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17章 北方定(一)

在俄國境內作戰,不管是德軍還是中國陸軍,他們所面對最大的問題並不是蘇俄或者俄羅斯國防軍自身的抵抗,而是俄國那廣泛的領土所帶來的巨大距離。

所具體表現出來就是部隊進行軍事行動的時候,機動距離都是非常的長,動輒就是數百公里的機動距離,如此情況下傳統的步兵部隊根本無法執行這些遠距離的機動作戰,因爲等他們長途跋涉了數百公里之外,估計戰爭都結束了。

因此在進攻俄國的時候,中國陸軍的傳統步兵們都是沿著鐵路線慢慢推進,而在鐵路外的機動作戰,主要是由機械化部隊所負責。實際上這種模式在很早之前就是這樣的了,不過在坦克大規模出現在各國陸軍之前,擔負機動作戰的部隊是騎兵而已,要不然沙俄時期的哈薩克騎兵爲什麼那麼出名呢,就是因爲他們在廣泛的俄國領土上作戰具備了天然的優勢,基於同樣的理由,中國陸軍在插手俄國內戰之處以及中國沒有大規模裝備之前的二十年代時期裡,中國陸軍同樣擁有一支規模龐大的騎兵部隊,只是在機械化部隊走上了正規後,騎兵數量才大幅度較少,到了如今中國陸軍的騎兵只剩下可憐的數萬騎而已,而且其中的大部分都是變成了摩托化騎兵,純粹的騎兵部隊只有部署在西藏以及新疆南部地區的一個騎兵團以及兩個騎兵營而已,之所以在這裡保留了一團又兩個營的純騎兵部隊的理由也簡單,那就是西藏是面向印度的,而西藏那地方的交通已經不能用差來形容,別說維持機械化部隊的補給了,甚至連坦克和卡車都進不去。

這也就是中國陸軍駐紮西藏的部隊裡依舊保持騾馬化的原因,不是中國的坦克和卡車不夠多,而是進不去,進去了沒法用,還不如直接用騾馬維持補給,用戰馬作戰來的方便些。

不過這種情況在西伯利亞以及中亞地區卻是不成立,因爲西伯利亞地區和中亞地區廣泛的平原、戈壁、沙漠地形,導致了這裡彙集了中國最爲龐大的機械化兵團,第四集團軍、第五集團軍、第六集團軍裡都擁有大量坦克和履帶式車輛和輪式車輛,哪怕是普通的步兵師,也都是完成了摩托化的步兵師。

目前中國陸軍雖然正式編制只有裝甲師和步兵師兩種,但是步兵師又有機械化步兵師、摩托化步兵師、騾馬化步兵師。

騾馬化步兵師實際上也就是所謂的山地師,主要部署在交通不便,山地縱橫的地區,比如西藏地區。

機械化步兵師也並不是純粹的步兵師,而是某種意義上的裝甲師,只是坦克少一些,但是他們的裝備卻全都是自行化標準。

而摩托化步兵師,則是配屬了大量卡車以及少量履帶式裝甲車輛的步兵師,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用大量卡車取代了原有的大量騾馬,主要是體現在運輸上,作戰則是和以往的騾馬化步兵師沒有區別。

中國的一百多個師旅部隊中,除了裝甲師以及機械化步兵師外,其他的步兵師中絕大部分都是完成了摩托化的步兵師,另外還有部分用於特殊山地作戰的騾馬化步兵師。其中哪怕是守備部隊整編而來的二線部隊,比如番號爲八十多、九十多的那些步兵師,別看他們在中國陸軍的序列裡只是二線部隊,但是同樣是裝備了大量卡車的摩托化部隊。

不過這種編制只是戰前編制,而在全面動員後,中國的各種軍事裝備產量幾乎是呈現爆發性的增長,以往所有短缺的坦克數量也是變的富裕起來,加上參考了美軍裡頭在普通的步兵師也配屬坦克,國家軍事委員會已經是準備在普通的步兵師裡頭也配屬一個坦克營。

原本之前中國陸軍在建設了大量裝甲師以及機械化步兵師外,只是在軍級編制上才配屬一個獨立坦克團,以支援步兵作戰。但是實戰中往往是把這些獨立坦克分散成一個營一個營,以支援各步兵師作戰。所以陸軍乾脆是打算把這場戰時編制給正式確定下來,給那些一線步兵師直接配屬一個坦克營。

畢竟就算把這些大量戰時生產的坦克獨立變成爲裝甲師或者獨立坦克團,但是實戰中這些坦克也需要爲步兵師提供火力支援,還不如直接下放給各步兵師呢。

這種編制上的發展也算得上是與時俱進,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國的坦克產量急速增加,不再和以往一樣坦克數量不多,需要全部集中起來當做拳頭使用。

被編入了第一裝甲兵團,原屬第六集團軍的第五十七師、第五十八師就是首批配屬了一個坦克營的摩托化步兵師,要不然國家軍事委員會也不會把他們編入第一裝甲兵團裡頭參與對新西伯利亞的奔襲作戰之中了。

廣闊的西伯利亞平原上,第一裝甲兵團所形成鋼鐵洪流以一種不可抵擋的勢頭直奔新西伯利亞而去。

中國陸軍如此大規模的行動,自然也是不可能是完全隱瞞下來,俄軍很快就是察覺到了不妥,連續命令了周圍部隊進行攔截,但是比斯克北部方向的一個俄軍步兵師以及一個坦克團只是阻擋了第一裝甲兵團一天不到,就被第一裝甲兵團的鋼鐵洪流所碾碎,俄軍根本就無法阻擋第一裝甲兵團的前進步伐。

如果說在鐵路沿線上俄軍還能夠依靠各城市的進行抵抗的話,那麼在原野上,俄軍根本就無法抵抗中國機械化部隊進攻了,這裡頭和士兵的素質以及軍官的指揮技巧無關,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的戰術都是沒有作用的。

當第一裝甲兵團用著不可阻擋的勢頭對俄軍縱深發起進攻的時候,纔是讓俄國人見識了什麼叫軍事強國的實力,才明白爲什麼中國敢在全球範圍內向任何一個國家叫板,才明白中國的軍官團們叫嚷的中國的千萬陸軍足以橫掃亞歐大陸並不是空穴來風。

在戰爭爆發的前一個月裡,俄軍還覺得自己能夠抵抗中國的進攻,並有信心守住巴爾瑙爾的時候,那麼在現在,當中國龐大的機械化兵團出動的時候,他們才知道,自己之前的一切抵擋都是徒勞的。

不說中亞地區以及西伯利亞地區裡的第四集團軍以及第五集團軍和第六集團軍的其他部隊,僅僅是一個第一裝甲兵團,他們所擁有的坦克和其他履帶式車輛就超過了俄國國防軍的全書現存坦克數量。

俄羅斯國防軍在和蘇俄開戰前,各種新舊坦克約有千輛之多,這個數量雖然無法和各大軍事強國相提並論,但是也足以排進世界前五之列了,以俄羅斯國防軍這半年裡所展現的實力而言,比意大利甚至英軍或者日軍強多了。

然而俄羅斯國防軍的實力在中國陸軍面前,完全不值得一提,在1941年的十一月份,中國陸軍的坦克擁有量已經超過了八千輛,而且這個數量還在快速增加中,畢竟中國雖然從1941年6月份就開始進行動員,各大兵工廠也進入了戰時生產,但是對於整個中國工業來說,實際上並沒有完全進入戰時經濟,各大企業比如福樂電氣、福杭汽車等這些巨頭可都沒有說已經全部進入了戰時生產狀態,進入戰時生產狀態的只是那些兵工廠而已。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美國,現在美國的坦克以及軍用卡車月產量還沒有中國高呢,但是他們的戰時轉產一旦完成,那麼產量纔會達到讓人恐怖的地不去。

對付一個俄羅斯共和國,還不足以讓中國集中全國的力量來應對,僅僅依靠戰前的力量就足有擊潰俄羅斯國防軍了,中國之所以還在進行全面的戰時經濟轉產,那可是爲了應對更大規模的戰爭,比如和英國的戰爭,比如和美國的戰爭,比如和日`本的戰爭,換句話說,能夠然中國的工業力量全部用於軍事物資生產的,也只有美國這個潛在敵人了。

1941年的今天,什麼英國、德國、蘇俄、俄羅斯共和國以及日`本都是二流角色,至於意大利這個打醬油的更不用說了,真正能夠左右這場世界大戰走向的只有美國和中國。

而這幾年裡,雖然表面上中國和美國以及保持和平狀態,但是不管是陳敬雲還是羅斯福都已經把對方當成了最大的敵人,中國爲什麼投入巨資建設龐大的海軍,各種戰艦幾乎下餃子一樣以開工建造並下水,連航空母艦都是數十艘的開建,爲的是什麼?難不成還真的是因爲日`本這個跳樑小醜或者英國海軍的那羣老掉牙的戰列艦能夠威脅中國戰略安全不成?不是,中國海軍的目標始終是對準了美國海軍。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美國,美國海軍爲什麼要陸續下達了高達三十多艘的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訂單,各式新式戰列艦加起來超過十艘正在施工,區區一個日`本海軍還值得他們投入如此多的資源,而德國人的海軍就更不值得一提了,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對抗中國海軍。

不管是戰前還是戰爭已經爆發後的今天,中美兩國始終都把對方當成了最大敵人,並彼此針鋒相對的進行耗資巨大,規模史無前例的海軍軍備競賽。

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48章 山東亂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156章 航空聯隊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98章 航空部隊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5章 光復餉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1055章 分析(一)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891章 趙臨東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1024章 忍讓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87章 洪府娶親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233章 喜與憂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858章 秦海濤第83章 軍制改革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91章 福州冬日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156章 航空聯隊
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48章 山東亂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156章 航空聯隊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98章 航空部隊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5章 光復餉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1055章 分析(一)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891章 趙臨東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1024章 忍讓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87章 洪府娶親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233章 喜與憂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858章 秦海濤第83章 軍制改革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91章 福州冬日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156章 航空聯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郧西县| 乡城县| 昭觉县| 和林格尔县| 建湖县| 商南县| 蒙山县| 昂仁县| 兴安盟| 吴川市| 册亨县| 明光市| 晋中市| 泰安市| 高雄县| 台湾省| 六枝特区| 新邵县| 鄯善县| 尼木县| 盐边县| 阿拉善盟| 景东| 通州市| 揭西县| 宝鸡市| 石首市| 凌源市| 宁乡县| 吴旗县| 睢宁县| 达拉特旗| 清新县| 翼城县| 湘潭县| 舒城县| 肇庆市| 文山县| 彩票| 宣恩县| 常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