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五卷 莫大郎立地散神奸

詩曰:

黑蟒口中舌,黑蜂尾上針,

兩般猶未毒,最毒婦人心。

話說婦人家妒忌乃是七出之條內(nèi)一條,極是不好的事。卻這個毛病,像是天生成的一般,再改不來的。

宋紹興年間,有一個官人,乃是臺州司法,姓葉,名薦。

有妻方氏,天生殘妒,猶如虎狼。手下養(yǎng)娘婦女們,-楚挺杖,乃是常刑。還灼鐵燒肉,將錐搠腮。性急起來,一口咬住不放,定要咬下一塊肉來;狠極之時,連血帶生吃了。常有致死了的。婦女裡頭,若是模樣略似人的,就要疑心司法喜他,一發(fā)受苦不勝了。司法那裡還好解勸和的。雖是心裡好生不然,卻不能製得他,沒奈他何。所以中年無子,再不敢萌娶妾之念。

後來司法年已六旬,那方氏他也五十六七歲差不多了,司法一日懇求方氏道:“我年已衰邁,豈還有敢樂好色之意?但老而無子,後邊光景難堪。欲要尋一個丫頭,從他養(yǎng)個兒子,爲(wèi)接續(xù)祖宗之計。須得你周全這事方好。”方氏大怒道:“你就匡我養(yǎng)不出,生起外心來了!我看自家晚間盡有精神,只怕還養(yǎng)得出來。你不要胡想!司法道:“男子過了六十,還有生子之事;幾曾見女人六十將到了,生得兒子出的?”方氏道:

“你見我今年做六十齋頭了麼?”司法道:“就是六十,也差不多兩年了。”方氏道:“再與你約三年,那時無子,憑你尋一個瀅婦,快活死了罷了。”司法唯唯從命,不敢再說。

過了三年,只得又將前提起。方氏已許出了口,不好悔得,只得裝聾做啞,聽他娶了一個妾。娶便娶了,只是心裡不伏氣,尋非廝鬧,沒有一會清淨(jìng)的。忽然一日對司法道:

“我眼中看你們做把戲,實是使不得。我年紀(jì)老了,也不耐煩在此爭嚷。你那裡另揀一間房,獨自關(guān)得斷的,與我住了。我在裡邊修行,只叫人供給我飲食,我再不出來了。憑你們過日子罷。”司法聽得,不勝之喜,道:“慚愧!若得如此,天從人願!”遂於屋後另築一小院,收拾靜室一間,送方氏進(jìn)去住了。家人們早晚問安,遞送飲食。

多時沒有說話。司法暗暗喜歡道:“似此清淨(jìng),還像人家。

不道他晚年心性這樣改得好了,他既然從善,我們一發(fā)要還他禮體。”對那妾道:“你久不去相見了,也該自去問候一番。”

妾依主命,獨自走到屋後去了。直到天晚不見出來。司法道:

“難道兩個說得投機,只管留在那裡了?”未免心裡牽掛。自己悄悄步到那裡去看。走到了房前,只見門窗關(guān)得鐵桶相似,兩個人多不見。司法把門推推,推不開來;用手敲著兩下,裡頭雖有些聲響,卻不開出來。司法道:“奇怪了!”回到前邊,叫了兩個粗使的家人同到後邊去,狠把門亂推亂踢。那門-脫了,門早已跌倒一邊。一擁進(jìn)去,只見方氏撲在地下。說時遲,那時快,見了人來,騰身一跳,望門外亂竄出來。衆(zhòng)人急回頭看去,卻是一隻大蟲!吃了一驚。再看地上,血肉狼籍;一個人渾身心腹,多被吃盡,只剩得一頭兩足。認(rèn)那頭時,正是妾的頭。司法又苦又驚道:“不信有這樣怪事!”連忙去趕那虎,已出屋後跳去,不知那裡去了?又去喚集衆(zhòng)人,點著火把,望屋後山上到處找尋,並無蹤跡。

這個事在紹興十九年。此時有人議論:“或者連方氏也是虎吃了的,未必這虎就是他”。卻有一件,虎只會吃人,那裡又會得關(guān)門閉戶來?分明是方氏平日心腸狠毒,原自與虎狼氣類相同。今在屋後獨居多時,忿戾滿腹,一見妾來,怒氣勃發(fā),遂變出形相來,恣意咀-,傷其性命,方掉下去了。此皆毒心所化也。所以說道:“婦人家有先天妒忌的,即此便是榜樣。”

小子爲(wèi)何說這一段希奇事?只因有個人家,也爲(wèi)內(nèi)眷有些妒忌,做出一場沒了落事,幾乎中了人的機謀,哄弄出折家蕩產(chǎn)的事來。若不虧得一個人有主意,處置風(fēng)恬浪靜,不知炒到幾年上纔是了結(jié)。有詩爲(wèi)證:

些小言詞莫若休,不須經(jīng)縣與經(jīng)州;

衙頭府底賠杯酒,贏得貓兒賣了牛。

這首詩,乃是宋賢範(fàn)-所作,勸人休要爭訟的話。大凡人家些小事情,自家收拾了,便不見得費什麼氣力。若是一個不服氣,到了官時,衙門中沒一個肯不要賺錢的。不要說後邊輸了,就是贏得來,算一算費用過的財物已自合不來了。

何況人家弟兄們爭著祖父的遺產(chǎn),不肯相讓一些,情願大塊的東西作成別個得去了。又有不肖官府,見是上千上萬的狀子,動了火,起心設(shè)法。這邊送將來,便道:“我斷多少與你。”

那邊送將來,便道:“我替你斷絕後患。”只管埋著根腳漏洞,等人家爭個沒休歇,蕩盡方休。又有不肖縉紳,見人家是爭財?shù)氖拢菀紫鄮汀|邊來說,也叫他:“送些與我我便左袒。”

西邊來說,也叫他:“送些與我我便右袒。”兩家不歇手,落得他自飽滿了。世間自有這些人在那裡,官司豈是容易打的。

自古說:“鷸蚌相持,漁人得利。”到收場想一想,總是被沒相干的人得了去。何不自己骨肉便吃了些虧?錢財還只在自家門裡頭好。

今日小子說這有主意的人,便真是見識高強的。

這件事也出在宋紹興年間。吳興地方有個老翁,姓莫,家資鉅萬;一妻二子,已有三孫。那莫翁富家性子,本好瀅欲。

少年時節(jié),便有娶妾買婢好些風(fēng)流快活的念頭。又不愁家事做不起,隨他討著幾房,粉黛三千,金釵十二,也不難處的。

只有一件不湊趣處,那莫老姥卻是十分利害,他平生有三恨:

一恨天地,二恨爹孃,三恨雜色匠作。

你道他爲(wèi)什麼恨這幾件?他道自己身上生了此物,別家女人就不該生了。爲(wèi)甚天地沒主意?不惟我不爲(wèi)希罕,又要防著男人。二來爹孃嫁得他遲了些個,不曾眼見老兒破體,到底有些放心不下處。更有一件,女人溺尿總在馬子上罷了,偏有那些燒窯匠、銅錫匠,弄成溺器與男人撒溺,將陽具放進(jìn)放出,形狀看不得。似此心性,你道莫翁少年之時,容得他些鬆寬門路麼?後來生子生孫,一發(fā)把這些閒花野草的事體,回個盡絕了。

此時莫翁年已望匕。莫媽房裡有個丫鬟,名喚雙荷,十八歲了。莫翁晚間睡時,叫他擦背捶腰。莫媽因是老兒年紀(jì)已高,無心防他這件事。況且平時奉法惟謹(jǐn),放心得下慣了。

誰知莫翁年紀(jì)雖高,欲心未已。乘他身邊伏侍時節(jié),與他捏手捏腳,私下肉麻。那雙荷一來見是家主,不敢則聲;二來正值芳年,情竇已開,也滿意思量那事,盡吃得這一杯酒。背地裡兩個做了一手。有個歌兒單嘲著老人家偷情的事:

老人家,再不把瀅心改變,見了後生家只管歪纏。

怎知行事多不便:-腮是皺面頰;做嘴是白鬚髯;

正到那要緊關(guān)頭也,卻又軟軟軟軟軟。

說那莫翁與雙荷偷了幾次,家裡人漸漸有些曉得了。因爲(wèi)莫媽心性利害,只沒人敢對他說,連兒子媳婦爲(wèi)著老人面上,大家替他隱瞞。

誰知有這樣不作美的冤家勾當(dāng),那妮子日逐眉-眼慢,侞脹腹高,嘔吐不停。起初還只道是病,看看肚裡動將起來,曉得是有胎了。心裡著忙,對莫翁道:“多是你老沒志氣,做了這件事,而今這樣不尷尬起來。媽媽心性,若是知道了,肯幹休的?我這條性命眼見得要葬送了!”不住的眼淚落下來。

莫翁只得寬慰他道:“且莫著急,我自有個處置在那裡。”莫翁心下自想道:“當(dāng)真不是要處。我一時高興,與他弄一個在肚裡了。媽媽知道,必然打罵不容,枉害了他性命。縱或未必致死,我老人家子孫滿前,卻做了這沒正經(jīng)事,吵得家裡不靜,也好羞人!不如趁這妮子未生之前,尋個人家嫁了出去,等他帶胎去別人家生育了,糊塗得過再處。”算計已定,私下對雙荷說了。雙荷也是巴不得這樣的,既脫了狠家主婆,又別配個後生男子,有何不妙?方纔把一天愁消釋了好些。果然莫翁在莫媽面前,尋個頭腦,故意說丫頭不好,要賣他出去。莫媽也見雙荷年長,光景妖嬈,也有些不要他在身邊了。

遂聽了媒人之言,嫁出與在城花樓橋賣湯粉的朱三。

朱三年紀(jì)三十以內(nèi),人物盡也濟(jì)楚。雙荷嫁了他,算做得郎才女貌,一對好夫妻。莫翁只要著落得停當(dāng),不爭財物。

朱三討得容易,頗自得意。只不知討了帶胎的老婆來。漸漸朱三識得出了。雙荷實對他說道:“我此胎實系主翁所有。怕媽媽知覺,故此把我嫁了出來;許下我看管終身的。你不可說什麼打破了機關(guān),落得時常要他賙濟(jì)些東西。我一心與你做人家便了。”朱三是個經(jīng)紀(jì)行中人,只要些小便宜,那裡還管青黃皁白?況且曉得人家出來的丫頭,那有真正女身?又是新娶情熱,自然含糊忍住了。娶過來五個多月,養(yǎng)下一個小廝來。雙荷密地叫人通與莫翁知道。莫翁雖是沒奈何嫁了出來,心裡還是割不斷的,見說養(yǎng)了兒子,道是自己骨血,瞞著家裡,悄悄將兩挑米,幾貫錢,先送去與他吃用。以後首飾衣服,與那小娃子穿著的,沒一件不支持了去。朱三反靠著老婆福陰,落得吃自來食。那兒子漸漸大起來。莫翁雖是暗地周給他,用度無缺,卻到底瞞著生人眼,不好認(rèn)帳。隨那兒子自姓了朱。跟著朱三也到市上幫做生意。此時已有十來歲。街坊人點點搐搐多曉得是莫翁之種,連莫翁家裡兒子媳婦們也多曉得老兒有這外養(yǎng)之子,私下在那裡盤纏他家的;

卻大家裝聾做啞,只做不知。莫姥心裡也有些疑心。不在眼面前了,又沒人敢提起,也只索罷了。

忽一日,莫翁一病告殂。家裡成服停喪,自不必說。

在城有一夥破落戶,管閒事吃閒飯的沒頭鬼光棍。一個叫做鐵裡蟲宋禮,一個叫做鑽倉鼠張朝,一個叫做吊睛虎牛三,一個叫得灑墨判官周丙,一個叫得白日鬼王癟子;還有幾個不出名提草鞋的小夥,共是十來個,專一捕風(fēng)捉影,尋人家閒頭腦,挑弄是非,打幫生事。那五個爲(wèi)頭,在黑虎玄壇趙元帥廟裡歃血爲(wèi)盟,結(jié)爲(wèi)兄弟。盡多改姓了趙,總叫做“趙家五虎”。不拘那裡有事,一個人打聽將來,便合著伴去做,得利平分。平日曉得賣粉朱三家兒,是莫家骨血,這日見說莫翁死了,衆(zhòng)兄弟商量道:“一樁好買賣到了。莫家乃鉅富之家。老媽媽只生得二子,享用那二三十萬不了。我們攛掇三家那話兒去告爭,分得他一股,最少也有幾萬之?dāng)?shù);我們幫的也有小富貴了。就不然,只要起了官司,我們打點的打點,賣陣的賣陣;這邊不著那邊著,好歹也有幾年纏帳了。

也強似在家裡嚼本。”大家拍手道:“造化,造化”。鐵裡蟲道:

“我們且去見那雌兒看他主意怎麼的;設(shè)法誘他上這條路便了。”多道:“有理。”一齊向朱三家裡來。

朱三平日賣湯粉。這五虎日日在衙門前後走動,時常買他的點飢,是熟主顧家。朱三見了,拱手道:“列位光降,必有見論。”那吊睛虎道:“請你娘子出來,我有一事報他。”朱三道:“何事?”白日鬼道:“他家莫老兒死了。”雙荷在裡面聽得,哭將出來,道:“我方纔聽得街上是這樣說,還道未的。

而今列位來說,一定是真了。”一頭哭,一頭對朱三說:“我與你失了這泰山的靠傍,今生再無好日了。”鑽倉鼠便道:

“怎說這話?如今正是你們的富貴到了。”五人齊聲道:“我兄弟們,特來送這一套橫財與你們的。”朱三夫妻多驚疑道:

“這怎麼說?”鐵裡蟲道:“你家兒子,乃是莫老兒骨血。而今他家裡萬萬貫家財,田園屋宇,你兒子多該有分。何不到他家去要分他的?他若不肯分,拼與他吃場官司,料不倒斷了你們些去。撞住打到底苦你兒子不著,與他滴起血來,怕道不是真的?這一股穩(wěn)穩(wěn)是了。”朱三夫妻道:“事倒委實如此,我們也曉得。只是輕易起了個頭,一時住不得手的。自古道:

‘貧莫與富鬥。’吃官司全得財來使費。我們怎麼敵得他過?弄得後邊,不伶不俐,反爲(wèi)不美。況且我每這樣人家,一日不做,一日沒得吃的。那裡來的人力?那裡來的工夫去吃官司?”

鐵裡蟲道:“這個誠然也要慮到,打官司全靠使費與那人力兩項。而今我和你們熟商量。要人力時,我們幾個弟兄相幫,你衙門做事儘夠了。只這使費難處。我們也說不得,小錢不去,大錢不來。五個弟兄,一人應(yīng)出一百兩,先將來下本錢,替你使用去。你寫起一千兩的借票來,我們收著。直等日後斷過家業(yè)來到了手,你每照契還我。只近得你每一本一利,也不爲(wèi)多。此外謝我們的,憑你們另商量了。那時是白得來的東西,左右是不費這惠,料然決不怠慢了我們。”朱三夫妻道:

“若得列位如此相幫,可知道好。只是從那裡做起?”鐵裡蟲道:“你只依我們調(diào)度,包管停當(dāng)。且把借票寫起來爲(wèi)定。”朱三隻得依著寫了,押了個字,連兒子也要他畫了一個,交與衆(zhòng)人。衆(zhòng)人道:“今日我每弟兄且去,一面收拾銀錢停當(dāng)了,明日再來計較行事。”朱三夫妻道:“全仗列位看顧。”當(dāng)下衆(zhòng)人散了去。

雙荷對丈夫道:“這些人所言,不知如何?可做得來的麼?”

朱三道:“總是不要我費一個錢。看他們怎麼主張?依得的只管依著做去,或者有些油水也不見得。用去是他們的,得來是我們的,有什麼不便宜處?”雙荷道:“不該就寫紙筆與他。”

朱三道:“稱我們?nèi)齻€做肉賣,也值不上幾兩。他拿了我千貫的票子,若不奪得家事來,他好向那裡討?果然奪得來時,就與他些也不難了。況且不寫得與他,他怎肯拿銀子來應(yīng)用?有這一紙安定他每的心,才肯盡力幫我。”雙荷道:“爲(wèi)甚孩子也要他著個字?”朱三道:“奪得家事是孩子的,怎不叫他著字?這個倒多不打緊。只看他們指撥怎麼樣做法便了。”不說夫妻商量。

且說五虎出了朱家的門,大家笑道:“這家子被我們說得動火了。只是扯下這樣大謊,那裡多少得與他起個頭。”鐵裡蟲道:“當(dāng)真我們有得肉裡錢先折去不成?只看我略施小計,不必用錢。”這四個道:“有何妙計?”鐵裡蟲道:“我如今只要拿一匹粗麻布,做件喪衣,與他家小廝穿了,叫他竟到莫家去做孝子。撩得莫家母子惱躁起來,吾每隻一個錢白紙,告他一狀。這就是五百兩本錢了。”四個拍手道:“妙,妙。事不宜遲,快去!快去!”鐵裡蟲果然去謄那了一匹麻布,到裁衣店剪開了,縫成了一件喪衣,手裡拿著,道:“本錢在此了。”

一涌的望朱三家裡來。

朱三夫妻接著道:“列位還是怎麼主張?”鐵裡蟲道:“叫你兒子出來,我教道他事體。”雙荷對著孩子道:“這幾位伯伯,幫你去討生身父母的家業(yè),你只依著做去便了。”那兒子也是個乖的,說道:“既是我生身的父親,那家業(yè)我應(yīng)得有的。

只是我娃子家,教我怎的去討纔是?”鐵裡蟲道:“不要你開口討,只著這件孝服,我們引你到那裡;你們進(jìn)去,到了孝堂裡面,看見靈緯,你便放聲大哭,哭罷就拜;拜了四拜,往外就走。有人問你說話,你只不要回他,一經(jīng)到外邊來。我們多在左側(cè)茶坊裡等你便了。這個卻不難的。”朱三道:“只如此有何益?”衆(zhòng)人道:“這是先送個信與他家。你兒子出了門,第二日就去進(jìn)狀。我們就去替你使用打點。你兒子又小,官府見了,只有可憐,決不難爲(wèi)他的。況又實實是骨血,腳踏硬地,這傢俬到底是穩(wěn)取的了。只管依著我們做去。”朱三對妻子道:“列位說來的話,多是有著數(shù)的。只教兒子依著行事,決然停當(dāng)。”那兒子道:“只如方纔這樣說的話,我多依得。我心裡也要去見見親生父親的影像,哭他一場,拜他一拜。”雙荷掩淚道:“乖兒子,正是如此。”朱三道:“我倒不好隨去得。既是列位同行,必然不差。把兒子交付與列位了。

我自到市上做生意去,晚來討消息罷。”當(dāng)下朱三自出了門。

五虎一同了朱家兒子,徑往莫家來。將到門首,多走進(jìn)一個茶坊裡面,坐下吃個泡茶,叮囑朱家兒子道:“那門上有喪牌孝簾的,就是你老兒家裡。你進(jìn)去,依著我言語行事。”

遂把喪衣與他穿著停當(dāng)了。那孩子依了說話,不知什麼好歹,大踏步走進(jìn)門裡面來。一直到了孝堂,看見靈緯,果然淚天倒地價哭起來。也是孩子家天性所在。那孝堂裡頭聽見哭響,只道是弔客來到,盡皆來看。只見是一個小廝,身上打扮與孝子無二;且是哭得悲切,口口聲聲叫著親爹爹。孝堂裡看的,不知是什麼緣故。人人驚駭?shù)溃骸斑@是那裡說起?”莫媽聽得哭著親爹,又見這般打扮,不覺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嚷道:“那裡來這個野貓,哭得如此異樣!”虧得莫大郎是個老成有見識的人,早已瞧科了八九分。忙對母親說道:

“媽媽切不可造次!這件事了不得。我家初喪之際,必有奸人動火,要來挑釁。紮成火囤落了他們?nèi)μ祝@人家不經(jīng)摺的。

只依我指分,方免禍患。”莫媽一時間見大郎說得利害,也有些慌了。且住著不嚷,冷眼看那外邊孩子。只見他哭罷就拜,拜了四拜,正待轉(zhuǎn)身,莫大郎連忙跳出來,一把抱住,道:

“你不是那花樓橋賣湯粉朱家的兒子麼?”孩子道:“正是。”大郎道:“既是這等,你方纔拜了爹爹,也就該認(rèn)了媽媽。你隨我來。”一把扯他到孝幔裡頭,指著莫媽道:“這是你的嫡母親,快些拜見。”莫媽倉卒之際,只憑兒子。受了他拜已過。

大郎指自家道:“我乃是你長兄,你也要拜。”拜過。又指點他拜了二兄;以次至大嫂二嫂,多叫拜見了。又領(lǐng)自己兩個兒子,兄弟一個兒子,立齊了,對孩子道:“這三個是你侄兒,你該受拜。”拜罷,孩子又望外就走。大郎道:“你到那裡去?

你是我的兄弟,父親既死,就該住在此居喪。這是你家裡了,還到那裡去?”大郎領(lǐng)他到裡面,交付與自己的娘子,道:

“你與小叔叔把頭梳一梳,替他身上出脫出脫。把舊時衣服脫掉了,多替他換了些新鮮的。而今是我家裡人了。”孩子見大郎如此待得他好,心裡雖也歡喜,只是人生面不熟,又不知孃的意思怎麼,有些不安貼,還想要去。大郎曉得光景,就著人到花樓橋朱家,去喚那雙荷到家裡來,說道有要緊說話。

雙荷曉得是兒子面上的事了,亦且原來弔喪,急忙換了一身孝服,來到莫家。靈前哭拜已畢,大郎即對他說:“你的兒子,今早到此,我們已認(rèn)做兄弟了。而今與我們一同守孝,日後與我們一樣分家,你不必記掛。所有老爹爹在日給你的飯米衣服,我們照帳按月送過來與你,與在日一般。這是有你兒子面上。你沒事不必到這裡來,因你是有丈夫的,恐防議論,到妝你兒的醜。只今日起,你兒子歸宗姓莫,不到朱家來了。

你吩咐你兒子一聲,你自去罷。”雙荷聽得,不勝之喜。“若得大郎看死的老爹爹面上,如此處置停當(dāng),我燒香點燭,祝報大郎不盡。”說罷,進(jìn)去見了莫媽,與大嫂二嫂,只是拜謝。

莫媽此時也不好生分得。大家沒甚說話,打發(fā)他回去。雙荷叮囑兒子:“好生住在這裡,小心奉事大媽媽與哥嫂嫂。你落了好處,我放心得下了。方纔大郎說過,我不好長到這裡。你在此過幾時,斷了七七四十九日,再到朱家來相會罷。”孩子既見了自家的娘,又聽了吩咐的話,方纔安心住下。雙荷自歡歡喜喜,與丈夫說知去了。

且說那些沒頭鬼光棍趙家五虎,在茶房裡面坐地,眼巴巴望那孩子出來,就去做事,狀子多打點停當(dāng)了。誰知守了多時,再守不出。看看到晚,不見動靜,疑道:“莫非我們閒話時,那孩子出來,錯了眼,竟到他家裡去了?”走一個到朱家去看,見說兒子不曾到家,倒叫了娘子去,一發(fā)不解。走來回復(fù)衆(zhòng)人,大家疑惑,就像熱盤上蟻子,坐立不安。再著一個到朱家伺候,又說見雙荷歸來,老大歡喜,說兒子已得認(rèn)下收留了。衆(zhòng)人尚在茶坊未散,見了此說,個個木呆。正是:

思量撥草去尋蛇,這回卻沒蛇兒弄。

平常家裡沒風(fēng)波,總有良平也無用。

說這幾個人,聞得孩子已被莫家認(rèn)作兒子,許多焰騰騰的火氣,卻像淋了幾桶的冰水,手臂多索解不成!”鐵裡蟲道:

“且不要慌!也不到得便宜了他,也不到得我們白住了手。”衆(zhòng)人道:“而今還好在那裡人腳?”鐵裡蟲道:“我們原說,與他奪了人家,要謝我們一千銀子。他須有借票在我手裡,是朱三的親筆。”衆(zhòng)人道:“他家先自收拾了,我們並不曾幫得他一些,也不好替朱三討得。況且朱三是窮人,討也沒幹。”鐵裡蟲道:“昨日我要那孩子也著個字的。而今揀有頭髮的揪。

過幾時,只與那孩子討。等他說沒有,就告了他。他小廝家新做了財主,定怕吃官司的。央人來與我們講和,須要贖得這張紙去才幹淨(jìng)。難道白了不成!”衆(zhòng)人道:“有見識,不枉叫收你做鐵裡蟲,真是見識硬掙。”鐵裡蟲道:“還有一件,只是眼下還要從容。一來那票子上日子沒多兩日,就討就告,官府要疑心。二來他家方纔收留,家業(yè)未有得就分與他,他也便沒有得拿出來還人。這是半年一年後的事。”衆(zhòng)人道:“多說得是。且藏好了借票,再耐心等等弄他。”自此一夥各散去了。

這裡莫媽性定,抱怨兒子道:“那小業(yè)種來時,爲(wèi)什麼就認(rèn)了他?”大郎道:“我家富名久出,誰不動火?這兄弟實是爹爹親骨血。我不認(rèn)他時,被光棍弄了去,今日一狀,明日一狀,告將來,告?zhèn)€沒休歇。衙門人役個個來詐錢,親眷朋友人人來拐騙,還有官府思量起發(fā),開了口不怕不送。不知把人家折到那裡田地?及至拌得到底,問出根由,少不得要斷這一股與他,何苦作成別人肥了家去!所以不如一面收留,省了許多人的妄想,有何不妙?”媽媽見說得明白,也道是了。

一家喜歡過日。忽然一日,有一夥人走進(jìn)門來,說道要見小三官人的。這裡門上方要問明,內(nèi)一人大聲道:“便是朱家的拖油瓶。”大郎見說得不好聽,自家走出來。見是五個人雄糾糾的來施禮問道:“小今弟在家麼?”大郎道:“在家裡。

列位有何說話?”五個人道:“令弟少在下家裡些銀子,特來與他取用。”大郎道:“這個卻不知道,叫他出來就是。”大郎進(jìn)去對小兄弟說了。那孩子不知是什麼頭腦。走出來一看,認(rèn)得是前日趙家五虎。上前見禮。那幾個見了孩子,道:“好個小官人!前日是我們送你來的。你在此做了財主,就不記得我們了。”孩子道:“前日這邊留住了,不放我出門,故此我不出來得。”五虎道:“你而今既做了財主,這一千銀子該還得我們了。”孩子道:“前日我也見說,說道恐防吃官司要銀子用,故寫下借票。而今官司不吃了,那裡還用你們什麼銀子?”五虎發(fā)狠道:“現(xiàn)有票在這裡,你賴了不成?”大郎聽得聲高,走出來看時,五虎告訴道:“小令弟在朱家時借了我們一千銀子不還,而今要賴起來。”大郎道:“我這小小兄弟借這許多銀子何用?”孩子道:“哥哥,不要聽他!”五虎道:

“現(xiàn)有借票。我和你衙門裡說去。”一鬨多散了。

大郎問兄弟道:“這是怎麼說?”孩子道:“起初這幾個攛掇我母親告狀,母親回他沒盤纏吃官司,他們說:‘只要一張借票,我每借來與你。’以後他們領(lǐng)我到這裡來,哥就收留下。

不曾成官司,他怎麼要我還起銀子來?”大郎道:“可恨這些光棍!早是我們不著他手,而今既有借票在他處,他必不肯干休,定然到官。你若見官,莫怕,只把方纔實情,照樣是這等一說,官府自然明白的。沒有小小年紀(jì),斷你還他銀子之理。且安心坐著,看他怎麼?”次日,這五虎果然到府裡,告下一紙狀來,告了朱三莫小三兩個名字,騙劫千金之事。來到莫家提人。莫大郎二郎等商量,與兄弟寫下一紙訴狀,訴出從前情節(jié),就用著兩個哥哥爲(wèi)證。竟來府裡投到。府裡太守姓唐名彖,是個極精明的。一干人提到了。聽審時,先叫宋禮等上前,問道:“朱三是等何人?要這許多銀子來做什麼用?”宋禮道:“他說要與兒子置田買產(chǎn)借了去了。”太守叫朱三問道:“你做什麼勾當(dāng)?借這許多銀子?”朱三道:“小的是賣粉羹的,經(jīng)紀(jì)不上錢數(shù)生意,要這許多做什麼?”宋禮道:

“見有借票。我們五人,二百兩一個,交付與他及兒子莫小三的。”太守拿上借票來看,問朱三道:“可是你寫的票?”朱三道:“是小的寫的票,卻不曾有銀子的。”宋禮道:“票是他寫的,銀子是莫小三收去的。”太守叫莫小三,那莫家孩子應(yīng)了一聲走上去。太守看見是個十來歲小的,一發(fā)奇異,道:“這小廝收去這些銀子何用?”宋禮爭道:“是他父親朱三寫了票,拿銀子與這莫小三買田的。見今他有許多田在家裡。”太守道:

“父姓朱,怎麼兒子姓莫?”朱三道:“瞞不得老爺,這小廝原是莫家孽子,他母親嫁與小的,所以他自姓莫。專爲(wèi)衆(zhòng)人要幫他莫家去爭產(chǎn),哄小的寫了一票,做爭訟的用度。不想一到莫家,他家大娘與兩個哥子竟自認(rèn)了,分與田產(chǎn)。小的與他家沒訟得爭了,還要借銀做什麼用?他而今據(jù)了借票生端,要這銀子,這那裡得有?”太守問莫小三,其言也是一般。太守點頭道:“是了,是了。”就叫莫大郎起來,問道:“你當(dāng)時如何就肯認(rèn)了?”莫大郎道:“在城棍徒無風(fēng)起浪,無洞掘蟹。

虧得當(dāng)時立地就認(rèn)了,這些人還道放了空箭,未肯住手,致有今日之告。若當(dāng)時略有推託,一涉訟端,正是此輩得志之秋。不要說兄弟這千金要被他詐了去,家裡所費,又不知幾倍了。”太守笑道:“妙哉!不惟高義,又見高識。可敬,可敬。我看宋禮等五人,也不像有千金借人的,朱三也不像借人千金的,原來真情如此,實爲(wèi)可恨!若非莫大有見,此輩人人飽滿了。”提起筆來判道:

千金重利,一紙足憑。乃朱三赤貧,貸則誰與?

莫子侞臭,須此何爲(wèi)?細(xì)訊其詳,始燭其詭。宋禮立裹蹄之約,希蝸角之爭。莫大以對牀之情,消閱牆之釁。既漁羣謀而喪氣,猶挾故紙以垂涎。重創(chuàng)其奸,立毀其卷!

當(dāng)時將宋禮等五人,每人三十大板,問擬了教唆詞訟詐害平人的律,脊杖二十,刺配各遠(yuǎn)惡軍州。

吳興城裡去了這五虎,小民多是快活的。做出幾句口號來:

鐵裡蟲有時蛀不穿,鑽倉鼠有時吃不飽,吊睛老虎沒威風(fēng),灑墨判官齊跌倒,白日裡鬼胡行,這回兒不見了。

唐太守又旌獎莫家,與他一個“孝義之門”的匾額,免其本等差徭。此時莫媽媽才曉得兒子大郎的大見識。世間弟兄不睦靠著外人相幫起訟者,當(dāng)以此爲(wèi)鑑。詩曰:

世間有孽子,亦有本生枝。只因靳所爲(wèi),反爲(wèi)外人資。漁翁坐得利,鷸蚌枉相持。何如存一讓,是名不漏卮——

第六十四卷 勘皮靴單證二郎神第三十九卷 蔡小姐忍辱報仇第六十六卷 窮不了連掇巍科第三卷 陳御史巧勘金釵鈿第二十一卷 蔣淑真刎頸鴛鴦會第七十三卷 劉東山誇技順城門第十八卷 唐玄宗恩賜纊衣緣第七十四卷 司馬玄紅顏逢知己第二十一卷 蔣淑真刎頸鴛鴦會第三十八卷 鬧樊樓多情周勝仙第五卷 玉堂春落難逢夫第二十八卷 劉小官雌雄兄弟第六十二卷 貪淫樂鬚眉變?nèi)跖?/a>第二十四卷 東廊僧招魔陷囹圉第十八卷 唐玄宗恩賜纊衣緣第二十一卷 蔣淑真刎頸鴛鴦會第二十九卷 吹鳳簫女誘東牆第六十四卷 勘皮靴單證二郎神第二十七卷 王通判雙雪不明冤第二十二卷 金明池吳清逢愛愛第五十一卷 衆(zhòng)名姬春風(fēng)吊柳七第十卷 輕佻女私奔落風(fēng)塵第十八卷 唐玄宗恩賜纊衣緣第六十七卷 張舜美燈宵得麗女第五十六卷 莊子休鼓盆成大道第十八卷 唐玄宗恩賜纊衣緣第六十九卷 走安南玉馬換猩絨第一卷 一文錢小隙造奇冤第二十一卷 蔣淑真刎頸鴛鴦會第八卷 清安寺開棺續(xù)前緣第十一卷 宋小官團(tuán)圓破氈笠第七十七卷 盧太學(xué)詩酒傲公侯第七十四卷 司馬玄紅顏逢知己第四十三卷 王嬌鸞百年長恨第四十六卷 姚滴珠避羞惹羞第十卷 輕佻女私奔落風(fēng)塵第十七卷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第五十五卷 三現(xiàn)身包龍圖斷冤第二十五卷 莫大郎立地散神奸第五卷 玉堂春落難逢夫第七十九卷 崔俊臣巧會芙蓉屏第六十二卷 貪淫樂鬚眉變?nèi)跖?/a>第二十四卷 東廊僧招魔陷囹圉第一卷 一文錢小隙造奇冤第六十五卷 女秀才移花接木第八卷 清安寺開棺續(xù)前緣第十九卷 無情婦貪歡罹白刃第六十卷 梅香認(rèn)合玉蟾蜍第二十六卷 赫監(jiān)生魂喪非空庵第三十四卷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第三十五卷 任君用恣淫遭宮刑第二十卷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第六十八卷 王有道疑心棄妻子第四十二卷 宿香亭張浩遇鶯鶯第六十二卷 貪淫樂鬚眉變?nèi)跖?/a>第二卷 喬彥傑一妾破家第七十卷 鄭蕊珠鳴冤完舊案第二卷 喬彥傑一妾破家第三十一卷 樂小舍拚生覓偶第十六卷 風(fēng)流客苦償風(fēng)流債第五十七卷 況太守斷死孩兒第二十七卷 王通判雙雪不明冤第七十八卷 兩納聘方成秦與晉第六十二卷 貪淫樂鬚眉變?nèi)跖?/a>第十卷 輕佻女私奔落風(fēng)塵第四十二卷 宿香亭張浩遇鶯鶯第七十三卷 劉東山誇技順城門第三十九卷 蔡小姐忍辱報仇第八卷 清安寺開棺續(xù)前緣第三十三卷 誇妙術(shù)丹客提金第七十一卷 十三郎五歲朝天第七十五卷 朵那女散財殉節(jié)第十卷 輕佻女私奔落風(fēng)塵第五十七卷 況太守斷死孩兒第二十三卷 文世高斷橋生死緣第七十一卷 十三郎五歲朝天第三十二卷 欺貧女怒觸雷霆第五十六卷 莊子休鼓盆成大道第十六卷 風(fēng)流客苦償風(fēng)流債第十八卷 唐玄宗恩賜纊衣緣第六十二卷 貪淫樂鬚眉變?nèi)跖?/a>第五十三卷 簡帖僧巧騙皇甫妻第一卷 一文錢小隙造奇冤第十六卷 風(fēng)流客苦償風(fēng)流債第七十三卷 劉東山誇技順城門第十六卷 風(fēng)流客苦償風(fēng)流債第五十九卷 轉(zhuǎn)運漢遇巧洞庭紅第四十六卷 姚滴珠避羞惹羞第四十六卷 姚滴珠避羞惹羞第七十五卷 朵那女散財殉節(jié)第十卷 輕佻女私奔落風(fēng)塵第七十一卷 十三郎五歲朝天第三十九卷 蔡小姐忍辱報仇第六十四卷 勘皮靴單證二郎神第五十三卷 簡帖僧巧騙皇甫妻第十六卷 風(fēng)流客苦償風(fēng)流債第十三卷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第五卷 玉堂春落難逢夫第四十四卷 蘇小小魂斷西泠橋
第六十四卷 勘皮靴單證二郎神第三十九卷 蔡小姐忍辱報仇第六十六卷 窮不了連掇巍科第三卷 陳御史巧勘金釵鈿第二十一卷 蔣淑真刎頸鴛鴦會第七十三卷 劉東山誇技順城門第十八卷 唐玄宗恩賜纊衣緣第七十四卷 司馬玄紅顏逢知己第二十一卷 蔣淑真刎頸鴛鴦會第三十八卷 鬧樊樓多情周勝仙第五卷 玉堂春落難逢夫第二十八卷 劉小官雌雄兄弟第六十二卷 貪淫樂鬚眉變?nèi)跖?/a>第二十四卷 東廊僧招魔陷囹圉第十八卷 唐玄宗恩賜纊衣緣第二十一卷 蔣淑真刎頸鴛鴦會第二十九卷 吹鳳簫女誘東牆第六十四卷 勘皮靴單證二郎神第二十七卷 王通判雙雪不明冤第二十二卷 金明池吳清逢愛愛第五十一卷 衆(zhòng)名姬春風(fēng)吊柳七第十卷 輕佻女私奔落風(fēng)塵第十八卷 唐玄宗恩賜纊衣緣第六十七卷 張舜美燈宵得麗女第五十六卷 莊子休鼓盆成大道第十八卷 唐玄宗恩賜纊衣緣第六十九卷 走安南玉馬換猩絨第一卷 一文錢小隙造奇冤第二十一卷 蔣淑真刎頸鴛鴦會第八卷 清安寺開棺續(xù)前緣第十一卷 宋小官團(tuán)圓破氈笠第七十七卷 盧太學(xué)詩酒傲公侯第七十四卷 司馬玄紅顏逢知己第四十三卷 王嬌鸞百年長恨第四十六卷 姚滴珠避羞惹羞第十卷 輕佻女私奔落風(fēng)塵第十七卷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第五十五卷 三現(xiàn)身包龍圖斷冤第二十五卷 莫大郎立地散神奸第五卷 玉堂春落難逢夫第七十九卷 崔俊臣巧會芙蓉屏第六十二卷 貪淫樂鬚眉變?nèi)跖?/a>第二十四卷 東廊僧招魔陷囹圉第一卷 一文錢小隙造奇冤第六十五卷 女秀才移花接木第八卷 清安寺開棺續(xù)前緣第十九卷 無情婦貪歡罹白刃第六十卷 梅香認(rèn)合玉蟾蜍第二十六卷 赫監(jiān)生魂喪非空庵第三十四卷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第三十五卷 任君用恣淫遭宮刑第二十卷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第六十八卷 王有道疑心棄妻子第四十二卷 宿香亭張浩遇鶯鶯第六十二卷 貪淫樂鬚眉變?nèi)跖?/a>第二卷 喬彥傑一妾破家第七十卷 鄭蕊珠鳴冤完舊案第二卷 喬彥傑一妾破家第三十一卷 樂小舍拚生覓偶第十六卷 風(fēng)流客苦償風(fēng)流債第五十七卷 況太守斷死孩兒第二十七卷 王通判雙雪不明冤第七十八卷 兩納聘方成秦與晉第六十二卷 貪淫樂鬚眉變?nèi)跖?/a>第十卷 輕佻女私奔落風(fēng)塵第四十二卷 宿香亭張浩遇鶯鶯第七十三卷 劉東山誇技順城門第三十九卷 蔡小姐忍辱報仇第八卷 清安寺開棺續(xù)前緣第三十三卷 誇妙術(shù)丹客提金第七十一卷 十三郎五歲朝天第七十五卷 朵那女散財殉節(jié)第十卷 輕佻女私奔落風(fēng)塵第五十七卷 況太守斷死孩兒第二十三卷 文世高斷橋生死緣第七十一卷 十三郎五歲朝天第三十二卷 欺貧女怒觸雷霆第五十六卷 莊子休鼓盆成大道第十六卷 風(fēng)流客苦償風(fēng)流債第十八卷 唐玄宗恩賜纊衣緣第六十二卷 貪淫樂鬚眉變?nèi)跖?/a>第五十三卷 簡帖僧巧騙皇甫妻第一卷 一文錢小隙造奇冤第十六卷 風(fēng)流客苦償風(fēng)流債第七十三卷 劉東山誇技順城門第十六卷 風(fēng)流客苦償風(fēng)流債第五十九卷 轉(zhuǎn)運漢遇巧洞庭紅第四十六卷 姚滴珠避羞惹羞第四十六卷 姚滴珠避羞惹羞第七十五卷 朵那女散財殉節(jié)第十卷 輕佻女私奔落風(fēng)塵第七十一卷 十三郎五歲朝天第三十九卷 蔡小姐忍辱報仇第六十四卷 勘皮靴單證二郎神第五十三卷 簡帖僧巧騙皇甫妻第十六卷 風(fēng)流客苦償風(fēng)流債第十三卷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第五卷 玉堂春落難逢夫第四十四卷 蘇小小魂斷西泠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疏勒县| 灵台县| 曲周县| 正阳县| 翁牛特旗| 乐昌市| 德保县| 镇赉县| 安仁县| 泾源县| 岳普湖县| 夏河县| 佛教| 即墨市| 茶陵县| 东至县| 南宁市| 平陆县| 西乌| 威海市| 广河县| 巩留县| 五常市| 诸暨市| 友谊县| 西青区| 莱州市| 长海县| 泰兴市| 吴旗县| 章丘市| 舒城县| 吴堡县| 九寨沟县| 麻阳| 河北区| 棋牌| 江陵县| 闽侯县| 前郭尔| 加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