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章 夏家

初夏的麥田,沒有一絲風吹過,靜得好像一副畫。夏大哥蹲坐在田埂上,愁眉苦臉的望著自家那十來畝麥田,也不知道嘆了多少次氣。入夏以來,已經有半個來月滴雨未下,眼看著麥苗蔫蔫巴巴,幹得彷彿隨時都能冒起火來。再一想家裡那十幾口子的人,一對濃眉愁苦地扭成深深的川字。

望著遠山,正兀自嘆氣,一個發足狂奔的小兒從田埂跑了過來,看著不過七八歲年紀。後面還跟著一個五六歲的小娃,正追得東倒西歪趔趔趄趄。不成想,他身後還綴著一個小不點兒,不過三四歲的樣子,一路氣喘吁吁,磕磕絆絆。夏大哥聽得紛雜的腳步聲,擡頭便見了這麼一幅情景,雖然心頭愁苦,此刻也不由莞爾。

中間的孩子遠遠看見夏大哥擡頭,想是知道自己無望跑過前面那個大的,立刻扯起嗓子,“爹,爹,爹......”聲嘶力竭地喊起來,一面在心裡盤算著:就算不能先跑到爹那裡,先告訴爹這個消息也是好的呀。那跑在最前頭的,回頭氣鼓鼓地瞪了他一眼,也不甘落後地喊起來,“大哥,大哥,娘要生娃了,娘要生娃了?!?

不想,路上有塊石頭,他顧後不顧前一腳踏上,身子一偏,整個人都撲倒在地上。後面正追的緊要,急巴巴的那裡停得下,一跤滾在他身上。最後的那個小不點似乎也想說點什麼,卻只張大了嘴巴喘個不停。三步兩步搖晃到前面兩個孩子身邊,興高采烈地撲在他們身上。

夏大哥剛聽了“娘要生娃”,就立刻跳起來迎過去,幾步將幾個小娃娃甩在身後。不過跑了兩步,一顆豆大的雨點打在夏大哥的額頭,啪的一聲散開了。夏大哥不由停下來往天上看,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天邊飄來了一大塊烏雲。雨珠開始稀稀落落地打在夏大哥的臉上,夏大哥舔了舔脣,狂喜地看著越來越密集的雨絲?!按蟾?,大哥,大侄子已經......”的小不點終於喘勻了氣,扯著夏大哥的褲子急急地說著家裡的情形。

夏大哥忙一手攬起兒子,一手抱過小弟,招呼著老六:“六啊,哥先走了。”爬起來才跑了兩步的夏六郎氣鼓鼓地看著得意洋洋的八弟和二侄子,嘴裡無奈地嘟囔著。

此時夏家的院子,卻是井井有條,忙而不亂。夏老婆子在院子裡指揮著幾個孫媳婦跑前跑後。夏大嫂扶著小夏婆子慢慢地在產房裡踱著步子,夏四嫂在一旁鋪著被褥,三嫂在竈上忙著燒水。大重孫子跟他五叔叔已經早早打發出去請穩婆了,這會兒也該在回來的路上了。二重孫子跟著他六叔叔、七叔叔跑去給大兒子報信。

三叔、四叔在外面招呼聽到信兒的左鄰右舍,一時間忙的差不多了,又叫幾個媳婦到竈上置弄飯食。

夏家在趙王村,那可是十里八村首屈一指響噹噹的人家。夏秀才一家雖然三代單傳,卻是是趙王村二十多年來唯一的私塾先生,因著收費便宜,又有些書呆子的方正脾氣,遠近付不起學資的寒門子弟多到這裡啓蒙。

若是遇到一、二個資質出衆的,夏秀才少不得還要填些銀錢資助一、二。一來二去的,也有那麼幾個農家子弟慢慢地脫了農門,或尋個小縣城做了主簿書記,或尋了高門大戶做了掌櫃帳房,雖然沒有哪個大富大貴了,倒也都是正經穩妥的營生,怎麼也算是桃李滿天下了。村子裡的鄉親不管有沒有受過夏秀才的恩惠,都很敬重他。

鄉村野郊的讀書人固然受人尊重,夏家的聞名遐邇倒還真不是因爲夏秀才的桃李天下。實在是這夏老秀才的娘子,人稱小夏婆子的呂氏在這趙王村乃至鳳翔縣都是獨一份。

小夏婆子是早些年西北旱災鬧匪亂逃到夏家村的,聽說孃家原也是富裕的大戶人家,本來也沒有打算將女兒嫁給這麼一個窮酸。怎奈虎落平陽被犬欺,更何況他們如今也是落魄得徹底了。祖上基業沒了不說,逃出來的族人本就不多,一路上顛沛流離的,男丁竟是凋零的不剩幾個。不要說恢復祖上的基業,竟是連餬口活命都不容易了。

那呂氏的娘盤算了幾宿:這夏家雖然也不富裕,卻勝在人口簡單,三代單傳。家裡雖然小門小戶,卻也有個三五畝的田地,就這麼幾口人倒也儘夠吃喝。如今孃家勢微,且不說回去路途艱辛遙遠,縱使能回了老家尋了族人,也不過是說個這樣的人家。

再說了,此時呂家的境況,若說的人家太好了,孃家這十幾年只怕撐不起女兒,倒教自家日後吃了虧。加上老夏婆子是個遠近有名的利嘴子,一番好說歹說的,也就將呂家三姑娘說進了家門。

偏這小夏婆子是個有主意的,過了門就用自己的嫁妝又添了幾畝地。再不肯讓自家相公下地幹活,只敦促著讀書,過了兩年竟是考了秀才。只是這夏秀才有些迂腐,學問雖好卻庶務不通。又考了幾年,也沒能再進一步。小夏婆子也就息了功名這條路,夏秀才自此就在村子裡給蒙童教書,日子雖然緊吧點,倒也逍遙自在。

不過,讓這夏家遠近聞名的倒也不是這樁。這小夏婆子肚皮爭氣,進門才一個多月就懷了身孕,來年就生了長子。接下這些年,竟是沒有停過,二十年來生了八個兒子。偏偏這個八個兒子都生養得好好的,前頭幾個成了人的兒子也沒有一個長歪了的。各個都是本分孩子,有著正經的營生幹。

前頭說的大哥延續,爲人最是憨厚老實,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只不愛讀書,不過啓蒙認識了幾個字,就開始在自家務農,侍弄這幾畝田地。好在家裡男丁多,忙的時候一擁而上,這七、八畝地竟不夠乾的,這樣慢慢地又添了幾畝地。到了十五六歲娶了隔村的王氏,次年就生了長房長孫。王氏爲人甚是潑辣又能言善道,若不是婆婆呂氏生了不少的兒子倒要叫她拿捏住了。

二哥延文生得高大魁梧,爲人仗義,只是脾氣暴躁,著實讓小夏婆子操了不少的心。十四五歲的時候,獨自跑到關外當了馬販子。這馬販子卻是跟土匪沒什麼兩樣的,一路上販馬,一個不小心,不僅馬沒了,連命都能搭裡,所以這性子越發的火爆。也因爲這樣,夏家在趙王村雖是外姓,卻也沒有人敢胡亂招惹。

夏三哥延庭是個伶俐人,十一二歲的時候就進了縣城的酒作坊裡學徒。爲人忠厚又知書達理,哄得作坊的客人無不盡興而歸。不過三五年就得了掌櫃的喜愛,將自己的三女兒許配給他,日子過得也頗紅火。過了兩年也盤下個小店開始賣酒食。

夏四哥延福,人稱夏老蔫,不管什麼時候遇到人,都是笑瞇瞇地打著招呼,是個老實巴交的實誠人。夏四哥自幼喜愛木工活,從能舉起個榔頭,就開始敲敲打打,閒了就蹲大樹底下,琢磨這棵樹能做什麼,那個棵樹能打什麼。後來拜了村頭郭木匠爲師,半年前娶了郭木匠的大女兒。這十里八村,家家戶戶都有那麼一件,兩件傢俱是夏四哥打的。

等到生五哥延武的時候,村裡的人都見怪不怪了。家裡四個男丁,大的還不頂事,小的還要人看著。偏著夏五哥卻是繼承了祖母伶牙俐齒,發狠讀了幾年書,考了秀才之後。憑著心思活絡,這會兒正自己謀劃著縣衙的文書,裡裡外外張羅的不亦樂乎。

夏六哥延壽出生的時候,夏大哥生了長子,這叔侄兩個只差半年。夏六哥是當老兒子養的,只苦了夏家長孫大栓兒。人人都說老兒子,大孫子,都是老太太的命根子。奈何這個長房長孫卻跟老太太的老兒子年齡太近了,自然是拼不過親生的。小夏婆子又怕長孫仗著自己大了半年欺負這個小叔叔,所以他不僅沒有享受到多少命根子的待遇,竟是被管教的格外嚴厲。

沒成想過了三年又生了個人精---夏七哥延輝。這一個竟是個神童一般,學什麼東西都快,舉一反三,過目不忘。喜得夏秀才手舞足蹈,別人的孩子三、四歲啓蒙,七哥都開始學做詩了。自此村裡要求子的媳婦婆子得閒就來小夏婆子這裡混些針頭線腦的,也不知道從那裡來的謠言,各個貼身放著指望著能沾點小夏婆子的福氣。

等八哥延昭出生的時候,家裡的人也都疲了。這個孩子讀書雖比不上神童夏七哥,卻也是個聰明伶俐的,日後夏七哥要有什麼造化倒也可堪左膀右臂。就這麼著,一個眼看著要凋零的門戶,竟被個小夏婆子一人生養的枝繁葉茂。不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也是頗爲罕見的了。

此時附近的人家聽說小夏婆子又要生了,也都知道不會有什麼大事。又趕巧這幾天天旱,大家也沒什麼農活好乾,就都跑來幫忙兼看熱鬧,院裡院外閒聊的媳婦婆子絡繹不絕。一時間,帶了栓兒和接生婆回來的夏五哥竟被堵在門口進門無著。只得拱手作揖在門外,大呼小叫著:“各位嫂子,讓,讓,讓......”。

也是巧了,真說著天上就零零星星掉了幾滴小雨,只一會兒的功夫細細密密的雨絲就將小院籠罩在煙雨中。頓時外面說笑的婆子、媳婦三三兩兩四散開去。這場大雨,家家戶戶都盼了有些日子。不想今日竟來的這麼及時,頗有些:遲一點,今年的收成就要減去三成,若早些來,大家也沒有這般焦心的感覺。

於是,那嘴快的王婆子就歡快地叫著:今兒這個娃娃必定是個有福氣的。

等接生婆進了產房,也不過就兩盞茶的功夫,外面候著的幾個哥哥嫂子們就聽到中氣十足的哭聲,兒子媳婦們這纔算心頭落地。等夏秀才急匆匆從學裡趕了回來,正趕上接生婆喜滋滋地從產房裡出來。

那接生婆也不說話,只望著夏秀才上下打量,看得夏秀才神色頗有些不安了,才嘻嘻笑著說:“今兒個可一定要多打賞幾個銅子兒?!?

夏秀才心中掛念妻子,連忙呆呆的作揖道:“有勞了。這是自然的?!?

那婆子見他也不好奇詢問嬰兒,只好兀自擠眉弄眼地說:“猜猜?!?

夏秀才看著滿臉褶子的婆子故弄玄虛地問他,一時呆住,心中惴惴不安。難道不只生了一個兒子?就有些肝顫地說到:“莫不是生了倆兒子?”

才三歲的八哥從哥哥嫂子中間伸出腦袋,學著夏秀才的調調:“莫不是生了三個弟弟?”小人心中還暗暗歡喜:這下自己就不是最小的啦!三個弟弟,那以後不是有三個小尾巴跟在後面。哼!不要太神氣喲。

冷不防夏大嫂在他身後一個爆慄彈在了後腦勺上,嚇得他脖子一縮,一擰身子就鑽進人羣。也不怪大嫂生氣,這麼一大家子人就靠著大哥種的十來畝田,各中辛苦不是八哥這個兩三歲的小娃娃能明白的。夏大嫂心裡卻是明鏡一樣,這要是再添三個男丁,那可真是要了夏大哥的命了。

第56章 道爺,您有藥嗎第39章 欲擒故縱第194章 撫琴第35章 新酒第5章 留下買路錢第28章 惡有惡報第15章 了斷第148章 六哥和六嫂第242章 九轉陰陽經第24章 哥,你去把它打昏吧第4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2章 佈局第91章 土地廟第31章 春遊第63章 因材施教第8章 夏家的哥哥們第199章 爭執第202章 夜奔第214章 刺客第185章 高興第96章 計議第17章 結怨第6章 文鬥第67章 二嫂第232章 差事第190章 呂家第202章 夜奔第151章 恩科第144 成親第178章 出手第205章 離間第108章 文無第一第112章 不教而誅?第233 敗事一日有餘第225章 冤家第44章 赴宴第192章 偶遇第240章 無心插柳第103章 烤大雁第165章 出家?第67章 二嫂第28章 惡有惡報第114章 氣急敗壞第11章 大娘子第30章 君子好逑第168章 落水第4章 求親第224章 燈下看美人第207章 醒悟第89章 失蹤第11章 潑皮第5章 淘氣第197章 夏九爺第54章 大爺,奴一個人好寂寞第243章 雞飛蛋打第17章 結怨第64章 妒忌第63章 因材施教第243章 雞飛蛋打第187章 觀棋第100章 迷路第12章 翻臉第200章 馬場第245 攻訐第65章 月錢第210章 復仇第42章 親事第154章 仇家結尾改正在修改中第164章 佛緣第53章 條件第14章 徒弟第82章 前途第226章 閨中秘笈第219章 收場第228章 多事之秋第190章 呂家第121章 錦兒第39章 欲擒故縱第22章 猢猻傳第192章 偶遇第34章 金蟬脫殼第43章 筵無好筵第154章 仇家第33章 退避第10章 小雨第137章 出其不意第161章 誥封第75章 生辰第234章 方美人第158章 真真假假第57章 安家置業第22章 猢猻傳第173章 提親第236章 拉攏第101章 樂極生悲第95章 報信第227章 玉樓冰簟鴛鴦錦第18章 祝英臺的饅頭第35章 新酒
第56章 道爺,您有藥嗎第39章 欲擒故縱第194章 撫琴第35章 新酒第5章 留下買路錢第28章 惡有惡報第15章 了斷第148章 六哥和六嫂第242章 九轉陰陽經第24章 哥,你去把它打昏吧第4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2章 佈局第91章 土地廟第31章 春遊第63章 因材施教第8章 夏家的哥哥們第199章 爭執第202章 夜奔第214章 刺客第185章 高興第96章 計議第17章 結怨第6章 文鬥第67章 二嫂第232章 差事第190章 呂家第202章 夜奔第151章 恩科第144 成親第178章 出手第205章 離間第108章 文無第一第112章 不教而誅?第233 敗事一日有餘第225章 冤家第44章 赴宴第192章 偶遇第240章 無心插柳第103章 烤大雁第165章 出家?第67章 二嫂第28章 惡有惡報第114章 氣急敗壞第11章 大娘子第30章 君子好逑第168章 落水第4章 求親第224章 燈下看美人第207章 醒悟第89章 失蹤第11章 潑皮第5章 淘氣第197章 夏九爺第54章 大爺,奴一個人好寂寞第243章 雞飛蛋打第17章 結怨第64章 妒忌第63章 因材施教第243章 雞飛蛋打第187章 觀棋第100章 迷路第12章 翻臉第200章 馬場第245 攻訐第65章 月錢第210章 復仇第42章 親事第154章 仇家結尾改正在修改中第164章 佛緣第53章 條件第14章 徒弟第82章 前途第226章 閨中秘笈第219章 收場第228章 多事之秋第190章 呂家第121章 錦兒第39章 欲擒故縱第22章 猢猻傳第192章 偶遇第34章 金蟬脫殼第43章 筵無好筵第154章 仇家第33章 退避第10章 小雨第137章 出其不意第161章 誥封第75章 生辰第234章 方美人第158章 真真假假第57章 安家置業第22章 猢猻傳第173章 提親第236章 拉攏第101章 樂極生悲第95章 報信第227章 玉樓冰簟鴛鴦錦第18章 祝英臺的饅頭第35章 新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溆浦县| 鄂托克旗| 和田县| 石柱| 四川省| 青浦区| 庆安县| 静乐县| 正安县| 永济市| 和政县| 沂源县| 安多县| 宁强县| 青铜峡市| 上思县| 隆尧县| 定陶县| 彰化市| 延寿县| 阿克陶县| 常宁市| 浦江县| 蓬溪县| 襄垣县| 长乐市| 揭东县| 墨竹工卡县| 壤塘县| 湟中县| 沙田区| 墨江| 高尔夫| 探索| 故城县| 酉阳| 铜梁县| 丰顺县| 武汉市| 建瓯市| 桦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