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做好風險事件的應急預案
危機,無處不在。有沒有危機意識,能不能有效應對危機,是檢驗一個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標誌。在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我們會始終面對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包括經濟的、政治的、社會的、自然的風險,必須時刻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做好應對各種挑戰的準備。
近年來,我國各類突發事件,尤其是一些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給國家、社會尤其是老百姓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究其原因,主要是有關方面協調不力、配合不夠,以及信息報送不準確、披露不及時。在這種情況下,做好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完善應急機制、體制和法制,對於提高政府預防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全面履行政府職能,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預案也稱作預先整體模擬的計劃與方案,只有先制定預案,並通過日常對預案的演練,才能使整個風險應急系統運轉暢通。制定風險預案防患於未然,是現代風險管理的關鍵所在。根據國際經驗,當代風險管理應該是一個由風險預防、風險準備、風險迴應、風險恢復四部分組成的循環。隨著風險可能危害性的日益增加,風險預防與準備已成爲提高抵禦風險能力的重中之重。
建立健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體系的主要目的,不僅在於發生突發事件時啓動預案予以處置,更重要的是未雨綢繆,平時根據預案有關預防、應急準備等方面的規定,採取各種有效的防範措施、做好應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的各種準備工作,做到有備無患、防患於未然,儘量及時化解可能導致發生突發事件的風險隱患,最大限度地避免、減少突發事件的發生,而當不可避免的突發事件發生後,盡最大可能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目前,我國應急預案框架體系已初步形成。實施總體預案,建立健全社會預警體系和應急機制,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是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執政爲民的重要體現,對於提高預防和處置突發公共事
件的能力,預防和減少各類突發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失,保障公衆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領導·辭典
應急預案
應急預案,是指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基層組織、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爲依法、迅速、科學、有序應對突發事件,最大程度減少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害而預先制定的工作方案。應急預案管理遵循統一規劃、分類指導、分級負責、動態管理的原則。
應急預案按照制定主體劃分,分爲政府及其部門應急預案、單位和基層組織應急預案兩大類。
政府及其部門應急預案由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制定,包括總體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部門應急預案等。(1)總體應急預案是應急預案體系的總綱,是政府組織應對突發事件的總體制度安排,由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制定。(2)專項應急預案是政府爲應對某一類型或某幾種類型突發事件,或者針對重要目標物保護、重大活動保障、應急資源保障等重要專項工作而預先制定的涉及多個部門職責的工作方案,由有關部門牽頭制訂,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後印發實施。(3)部門應急預案是政府有關部門根據總體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部門職責,爲應對本部門(行業、領域)突發事件,或者針對重要目標物保護、重大活動保障、應急資源保障等涉及部門工作而預先制定的工作方案,由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制定。鼓勵相鄰、相近的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聯合制定應對區域性、流域性突發事件的聯合應急預案。
單位和基層組織應急預案由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居委會、村委會等法人和基層組織制定,側重明確應急響應責任人、風險隱患監測、信息報告、預警響應、應急處置、人員疏散撤離組織和路線、可調用或可請求援助的應急資源情況及如何實施等,體現自救互救、信息報告和先期處置特點。大型企業集團可根據相關標準規範和實際工作需要,參照國際慣例,建立本
集團應急預案體系。
做好防範突發事件的預案,要切實加強應急機構、隊伍和應急救援體系、應急平臺建設,整合各類應急資源,建立和健全統一指揮、功能齊全、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機制。還要做好應急預案的培訓和演練工作,不斷提高各級領導幹部、管理人員、應急救援人員的指揮水平和專業技能。要抓好面向全社會的預防、避險、減災等方面的宣傳教育,增強公衆的憂患意識、社會責任意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努力形成全民動員、預防爲主、全社會防災減災的良好局面。要進一步加強法制建設,使應急管理工作逐步實現規範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同時,要抓住一些突發公共事件的新苗頭和薄弱環節,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做好人力、財力、物力的保障工作。要積極探索新路子,創造新經驗,把預防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各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制定完成後,不應當是一成不變的。應當建立動態管理制度,針對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實踐中暴露出的問題,不斷進行修訂、完善,以便進一步增強其針對性、操作性、實用性。各級各類預案都要做到明確、管用,一看就明白做什麼、怎麼做、誰負責,防止照抄照搬、華而不實。
預防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始終貫穿於人類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在一定意義上說,一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就是不斷應對並戰勝各種挑戰和危機的歷史。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好預防和處置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思想準備、組織準備、物質和技術準備,建立健全社會預警體系和應急機制,不斷提高預防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人民羣衆就一定能夠享受更加幸福的生活,我們的社會也一定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加強應急管理,做好防範突發事件的預案,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害,切實保障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是我們黨以人爲本執政理念的充分體現,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