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章 文會

孟傑在前廳迎完此次文會的賓客,當下也進入拙園陪客。

而如賈赦賈政這般有官職在身者,自然聚作自己一個小圈子風花雪月。

孟傑雖是少東家,但是年齡的差距也難融進去,所以去告了聲罪,然後就陪一些尚無官職在身書生們遊園賞玩。

衆書生哪裡願意跟在一羣官長前輩身後挨訓,如此竟慢慢都聚集在一塊跟著孟傑遊園。

也許是巧合,大家來到梅亭附近,正好聽見了賈琮以南宋陸游之讀書詩,駁的亭內幾人啞口無言。

眼見梅秀才有惱羞成怒之意,孟傑身爲東道主,自然要出言接過這一茬。

大家看見孟傑到來,先相互見了禮,孟傑當場又把不認識的青年才俊相互介紹了一遍。

最後才指著寶玉與賈琮說道:“這位世兄乃是榮國府銜玉而生的賈瑛賈小友,相信這樁奇事諸君也有耳聞吧,有此奇緣者將來必是不凡;而這位世兄真名大家或許不知,只不過賈十五郎的大名相信大家已經是耳熟能詳的,同樣也出自身榮國府。”

一衆青年才俊初時見二人年紀小還不以爲意,這時聽孟傑介紹二童都出自榮國府豪門,一人銜玉而生,成爲京都一時佳話;另一人憑著兩個話本,如今在京都之中卻已揚名。

如今二人身上雖還未有功名,但這卻是年紀還小的緣故,相信假以時日,前途不可限量。

一時之間,梅亭之內衆人紛紛與寶玉賈環見禮,把二人以平輩小友待之。

就連先前挑撥梅秀才動怒的姚秀才,這時也對著寶玉賈琮賠罪道:“剛纔之事也是姚某孟浪,倒叫賢伯仲受了這無妄之災,這裡給二位賠個不是。”

孟傑也在一遍圓場:“今日以文會友,若不辯論,豈能知自身之不足而促進提高,相信二位賈賢弟不是沒有氣量之人。”

寶玉賈琮原本還對著姚秀才感官不善,如今看他倒還算坦蕩,坦然道歉不失君子行徑,心中的芥蒂也消散了。

“姚兄光明磊落,任誰也能聽出姚兄先前不過是友人之間的戲語,只不過是某些人太過於不分青紅皁白罷了。”

賈寶玉哄女孩子很有一手,但是外面的人情應酬就相對很差,或者說是不屑,所以如今倒多是賈琮再與大家交流。

姚秀才也有心結交二賈,所以冷眼看著梅秀才單站在另一邊,於是小聲解釋道:“二位有所不知,這梅兄家學淵源,之父乃是堂堂翰林,士林清流頗有名望,梅兄又十七歲中了秀才,難免就傲氣了一些,還請賢伯仲不要把剛纔之事放在心上。”

賈琮回答道:“姚兄說笑了,我兄弟二人今日參加文會,就是抱著以文會友的目前來,就算偶有爭執也不過是書生意氣,無論辯論輸贏卻不會記恨於心,只不過,有些人只怕就不這麼想了。”

說完這話,只見賈琮的目光似有所指,這時大家順著他的目光才發現梅秀才正冷著臉向這邊走來。

原來這梅秀才被賈琮先前一頓嗆,由於是自己有錯在先,所以一時難以反駁;如今又見衆人圍繞著這賈氏二童親熱無比,倒把自己冷落一邊;再加上聽文那二童之一就是賈十五郎,想當初自家書店要與他合作刊印話本,沒想到卻被拒絕,反而與孟家的浩然居合作,這段時間把自家商鋪的生意打壓不小。

新仇加上舊恨,梅秀才自認惹不起孟家,難道還會懼怕一個沒落的勳貴之家嗎?

只見梅秀才冷臉走了過來,開口就說道:“今日乃是文會,諸位不論詩詞文章,卻圍住二童阿諛奉承,國公府子弟又如何,讀書人氣節何在,在下羞與趨炎附勢之徒爲伍,告辭!”

衆人聽梅秀才出口無禮,甚至直接把在場之人比作趨炎附勢之徒,頓時不忿起來,孟傑作爲主人,當先喝道:“梅兄且慢!”

若真讓梅秀才就這樣走了出去,外面就真只當孟府文會乃是以身份論高低了,孟傑如何能讓府門蒙羞,於是說道:“我孟家每年文會宗旨乃是以文會友,文會只論文章詩詞佳次,不論出身高低!如今梅兄你不服,只管那文章詩詞前來說話,又何必要故作清高,拿話來擠兌。”

有書生接口道:“孟兄說的不錯,二位賈小友門第雖高,難道以孟兄的家世還要趨炎附勢不成?還有姚季姚兄,李宇李兄,張遷張兄,更多的我就不一一指出,你說哪一位家世不能與國公府相當,難道大家都需要趨炎附勢,只有你梅秀才一人有讀書人風骨不成?”

這時梅秀才才意識到,自己剛纔開口得罪人太多,如今已成衆矢之的了,只怕一個不好,還真就給家中招災惹禍也不一定。

就在梅秀才還在計較得失之際,又有人高聲道:“說得對,就算我等乃是寒門出身,但是自認也不是趨炎附勢之徒,比如你姓梅的雖然是翰林之子,今日不給我們一個說法,就休想這樣辱人之後就走!”

能考上秀才之輩,自然不會有愚蠢之人,梅秀才這時已知自己犯了衆怒,若不平息就此離去只怕日後難以收場,還不如今日事今日畢,都怪姓賈的纔有此難堪,自己不好過卻更不能叫他如了意。

梅秀才打定了主意,只見他先是連連作揖,然後大聲說道:“諸位兄臺原諒在下一時口不擇言,明日在一品居,我擺酒給大家賠個不是。”

此言一出,倒叫大家不好再加以指責了,畢竟許多人都是與梅秀才舊識,如今梅秀才當衆賠禮道歉,就算不認識的也慢慢平息了怒火,梅亭之內也漸漸安靜了下來。

只聽梅秀才又道:“在下之所以口不擇言,也是一時激憤,諸位試想,年紀不過總角的少年郎,就算寫過兩本話本,難道就真有真才實學了嗎?豈不知,世上還有些不知廉恥之徒,只爲揚名請人代筆也不少見,所以明日道歉酒就不請某些神童了。”

如今梅秀才學了聰明,撇開衆書生,話語直指賈琮乃不知廉恥之徒,爲揚名請人代筆寫話本。

這樣一來,大家看賈琮的眼光就有些變了,誰讓賈琮年紀實在太小,衆人又沒人親眼見過賈琮顯露才學。

毀人名聲就如斷人前程,若賈琮不反擊,將來縱然再有作品面世,只怕還有人會說賈琮是請人代筆的無恥之徒。

只見賈琮上前幾步,徑直來到梅秀才身前,昂首凝望著梅秀才寒聲道:“我要你收回剛纔的話,爲剛纔的話給我道歉!”

梅秀才冷笑:“這不過是我的推斷,如你不心虛又何必發怒。”

賈琮道:“你既無真憑實據,就可以空口誣賴於人嗎?如此,我豈不也可以說你梅秀才乃一草包,腹中毫無點墨,只因有一翰林父親,這才用卑鄙手段矇混了一個秀才功名~”

“你~!”梅秀才爲之氣結。

因爲賈琮之言,不過是借用他先前之言罷了,用的就是你既然能懷疑我,那我自然也就能懷疑你,要臭名聲大家就一起臭吧。

只不過如今賈琮只不過乃一總角小童,失些面子也沒什麼太大不了的,京都百姓能有好話本聽就行了,又管它話本是誰寫的呢。

而梅秀才又不同,若傳出他秀才功名乃是靠他父親以翰林的手段謀得,自身草包一個,雖朝廷不會因傳言就革去他秀才的功名,但是梅秀才的名聲真算是在讀書人裡臭大街了,將來影響考舉人也不一定。

然而不等梅秀才說話,賈琮就對著孟傑抱拳說道:“還請孟兄說句公道話!”

孟傑點頭,然後先四方作了一揖,然後揚聲說道:“諸位,今日文會,乃以文會友之盛事,如潑婦罵街般隨意猜測辱罵,都有失我等讀書人的身份,如今梅兄與賈兄既然爭執不下,不如就以詩詞文章論高低,輸者端茶道歉,諸位以爲如何?”

衆人響應:“好,就該如此~!”

“造謠中傷乃是小人行徑,君子所不爲~”

“不錯,有才無纔不是說出來的,還請孟兄出題,再有異議者趕出文會!”······

孟傑轉而又問梅秀才與賈琮道:“如此公議二位可同意。”

梅秀才賈琮齊道:“請孟兄出題,諸位見證。”

“好,這纔是文會景象!”孟傑贊完繼續說道:“總所周知,梅兄善八股制藝,賈世兄年不過總角尚未學制藝卻善話本,我以爲公平起見,二人善長皆不能選爲題,而二人又由詩詞相起爭端,不如就以詩詞爲題一定高下,諸位以爲如何?”

諸書生都稱公道,孟傑又問賈琮梅秀才,二人也無異議。

如此孟傑大聲宣佈:“今日雖是梅賈二位世兄意氣之爭,如今我等身處梅林,就擬定以梅爲題,一炷香時間爲限,也不限定只有梅賈二位世兄能作,其他各位兄臺若有所得,也可一併做出,然後大家公議,也算全了此次文會,屆時我等評出最佳,晚宴之上再請我家老爺品評。”

“好~孟兄此言正合我意!大家同作梅花詩!”

單看梅秀才賈琮二人作詩,哪有大家一起作來的有趣,如能拔得頭籌,獲得讓孟老大人的青睞,必然能夠傳名京都,此次文會就不虛此行了。

第179章 漸散第81章 聽雨軒第69章 院試第109章 元春第185章 波折第160章 誓言第158章 會試第98章 喪禮第74章 莽漢第72章 廩生第185章 波折第191章 剖析第196章 對峙第20章 年第139章 意外第75章 黃金茶第170章 威壓第158章 會試第167章 翰林第170章 威壓第84章 謝師第176章 驅趕第19章 酒第93章 金玉第46章 收與拒第31章 同學第165章 殿試第163章 決不妥協第67章 安排第25章 詠梅第184章 算盤第128章 櫳翠庵第145章 迷亂第157章 偷香第141章 洗塵第133章 歷史的慣性第155章 私語第119章 區別第41章 兩年後第36章 進學第34章 懦弱的心第118章 坐等第18章 齷蹉第78章 影響力第88章 再開話本第40章 約定第110章 偏愛第156章 年夜第122章 荷爾蒙第120章 襯托第115章 意亂第150章 果然第45章 風月第41章 兩年後第32章 親情第77章 暖心第121章 結社第179章 漸散第160章 誓言第104章 秦府之殤第7章 討賞第85章 互惠第123章 身份的選擇第111章 花招繡帶第33章 計較第21章 作畫第149章 莞爾第117章 比較第3章 蒙學第137章 再下金陵第98章 喪禮第178章 斥責第25章 詠梅第36章 進學第174章 苔薊第111章 花招繡帶第40章 約定第89章 緩和第117章 比較第42章 遠行第176章 驅趕第91章 樓外樓第90章 語無倫次第39章 讀書之餘第79章 小風波第126章 愜意第17章 秦可卿第17章 秦可卿第140章 對賭第18章 齷蹉第169章 端茶第175章 抄檢第161章 情定第180章 中山狼第102章 水月庵第72章 廩生第103章 青紗帳第158章 會試第114章 共枕
第179章 漸散第81章 聽雨軒第69章 院試第109章 元春第185章 波折第160章 誓言第158章 會試第98章 喪禮第74章 莽漢第72章 廩生第185章 波折第191章 剖析第196章 對峙第20章 年第139章 意外第75章 黃金茶第170章 威壓第158章 會試第167章 翰林第170章 威壓第84章 謝師第176章 驅趕第19章 酒第93章 金玉第46章 收與拒第31章 同學第165章 殿試第163章 決不妥協第67章 安排第25章 詠梅第184章 算盤第128章 櫳翠庵第145章 迷亂第157章 偷香第141章 洗塵第133章 歷史的慣性第155章 私語第119章 區別第41章 兩年後第36章 進學第34章 懦弱的心第118章 坐等第18章 齷蹉第78章 影響力第88章 再開話本第40章 約定第110章 偏愛第156章 年夜第122章 荷爾蒙第120章 襯托第115章 意亂第150章 果然第45章 風月第41章 兩年後第32章 親情第77章 暖心第121章 結社第179章 漸散第160章 誓言第104章 秦府之殤第7章 討賞第85章 互惠第123章 身份的選擇第111章 花招繡帶第33章 計較第21章 作畫第149章 莞爾第117章 比較第3章 蒙學第137章 再下金陵第98章 喪禮第178章 斥責第25章 詠梅第36章 進學第174章 苔薊第111章 花招繡帶第40章 約定第89章 緩和第117章 比較第42章 遠行第176章 驅趕第91章 樓外樓第90章 語無倫次第39章 讀書之餘第79章 小風波第126章 愜意第17章 秦可卿第17章 秦可卿第140章 對賭第18章 齷蹉第169章 端茶第175章 抄檢第161章 情定第180章 中山狼第102章 水月庵第72章 廩生第103章 青紗帳第158章 會試第114章 共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乳山市| 精河县| 中方县| 二连浩特市| 桐城市| 明溪县| 隆尧县| 鲁山县| 灌南县| 天镇县| 竹山县| 蓝田县| 长沙县| 修武县| 桓台县| 禄劝| 太仓市| 吉隆县| 宜阳县| 吉林市| 聂拉木县| 泸溪县| 屯门区| 凯里市| 曲沃县| 通榆县| 绥德县| 清原| 阳东县| 方山县| 调兵山市| 东山县| 若羌县| 郓城县| 林周县| 武夷山市| 西吉县| 布尔津县| 文成县| 会同县| 闻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