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07章 代價就讓別人去承擔

歷史上蒸汽機被製造出來,還會經歷慢慢縮小的過程,最先應用到蒸汽機的不是海洋,而是陸地。

漢帝國如果將蒸汽機制造出來,則會是首選應用在船隻。

原因?初代蒸汽機體積龐大會是必然,想要應用在火車上,那麼火車頭將會非常大。

火車有多寬,軌道就要有多寬,不可能說建造數百上千裡,乃至於是萬里的軌道。

等待蒸汽機被縮小了,製造出來那些寬大的軌道該怎麼辦?最終的結果會是軌道有多寬,火車的寬度就保持多寬,沒可能因爲火車寬度變小,將那些寬大的軌道廢棄。

就算是再強大的國家,不用說萬里以上的軌道,就算只是數百里的長度,建造軌道的耗費也不會低到哪裡去,那麼就不能說放棄就放棄。

船隻則沒有廢棄的煩惱,只要是能夠裝得下,存在的也就是針對不同馬力的蒸汽機進行更換,會動的工程無非就是小範圍進行改建。

“大漢有新的五年計劃。”田朔被桓溫問道生鐵產量,沒有說當前的數據,是談到未來:“鍋爐一直在進行更新換代,可以預計元朔十九年,生鐵產量會突破百萬噸,可是會直接達到二百五十萬噸的產量。便是鋼材也有信心達到二十萬噸。”

田朔說得輕鬆,聽到的人也是滿臉的輕鬆,他們真的不知道那個產量意味著什麼。

只有劉彥有著十足的驕傲和自豪感。

且先不論金屬的質量怎麼樣,要是到元朔十九年生鐵產量能突破百萬噸的規模,那麼就是直接達到了十九世紀列強的水平。

當然了,只是列強之中墊底的存在。

要真切的清楚一點,不計算生鐵,僅以鋼材而論,元朔十三年的鋼材產量就直接逼近了十九世紀亞洲最強國日本的產量。

要是如田朔所預料的那樣,元朔十九年達到鋼材年產量二十萬噸的規模,等於是超過一九二零年時期蘇聯的全國鋼鐵年產量。

這是一個驚人的成就,要知道哪怕是到了一九二零年時期的中國,全國全年的生鐵產量也就二百零二萬點零四噸。

漢帝國是直接跨越了一千五百年以上,直接達到了當時的產能。

有這樣的產能自然不是沒有代價,鐵礦不必要的損耗,再加上龐大的人員損失,支撐起了當前的產能。

“所以說,哪怕是不進行閹割,僅是挖礦也會很快將奴隸消耗乾淨的。”田朔不是要懟冉閔,是實話實說:“大漢每年消耗在礦場的奴隸從來就沒有低於二十萬。最多的時候甚至超過三十五萬。”

冉閔的迴應是翻白眼。

沒有達到該有的技術水平,冶煉金屬肯定會出現非必要的損耗,那是無法將礦石利用到極致的一種必然。

簡單的說,僅是溫度不足夠,金屬的雜質肯定會越多。

再算上其它的方面,比如無法將礦石極度碎化,提煉的時候肯定是有沒有被釋放的金屬。

那些浪費卻是漢帝國能夠接受的。

漢帝國現在已經放緩了對本土礦石的開採,同樣資源的優先選擇是開採本土之外,附帶的結果是工業基地也是處於本土之外。

當前漢帝國最大的冶煉基地有四個,一個位於草原,第二個是在交趾,第三個在呂宋,第四個是在倭列島。

草原上的那處冶煉基地是在現代的烏蘭巴托西南方,那裡是在元朔八年被勘探到擁有鐵礦。

勘探之後發現,那裡的鐵礦不但易於開採,同時礦區面積大得有些驚人,竟然是達到了兩萬畝左右。

交趾的冶煉基地是在日南郡(河靜),建立於鐵礦之旁,卻不是單純用來冶煉生鐵,其實最大的產量是銅礦。

日南郡有兩處鐵礦和三處銅礦,銅礦還有伴生的金礦和銀礦。

九真郡被發現擁有一處鐵礦和兩處銅礦,那邊卻是有著非常珍貴的無煙煤礦產。

交趾郡的有四處鐵礦和三處銅礦,同時還有著亞洲最大的無煙煤礦產。這一處的無煙煤還是露天,根本就不需要深挖,只需要當搬運工。

呂宋可以說是幾乎就是一個用金屬堆起來的島嶼,工部的相關文牘記載,僅是在元朔十三年之前,已經勘探到的鐵礦儲量就超過一萬萬噸,主要是集中在呂宋島的中部。

僅是一座島嶼就勘探到一萬萬噸的鐵礦儲量,那麼再勘探其它島嶼會不會有更多的收穫?答案是收穫不斷,那邊的鐵礦儲量絕對超過三萬萬噸,就是有些好挖,有些挖起來非常有難度。

呂宋羣島不止是有鐵礦資源,僅是在元朔十三年時期,被勘探到的銅礦儲量就超過一千萬噸。

工部的一名侍郎進行大膽的猜測,他認爲呂宋羣島的銅礦儲量應該會達到五千萬噸。

除了極度豐富的鐵礦和銅礦之外,呂宋羣島還一直在發現金礦和銀礦。

那些礦產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真不缺露天的礦產,尤其是金礦露天最多。

倭列島的冶煉基地不是用來冶煉銅鐵,主要是用來冶煉黃金與白銀。

早期的時候,漢人是帶著原礦回國再冶煉,後面著實是受不了那個效率,倭列島也就成了漢人在本土之外第一個建造冶煉相關設施的地方。

有了倭列島作爲開頭,纔有了後續三個地方也開始建造。

發現了礦產資源,只要是確認儲量足夠,上馬建設相關工業設施,遠比將礦原石千里迢迢……或萬里迢迢運回國內要正確。

至於說在本土之外建設工業基地合不合適,必須說其實是合適得很,不止是增加產量效率,其實也是在減少本土污染。

“重工業的規劃一定要慎之又慎。”劉彥感受著威風,看著不斷被破開的水面:“能弄到國外,就不要放在本土。”

鐵船已經航行在江面之上,船帆全開之後,風力其實並不小,但真的是跑不快。

附近的兩岸,不知道是有多少人擠著觀看。他們不是來觀看鐵船試航,是來瞻仰天榮,就是距離著實太遠,哪怕是能夠看到天子,看去也就是一個非常模糊的人影,僅是這一點也讓他們激動萬分。

“陛下說得是,重工業的廢水排泄,所流之處可謂寸草不生。”田朔有親自去交趾那邊視察過:“臣去了一處,不問不知道,一問才知道原來那裡也是青山綠水。可是僅僅不到一年的時間,水成了臭水溝,周邊的植物日夜被廢氣籠罩。”

冶煉嘛,肯定是會有排氣,可以想象那該是怎麼一個煙囪吐霧景象。

冶煉產生的廢水一般是洗滌工序所產生,同時洗滌也是產生污染物質最多的一道工序。

“所以不止是重工業,像是造紙廠也不該放在本土。”桑虞不是單純爲了湊趣:“臣回老家祭祖,路途發現清澈的溪水變成了泥地。特地前去一觀,發現並不是乾枯變成了泥潭,是溪水堆積了非常誇張的紙渣!”

桑虞的話讓劉彥想起了自己的小時候。

在劉彥還小的時候,溪水是那麼的清澈,他以及一衆小夥伴每到夏天就會相邀前去戲水和游泳。

某一天溪水邊上開始了一家紙箱廠,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罷了,原本清澈的溪水變得極度不堪,別說是進行遊泳了,天氣足夠熱的時候都能在硬化了的紙渣上奔跑。

劉彥就是在那一個青山綠水被不斷污染的年代成長,親眼看著所有的美好一一被破壞,僅是一個小小的紙箱廠就廢了一條溪水,污染了將近二十里的水源。

紙箱廠有沒有發了大財不是關鍵,是溪水完蛋了,同時周邊的農田因爲缺乏水源難以進行農耕,廢掉的農田絕對超過三千畝。

農田無法耕作,舉報了不過是相關部門過來進行所謂的調查,也不知道是怎麼個調查法,紙箱廠連停工都沒有,就是那些來調查的人不但來的時候各種吃喝玩樂嫖,他們回去的時候也是腰包鼓鼓。

原本的水鄉一去不復返,紙箱廠一直存在著,然後石材工廠一家又一家的開辦,溪水裡面不止是有了紙渣的顏色,混雜了石材工廠排放廢水的白色,兩種顏色混在一起看上去就讓沿途彷彿成了流淌著屎。

“環境爲經濟讓步,呵呵……”劉彥看向了田朔:“要是某天讓朕知道有這一回事……”

千百年的環境用一年的時間就能破壞個乾乾淨淨,花上數十年卻未必能夠恢復得過來。

劉彥沒穿越之前,造紙廠已經倒閉,石材廠也是先後倒閉,十三年過去了,那一條溪水依然在流淌著屎色。

親身經歷的僅是那麼一件,卻是永遠都抹不去的噩夢,劉彥還沒少在各種新聞上看到癌癥村。

賺了錢的人,就算是工廠倒閉,該賺的錢也已經賺了。

因爲少部分人賺了錢,更多的人卻是遭殃,遭殃之後還不會有任何的補償,那就是所謂的環境爲經濟讓步!

鐵船乘也乘了,要不是腳下的傢伙是鐵船,其實與乘坐其它船並沒有什麼區別。

出巡隊伍出江都,過江來到南岸,卻是沒有如萬衆期盼的那樣進入建康,是拐向了建康西南側的丹陽郡。

丹陽郡並不是出巡隊伍的終點,終點是在會稽郡的江南造船廠(杭州灣),期間還會在具區(太湖)周邊巡視一圈。

“具區便是手工業的集中地。”謝安可不是因爲出身長江以南才那麼瞭解,是他作爲戶部尚書能夠查看各地的稅收總彙:“具區周邊的上稅額佔了大漢的百分之三點七。”

別看只有三點七的百分比,要看漢帝國的疆域面積究竟有多大,同時需要交納稅收的也不僅僅是本土。

“京口距離具區那麼近,三點七並不算多。”桓溫撇了撇嘴,說道:“怎麼不說關外的上稅額。”

謝安無奈地說:“不一樣的。關外是紡織業集中地。”

“所以說草原並不是沒有用,只是前面的那些蠢蛋沒有發現用途。”冉閔很高興地說:“僅是羊毛提供紡織業一途,便讓草原難在分離。”

之前的王朝精英是不是蠢貨不去講,冉閔卻是說對了一點,以往輕易放棄草原,就是因爲草原只有支出而沒有收穫。

現在有了羊毛用於紡織業,誰敢說要放棄草原,不談國家會有什麼反應,僅僅是因爲羊毛紡織而得利的那一批人,就絕對放不過那個敢說那種話的人。

劉彥問道:“京口的外貿是以什麼商品爲主?”

щшш?тtκan?c o

庾龢立刻答到:“絲綢、瓷器和茶葉。”

身爲建康令的庾龢還跟著出巡隊伍,就是因爲劉彥必然會問到京口的相關事宜。

絲綢是現在對外賣得最好的拳頭產品,但這個絲綢可不止是一類,蜀錦就被包含了進去。

王猛那一次出使各國,蜀錦算是真正達到了揚名於世界。

歪果仁對絲綢種類無法分得那麼細,他們只知道羅馬人爲了蜀錦而瘋狂,源於羅馬人願意開出大價錢,不管是哪個國家的商人來到漢帝國,第一個想要買的貨物就是蜀錦。

“瓷器?”劉彥好奇地問:“他們怎麼稱呼瓷器?”

庾龢有些懵了,他事先想了很多,就是沒想到劉彥會問這個。

“難道不是讀瓷器?”庾翼必須爲自己的侄子解圍:“應該讀什麼?”

“據我所知,法蘭克人稱呼瓷器是叫‘踹那’?”桓溫湊趣道:“這什麼鬼稱呼。呂尚書應該派人訓斥啊!”

呂議通常湊趣道:“桓尚書所言極是。那些野人就應該好好說人話。”

作爲歐羅巴霸主國的羅馬,他們之前稱呼漢帝國是叫賽里斯,真正認清楚漢帝國的強大之後,私下場合裡面可能還會繼續用賽里斯這個稱呼,但是公開場合絕對是用漢帝國這個名稱。

幾個大佬湊趣,無外乎就是表現出愛護小輩的態度。他們誰都有自己的子侄,能解圍,解圍又沒什麼風險,何樂不爲?

“還真有叫China的。”劉彥納悶的是:“法蘭克人是屬於日耳曼一族吧?”

奇了怪了,China是日耳曼人先喊?不應該是英語發音嗎?

劉彥不知道的是,西方人接觸到契丹,又接觸到了瓷器,甭管是哪個民族,都是用China這個發音。

第280章 什麼都不習慣第824章 真夠瘋狂第843章 一手絲綢,一手刀劍第1090章 都開始拼命了第1096章 來勢兇猛第92章 所謂豪強(上)第691章 不可坐井觀天第876章 可愛的阿三第102章 扶旁制主第309章 好歹吱一聲第96章 厲兵秣馬第166章 破碎的“逼格”第379章 唯名與器第273章 盼“王師”如盼甘霖第200章 開戰既大戰第756章 血盆大口第684章 抵達第980章 給個機會啊!第351章 何其屈辱第327章 穩如泰山第793章 目標薩特城第706章 踢到鐵板了?第743章 漫漫征途第58章 紛紜雜沓第212章 該怎麼與冉閔相處?第876章 可愛的阿三第744章 利之所在第726章 不作不會死第572章 來啊,拼至最後一人!第822章 容朕度個假第513章 小朝廷之亡(六)第1048章 痛快點!第86章 長廣李家第1081章 千奇百怪第219章 何等氣魄第118章 制度規章第128章 時機到了第72章 喘息之機?第20章 部族武裝第175章 情況……不妙哇?第261章 爲世家正名第593章 黃沙百戰覓封侯第600章 爲王前驅的榮幸第257章 心中有猛虎第723章 爲萬世奠基第972章 不能齊頭並進嗎?第847章 尤利安的奮鬥第286章 丟人丟大發了第29章 聲如哀鳴第1062章 利害關係第718章 進擊中的大儒第249章 正式起兵第640章 一切都是爲了國家嘛第97章 漢人庇護者?第682章 萬國來朝啥的第6章 仁慈的人第92章 所謂豪強(上)第227章 三面被圍局面第824章 真夠瘋狂第944章 漢人的西域第916章 禮崩樂壞第652章 春風一樣的溫暖第721章 傳承之重第747章 是時候了第103章 知易行難第13章 深夜襲擊第990章 天竺都護府第154章 家事、國事。國士?第149章 有仇必報第658章 大佬們的急躁第652章 春風一樣的溫暖第951章 非我族類第606章 目光要長遠第1071章 時代差距第597章 哪來那麼多悲傷春秋第480章 國已不國第737章 傾覆之危第1043章 徐光的建議第514章 勸進第418章 我來,我見。第260章 傳聞中的滅漢檄第314章 是來逗樂的吧?第561章 該懂的都懂第737章 傾覆之危第123章 登陸馬石津第376章 劉彥是大救星第1012章 舉世攻漢(三)第1072章 無限制擴軍第895章 近百章後再次出現的主角第694章 是不是傻的第159章 印綬,遼東刺史的印綬!第986章 有志者事竟成嘛!第31章 手起刀落第106章 高句麗?第810章 大漢的未來第1060章 諸多消息第1046章 很大的疑慮第275章 無盡的苦澀第1100章 十年第352章 再定個小目標
第280章 什麼都不習慣第824章 真夠瘋狂第843章 一手絲綢,一手刀劍第1090章 都開始拼命了第1096章 來勢兇猛第92章 所謂豪強(上)第691章 不可坐井觀天第876章 可愛的阿三第102章 扶旁制主第309章 好歹吱一聲第96章 厲兵秣馬第166章 破碎的“逼格”第379章 唯名與器第273章 盼“王師”如盼甘霖第200章 開戰既大戰第756章 血盆大口第684章 抵達第980章 給個機會啊!第351章 何其屈辱第327章 穩如泰山第793章 目標薩特城第706章 踢到鐵板了?第743章 漫漫征途第58章 紛紜雜沓第212章 該怎麼與冉閔相處?第876章 可愛的阿三第744章 利之所在第726章 不作不會死第572章 來啊,拼至最後一人!第822章 容朕度個假第513章 小朝廷之亡(六)第1048章 痛快點!第86章 長廣李家第1081章 千奇百怪第219章 何等氣魄第118章 制度規章第128章 時機到了第72章 喘息之機?第20章 部族武裝第175章 情況……不妙哇?第261章 爲世家正名第593章 黃沙百戰覓封侯第600章 爲王前驅的榮幸第257章 心中有猛虎第723章 爲萬世奠基第972章 不能齊頭並進嗎?第847章 尤利安的奮鬥第286章 丟人丟大發了第29章 聲如哀鳴第1062章 利害關係第718章 進擊中的大儒第249章 正式起兵第640章 一切都是爲了國家嘛第97章 漢人庇護者?第682章 萬國來朝啥的第6章 仁慈的人第92章 所謂豪強(上)第227章 三面被圍局面第824章 真夠瘋狂第944章 漢人的西域第916章 禮崩樂壞第652章 春風一樣的溫暖第721章 傳承之重第747章 是時候了第103章 知易行難第13章 深夜襲擊第990章 天竺都護府第154章 家事、國事。國士?第149章 有仇必報第658章 大佬們的急躁第652章 春風一樣的溫暖第951章 非我族類第606章 目光要長遠第1071章 時代差距第597章 哪來那麼多悲傷春秋第480章 國已不國第737章 傾覆之危第1043章 徐光的建議第514章 勸進第418章 我來,我見。第260章 傳聞中的滅漢檄第314章 是來逗樂的吧?第561章 該懂的都懂第737章 傾覆之危第123章 登陸馬石津第376章 劉彥是大救星第1012章 舉世攻漢(三)第1072章 無限制擴軍第895章 近百章後再次出現的主角第694章 是不是傻的第159章 印綬,遼東刺史的印綬!第986章 有志者事竟成嘛!第31章 手起刀落第106章 高句麗?第810章 大漢的未來第1060章 諸多消息第1046章 很大的疑慮第275章 無盡的苦澀第1100章 十年第352章 再定個小目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丰县| 平顺县| 西吉县| 瑞金市| 晋城| 广宗县| 财经| 星座| 乡城县| 台中市| 河北区| 邯郸县| 革吉县| 全州县| 九寨沟县| 临朐县| 黑河市| 罗江县| 通许县| 吴忠市| 湘潭市| 昆山市| 光泽县| 武乡县| 云浮市| 安福县| 临潭县| 分宜县| 榕江县| 资溪县| 康定县| 崇文区| 平原县| 堆龙德庆县| 怀宁县| 伊川县| 申扎县| 玉屏| 临城县| 台中县| 青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