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五十四章 三豐之得

一時之間,三豐全身如同火燒,幾乎要將自己焚燬,但是神秘的虛無並不見絲毫動靜。三豐不認爲是血液流轉(zhuǎn)速度不夠,因爲他一番嘗試,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新生嬰兒出生時的心率。

不是血液流轉(zhuǎn)速度的原因,那麼又是什麼呢?難道真的只是因爲冗餘缺失,自動彌補,但是新生嬰兒呢,是因爲剛出生時點滴氣息全無嗎?

如果是這樣也說得過去,新生嬰兒剛出世時嗷嗷大哭,可能正是因爲一時之間,猛烈的氣息籠罩全身,受到強烈刺激的結(jié)果。

但是三豐認爲不會這麼簡單,因爲他對氣息的流轉(zhuǎn)有深刻體會,如此猛烈的氣息籠罩,別說新生嬰兒,就是他的身體也槓不下來。

諸多想遍,毫無結(jié)果,又要另行他法,別人可能氣餒,偏偏三豐固執(zhí)。如此一根筋,怪不得會在十八澗苦等古風(fēng)十幾年,如果不是桃避和窮仔出現(xiàn),可能還會等下去。桃避說到這裡都帶著佩服,帶著敬重。

完全身體形態(tài),都有精、氣、神,精的作用與神的作用明顯,一個不但能給身體提供養(yǎng)分,還有血脈之危暗藏,一個誕生意念,產(chǎn)生意識,使人擺脫矇昧,得以認知事物,感知變化。那麼氣息的作用是什麼呢?

想不通誕生,三豐就想作用。萬事萬物,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總不可能憑空存在,總有它的獨特作用。那麼氣息的作用到底是什麼?

是啊,氣息的作用是什麼呢?桃避這一問又讓丁一陷入思考,他已經(jīng)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三豐的境界,在敘說中同步出現(xiàn)思考,在敘說中瞭解答案。

這個問題可能從沒人想到,即使是被稱爲天下才俊,獨得九色傳說潛質(zhì)的古風(fēng),也只是觸及,借用氣息的神秘,在曲折小徑自成規(guī)則不可能修煉的情況下,行修煉之實,收穫身體的超級強悍。

想到古風(fēng),自然想到丁一,想到丁一,就想到丁一的神奇,冰山盆地留下易筋經(jīng)寶藏,留下全新修煉之法,留下無比精深透徹的陣法。三樣?xùn)|西無一不奇,被複生列爲復(fù)生帝國三寶,非她認可,不得外傳,不得修習(xí)。

三豐因爲是自己人,而且忠貞厚誠,復(fù)生帝國對他諸法不禁,三豐得以翻閱陣法,帶著親近,帶著思念,只要是丁一之事,他沒有不感興趣的,只要是丁一所留,他無不細細研究。

陣法也被他研究過,身邊三樣寶貝,都是他親手抄錄,一個是易筋經(jīng),一個是修煉寶典,一個是陣法總陳。其中陣法總陳是卜怪所留,但有丁一的感悟記載其中。

陣法總陳開篇就是天地生太極,太極分陰陽,陰陽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是對天地規(guī)則的探索,萬物因此成勢,有勢纔有形。這是對天道自然的探索,萬物因此平衡,平衡纔有虧補,虧補纔有動靜。勢和平衡正是陣法的理念基礎(chǔ)。

聽到這裡丁一猛然開竅,陣法他再熟悉不過,陰陽平衡,氣息流轉(zhuǎn)爲何存在,就是因爲要調(diào)節(jié)陰陽平衡。人體也有陰陽,也有平衡,靠什麼調(diào)節(jié),靠什麼虧補,正是依靠氣息流轉(zhuǎn),才得以實現(xiàn)。

陰盛則陽衰,陽盛則陰衰,陰盛則軟弱,陽盛則剛強,平衡打破,陰太盛則虧,陽太盛則暴。爲什麼有些人無病無災(zāi),卻莫名其妙的身心疲憊,病容滿面,就是因爲陰陽失調(diào),陰太盛緣故。莫名其妙身如炭火,性情煩躁,則是陽太盛緣故。

嚴重者無病而疾,身死神傷,虛火攻心,體燥身亡。他們的氣息流轉(zhuǎn)出現(xiàn)了問題,陰陽不能彌補,平衡不能維持,丁一不等桃避說下去,心中已經(jīng)有了答案。不過等桃避細說之後,丁一才發(fā)現(xiàn)自己簡單了,三豐之悟,遠超自己所想。

氣息流轉(zhuǎn)的作用,三豐長時間索求無果,懷著思念回憶帝國三寶時,被他猛然間有獲。丁一心想,不但三豐有獲,自己收穫何嘗又小,不但因此對氣息有了瞭解,陣法水平可能因此站上新的高度。因爲這裡面出現(xiàn)了虛無,出現(xiàn)了虛無誕生氣息。

三豐的探索不止於此,一扇門真正打開,他真的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人體有陰陽,萬物有陰陽,天地也有陰陽,後來不知道他是怎麼想到的,嬰兒的出生,正是從母體的至陰出現(xiàn)在了天地間的至陽。

當然這只是一種比較,因爲母體也有陰陽,天地也有陰陽。天地之間,白天陽盛,所以叫陽光,黑夜陰盛,所以叫陰暗,地上陽盛,所以叫陽間,地下陰盛,所以叫陰間。

母體之內(nèi)不見天日,母性本屬陰,當然至陰。相比於母體的至陰,天地的地上屬於陽間,本屬陽正是至陽。嬰兒初始受到至陰至陽的強烈刺激,神秘虛無因此誕生氣息,也帶動了氣息流轉(zhuǎn)。

這種至陰至陽的刺激有兩個。一個是母體的至陰與陽間的至陽,初始失調(diào),失衡出現(xiàn),自動補虧,牽動氣息流轉(zhuǎn)。另外一個是丹田的至陰與本體的至陽,初始失調(diào),失衡出現(xiàn),自動補虧,帶動氣息初始流轉(zhuǎn)。

身體也有陰陽,相比之下,丹田隱於身體內(nèi)部是至陰,其外身體接觸陽間是至陽。同樣的道理,身體其它部位也有陰陽,上是陰下是陽,後是陰前是陽,左是陰右是陽,胸腹是陰頭部是陽,腳是陰手是陽,毛是陰發(fā)是陽,血脈是陰血液是陽,丹田原始本能是**神是陽,意識是陰意念是陽,一切都是相對的,有陰就有陽,有陰陽就有平衡。

天地也有陰陽,地下是陰地上是陽,地面是陰天空是陽,北是陰南是陽,西是陰東是陽,低是陰高是陽,水是陰山是陽。萬物也有陰陽,與人體一樣,不必敘述。一切也是相對的,也講平衡。

三豐因此推斷,陰陽是天數(shù),亙古存在,永遠不變,變化的只是相對,只是平衡。氣息則是陰陽平衡的媒介,有氣息陰陽才能感知失調(diào),才能自動互換,才能實現(xiàn)陰陽平衡。

細小處有細小處的陰陽互換,局部有局部的陰陽互換,整體有整體的陰陽互換,總體有總體的陰陽互換。

陰陽是天數(shù),恆定不變,能夠?qū)崿F(xiàn)陰陽互換的只有氣息,這就是氣息存在的作用。因此氣息是專爲陰陽平衡而生,或者是因陰陽平衡而存在。

因此氣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運轉(zhuǎn),這也是天數(shù)。離開了氣息,陰陽平衡不會被感知,離開了氣息,陰陽失衡不能得到及時彌補。

陰陽失衡天地不穩(wěn),嚴重時可能天地坍塌,重歸虛無。陰陽失衡萬物萎縮,嚴重時可能就此消亡,也歸虛無。那時混沌沒有,虛空也沒有,一切只有虛無,一切又要重新開始,重新開始的前提,又是陰陽平衡,支撐天地,成就萬物。

萬物以元素成形,卻以陰陽成勢,都是萬物存在的前提和基礎(chǔ),都同樣重要。這不矛盾,區(qū)別在於萬物以元素成形,已經(jīng)被無數(shù)人研究,被無數(shù)人接受,被無數(shù)人認可。

而萬物以陰陽成勢,卻還沒有被人認知,還沒有被人探索。這是一塊處女塊,等待開發(fā)。一旦被人們認知,三豐認爲,其作用可能比元素還要神奇,其影響可能比元素還要巨大。

認知元素依靠的是精神,認知陰陽依靠的是氣息。兩者都是人體天生具有,作用卻截然不同。

氣息氣息,虛無誕生即爲氣,流轉(zhuǎn)不止即爲息,氣無息止,息止氣散。因此,血液可以缺失,精神可以受損,唯獨氣息不能缺失,不能受損。呼吸可以停止,飲食可以中斷,唯獨氣息不能停止,不能中斷。

修煉者有修爲幫助,還好說,譬如最初三豐盲目引導(dǎo)氣息流轉(zhuǎn),不見明顯影響,正是因爲有修爲支撐緣故。凡人尤其如此,氣息不能受到任何傷害,如果出現(xiàn)三豐這樣的做法,可能早就暴體而亡。

三豐還對氣息和陰陽的規(guī)則屬性,作出了探索。他認爲氣息純潔,本身不帶任何規(guī)劃屬性,唯一的作用就是溝通陰陽和攜帶陰陽,使陰陽能夠感知虧盈,能夠通過氣息流轉(zhuǎn)補虧去盈。這是也是氣息獨有的特性,其他任何東西都做不到。

陰陽卻帶規(guī)則屬性,譬如天地與丹田,各有規(guī)則就各有陰陽。這種佔有是通過各自的虛無實現(xiàn)的,虛無能夠同化陰陽,將不符合自己規(guī)則屬性的陰陽,自動同化成符合自己規(guī)劃屬性的陰陽。

三豐還發(fā)現(xiàn),氣息有兩種狀態(tài),一種是攜帶陰陽的狀態(tài),一種是不攜帶陰陽的狀態(tài)。攜帶陰陽時,被陰陽吸引,陰陽是天數(shù),其它東西不能左右。不攜帶陰陽時,則能被引導(dǎo)。

第一百四十四章 玄龜神念第二百八十九章 龜蛇虛影第三百四十二章 另類突破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穫巨大第二百一十四章 歲寒四友第二百一十一章 復(fù)現(xiàn)清明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干地支第一百九十一章 身在何處第一百七十章 吳剛伐木第二百四十六章 深刻理解第九章 迷煙醉酒第四百零三章 心魔難解第一百二十六章 氣運之疑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穫鯽魚第三百一十一章 西施之影第一百一十四章 玄龜出世第三百七十二章 以靜制動第一百七十三章 應(yīng)龍女魃第三百四十五章 蜃樓赴邀第二百六十二章 交換消息第四十二章 功智上當第九十八章 以命搏機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穫鯽魚第四百一十五章 遊歷紅塵第七十一章 卜怪遺留第一百四十六章 桃避關(guān)心第二百九十一章 另有天地第一百二十二章 收服無天第二百六十一章 晨鐘暮鼓第三百八十章 震驚震驚第四百二十章 命不該絕第十六章 天荒地老第七十六章 以兔相飼第三百二十五章 易經(jīng)八卦第二百六十一章 晨鐘暮鼓第三十五章 判明原委第三百零九章 渾氏寶藏第一百九十二章 徹底羞辱第七十六章 以兔相飼第三百一十八章 初見徐福第二百七十九章 燈花韻動第三百二十二章 陰陽寶地第三百五十七章 規(guī)劃前程第二百九十一章 另有天地第一百八十章 復(fù)生三論第七十七章 螭龍吃癟第二百四十章 首次開竅第二百五十四章 三豐之得第二百零四章 被困三年第一百七十七章 瑞頊癡情第三百八十五章 新人新事第一百八十九章 深澗探險第三百二十章 大敗徐福第十八章 偷無塵酒第一百零一章 心靈雞湯第三百五十七章 規(guī)劃前程第八十一章 憲翼之禍(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徹底羞辱第二百八十六章 巫山雲(yún)雨第三百五十八章 十年休養(yǎng)第二百六十八章 靈丹交融第三百七十三章 小雞有難第一百九十七章 渾氏征伐第一百五十六章 桃避之母第二百三十三章 奇怪建議第二百三十二章 書信之疑第四百一十七章 邪惡侵蝕第一百零三章 強勢迴歸第三百二十四章 再得寶藏第三百八十五章 新人新事第四百二十八章 三清三分第二百二十五章 隱藏湖底第四百一十八章 諸犍之侵第三百三十一章 太極九層第一百二十二章 收服無天第二百六十五章 九尾回山第四十八章 同赴小徑第三百四十八章 學(xué)怪之強第二十一章 暗藏玄機第三百九十五章 首襲青蔥第二百七十二章 初識褒姒第一百四十章 耕香小鎮(zhèn)第一百三十七章 信念瘋狂第一百九十七章 渾氏征伐第四百零三章 心魔難解第三百七十四章 變態(tài)天劫第二百七十三章 褒姒之辛第二百零三章 威壓已成第二百二十七章 饕餮盛宴第九十六章 宙非氣運第三百七十章 最強後手第四百二十二章 進入洞天第六十七章 祭獻河神第三百四十四章 願化石橋第三百七十章 最強後手第一百七十四章 毒計呈威第一百一十章玉貓吊命第二十九章 初識豪強(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心極盛
第一百四十四章 玄龜神念第二百八十九章 龜蛇虛影第三百四十二章 另類突破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穫巨大第二百一十四章 歲寒四友第二百一十一章 復(fù)現(xiàn)清明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干地支第一百九十一章 身在何處第一百七十章 吳剛伐木第二百四十六章 深刻理解第九章 迷煙醉酒第四百零三章 心魔難解第一百二十六章 氣運之疑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穫鯽魚第三百一十一章 西施之影第一百一十四章 玄龜出世第三百七十二章 以靜制動第一百七十三章 應(yīng)龍女魃第三百四十五章 蜃樓赴邀第二百六十二章 交換消息第四十二章 功智上當第九十八章 以命搏機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穫鯽魚第四百一十五章 遊歷紅塵第七十一章 卜怪遺留第一百四十六章 桃避關(guān)心第二百九十一章 另有天地第一百二十二章 收服無天第二百六十一章 晨鐘暮鼓第三百八十章 震驚震驚第四百二十章 命不該絕第十六章 天荒地老第七十六章 以兔相飼第三百二十五章 易經(jīng)八卦第二百六十一章 晨鐘暮鼓第三十五章 判明原委第三百零九章 渾氏寶藏第一百九十二章 徹底羞辱第七十六章 以兔相飼第三百一十八章 初見徐福第二百七十九章 燈花韻動第三百二十二章 陰陽寶地第三百五十七章 規(guī)劃前程第二百九十一章 另有天地第一百八十章 復(fù)生三論第七十七章 螭龍吃癟第二百四十章 首次開竅第二百五十四章 三豐之得第二百零四章 被困三年第一百七十七章 瑞頊癡情第三百八十五章 新人新事第一百八十九章 深澗探險第三百二十章 大敗徐福第十八章 偷無塵酒第一百零一章 心靈雞湯第三百五十七章 規(guī)劃前程第八十一章 憲翼之禍(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徹底羞辱第二百八十六章 巫山雲(yún)雨第三百五十八章 十年休養(yǎng)第二百六十八章 靈丹交融第三百七十三章 小雞有難第一百九十七章 渾氏征伐第一百五十六章 桃避之母第二百三十三章 奇怪建議第二百三十二章 書信之疑第四百一十七章 邪惡侵蝕第一百零三章 強勢迴歸第三百二十四章 再得寶藏第三百八十五章 新人新事第四百二十八章 三清三分第二百二十五章 隱藏湖底第四百一十八章 諸犍之侵第三百三十一章 太極九層第一百二十二章 收服無天第二百六十五章 九尾回山第四十八章 同赴小徑第三百四十八章 學(xué)怪之強第二十一章 暗藏玄機第三百九十五章 首襲青蔥第二百七十二章 初識褒姒第一百四十章 耕香小鎮(zhèn)第一百三十七章 信念瘋狂第一百九十七章 渾氏征伐第四百零三章 心魔難解第三百七十四章 變態(tài)天劫第二百七十三章 褒姒之辛第二百零三章 威壓已成第二百二十七章 饕餮盛宴第九十六章 宙非氣運第三百七十章 最強後手第四百二十二章 進入洞天第六十七章 祭獻河神第三百四十四章 願化石橋第三百七十章 最強後手第一百七十四章 毒計呈威第一百一十章玉貓吊命第二十九章 初識豪強(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心極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涿州市| 衡阳市| 厦门市| 岳池县| 建平县| 慈溪市| 安达市| 司法| 宕昌县| 会理县| 惠安县| 保山市| 忻州市| 余庆县| 临江市| 金乡县| 青铜峡市| 莱西市| 溧水县| 巧家县| 紫阳县| 承德市| 金华市| 抚州市| 岳阳市| 札达县| 贵南县| 九龙城区| 任丘市| 安泽县| 淮北市| 郯城县| 北海市| 安庆市| 泗阳县| 安徽省| 嘉祥县| 启东市| 通渭县| 慈利县| 霍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