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88章 燭龍入海

爛而純粹的金色光華,滿是祥和慈悲之意。伴隨著陣陣,如雪華絲絲零落。信香一柱,炙現(xiàn)佛戒點(diǎn)點(diǎn)。

“……故於今日,生大斷愧,克誠披露,求哀懺悔。唯願三寶,慈悲攝受,放淨(jìng)光明,照觸我身。諸惡消滅,三障+除,複本心源,究竟清淨(jìng)。”

阿彌陀佛念動偈語,傳授佛戒,而後合什道:“你入我門下,成金身正果,敕封‘大威始元佛’,大威者天龍,始元者初祖。加伸無上正等覺,永鎮(zhèn)四海之地。”

燭龍合什伏拜道:“我佛慈悲,弟子謹(jǐn)遵法旨,阿彌陀佛……”

“善哉、善哉……”阿彌陀佛合什低語,遞過一張玉牒道:“此乃貧僧法碟,你持此前往西牛賀洲靈山大雷音寺交予釋迦牟尼,他自會助你一臂之力。”

雙手過頂捧過,龍拜上三拜,告辭下界而去。

阿彌陀佛再度陷入緬懷中,淡淡的憂傷再次充斥極樂世界。他修持神念舍利,心有破綻,神通手段便要大打折扣。念頭積鬱長久,修行不進(jìn)反退。

所謂“堵不如”,唯有效法當(dāng)年大禹治水之法,過不留痕,方得解脫。阿彌陀佛乃是三界有數(shù)的智者,明大略,知進(jìn)退,深沉內(nèi)斂,斷不會強(qiáng)自壓制心緒。

燭龍攜法牒往大雷音寺見釋迦尼,與其密談許久,方纔帶著佛主座下兩大弟子——舍利弗、目連,秘密前往東海水晶宮。

於路無禪音、無花雨,佛儀相分毫不露。及至龍宮門前,燭龍眼眉低垂,懸空盤膝默坐,蒼涼威霸,夾雜著祥和的氣息放出,涵蓋方圓裡許之地。

眼下四海之地由四海龍王就是昔日地龍族四大統(tǒng)領(lǐng)執(zhí)掌。歸蓬萊島統(tǒng)屬。未曾懾服四海龍王。定下名分之前。燭龍不願驚擾衆(zhòng)多水族。走漏了消息。招惹不必要地麻煩。

對於收服四海龍王。燭龍極有信。追根溯源。四位龍王畢竟是他地子孫。

祖宗地威嚴(yán)下子孫豈有不從之理?

只可惜。燭龍低估了人心。不可捉摸地人心。

自從四海龍族向蓬萊島稱臣。妖族甚少干涉龍族內(nèi)政。僅僅佔(zhàn)據(jù)一個名分。四海地權(quán)利數(shù)掌握在四海龍王手中。體會了權(quán)利地滋味。又豈會輕易放棄?

感受到燭龍地氣息。正在宮內(nèi)享用美酒、欣賞歌舞地東海龍王敖廣猛地一怔失手滑落手中玉盞。豁然立起。張口結(jié)舌道:“老……老祖宗!”

“父王有否記錯,觀這股氣息,分明是修爲(wèi)高深至極的佛陀。”大太子魔昂一身金仙修爲(wèi)廣並駕齊驅(qū),只是火候稍稍不及。是以訝然望向自家老夫,訝然相詢。

龜丞相昔年曾見過燭龍,當(dāng)下出言道:“太子殿下,陛下說得沒錯,正是祖龍駕臨。老祖宗數(shù)千年前投身佛門下所見也不錯。”

他是東海屈一指的智者,敖廣的心腹道許多隱事秘聞。情知燭龍突然出現(xiàn)定不會無的放矢,一心爲(wèi)敖廣籌謀的龜丞相言語之間頗顯憂慮無尊敬之意。

在龍族之內(nèi),燭龍的地位好比神祇於凡夫俗子貴而又飄渺。一旦神祇走下神壇,參與到普通人的紛爭之中,便是最可怕的敵人。

敖廣整了整衣冠,沉聲道:“昂兒,去把幾個弟弟找來,隨爲(wèi)父前往接駕。丞相,你去敲響四海鍾,請三位賢弟來此。”

四海鍾乃是龍族召集族人的利器,共有四鍾。一鐘響,其餘三鍾齊鳴,聲音遙向鳴之鐘。

“且慢!”龜丞相出言阻住轉(zhuǎn)身欲行的魔昂,展開摺扇施施然道:“敢問陛下,迎來祖龍之後,我等何以視之?”

敖廣聞言眉頭輕皺,久久舒展不得。耳邊又傳來龜丞相魔咒一般的話語,字字沁入心底:“從今往後,我東海龍族以何人爲(wèi)尊?陛下焉?祖龍焉?再者,四海之地業(yè)已向蓬萊島稱臣,迎佛門中人爲(wèi)尊,置妖皇陛下於何地?”

猛地一個激靈,敖廣心底再次浮現(xiàn)埋藏了多年的血色。那位冷漠的偉岸男子,以及他手中那柄滴著鮮血的長劍。

跌坐下去,敖廣用力搖了搖頭,彷彿藉此甩去那可怕的回憶。蓬萊島他不敢得罪,佛門也開罪不起。這等龐然大物,一個小指頭便能輕易碾死自己,二者之間孰強(qiáng)孰弱,無有半點(diǎn)差別。

臣服,勢在必行,只是看不清靠向哪方更好。妖族的實(shí)力有目共睹,背後有三位聖人支持,其下強(qiáng)者不計其數(shù)。單單蓬萊島上那些個大妖,隨便出來一個便能

海。佛門也不是軟柿子,既然敢主動挑釁,必定有

“唉……”敖廣頹然一聲嘆息。一瞬間,威嚴(yán)的面龐似乎衰老了許多。倘若不是實(shí)力不及,誰人又願意放棄這等高高在上的權(quán)利。

迎?還是不迎?

敖廣左右爲(wèi)難,瞥見龜丞相淡定的神色,彷彿成竹在胸,乃問計道:“本王一時拿不定主意,愛卿有何高見?”

龜丞相輕搖摺扇,醜陋的面容顯出幾分儒雅,悠然道:“儒門聖人說得,‘天地君親師’,應(yīng)對之法盡在此間。”

敖廣若有所悟,促道:“愛卿可詳述之。”

“這五個字乃是禮法,‘君’在‘’前。”龜丞相淡定道:“妖族、佛門,龍族皆無力抗衡,陛下萬不可開罪,惹來滅頂之災(zāi)。也就是說,不能徹底靠向任何一方……”

魔昂聽得不,插言道:“丞相此言離題萬里,還是說說應(yīng)該如何應(yīng)對龍宮之外的祖龍吧。”

“太子莫急,微臣這便要說。”龜丞相:笑道:“兩相不能得罪,我們便要妖族和佛門更佔(zhàn)一理,由他們?nèi)ヴY,大王自能安坐東海主位。”

魔昂搖頭苦笑道:“依然題九千里……”

敖廣隱隱把握到龜丞相的思,對大兒子擺手輕笑道:“昂兒莫急,已經(jīng)近了一千里了,好生聽龜丞相說下去。”

言罷,唯一頷,示意繼續(xù)。

謀主得主君賞識,龜丞相異常歡,面向王座深深一揖到地,背脊微挺朗聲道:“對蓬萊島,陛下尊之爲(wèi)‘君’,盡下屬本分;對佛門,陛下待之如‘親’,行子孫之禮。雙方有命,陛下借從之。若他們爭鬥,陛下無須理會,也無力插足其中,可作壁上觀。”

話音一頓,繼續(xù)道:“故而陛下當(dāng)迎燭龍,行子孫之禮,卻不可盡下屬之儀。”

敖廣聽得眉飛色舞,鼓掌讚歎道:“丞相所言大善!前些時日敖申疫於東海,本王正愁蓬萊島問罪。老祖宗迴歸龍族,正要爲(wèi)我龍族頂過此災(zāi)。”

“陛下(父王)明鑑。”龜丞相與大太子魔昂齊聲出言稱讚。

主意已定,敖申帶著妻子兒女魚貫而出,迎迓燭龍往後宮幽靜處安歇。但居內(nèi)院,不入正堂,爲(wèi)家中之長。又使人敲四海鍾找來南、西、北三海龍王,秘密計議一陣,往內(nèi)進(jìn)參拜祖龍。

觀四海龍王言行,他們打得什麼主意燭龍心如明鏡,恨不得一巴掌拍死這四個不肖子孫。一雙眼眸幽深不見根底,目無表情地掃過戰(zhàn)戰(zhàn)兢兢,僅在椅子上沾了小半邊緣的四海龍王,與舍利弗對視一眼,殺機(jī)一閃而逝。

舍利弗乃是釋迦牟尼座下十大弟子之一,號稱“智慧第一”,受師命與號稱“神通第一”的目連共同輔佐燭龍,奪取四海霸權(quán)。察覺到燭龍眼眸深處的殺機(jī),微不可察地?fù)u了搖頭,示意燭龍稍安勿躁。

欲要奪取四海之地,只能叫四海龍王真心歸附。否則,若是擊殺四人,強(qiáng)取四海統(tǒng)治權(quán),定然會引起蓬萊島的強(qiáng)力反彈。

比實(shí)力,佛門遠(yuǎn)不如妖族。唯有站住了道理,合縱連橫,引各教之力合擊妖族,方有勝算。地仙界中,以實(shí)力爲(wèi)尊。大戰(zhàn)一場在所難免,關(guān)鍵在於如何戰(zhàn)。

迎上舍利弗睿智的目光,燭龍強(qiáng)自按捺著殺意,淡淡道:“你們都下去吧。貧僧迴歸龍族之事,莫要傳揚(yáng)出去。”

“是。”四海龍王齊齊離座一拜,轉(zhuǎn)身魚貫離去。

行到遠(yuǎn)處,西海龍王敖問道:“依大哥之見,我等是否要將老祖宗迴歸的消息報上蓬萊島?”

“自然要報。”敖廣冷笑道:“你以爲(wèi)我們不報,蓬萊島就不知道了嗎?今日迎接老祖宗的場面頗大,許多水族瞧見,其中不知有多少蓬萊島的探子。若是我們不報,便是未盡人臣之責(zé),授人以柄。”

頓了頓,繼續(xù)道:“前番敖申受爲(wèi)兄之邀赴宴,在東海遭了劫難,問罪與否便在妖皇聖人一念之間。此番若是隱瞞不報,後果不堪設(shè)想。”

“那老祖宗那邊怎麼辦?”南海龍王敖欽的聲音有些遲。

北海龍王敖順嗤笑道:“如今天機(jī)紊亂,掐算不得。我等使一水族去蓬萊島,即便老祖宗知道了又如何?大可推說那人私自行事,與我等何干?!”

“正是如此。”敖廣和敖齊聲出言贊同。

第三卷地仙事第二百九十一章第195章 五行劫輪第105章 初戰(zhàn)外法第202章 遷移地仙第157章 誰人中計第220章 楹聯(lián)臘八第38章 天庭小事第100章 水淹人間第20章 帝師雲(yún)中第一百七十二章第250章 十二金人第117章 人心難測第257章 一樁交易第32章 投毒事件第47章 殭屍女魃第117章 人心難測第81章 真正聖人第324章 開局血海第142章 上帝是他第85章 唐堯拜師第101章 九龍墮天第107章 極北之地第253章 天機(jī)之變第92章 妖皇落子第101章 九龍墮天第129章 如此結(jié)果第293章 雲(yún)動西海第2章 紫霄化形第67章 碧瑤下界第63章 九鳳歸來第22章 聞仲入門第280章 親手報仇第326章 通天提議第152章 上師駕臨第12章 不周山倒第195章 五行劫輪第250章 十二金人第294章 妙計誘敵第81章 真正聖人第63章 九鳳歸來第31章 蚩尤的道第134章 帝乙求賢第328章 天劫現(xiàn)世第113章 司空伯禹第339章 皇位傳承第226章 有緣非徒第304章 聖人齊聚第200章 證道之寶第127章 三年之期第52章 人族一統(tǒng)第296章 陸久訓(xùn)徒第86章 多寶多寶第86章 多寶多寶第203章 石猴降生第250章 十二金人第289章 龍皇敖睿第57章 軒轅結(jié)局第324章 開局血海第247章 風(fēng)起人間第295章 燭龍之死第三卷地仙事第二百九十一章第137章 一起上吧第185章 聖駕親臨第14章 星辰大陣第199章 準(zhǔn)提上島第339章 皇位傳承第296章 陸久訓(xùn)徒第186章 通天駕到第321章 圍剿太清第86章 多寶多寶第321章 圍剿太清第79章 劍道傳承第175章 前世今生第101章 九龍墮天第三卷地仙事第二百九十一章第151章 不死之身第35章 四靈之密第81章 真正聖人第二百六十二章第11章 后羿隕落第13章 紅雲(yún)補(bǔ)天第205章 三道皮菜第330章 證道不成第71章 玉京山左第142章 上帝是他第261章 陣法破法第59章 後天第一第176章 是人是妖第61章 靈寶之爭第253章 天機(jī)之變第232章 妖心浮動第199章 準(zhǔn)提上島第53章 凌霄殿中第174章 妖皇重傷第271章 放餌釣魚第270章 斬妖除魔第254章 鴻鈞有疾第3章 迴歸天庭第13章 紅雲(yún)補(bǔ)天第63章 九鳳歸來
第三卷地仙事第二百九十一章第195章 五行劫輪第105章 初戰(zhàn)外法第202章 遷移地仙第157章 誰人中計第220章 楹聯(lián)臘八第38章 天庭小事第100章 水淹人間第20章 帝師雲(yún)中第一百七十二章第250章 十二金人第117章 人心難測第257章 一樁交易第32章 投毒事件第47章 殭屍女魃第117章 人心難測第81章 真正聖人第324章 開局血海第142章 上帝是他第85章 唐堯拜師第101章 九龍墮天第107章 極北之地第253章 天機(jī)之變第92章 妖皇落子第101章 九龍墮天第129章 如此結(jié)果第293章 雲(yún)動西海第2章 紫霄化形第67章 碧瑤下界第63章 九鳳歸來第22章 聞仲入門第280章 親手報仇第326章 通天提議第152章 上師駕臨第12章 不周山倒第195章 五行劫輪第250章 十二金人第294章 妙計誘敵第81章 真正聖人第63章 九鳳歸來第31章 蚩尤的道第134章 帝乙求賢第328章 天劫現(xiàn)世第113章 司空伯禹第339章 皇位傳承第226章 有緣非徒第304章 聖人齊聚第200章 證道之寶第127章 三年之期第52章 人族一統(tǒng)第296章 陸久訓(xùn)徒第86章 多寶多寶第86章 多寶多寶第203章 石猴降生第250章 十二金人第289章 龍皇敖睿第57章 軒轅結(jié)局第324章 開局血海第247章 風(fēng)起人間第295章 燭龍之死第三卷地仙事第二百九十一章第137章 一起上吧第185章 聖駕親臨第14章 星辰大陣第199章 準(zhǔn)提上島第339章 皇位傳承第296章 陸久訓(xùn)徒第186章 通天駕到第321章 圍剿太清第86章 多寶多寶第321章 圍剿太清第79章 劍道傳承第175章 前世今生第101章 九龍墮天第三卷地仙事第二百九十一章第151章 不死之身第35章 四靈之密第81章 真正聖人第二百六十二章第11章 后羿隕落第13章 紅雲(yún)補(bǔ)天第205章 三道皮菜第330章 證道不成第71章 玉京山左第142章 上帝是他第261章 陣法破法第59章 後天第一第176章 是人是妖第61章 靈寶之爭第253章 天機(jī)之變第232章 妖心浮動第199章 準(zhǔn)提上島第53章 凌霄殿中第174章 妖皇重傷第271章 放餌釣魚第270章 斬妖除魔第254章 鴻鈞有疾第3章 迴歸天庭第13章 紅雲(yún)補(bǔ)天第63章 九鳳歸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高县| 赣榆县| 金寨县| 上栗县| 姜堰市| 九江县| 台中市| 安泽县| 黑河市| 绍兴市| 怀化市| 乐东| 桑日县| 六盘水市| 抚松县| 闽侯县| 白城市| 垦利县| 文山县| 惠来县| 江川县| 常德市| 景泰县| 施秉县| 格尔木市| 增城市| 丹棱县| 弥渡县| 怀安县| 武威市| 朝阳区| 鲜城| 昌平区| 波密县| 综艺| 远安县| 德兴市| 汉源县| 柳州市| 宁陵县| 乌兰察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