不能只講“唱功”而忽視“做功”第10章 見微知著、化解矛盾—領導幹部維護穩定能力提升_五、正確認識人民內部矛盾第8章 上下理順、左右平衡—領導幹部溝通協調能力提升_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三、不能只講“唱功”而忽視“做功”六、處理羣體性事件時要維護社會穩定第7章 慧眼識人、恰當用才—領導幹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五、善於科學評價人才第10章 見微知著、化解矛盾—領導幹部維護穩定能力提升_二、提升社會治理的能力第6章 順勢而變、推陳出新—領導幹部創新能力提升_三、把握客觀規律,促進思維創新第6章 順勢而變、推陳出新—領導幹部創新能力提升_三、把握客觀規律,促進思維創新四、提升做好羣衆工作的能力第5章 求真務實、真抓實幹—領導幹部執行能力提升_一、做執行型的領導幹部第4章 樹立信仰、模範守法—領導幹部依法辦事能力提升_二、著重培養依法辦事思維第4章 樹立信仰、模範守法—領導幹部依法辦事能力提升_五、通過學習提高法治素養第8章 上下理順、左右平衡—領導幹部溝通協調能力提升_六、做好上下級之間的溝通第4章 樹立信仰、模範守法—領導幹部依法辦事能力提升_二、著重培養依法辦事思維第3章 牢記宗旨、轉變職能—領導幹部公共服務能力提升_三、科學進行公共決策第11章 引導輿論、接受監督—領導幹部同媒體打交道能力提升_四、正確引導社會輿論第3章 牢記宗旨、轉變職能—領導幹部公共服務能力提升_五、提供高效公共服務第3章 牢記宗旨、轉變職能—領導幹部公共服務能力提升_二、樹立公共服務的觀念第12章 讀書實踐、永不落伍—領導幹部學習能力提升_五、調適自己的心理八、化危機爲轉機,化風險爲機遇第3章 牢記宗旨、轉變職能—領導幹部公共服務能力提升_四、正確行使公共權力第7章 慧眼識人、恰當用才—領導幹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一、堅持黨管幹部的原則第6章 順勢而變、推陳出新—領導幹部創新能力提升_一、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創新第9章 居安思危、沉著應對—領導幹部應對風險能力提升_四、做好風險事件的應急預案一、正視改革發展中的各種風險第7章 慧眼識人、恰當用才—領導幹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三、在工作中善於發現人才第12章 讀書實踐、永不落伍—領導幹部學習能力提升_一、做終身學習的榜樣第7章 慧眼識人、恰當用才—領導幹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五、善於科學評價人才七、暢通“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的渠道二、領導幹部執行力是一種綜合能力第10章 見微知著、化解矛盾—領導幹部維護穩定能力提升_二、提升社會治理的能力第9章 居安思危、沉著應對—領導幹部應對風險能力提升_三、提升化解各類矛盾的能力五、解決實踐中的矛盾,推動實踐創新第3章 牢記宗旨、轉變職能—領導幹部公共服務能力提升_四、正確行使公共權力第3章 牢記宗旨、轉變職能—領導幹部公共服務能力提升_四、正確行使公共權力二、尊重新聞輿論的傳播規律第12章 讀書實踐、永不落伍—領導幹部學習能力提升_一、做終身學習的榜樣第10章 見微知著、化解矛盾—領導幹部維護穩定能力提升_二、提升社會治理的能力四、在工作中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五、全面推進、重點突破的領導藝術第6章 順勢而變、推陳出新—領導幹部創新能力提升_四、認真分析問題,促進方法創新六、兼顧各方面工作,實現綜合平衡三、協調好社會中的各種利益關係一、建設服務型政黨、服務型政府提出的新要求第6章 順勢而變、推陳出新—領導幹部創新能力提升_二、解放思想,推進觀念創新第12章 讀書實踐、永不落伍—領導幹部學習能力提升_五、調適自己的心理第8章 上下理順、左右平衡—領導幹部溝通協調能力提升_三、善於表達自己的思想第11章 引導輿論、接受監督—領導幹部同媒體打交道能力提升_六、善於運用網絡媒體四、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第7章 慧眼識人、恰當用才—領導幹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三、在工作中善於發現人才第8章 上下理順、左右平衡—領導幹部溝通協調能力提升_六、做好上下級之間的溝通四、提升做好羣衆工作的能力八、化危機爲轉機,化風險爲機遇第4章 樹立信仰、模範守法—領導幹部依法辦事能力提升_三、遵循依法辦事的基本原則四、在工作中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第10章 見微知著、化解矛盾—領導幹部維護穩定能力提升_二、提升社會治理的能力一、樹立全局觀念和團結協作意識第7章 慧眼識人、恰當用才—領導幹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四、能夠正確識別人才第9章 居安思危、沉著應對—領導幹部應對風險能力提升_二、建立風險預警機制第9章 居安思危、沉著應對—領導幹部應對風險能力提升_二、建立風險預警機制第6章 順勢而變、推陳出新—領導幹部創新能力提升_一、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創新六、處理羣體性事件時要維護社會穩定第9章 居安思危、沉著應對—領導幹部應對風險能力提升_六、提升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第7章 慧眼識人、恰當用才—領導幹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六、把人才放在合適的位子上第12章 讀書實踐、永不落伍—領導幹部學習能力提升_四、學會自己糾正自己第5章 求真務實、真抓實幹—領導幹部執行能力提升_六、建立科學的執行制度第1章 把握方向、站穩立場—領導幹部政治能力提升_七、提升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第11章 引導輿論、接受監督—領導幹部同媒體打交道能力提升_四、正確引導社會輿論七、自覺用法律約束和規範自己的行爲第7章 慧眼識人、恰當用才—領導幹部知人善任能力提升_六、把人才放在合適的位子上第9章 居安思危、沉著應對—領導幹部應對風險能力提升_七、妥善處理羣體性事件第5章 求真務實、真抓實幹—領導幹部執行能力提升_四、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第8章 上下理順、左右平衡—領導幹部溝通協調能力提升_六、做好上下級之間的溝通三、增強“四個意識”,維護黨中央權威二、妥善處理現代化建設中的各種關係第8章 上下理順、左右平衡—領導幹部溝通協調能力提升_三、善於表達自己的思想第10章 見微知著、化解矛盾—領導幹部維護穩定能力提升_二、提升社會治理的能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城固县| 会理县| 穆棱市| 安义县| 清河县| 甘洛县| 晋州市| 昭平县| 南京市| 高台县| 龙州县| 嵊泗县| 香港| 常德市| 拜泉县| 清丰县| 买车| 綦江县| 杭州市| 湛江市| 子长县| 河北区| 古交市| 伊春市| 滦平县| 阿巴嘎旗| 建宁县| 滨州市| 红原县| 永州市| 板桥市| 武清区| 仁布县| 盈江县| 丰顺县| 桂林市| 宝丰县| 博野县| 元氏县| 荔波县| 淅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