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28章 誰都不傻

每一個民族都會有屬於自己的特性,或者說性格。

長期處於霸主地位的民族,哪怕是該民族內最爲卑微的人,他們的眼界和思想也有自己的“起點”,尤其是在面對異族的時候。

一直以來就是弱小的民族,便是上層的眼界也會有限,更不用去談什麼志氣。他們在本民族會是高人一等,面對霸主民族的時候,便是一個霸主民族的平民都能表現得比他們驕傲和自信。

自有“漢人”這個稱呼以來,一開始是歷經了困難,不過很快就進入到了“一漢當五胡”的時代。

漢人用無數敵人的屍骸來奠定了自己的霸主地位,更是用一個曾經的遊牧大帝國來當自己的墊腳石,向已知世界宣告自己的強大。

某個歷史階段中,知道有漢人的那些國家(民族),想到漢人的第一個念頭一定是“啊,原來是漢人爸爸”的想法。

儘管東漢滅亡了,作爲分裂勢力的三大集團卻依然能夠壓著周邊的異族胖揍,依靠陰謀詭計和隱忍竊取了統治權的司馬晉室,更是依靠之前的聲望得以繼續對周邊的異族予取予奪。

司馬晉室將漢人所取得的一切榮耀視爲理所當然,他們以爲自己仍然能夠橫行霸道,異族鑑於漢人曾經的強大一開始的確不敢蹦躂。

當異族發現一樣的人種只是改稱爲晉人之後,少了“漢人”這個名字的震懾,再加上晉室看上去也沒有多麼強大,他們稍微嘗試了那麼一下下,還真的將晉室掀翻在地,發現名爲晉人的那些傢伙原來也沒有多麼了不起嘛。

成爲晉人之後遭遇了難以想象的苦難,身在淪陷區的人民,有時候死亡反倒是一種解脫,活著的大多數時間是生不如死。逃向了南方的那些人,他們嘗試奮起過,嘗試拼命過,卻是無論怎麼樣奮起和拼命都沒有用,有心志的人依然選擇奮鬥,一些垮了的人則是開始各種的荒誕行爲。

“我們爲什麼這麼點人就敢出擊?”巴洞被一個小夥子問得有些愣神,想了想答道:“因爲我們是漢人啊!”

小夥子還年輕,大概也就十八九歲的模樣。他們一家剛剛從東萊郡遷徙到安西都護府,安家落戶僅是四個月不到,家裡來了一份徵召書。

年紀在二十歲以下的人,他們成長的環境與上一代人完全不同,懂事階段就是漢人再次屹立起來的時候。

歲數還小的時候,他們儘管日子是過得苦巴巴,可至少不是作爲野獸都不如的下等人,隔三岔五總是能聽到大人們在談論王師又是在哪獲取了勝利,消滅了多少胡人之類的消息。

等待成年的時候,他們已經知道自己所在的國家是當世第一強國,漢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

“是哦,我們是漢人。”太史明小雞一般地點頭:“一個漢人能打五個胡虜,比胡虜不如的雜胡至少能打十個!”

在諸夏,胡虜是最窮兇惡極的敵人,一般是指來自草原上的遊牧民族。

現在是沒有什麼胡虜了,整個草原已經成爲漢人的牧場,由於紡織業成了一個新興的產業,越來越多的漢人覺得去草原哪怕是單純的放羊賣羊毛也能發財,前往草原養羊的漢人越來越多,結果是草原上漸漸有了漢人聚居的村落。

“有心氣很好,就是……”巴洞還是很樂意以前輩的姿態教訓新丁:“上戰場悠著點。”

“巴叔,俺又不傻。”太史明樂呵呵地說:“纔不會腦子發熱自己一個人衝向敵人。”

巴洞是來自巴蜀,要是按照族系來算的話,他的祖先是巴人。不知道是從哪一代人開始,他們成了漢人,在李氏成漢統治巴蜀的時候重新當了巴人,等待巴蜀被劉彥解放又選擇繼續當個漢人。

他們家是在元朔十五年的時候遷徙到安西都護府,之前巴洞則是作爲第一批參與光復西域的民間驍果。

因爲立了功勳成爲有爵者,得到的土地獎賞被劃撥在了西域,巴洞纔會將家人給接了過來。

隊伍裡面的人都是對著太史明一陣大笑。他們這一隊就太史明一個年紀不到二十歲的小夥子,其餘人起碼都是三十以上,個別人的兒子比太史明的歲數還要大。

他們都是選擇遷徙到安西都護府定居的漢人,有些是來了三四年,有些則是一年不到。

來安西都護府定居時,他們就被告知發生戰事會受到徵召,對於這一點他們非但沒有什麼反對意見,甚至應該說是覺得欣喜。

並不是所有人都是盯著遷徙來安西都護府,原本擁有的土地能兌換起碼三倍,主要還是看重能被徵召上戰場的機會。

在漢帝國,沒有什麼特別的本事,想要改變自己命運的最佳方式就是上戰場。

選拔進入正規軍隊著實是太難太難了,臨時的徵召就成了另一個選項,安西都護府無論怎麼看都會是一個最有可能爆發戰爭的區域,被臨時徵召的機會遠比腹地多得多。

那些迫切想要改變自己命運的人,他們清楚待在腹地被臨時徵召的機會太少,一咬牙也就向官府申請遷徙到安西都護府。

永遠不缺想要改變自己命運的人,真正有那麼勇氣邁步抓住機會步伐的人要相對少一些,到了元朔十七年的時候,定居在安西都護府的漢人堪堪達到七萬戶,以人口算是將近四十萬人。

這個數據其實是突破了歷史最高點,長久的歲月之中……或者說自漢人踏足西域,定居西域的漢人超過五萬是發生在西漢,並且是官府強制遷徙過去。

李匡下令徵召安西都護府轄區的漢人爲兵,是按照傳統一家一戶徵召一人,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聚攏了一支超過七萬人的漢人輔兵部隊。

安西都護府的正規軍會開拔前往前線,後方的一些駐守任務是交給了輔兵部隊。

留守的輔兵部隊除了保證治安之外,他們還需要配合安西都護府的相關行政人員對西域人進行強制徵召。

這一次,安西都護府的打算是拉起二十萬的西域人炮灰,只是因爲前一次西域人損失太慘重,需要預防西域人的不配合。

“他們不敢亂的。”李匡對這個還是有相當的自信:“有膽子亂的人基本都死了。沒死的西域人不是膽小便是茍且之輩。”

其實還有另外一種西域人,是服從於漢人,願意給漢人當狗,獲取了好處的那一類西域人。

得到了好處的西域人,他們歡喜自己發財了,當了漢人的狗也成了特權階層,對漢人各種卑躬屈膝的同時,不是還能對其餘人作威作福嘛。

要說起來,西域人最恨的並不是漢人,是同樣的西域人。安西都護府不會掉份到親自下場去幹天怒人怨的事情,只會將那些活派給“二鬼子”,要的就是享受成果,仇恨讓西域人自己去背。

某種程度上來講,遷徙到安西都護府的漢人是充當著“好人”的角色,他們接納了西域的姑娘們,願意在某種程度上照顧姑娘們的孃家。這樣難道不是好人?

西域人原本也不是“一家人”,他們之前可是有著自己的國家和種族,漢人沒來之前就是在打生打死,漢帝國又是那樣的政策,註定西域人壓根就沒可能成爲“一家人”,有差別的地方不過是死的人更多了。

噴赤河的源頭是來自鹹海,位於現代中亞的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交界處。它是一個鹹水湖,延伸出河流不知道是出於什麼樣的變化,除了靠近鹹海的那些河段,其餘其實是淡水。

阿姆河和錫爾河是那一片區域最大的河系,噴赤河是阿姆河的其中一條支流。

噴赤河的東岸和西岸看上去就是兩個世界,東岸一眼看去大部分就是一片黃土,西岸卻是有著成片的綠蔭。

要是以國家的疆域來算,噴赤河其實就是一條邊界線,東岸是屬於漢帝國,西岸則是屬於匈尼特,只是安西都護府上一次的入侵打出了一個跨度三百里的“無人區”,匈尼特人自己進行了龜縮,漢人卻是無視了疆域的概念進去安家落戶。

“我們之前就架起了三座浮橋。”霍東點著沙盤,看著李匡恭敬地說:“有需要的話,七天之內還能架起三條浮橋。”

擺在中軍大帳內的是一個長四米寬三米的沙盤,嚴謹地將周邊的山川地勢複製了出來,使人觀看沙盤就能閱覽三百里範圍內的地形和環境。

噴赤河最窄的河面都超過兩百米的寬度,先前選擇浮橋就是選擇寬度不大的地點。

有了浮橋之後,理所當然是會建立哨所,往來的人一多,哨所周邊也會形成聚居點。

李匡帶著兩個師和四萬輔兵部隊抵達噴赤河,沒有第一時間選擇將部隊帶到噴赤河西岸,必然是要近一步瞭解即時的情況,再進行下一步的選擇。

“敵軍已經到了這裡。”霍東指的是噴赤河前方約四十里外:“這裡的地勢平坦,能夠容納大軍進行駐紮。”

同時,那裡還是噴赤河的上游。

噴赤河是一條在地圖上顯示爲倒“U”形的河流,與漢帝國境內的大河(黃河)十分酷似,就是噴赤河沒那麼長,河面也沒有那麼寬。

“已經發現的敵軍達到十五萬,後方還有不知道數量的敵軍。”霍東皺了皺眉頭,苦笑繼續往下說:“我們設置在前方的警戒點發揮了作用,只是他們傳遞回來的情報有些亂。”

那是必然的事情,並不是每一個前方的軍事單位都能發現所有敵軍,甚至是可能會將之前發現的敵軍與後面看到的敵軍出現混淆,的確是難以報告究竟有多少敵軍。

“他們沒有在那裡大肆構建營壘。”霍東指的還是那個平原:“只是他們暫時也沒有繼續向前,是在不斷等待後續部隊。”

李匡對那一片平原有些印象,要是以軍事價值而言,那邊適合讓大軍建造營壘進行駐紮的同時,周邊其實是無險可守的現狀,只是因爲駐紮在噴赤河旁邊,需要注意的是另外三面。

“大軍對水源的要求不會少。”李匡很清楚大軍的行軍路線是怎麼回事:“既然他們選擇沿著河岸行軍,數量不會低於二十萬。”

軍隊的數量要是太多,根本不是依靠從它處運水能夠解決所需水源。這樣一來的話,不管是什麼規模的軍隊,規劃行軍路線哪怕不是走岸邊,絕對也不會是遠離河岸。

李匡想了想,佈置道:“一個師到西岸構築防禦工事,其餘部隊在東岸駐營。”

衆將校自然是應:“諾!”

這一邊哨所原本是有五百人,他們在大軍到來之後會改變一下承擔的角色。

由於對周邊的地形更加了解一些,哨所的將士會被拆分到各支部隊,基本上是充當嚮導的角色。

在噴赤河以西的四十里外,馬魯斯和艾爾塔巴接到了偵騎的彙報。

“漢軍沒有直撲過來。”馬魯斯一臉的可惜:“我還以爲漢人會不假思索地殺過來。”

艾爾塔巴是不斷皺眉。

他們派出去關注漢軍動向的隊伍不少,是有陸陸續續傳回情報,可是相當數量的隊伍卻好像是消失了。

“他們是漢軍,並不是野蠻人。”馬魯斯是將漢軍的表現當作理所當然:“只有野蠻人才會傻乎乎地任人掌握自己的動向,作爲當世無可爭議的第一強國,他們怎麼會無動於衷?”

每一場戰爭,兩支大軍的較量總會是那些身負刺探責任的軍人,他們既是身負刺探敵軍情報的任務,也有針對敵軍同行進行清掃的任務。

“主要是我們的行軍速度根本來不及渡過烏滸河(既噴赤河),要不然……”艾爾塔巴收拾一下心情:“既然漢軍沒有殺過來,我們也無法在他們抵達之前渡河東進。接下來是在這裡駐營,還是?”

河流嘛,一般是可以當作天險的軍事用途,他們是在懷疑自己能不能打過去,而那裡駐防的只有五萬漢軍。

第426章 僧人的冒頭第1097章 大漢威武第182章 揭開謎題第612章 滅燕之戰(四)第142章 與慕容鮮卑勢不兩立第481章 好一陣歌舞昇平第68章 先殺一個第301章 不平等需求第500章 只是爲了炫耀第493章 晝來夜去第758章 後悔莫及第317章 斬將奪旗第759章 醜惡卻真實第347章 數百萬羌人要不要?第34章 進攻,防禦,看客第399章 不謀而合第119章 危機來臨第1014章 舉世攻漢(五)第989章 四大都護府第112章 謀取東牟郡?第257章 心中有猛虎第456章 先南後北第116章 廟島列島第470章 鐵血真漢子第301章 不平等需求第16章 以軍威,以利許第372章 這是“藥丸”(上)第299章 皇帝與族長第822章 容朕度個假第463章 沒有成爲焦點的自覺第893章 要什麼自行車!第20章 部族武裝第623章 三大中轉地之一第374章 這是“藥丸”(下)第827章 還真是刺激第766章 那可是漢人!第272章 決戰時刻(下)第298章 小女孩也不放過第828章 亮肌肉第425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797章 明正典刑而已第92章 所謂豪強(上)第940章 能不談公事嗎?第871章 來自遠方的傳說第583章 給條活路行不行?第853章 未雨綢繆嘛第714章 大有可爲第420章 又不是過家家第263章 世家的生存法則(下)第915章 值得驕傲第1075章 求戰心切第58章 紛紜雜沓第644章 告一段落第165章 陣營和立場第45章 來生當個漢人吧第148章 只是一個開端第254章 認不清現實的小朝廷第350章 “鹿”只有一頭第769章 這是來搞笑的?第322章 來,戰個痛快第606章 目光要長遠第430章 重議國策第270章 決戰時刻(上)第399章 不謀而合第799章 稱帝前的出巡第110章 作鳥散獸第937章 最終確認第477章 萬衆百姓可爲兵第261章 爲世家正名第1031章 帝國之幸第147章 強襲燕使團第899章 南方人吃你家大米了?第809章 進擊的大漢第220章 胡人可稱漢,唯漢人不允第479章 兩個不同的投降派第829章 羅馬人的誠意第972章 不能齊頭並進嗎?第210章 戰後小結第901章 分封擴大化第602章 治理一個國家的難度第266章 突如其來的決戰?第1098章 爹地來了第377章 漢軍兇猛第999章 事情開始有趣了第57章 來吧,什麼難題都接了!第816章 爲什麼要努力和振作第96章 厲兵秣馬第810章 大漢的未來第578章 都不容易第20章 部族武裝第199章 一觸即發第110章 作鳥散獸第742章 西出陽關有故人第377章 漢軍兇猛第445章 一隅縮影第1064章 海洋,海洋!第262章 世家的生存法則(上)第299章 皇帝與族長第111章 代國來人第31章 手起刀落
第426章 僧人的冒頭第1097章 大漢威武第182章 揭開謎題第612章 滅燕之戰(四)第142章 與慕容鮮卑勢不兩立第481章 好一陣歌舞昇平第68章 先殺一個第301章 不平等需求第500章 只是爲了炫耀第493章 晝來夜去第758章 後悔莫及第317章 斬將奪旗第759章 醜惡卻真實第347章 數百萬羌人要不要?第34章 進攻,防禦,看客第399章 不謀而合第119章 危機來臨第1014章 舉世攻漢(五)第989章 四大都護府第112章 謀取東牟郡?第257章 心中有猛虎第456章 先南後北第116章 廟島列島第470章 鐵血真漢子第301章 不平等需求第16章 以軍威,以利許第372章 這是“藥丸”(上)第299章 皇帝與族長第822章 容朕度個假第463章 沒有成爲焦點的自覺第893章 要什麼自行車!第20章 部族武裝第623章 三大中轉地之一第374章 這是“藥丸”(下)第827章 還真是刺激第766章 那可是漢人!第272章 決戰時刻(下)第298章 小女孩也不放過第828章 亮肌肉第425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797章 明正典刑而已第92章 所謂豪強(上)第940章 能不談公事嗎?第871章 來自遠方的傳說第583章 給條活路行不行?第853章 未雨綢繆嘛第714章 大有可爲第420章 又不是過家家第263章 世家的生存法則(下)第915章 值得驕傲第1075章 求戰心切第58章 紛紜雜沓第644章 告一段落第165章 陣營和立場第45章 來生當個漢人吧第148章 只是一個開端第254章 認不清現實的小朝廷第350章 “鹿”只有一頭第769章 這是來搞笑的?第322章 來,戰個痛快第606章 目光要長遠第430章 重議國策第270章 決戰時刻(上)第399章 不謀而合第799章 稱帝前的出巡第110章 作鳥散獸第937章 最終確認第477章 萬衆百姓可爲兵第261章 爲世家正名第1031章 帝國之幸第147章 強襲燕使團第899章 南方人吃你家大米了?第809章 進擊的大漢第220章 胡人可稱漢,唯漢人不允第479章 兩個不同的投降派第829章 羅馬人的誠意第972章 不能齊頭並進嗎?第210章 戰後小結第901章 分封擴大化第602章 治理一個國家的難度第266章 突如其來的決戰?第1098章 爹地來了第377章 漢軍兇猛第999章 事情開始有趣了第57章 來吧,什麼難題都接了!第816章 爲什麼要努力和振作第96章 厲兵秣馬第810章 大漢的未來第578章 都不容易第20章 部族武裝第199章 一觸即發第110章 作鳥散獸第742章 西出陽關有故人第377章 漢軍兇猛第445章 一隅縮影第1064章 海洋,海洋!第262章 世家的生存法則(上)第299章 皇帝與族長第111章 代國來人第31章 手起刀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溪县| 桂东县| 岑溪市| 东乌珠穆沁旗| 隆德县| 长白| 武宁县| 思茅市| 汤阴县| 凌海市| 岳西县| 庆元县| 吴江市| 高阳县| 南投县| 桂平市| 永兴县| 调兵山市| 邳州市| 高清| 旬邑县| 徐州市| 新龙县| 依兰县| 前郭尔| 桦川县| 陆河县| 阳原县| 平原县| 尼勒克县| 开封市| 邵东县| 玉溪市| 黔南| 铜山县| 沂水县| 交口县| 突泉县| 特克斯县| 兴海县| 海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