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善於科學評價人才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繼續發展,知識經濟浪潮風起雲涌,以信息技術和生命技術爲代表的高新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國與國之間的綜合國力的競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激烈態勢。綜合國力競爭的核心是人才的競爭。
而國內,我們既面臨“黃金髮展期”,又面臨“矛盾凸顯期”,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發展、保持穩定的任務更爲艱鉅。新的形勢,新的任務,要求我們樹立科學人才觀,努力建設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和廣泛的智力支持。
樹立科學人才觀,加強人才評價工作,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開創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新局面成了新的歷史時期的重要任務。
人才評價是對人才品德、知識、能力和業績等綜合素質和價值的發現、認識和判斷,是人才資源開發的前提和人才工作有效開展的基礎。我國的人才評價工作,經過幾十年的探索、發展,在提高人才隊伍素質、促進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但是,我國的人才評價工作打下了深深的計劃經濟時代的烙印,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許多不相適應的地方。主要是人才視野不開闊,人才評價體系不合理,人才評價方法不科學。人才評價簡單化、庸俗化傾向嚴重存在,評價失真、失實、失誤現象時有發生。
在新的歷史時期,人才評價工作必須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爲指導,緊緊圍繞人才強國戰略,認真貫徹落實科學人才觀,改進評價理念,改革評價手段,改變評價方式,創新評價機制,健全評價體系,公開、公平、公正選拔評價人才,促使更多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真正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可靠的人才和智力支撐。
科學評價人才首先需要我們把品德、知識、能力和業績作爲衡量人才的主要標準,不唯學歷,不唯職稱,不唯資歷,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選人才。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們按學歷、職稱、身份來界定人才,把一些並不一定是人才的人囊括進來,而對一些有真才實學卻不符合“硬槓槓”規定的人卻拒之於人才“花名冊”之外。這種機械的、狹隘的人才標準顯然是不科學的。其次,按照科學人才觀的要求,堅持分類、系統、動態和戰略的原則評價人才。針對不同類型人才特點,制定出不同類型人才評價體系;把品德、知識、能力和業績作爲衡量人才的主要標準,按照德才兼備的要求,對人才進行全面評價;根據個人發展、能力等動態情況,對人才進行科學評價;從歷史與長遠的角度認識、評價人才的戰略能力與業績。另外,堅持科學的人才評價機制。“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的霸王評價,只會使選人用人走入歧途。在新的形勢下,黨政人才由行政評價爲主向以人民羣衆評價爲主轉變,企業管理人才由政府評價爲主向以市場評價爲主轉變,專業技術人才由專家評價爲主向發揮社會化評價機構認可轉變。同時還要增加人才評價的透明度與羣衆參與程度,確立相互有所區別的評價主體和各有側重的評價方法。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歷史反覆印證著這樣一個道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能不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能不能呈現人才輩出、才盡其用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興衰存亡。
堅持科學人才觀,科學評價人才,有利於我們加強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三支隊伍建設,有利於加大人才工作創新力度,提高認識,更新觀念,完善體制機制,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國家的事業中來,把優秀人才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活力凝聚到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上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