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中唯一一棟兩層的小木樓,正是私塾。
二層閣樓上,昏暗的燈光下傳來一聲嘆息。帶著無盡蕭瑟之意,令人傷懷。
房間中坐著幾個人,有老村長,不三,還有老學究。當然,小蟻和鏡兒也被邀請到這裡,似乎大家在開會。
“人間變得不再太平了,如今兇惡之地的妖孽紛紛出巢,無論魔妖。以後不知道要有多少普通老百姓遭殃。”說話的是老學究,剛纔嘆氣的也是他。年過半百的他,看上去精神矍鑠,一雙深深的眼睛似乎看透紅塵,風月無情。
臨街的窗戶微微開著,晚風中傳來陣陣壓抑的哭泣,聞之淒涼。
“剛纔一直忙著處理善後的事,還沒有當面拜謝兩位大俠。”老村長顫巍巍的扶著桌子站起,想當面拜謝小蟻和鏡兒。年紀大了,真的經不起悲喜的折騰。今晚的慘禍,讓老村長一下子老了很多。
小蟻慌忙站起,親自來到老村長面前。扶住他的胳膊,尷尬的道:“見義勇爲,正是我輩份內之事,不然修道豈不是白修了。老人家莫要如此多禮,小子惶恐不安。”
聽到如此真切之言,出自肺腑,無一絲一毫做作。老學究暗中點了點頭,頗爲讚賞。
老村長拗不過這位少年,只好坐下。他很奇怪這兩個人打哪裡來,到哪裡去。聽不三說,那蛇妖已經練就妖術,凡人難敵。難道真的是村口的那顆梧桐樹保佑,招來了小蟻和那位姑娘這兩隻鳳凰。
小蟻茫然坐下,心裡哪有救人之後的得意,有的只是失落和無奈。如果他知道老村長把他們看作是鳳凰,恐怕更加如坐鍼氈,羞愧難當。
如果當時自己早點出現在蛇妖面前,那些普通的村民就不會死。因爲擔心離奇道術把他們嚇到,結果卻…小蟻心中反思,帶了一絲責備。都是因爲自己太顧及了……驚嚇到總比死掉好多了吧。
“不知兩位出身哪家門派,以後也好讓本村後人銘記於心。”老學究手捋長鬚,問道。
這…小蟻和鏡兒對視一眼,真的覺得他們太小題大作了,不就救個人嘛。片刻眼神交流後,小蟻擺擺手,似乎極嫌麻煩的道:“老學究,聽說你也是走過許多地方的人。救人的目的並不是揚名立萬,乃是正氣使然。路見不平,當要相助。就是這麼簡單,本該這麼簡單。別的一切都是小事,不必掛心。”
老學究眼睛豁然一亮,像是重新認識了這位少年。看他年紀輕輕,說話如此通情達理。倒是讓他不好意思再追問下去。
不三輕拍手掌,帶著讚賞的眼神瞧著眼前這一對璧人。他打心眼裡佩服他們的做派,身附超凡道行,卻無絲毫架子。朗聲笑道:“老村長,老學究,我看你們是常年呆著小山村裡,真的變成俗人了。這對璧人知書達理,有情有義,世間少有。你們一直這樣答謝他們,他們反而不自在。”
小蟻微微一笑,魁梧漢字說話實在。只是璧人...他側頭望向鏡兒,鏡兒臉上微微羞澀,不過並不躲閃,大方的回望著他。一雙明亮的眼睛,清澈無暇。
“不三都如此說了,我和老學究就不再對恩人說答謝的話了。這次災禍真的發人深省,很久了,已經很久沒有遇到這樣的事了。”老村長望向窗外濃濃的夜色,思緒似乎拉回很多年前。
原來很多年前,這個山裡並無一戶人家。後來有個行腳的僧人,追蹤一個魔頭來到此地。一番大戰,殺得渾天黑地。後來兩敗俱傷,魔頭遁入山間一處山洞中,再也沒有出來。而那行腳僧追進洞中,反而丟了隨身法寶。他心意堅決,不除此魔,誓不出洞。魔頭感嘆路上偶遇的這位四處化緣的行腳僧人如此捨身大義,便答應他,有生之年絕不出洞,除非魔道重掌人間。
這行腳僧心性良善,當真信了那魔頭之言。出洞之後獨自一人在山下蓋了間茅草屋,自耕自種。隔個半年一載的上山進洞看看那魔頭還在不在,結果那魔頭也當真講信用,從未離開過。
一正一邪,帶著奇怪的口頭契約,就這樣互相監督著共存下來。
直到後來那行腳僧遇到一位來山裡打獵的獵戶,聽說這件事後,感嘆他的執著和正氣。便把女兒嫁與他做妻。一開始行腳僧百般推脫,怎奈那位姑娘動了真心,身前身後的體貼服侍。他並不想耽誤人家的大好青春,趕又趕不走,便允諾了。
如此,經過幾代人的繁衍生息,纔有了現在的小山村。
小蟻聽完這個故事,心中默默掐算。按照故事裡的時間往前推,似乎那行腳僧和魔頭大戰的時間段在三百年前。難道他們是從仙魔大戰裡出來的?
“敢問老村長,那處山洞還在不在?”小蟻心裡好奇,都過了這麼久,想必那魔頭早已老死了吧。
“在在在,不三這娃兒的那把斧頭,就是在洞裡面撿到的。”老村長說著,眼神看向一直安靜的不三。
小蟻恍然大悟,難怪他自從看到那把斧頭,就覺得不似凡鐵,原來是一件法寶!想必就是那行腳僧當年的隨身法寶。
不三從背後取下那件斧頭,燭光照耀下,反射出微弱的白光。
原來是他!小蟻豁然想起自己在山坡上初次吞吸天地元氣的時候,看到的林中那抹反射的白光。竟然是這魁梧漢子的斧頭。
雖然並不是第一次見到這柄斧子,但是這次近在眼前,一下勾起小蟻的回憶。
自己因爲天機鏡的消息,從高空跌落,跌到這座小山村,遇到那柄斧子,又莫名其妙的殺了蛇妖救了人,得知鷹愁澗發生的鉅變。難道這一切都有定數?
猛地,小蟻突然想起什麼,拉著不三的胳膊,急切問道:“不三大哥,你可有一個兄長或者弟弟?”
不三一愣,搖了搖頭。他不明白爲何少年這樣問,說實話,自己的身世自己都不明白。
“不三是我多年前在山間小路上撿到的,那時候他昏迷不醒,發著高燒。想是好久沒有吃飯,餓昏過去,又淋了雨水。”老村長緩緩道,這是全村人都知道的事。
小蟻定定的瞧著不三的臉,如果他蓄上鬍鬚,跟自己認識的乞丐大哥不四,還真像呢。原來小蟻靈光一現,發現樵夫不三跟不四大哥長的很像。只是好久沒有見到那位乞丐大哥,也不知道他還在不在那座小鎮上。
那個山洞自己有必要一探究竟。鷹愁澗發生鉅變,連遠古蛇尊都出來了。天下混亂的氣息與日俱增,自己要加快步伐回到桃源山谷,與姨娘好生商議一番纔是。如此一想,小蟻再也坐不住,在心裡把自己的想法跟鏡兒交流,看鏡兒有沒有什麼主意。
鏡兒眼波流轉,在他心中靜靜道:“你去哪我就去哪,如今你的道行正要磨練一番才能更進一步,不如今晚我們就去一探那個三百年前的山洞?”
小蟻心裡贊同,悄悄點頭。
外人當然不知道眼前的這對璧人,在心裡都能交流說話,只是看到他們不停地點頭。
“不三大哥,那山洞在什麼方位,我想去一探究竟。”小蟻忽然問道。
“兩位少俠,稍安勿躁。”老村長和老學究聞言動容,一起勸道。魔頭居住的山洞,豈是外人可以隨便進的嗎。不三是陰差陽錯,不知道這個村中老人口中的真實傳說,不然,他肯定不會冒然進入。
“老村長你們且放寬心,這兩位的本事大著呢。”不三從不吹牛,只是他說的話常常讓人不敢相信。
“山洞在山的另一側,有條小溪從洞前流過。洞前草木稀少,背陰。很好找的。”不三嗡嗡的聲音響起,震得木製架構的小閣樓一陣灰塵落下。
小蟻用心記下,這就要起身告辭。兩位老人互望一眼,心道難道自己是安穩的日子過得久了,真的經不起一點點大風大浪。年輕人該有的勇敢和信心,已經在自己身上銷聲匿跡?
不三也想親自去帶路,但是小蟻死活不肯。誰也不知道那魔頭是不是還活著,也不知道那洞裡是不是還有別的生靈存在。帶一個凡人進去,除了累贅還是累贅。萬一真的打鬥起來,那可真的是牽絆手腳,心神大亂。
不三知道自己本事低微,但他只想儘自己的一分力。奈何這少年死活不依,肯定是怕自己連累人家,也就不在強求。
下樓的時候,經過一樓大廳。寬闊的大廳中,擺放著長桌長凳,一行一行,整齊有序。正是白日裡教孩童上課的教室。
小蟻停下腳步,用心忘了一眼,尋思道我長這麼大,還從未上過私塾,以後真的有機會,倒是真想坐下來體會一下,聽課是什麼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