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

陳敬雲要想擴大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力量以及影響力,那麼就不可避免的會和英國以及蘇俄發生衝突,畢竟在中東這一片,一直以來都是英國的傳統勢力範圍,中國雖然在伊朗那邊的影響力逐漸加大,伊朗也多次和中國展開商貿經濟合作以及從中國購買大批量的武器裝備。但是伊朗畢竟還是一個獨立國家,並不是中國的附屬國,而且中伊兩國之間也沒有簽訂什麼軍事同盟條約,伊朗並不是中國的盟國。

到1942年爲止,和中國簽訂了正式條約,締結軍事同盟關係的國家大部分都是亞洲國家,分別是朝鮮共和國、越南共和國、安南王國、交趾共和國、柬埔寨共和國、老撾王國、泰國。除了這七個亞洲國家外,和中國還有軍事同盟關係的就是位於北歐地區的芬蘭了。

而且值得說明的是,中國和芬蘭的關係要比中國和另外的亞洲國際的關係平等的多。

中國和七個亞洲國家中各自簽訂的條約也不盡相同,但是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和中國簽訂了共同防禦條約,同時各國軍事的指揮權歸屬兩國聯合指揮司令部,而這個司令部乃是中國將領爲主導。

也就是說這些國家包括擁有數十萬大軍的泰國在內,他們都是沒有獨立軍事指揮權的,他們的軍隊指揮權是在中國手裡。

說的直白一些,就是中國控制了他們的軍事指揮權、甚至在外交上也全面控制。至於內政嘛,在不損害中國利益的前提下,他們自己愛怎麼折騰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了。

此外在亞洲和中國有著準同盟關係是還有緬甸,只是現在收到英國方面的強烈反對,而且緬甸共和國目前正在和英國發生著小規模戰爭,中國爲了避免進一步刺激英國所以是沒有和緬甸簽訂任何正式的軍事同盟條約,不過私下裡買武器那英國人就管不著了。

同時,目前中國和日`本的關係也非常密切,兩國的商貿經濟活動非常頻繁,乃至彼此間最大的貿易國,不過同樣的這兩國也沒有簽訂任何的軍事同盟條約。

如此轉了一圈後就會發現,在亞洲這有快上,中國實際上是沒有盟友的。緬甸和日`本只能算是友好國家一列,泰國、朝鮮之流表面上說是盟國,但實際上就是附屬國。

真正和中國有著正常盟友關係的,實際上就只有位於北歐地區的芬蘭,芬蘭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以及共同對付蘇俄的戰略需求,使得中芬兩國在三十年代後期以及1940年甚至一直到1941年上半年爲止,中芬兩國都處於一種高度合作的關係,甚至在1940年簽訂了共同防禦條約。

但是在1941年德國進攻蘇俄後,芬蘭爲了收復1940年割讓給蘇俄的領土,再一次和蘇俄爆發戰爭。不過他們卻是數次聲明他們和德國並非是軍事同盟關係,而只限於共同作戰的關係。

而蘇德戰爭爆發後,當時由於俄羅斯共和國的擅自進攻蘇俄,導致中國對蘇政策出現了極大的變化,從之前的敵視對抗轉變爲扶持態度,這樣一來芬蘭和中國的關係也是出現了一個冰點。

不過芬蘭人也是知道見好就收,進攻蘇俄初期收復了1940年被迫割讓的領土後,就主動停止進攻,並且多次拒絕了德軍的聯合作戰要求。

加上1941年的下半年裡蘇俄的情況比歷史更加糟糕,爲了避免覆滅斯大林把整個中亞和西伯利亞以及遠東都可以送給陳敬雲,也就不比驚訝斯大林吐出1940年吞併的芬蘭領土來換取芬蘭的退出戰爭了。

當然了,這裡頭也有著中國的因素在,因爲中國不想讓芬蘭徹底倒向德國,同時中國也不想讓芬蘭就這麼倒下去,或者在戰爭之後沒落下去,中國在北歐需要一個不強大但是有一定實力的盟友。

諸多因素的存在,就使得了芬蘭在進攻蘇俄數個月後,在1941年代10月份,也就是中國和蘇俄簽訂密約不久後,和蘇俄也簽訂了停戰協議,芬蘭收復1940年割讓的領土,然後雙方停戰,於此同時芬蘭承諾不讓德軍使用芬蘭的領海、領空、領土用於進攻蘇俄。

如果說芬蘭目前是中國的軍事盟友,如果說朝鮮和泰國是屬於中國的附庸國的話,那麼伊朗和中國的關係就更加特殊一些。

一方面,伊朗和中國的商貿以及軍事合作密切,伊朗軍隊內大量裝備了中國的制式武器,伊朗國內的市場裡充滿了中國共和產品,大量的中國工程技術人員和軍事顧問活躍在伊朗。如果僅僅從這方面來看的話,那麼中國和伊朗的關係是應該屬於非常密切的同盟關係了。

但是另外一方面,伊朗又和中國保持了一定的距離,兩國沒有簽訂任何的軍事同盟協議,甚至伊朗對中國數次請求的租界海軍軍事基地的要求也斷然拒絕,當然他不會自己直接拒絕,而是通過英國來施加壓力,迫使中國主動打消想法。

而且二戰爆發後,伊朗成爲了英美援助蘇俄的最佳通道,伊朗利用這一點加緊了和蘇俄以及英國的聯繫。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伊朗現在正在利用英國和蘇俄的勢力來抵抗來自中國的龐大壓力以及滲透。

如此行爲對於中國來說自然是不可接受的,在陳敬雲看來伊朗目前的行爲就是屬於極爲危險的走鋼絲行行爲,想要做牆頭草,也得看看你有沒有這個實力啊。

伊朗在二戰中可以說是抱著誰都不得罪的打算,中國要修中伊鐵路,他說好,蘇俄人說要在邊境上加派兵力,他說好,英國人說派遣軍事教官,他也說好,至於這些事情能不能成,那就得中英蘇三國自己去較量了。

蘇俄和英國都不想讓讓中國把中伊鐵路給修成了,但是中國是鐵了心要把這條鐵路給修成,這裡頭的矛盾就連伊朗這個地主都是無法解決的。

而這也就是弱國的悲哀啊!

伊朗這幾十年來一直都想要保持獨立自主,但是一直都算不上成功,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爲了擺脫英國和蘇俄的滲透,伊朗主動靠向了中國。然後到了現在他們發現,中國的胃口比他們更大,中國不但想要控制伊朗,還想過要以伊朗爲前出基地控制波斯灣以及中東其他地區。

而這樣一來,就讓伊朗人又是靠向了英國人。

正是伊朗的這種變來變去的態度,才讓中英蘇三國在伊朗爭鬥了多年。

但是陳敬雲親自制定的中東戰略豈是他們所能夠阻擋的,別說伊朗無法阻擋,就連英國和蘇俄也無法阻擋陳敬雲執行中東戰略的決心。

然而對於中國大舉進入中東的舉動,不大有來自外國的反對,同時在國內也有一部分反對的聲音,其中最大的反對聲音是海軍了。

原本很多海軍將領以爲,當中國結束了俄羅斯戰役後,佔領了中亞和西伯利亞以及遠東這麼一大片的領土,那麼北方的戰略也就算是完了,接下來就是改把戰略重心轉向太平洋和印度洋了,也就是說該把戰略重心轉向到海軍身上來了。

儘管還不知道國家軍事委員會那些常務委員們現在怎麼想的,但是很多海軍將領已經是謀劃著該怎麼把日`本海軍送進海底,然後和美國海軍來一場世紀之戰,然而現在看來,雖然1942年度的軍費預算中海軍的軍費有所增長,但是遠遠沒有擴大到海軍所期望的地步。

中國1942年度的軍費預算中,預計軍費總支出爲六百億元,摺合美元約三百億,和美國1942年的軍費預算比起來遠遠不如,美國1942年的軍費預算高達五百億美元。美國世界第一大國是怎麼來的,就是這麼來的,它就是比別人錢多!

嚴格上說起來,受到通貨膨脹以及戰爭的影響,中國1942年的戰爭預算支出是沒有1941年那麼多的,1941年末那幾個月對俄羅斯的戰役雖然一路順利,但是花費的軍費也是海量的,1941年中國三次增加了額外軍費支出,最開始的軍費預算只有兩百億元而已,德國進攻蘇俄後增加了兩百億的擴軍預算,1941年10月進攻蘇俄後又是加撥了一百億的特別戰費,總數是五百億華元。

不過話又說回來,戰爭時期年初的軍費預算從來就沒有得到過嚴格的遵守的,年初的時候雖然制定了六百億華元的預算,但是最後用了多少就得看是否有戰爭爆發,世界局勢是否出現其他變化了。

目前的這六百億華元並不包括戰爭費用,只是採購新式裝備、人員薪金以及採購囤積部分物資的費用。如果再一次和其他國家比如日`本或者美國爆發戰爭,那麼一開戰的話估計就會撥付好幾百億的特別戰費了。

六百億華元的預算中,海軍獨佔兩百五十億,比例高達百分之四十一。海軍之所以會佔據這麼多的軍費,主要還是由於去年的軍費分配裡,由於俄羅斯戰爭的緣故陸軍擠佔了大量的軍費,1941年第三次撥付的一百個億特別戰費中,海軍更是一毛錢都沒拿到,這讓海軍高層非常不滿。

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28章 購軍械(一)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46章 丫頭換裝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394章 蔡秘書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22章 明爭暗鬥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39章 關餘貸款第24章 殺人奪權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143章 飛鴻號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353章 王麒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744章 f5戰鬥機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84章 人事任命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619章 桃花情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
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28章 購軍械(一)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46章 丫頭換裝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394章 蔡秘書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22章 明爭暗鬥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39章 關餘貸款第24章 殺人奪權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143章 飛鴻號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353章 王麒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744章 f5戰鬥機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84章 人事任命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619章 桃花情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浙江省| 繁昌县| 汉寿县| 和政县| 金溪县| 灵台县| 义马市| 平山县| 资源县| 太保市| 霍邱县| 巴青县| 曲沃县| 塘沽区| 长乐市| 雷波县| 秦皇岛市| 高唐县| 龙海市| 洛南县| 肇庆市| 大荔县| 张家川| 丰原市| 敖汉旗| 蓬莱市| 巫山县| 庆阳市| 抚州市| 海南省| 治县。| 金山区| 彭水| 莎车县| 唐海县| 赤城县| 桐柏县| 北海市| 都江堰市| 新晃| 万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