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4章 推進置腹

金融洗劫!

在周作民的聲落下之後,這間帶著英倫風格的飯店客廳內,隨之便陷入沉默之中,雪茄煙的煙霧的在客房內瀰漫著。

陷入沉思中的李子誠甚至都沒有去再去吸指間的雪茄煙,而是任由其在指間燃燒著,煙霧升騰著,瀰漫著。

對於周作民的警告,這次,李子誠倒是不再懷疑了,早在制定逐步推進“幣制改革”時,財政部就已經對國內的存銀進行過統計,而其中最大的阻力不是來自錢莊業,而是外國銀行,中國市場存銀超過十三萬萬兩,而僅上海一地的外國銀行存銀即超過三萬萬兩,全中國外資銀行存銀超過五萬萬兩。

在過去的一年間,爲了“消耗”外資銀行存銀,國務院多次通過各種名目向其借款,從而一方面加大工業投資,一方面利用他日銀價上漲的機會,消除外資銀行存銀對幣制改革的影響,雖說取得一些成效,但效果卻仍不夠顯著。

現在那些洋行看到了其中的機會,銀行又豈會沒看到其中貯藏的“暴利之機”,如果洋行、銀行都投身於這場投機之中,數億兩白銀投入金融投機市場,那……一想到將來的股災,李子誠卻是一陣不寒而悸。

或許在未來幾年內,藉助一戰帶來的發展良機,中國實業可以得到迅速的發展,中國很有可可能在短期內實現國家的工業化。但是,這一場洗劫,能夠劫掠多少財富?也許,數百萬甚至上千萬人,辛苦拼搏數年創造的財富,都會隨著一場“股災”而化爲烏有。

“因此,現在,必須要趁其蠢蠢欲動之時,斷然給其以沉重打擊!”

道出這一句話時,周作民把視線投向總理。

趁其蠢蠢欲動之時。斷然給其以沉重打擊!

周作民的話讓李子誠微覺詫異,他在思索片刻後,意識周作民這次來拜訪自己,恐怕還有別的用意。

“說吧,維新,需要我做什麼?”

通往天津的鐵路上,一輛列車疾速行駛著,這列火車十年前曾是慈禧太后的“花車”。而現在卻是的民國大袁世凱的專列,因袁世凱鮮有少走出中南海,更不要提前往它地的原因,所以平時大都停到火車站中,只有在貴客來臨時,“專列”纔會在其的命令下。駛往天津接待貴賓。

此時,這列於車站中呆了近半年未動的專列,在經過一番檢修之後,便沿著京津鐵路朝著天津駛去,剛過晚上十點。按往常的慣例,或許袁世凱早就早早的上牀休息了,可是今天他卻依然坐在沙發上,確切地說,直到現在,他卻還沒有一絲的睏意。更不要提入睡了。

十點,正是夜深時,今天不知爲何,天空卻是陰雲密佈,車窗外是一片沉人深淵似的黑暗,既沒有半顆星光,也不見一盞燈火。車廂內儘管燈光明亮、溫度恬人,但身著一襲遠征軍式軍裝的袁世凱卻仍有一種寒氣逼人的感覺。這倒不早是溫度低。而是心冷,根本原因是因爲他心中的神魂不寧。

就在幾個多時辰之前,他經歷了一生中最爲驚悸的時刻。在他看來,這種驚悸甚至超過當年攝政王把他趕出京中,似要殺他一般。

“李子誠遇襲!”

這個消急過去或許不顯得有什麼,但是此時顯得格外的刺耳和恐怖。

可以說,在這個消息於總統府內傳開之後,總統府上下的心都揪了起來,即便是精明如樑士詒,亦不知道應該如何處理此事。

“天津,江蘇陸軍有三個半師在天津啊!”

在離京前,聽到樑士詒說這句話時,袁世凱的腦中“嗡”地響了一下,手腳立時便覺綿軟無力。耳畔又響起段祺瑞的話:

“若是李致遠真想起兵,怕擋是不一定能擋住的了!”

段祺瑞的這一句話不是什麼誇大之詞,說的倒也是實話,三個半師,差不多六萬人的百戰精銳,一但打起來,那些從未上過戰場,不過剛整訓一個月的邊防軍豈是他們的對手,至於兩個師的中央陸軍、一個半師的省軍,到時候……

車廂內的自鳴鐘伴著列車的晃盪聲“咔嚓咔嚓”的響動聲,更給這個夜晚增添幾分冷寂。終於袁世凱忍受不了這種難耐的沉悶,吩咐侍從給他泡一懷參茶,同時,又把車窗打開一些,深夜的空氣顯得有些冷冽但卻又有幾分清新。

手捧著一杯熱蔘湯慢慢喝著,袁世凱的心緒漸漸安寧下來後,從事發直到現在,一個大疑慮又從腦海裡浮了出來:是誰幹的呢?

難道又是革命黨?

想著革命黨,心裡一亮:難道說,是革命黨企圖藉機製造內亂?想到這一點,想著那位“盟弟”,袁世凱的心中不免對他生出一絲惋惜之情來。他甚至想到,若是李致遠能再放一些手,能再看一些東西,也許自己和他還真能結一場君臣佳話出來。

用人如用器。

固然李子誠的身上有許多不足之處,而且心裡還不是他袁世凱的人,但他畢竟是今日中國上下,少有的能做事的人,這麼大的中國,能做事,能辦事的人,在過去的一年間,他數來排去,最終,還是沒排出兩個來,至少能像李子誠那樣,把一切都弄的遊刃有餘的人沒幾位。

甚至就連他一想就覺頭大的“財政”、“關餘”、“關稅”、“厘金”等等內外最重之事,他都能輕易的,不動聲色的加以解決。

不僅如此,他現在還大刀闊斧的收拾著地方,而且還能讓地方上無話可說,有些事情,即便是在他袁世凱看起來。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可偏偏在他手裡,卻是順理成章的,別人挑不出任何理由出來。

這樣的人才,若是能爲國所用……不對,如果能爲我所用的話……

可惜,袁世凱心底清楚的知道,李子誠可以爲國所用,但絕不可能爲他所用!也正因如此,袁世凱方纔會在過去的幾個月間。用暗刀阻其之政。

可現在,一次襲擊,卻把他推上了風頭浪尖,閉上眼睛,袁世凱的腦海中浮現出雷振春送過來的照片,那是李子誠坐車和襲擊地的照片,李子誠的坐車幾乎被子彈打成蜂窩,如果子彈稍偏一點。估計……可他活著,好好的活著,而且去了天津。

一開始,袁世凱之所以想去天津,借慰問李子誠向其自證清白,可天津的那三個半師的江蘇陸軍。卻讓他頭痛起來。

乾脆就不去!

可卻能不去,無論如何,天津,這次他都要去定了!

不去天津,就等於給了李子誠藉口。給了他一個“興兵”的藉口,恐怕到時地方上甚至都會支持他,要是那樣的話,中國陷入動亂,打斷現在的發展勢頭不說,他袁世凱又會落得什麼下場?

可去的話。那可是九死一生啊!

萬一,萬一李子誠要是鋌而走險呢?

“致遠,應該不是那樣的人吧!”

思討著,袁世凱的心下卻難免的提心吊膽著,這就像是一場豪賭,就像……嗯,就像當年在朝鮮一樣。

想著自己內心的恐懼,袁世凱突然又是一笑。

當年一人敵一國都沒怕過。怎麼現在到是怕了起來?

如此尋思著,原本一直提心吊膽的袁世凱卻是冷靜了下來,開始思考著,如何安李子誠的心,如何這一關安然渡過去。

現在,遠還沒到決裂的時機,要等!要等下去!

可用什麼去安李子誠的心呢?

哎,看樣子,這次非得出次血了!

想著此行到天津需要做出的一些讓步,袁世凱在心靈深處爲自己嘆息一聲,同樣也是爲李子誠發出一聲嘆息。

這賊老天,也太厚待他了吧!

尋思著和李子誠打交道以來,但凡是涉及根本之事,自己總是被有形無形的困局給逼到無路可退,只能讓李致遠佔盡便宜的現況,袁世凱的心下不禁再次發出一聲嘆息。

這一次,似乎是爲他自己,爲自己的命運!

榮軍飯店十樓套房客廳內,此時只有兩個人迎面相對著,打量著眼前這位年齡甚至沒有幼子大的“結拜兄弟”,袁世凱那張似老農般憨厚的臉上頓時閃現出一絲激動之色。

“致遠,你……”

話時功夫,袁世凱卻已經走到李子誠面前,雙手緊握他的手,不無激動的說道。

“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話時袁世凱禁不住一副老淚縱橫頗爲動情的模樣。

“大總統,您……”

扶著袁世凱的肩頭,李子誠同樣頗爲動情的說道:

“大總統,好了,我不是沒什麼事嘛,讓您擔心了!”

雖說臉上動著情,可袁世凱那雙瞇起來,流著淚的眼睛的卻看著李子誠,這時聽他這麼一說,又見他的雙眼中透著致誠,來時沉重的心緒驟然輕鬆了:看來李子誠這關倒是過去了,以他的聰明,又豈會看不出其中的關節。

可表現是表現,袁世凱知道,無論如何,他都要拿出來一些東西,政治上從來都是如此,沒有適當的犧牲,又豈會有,嗯,妥協呢?

簡單的客氣之後,在這間稍帶著英倫風味的酒店套房客廳裡,身著西式便服的李子誠與袁世凱兩人對坐在大牛皮沙發上,他的面前擺著一杯黑褐色濃咖啡,客人的面前放一碗清綠的龍井茶。

似乎這兩杯不同茶水,就道出了這兩位中國事實上的“最高統治者”的不同之處,在一番似正非正的談話之,慢慢的談話開始進入了正題。

喝著茶,感覺已經鋪墊個差不多,而且對於“刺客”李子誠也是避爾不談的情況下,袁世凱知道,是時候拿出來一些東西了,於是似有意似無意的說道:

“制憲會議定於今年十月十二日。到時正值秋高氣爽,雖適當開會,不過我覺得或許有些太遲了,如果可以的話,我想提前一個月,還是沒問題的,畢竟,這制憲代表又不是全省投票,將軍推薦,再由省議會表決就行了。拖長了,只怕夜長夢多啊!”

從袁世凱的話間,李子誠能聽出他想要讓步的意思,於是想了想說道:

“大總統的這個建議甚是有理,提前的話,倒也沒什麼,只要他們派出合適的制憲代表,中央只需要主持舉行制憲會議就行了!。”

點點頭。袁世凱又接著說道:

“我準備函電各省,強調製憲會議之意義,令各省從速選擇稱職之制憲代表!”

話音落下之時,未理會李子誠眼中閃過的一絲疑惑,袁世凱又繼續說道。

“之前,致遠您覺得爲了保持中立。無論是總統府還是國務院,都不應派員參加,可最近一段時間,我又看了一下外國的制憲會議,似乎美國的制憲會議。華盛頓就參加了……”

袁世凱的話,只讓李子誠心下立即警惕起來,他連忙說道。

“大總統事物煩忙這些事情,想來,也不需要府院參與!”

李子誠的拒絕,似乎早在袁世凱的意料之中。他淡淡笑說道:

“咱們兩人,總得有一個參與會議,只有如此,方纔顯出府院對制憲會議的重視,再則嘛,也省得有人說三道四不是!致遠,你是美國拿過律師執照,可我連聖人書都沒讀過。更不要說什麼西洋之法了,所以,我覺得,你應該參加制憲會議,去主持制憲會議!”

袁世凱的建議,只讓李子誠心下爲之一驚,同時開始琢磨起袁世凱的用意了,如果換做平常,他會覺得袁世凱的這個建議肯定是衝著自己來的,先前的那一番話,不過是一塊引玉之磚罷了,什麼函電各省,什麼從速徵選代表,到最後,可不都爲這麼一句話來鋪墊的,難不成袁世凱想借制憲會議,把自己栓在那?

不對!

如果在襲擊案之前,袁世凱提出這麼一個建議,一定是想把自己拴在會議上,而現在,他提出這個建議,或許是向自己示好,可,怎麼感覺這背後似乎有什麼陰謀啊!

“致遠,”

喝一口茶,袁世凱倒是語重心長的說道。

“雖說憲法是由國會和各省代表制定,但畢竟是要做關係中國千年大計的事業,要制定出一部千年憲法來,除去代表們要持以公心之外,還要有一個人能夠居中調節,而這個人呢,要有威望,要能說服人,而且還要能讓人信服……”

這一番高帽子被戴在頭上,雖說明知是高帽,可話卻說到李子誠的心坎上了,不是因爲高帽,而是因爲制憲會議免不了爭持,所以有一個出面協調這一切,無疑是極爲必要的。

“而這個人,除去致遠之外,我還真不知道,若大的中國誰才適合!”

“若是大總統出面的話,那豈不是更合適嘛。”

“我,”

袁世凱卻是哈哈一笑,手撫著腦門說道。

“我連國學都沒學精,還談什麼制憲啊,這制憲啊、人權啊、自由什麼的,我都弄不明白,怎麼去說服其它人,再者……”

笑容猛然一斂,袁世凱的神情變得很是嚴肅。

“致遠,或許你不知道,我們袁家,還沒有能活過六十的……”、

提及袁家的私事,袁世凱的臉色變得極不自然起來。

“按約法,總統有權提名候選人,最終由國會選之,致遠,你可是我提請的候選人之一,若是不出意外的話,在我身故之後……”

“大總統……”

擺手打斷李子誠的話,袁世凱的神情微微一變,如一仁慈長者般的說道。

“國會定會選你爲大總統,致遠,你聽說完……”

見李子誠又要打斷他的話,袁世凱在揮手製止時說道。

“以致遠之才,做這大總統也是極爲合適的,過去這一年,誰人不識致遠之能?誰人能掩致遠之功?可致遠,雖說你身居中樞,極擅內外之事,但你又可知,你最大不足之處在於何處?”

袁世凱的一聲反問,卻讓李子誠微微一愣,最大的不足之處?這他還真沒有考慮過。

“地方!”

吐出兩字之時,袁世凱又喝了一口茶。

“自清時髮匪之亂起,地方即於中央離心離德,當年武昌首義之後,各省緣何紛紛響應,歸根到底,還是清廷無視地方之聲、無視民聲,這地方做大已達五十餘年,又豈是朝夕之功所能收之?當年若非載灃操之過及,又豈有今日之民國……”

手端著茶杯,雖說的對載灃沒有任何好感,但是在收地方之權上,兩人卻是一致的,也正是這個前車之鑑,袁世凱纔會收權於中央上慎之又慎。在袁世凱說道時,李子誠則不斷的點著頭,對於袁世凱的這番總結,後世早有結論,也正因如此,在收權於中央的過程中,李子誠一面支持地方自治、直選,一面又強調財權,財政從來都萬政之源,只要抓住財權,地方上就亂不起來,至於軍權,同樣是順勢而爲。

“當然,致遠你過去一年收權之行,即便是老成持重者,亦爲之讚歎,放權之時行以收財權,一鬆一緊,可謂是相輔相成……”

“哪裡,哪裡!”

李子誠連忙謙虛的擺起手來。

“可,單是如此還不行,致遠,縱使你千般之長,可卻在地方上弱人一籌,你沒有地方之基啊!”(未完待續。。)

第178章 傀儡第98章 私與公第310章 法蘭西的需求第178章 青年之擇第107章 匯豐帝國第136章 他來得了嗎?第352章 北與南第88章 目標!蘇維耶堡第35章 綠林道第136章 邀請第121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47章 擔保第308章 改變第226章 克虜伯第57章 宋老實第185章 前夜第312章 奮勇隊第3章 囑咐第30章 南苑校場練兵忙 瘋子淬練軍人魂第304章 殺一儆百第157章 戰時會議定以策 戰場紀律酷無情第283章 猙獰第98章 私與公第50章 這就是連雲港第236章 風雲際會第312章 奮勇隊第64章 善與狠第124章 謀國之嘆第274章 匪與兵第176章 二年第131章 青年睹車力明日 今時睹鯊念將來第91章 震驚第318章 未來第15章 遊說第187章 揚州夜第173章 奉天第181章 一場秋雨一場寒第73章 中華閃電第326章 學會敬畏第204章 他要名,我下棋第273章 決心第116章 殺招第296章 元老會議第56章 有意思的人第97章 連污巷第301章 倫敦的霧第51章 借刀一用第4章 忽悠第308章 改變第201章 人蔘鐵第120章 另類行銷第209章 技術決定未來第307章 陽謀之計第312章 奮勇隊第11章 總統府內論運勢 袁氏讓權外交部第190章 楊度的建議第139章 保安部第174章 根本第359章 我不能……第87章 披張虎皮當大衣第47章 他們敢第359章 我不能……第69章 消失第107章 匯豐帝國第238章 回答第124章 能救一個是一個第208章 不惜第66章 策馬歐羅巴第311章 袁世凱的心機第8章 白宮內決策突變 國務院中謀略起第51章 提筆之手第170章 應對未來第348章 民心第193章 我要的是……第245章 好好幹第87章 血與火的考驗第29章 居仁堂內父子談第197章 是政客?還是……第136章 他來得了嗎?第21章 總長有所圖 總統亦有謀第106章 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第130章 材料學第59章 誰的未來 公司人別第29章 質物第1章 百慕大三角第282章 讓他們嚐嚐第260章 喚醒民衆第118章 商無小事第132章 廣播電臺第39章 籌劃(上)第129章 想想辦法第171章 東洋激變第23章 打破一致爲我用第181章 一場秋雨一場寒第34章 宴無好宴第57章 最現實的問題第364章 一切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第11章 海盜第282章 讓他們嚐嚐第249章 航母
第178章 傀儡第98章 私與公第310章 法蘭西的需求第178章 青年之擇第107章 匯豐帝國第136章 他來得了嗎?第352章 北與南第88章 目標!蘇維耶堡第35章 綠林道第136章 邀請第121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47章 擔保第308章 改變第226章 克虜伯第57章 宋老實第185章 前夜第312章 奮勇隊第3章 囑咐第30章 南苑校場練兵忙 瘋子淬練軍人魂第304章 殺一儆百第157章 戰時會議定以策 戰場紀律酷無情第283章 猙獰第98章 私與公第50章 這就是連雲港第236章 風雲際會第312章 奮勇隊第64章 善與狠第124章 謀國之嘆第274章 匪與兵第176章 二年第131章 青年睹車力明日 今時睹鯊念將來第91章 震驚第318章 未來第15章 遊說第187章 揚州夜第173章 奉天第181章 一場秋雨一場寒第73章 中華閃電第326章 學會敬畏第204章 他要名,我下棋第273章 決心第116章 殺招第296章 元老會議第56章 有意思的人第97章 連污巷第301章 倫敦的霧第51章 借刀一用第4章 忽悠第308章 改變第201章 人蔘鐵第120章 另類行銷第209章 技術決定未來第307章 陽謀之計第312章 奮勇隊第11章 總統府內論運勢 袁氏讓權外交部第190章 楊度的建議第139章 保安部第174章 根本第359章 我不能……第87章 披張虎皮當大衣第47章 他們敢第359章 我不能……第69章 消失第107章 匯豐帝國第238章 回答第124章 能救一個是一個第208章 不惜第66章 策馬歐羅巴第311章 袁世凱的心機第8章 白宮內決策突變 國務院中謀略起第51章 提筆之手第170章 應對未來第348章 民心第193章 我要的是……第245章 好好幹第87章 血與火的考驗第29章 居仁堂內父子談第197章 是政客?還是……第136章 他來得了嗎?第21章 總長有所圖 總統亦有謀第106章 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第130章 材料學第59章 誰的未來 公司人別第29章 質物第1章 百慕大三角第282章 讓他們嚐嚐第260章 喚醒民衆第118章 商無小事第132章 廣播電臺第39章 籌劃(上)第129章 想想辦法第171章 東洋激變第23章 打破一致爲我用第181章 一場秋雨一場寒第34章 宴無好宴第57章 最現實的問題第364章 一切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第11章 海盜第282章 讓他們嚐嚐第249章 航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州市| 垣曲县| 龙泉市| 北川| 旬邑县| 乌兰察布市| 麻城市| 清丰县| 江都市| 九龙城区| 卓尼县| 柳江县| 吉安县| 开平市| 北京市| 济宁市| 前郭尔| 成武县| 乌兰浩特市| 迭部县| 凤翔县| 白城市| 泸州市| 南京市| 衡南县| 阿尔山市| 噶尔县| 裕民县| 太仆寺旗| 大城县| 宝兴县| 通州区| 两当县| 新乐市| 东城区| 江华| 会宁县| 西盟| 资溪县| 安远县| 黄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