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02章 兵馬大元帥

李世民被說動了,但他還是沒有做出決斷。他讓長孫無忌等人退出去,他要一個人想一想。

入夜,月朗星稀,卻也有一絲寒意。高公公給李世民拿來了一件披風,爲李世民披了。李世民看了他一眼,道:“朕用不著這個,朕還沒老。”

“陛下龍體要緊。”高公公幫李世民繫好,默默退到了一邊。李世民仰頭看著天穹,像是自言自語,也像是在跟高公公說:“其實朕心裡明白,朕得國不正。所以朕想幹一件遠邁前人的事情,證明朕值得這個位子。朕不是有勇無謀之輩,在做這件事之前,朕計算好了。快則一年,慢則兩年。這一仗肯定能打完,而且絕對能打贏。”

李世民仰天,道:“可是爲何,會出這種意料之外的變故。難道朕真的是人神共憤麼?”

高公公往前半步,似乎想要說點什麼,但他又不是很確定,李世民到底是不是在跟他說話。這時候接話,顯然也不是很合適,更重要的,他不知道怎麼接。

思慮良久,高公公小聲道:“陛下,也許情況沒有那麼糟。”

“不、”李世民轉過身來,道:“情況一定比想象更糟,西突厥對我大唐,一向都有恨意。河套之地,乃是他們的祖庭,他們沒有一日不想拿回來,如果他們沒有那份實力也就罷了,但如今他們有這份實力,沒有理由不東進。”

“泥孰只是一個意外,有他在的時候,朕可以放心。他可以籠絡心向大唐的部族,在西突厥內部達成一個平衡。這份平衡,加上朕不斷推行絲綢之路,讓內務府提供大量訂單,予以其利。尚能滿足他們的胃口,朕知道,這不是長久之計,但朕想,只要能挺過三年即可。朕攻滅高句麗,立刻轉戰薛延陀,挾大勝之威,西突厥不敢輕舉妄動。到了那個時候,就算撕破臉皮,朕也無所畏懼了。”

李世民長嘆一聲,道:“誰能想到,泥孰好好的就死了?他這一死不要緊,朕的全盤計劃都會被打亂。”

高公公思忖了一下,把到了嘴邊的話,咽回了嘴裡。

“朕知道你想說什麼。”李世民的目光投向遠處,彷彿一個洞悉世事的長者:“你是想說,要不然就聽從輔機的建議,班師回朝……朕告訴你,這是下策中的下策!”

“長孫無忌是一個文臣,他不會打仗,也不懂打仗。年輕時候,有一腔志氣。現在歲數大了,便是連志氣也沒有了。大軍出征,便如張弓拉箭,開了弓,哪有回頭箭的?他惦記的不過就是長孫家的那點產業罷了,朕已經想明白了,絕對不能聽他的。朕如果此時班師回朝,國內必亂。而且,即便朕帶領大軍迎戰西突厥,也未必能贏!”

“未必能贏……這、”高公顯然沒想到李世民會這樣說,未必能贏?大唐萬勝,怎可能不贏?

“朕率領大軍班師回朝,勢必士氣低落。一路上沒有休息,將帥疲憊。而西突厥卻可以逸待勞,這一路的糧草消耗,也不是小數目。朕幾年的準備,不但全要搭進去,休養生息的計劃,也要被迫停止。”

李世民長嘆,道:“老百姓剛剛過上幾天好日子,朕實在是不忍心,再讓他們回到那易子而食的境地之中!”

“那……”高公公沒有想到情況會這樣糟糕,問道:“陛下,事到如今,應該怎麼辦?”

“如今唯有指望李孝恭和李牧,能扛得住西突厥了。”

“陛下!”高公公萬萬沒有想到,李世民會做出這樣的決斷。他如今掌控東西兩廠,已經不是從前那個只知道侍奉李世民的太監了。事情的利弊,輕重,高公公比任何人都清楚。他雖然跟李牧關係不錯,但是他的心,永遠是忠於李世民的,他正色道:“陛下,老奴必須得提醒陛下,這樣做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哦?”李世民看向高公公,問道:“那你就給朕分析分析,風險從何而來?”

“陛下,如今滿朝的文臣武將,大部精銳,都被陛下帶來了遼東。如今朝中只剩下了一個李大亮,這李大亮能守,卻不擅攻。想讓他來領軍抗敵,實在是沒有勝算。”

“除了他之外,便只有河間郡王了。河間郡王有能力,但陛下不要忘了,當年太上皇削其兵權是爲什麼。當年的事情,他難道心裡就沒有怨恨嗎?如果陛下把兵馬都交給他來節制。如果他造反,揮軍直奔關中,則長安、洛陽危在旦夕。而且,河間郡王領軍半生,朝中武將三成出其帳下,如果他振臂一呼,陛下!情況難料!”

李世民笑了笑,道:“朕若另有人選呢?”

“陛下說的是李牧!”高公公更急,道:“陛下,您千萬不可做此想啊!”

李世民挑了挑眉,道;“這倒是奇了,朕記得你與李牧關係不錯,常常爲他說好話,怎麼今日卻改了口風。說起他的壞話來了,朕信任李牧,你這閹人,不必多言。”

“陛下,臣也信任洛陽侯。”高公公斟酌詞句,卻擲地有聲,道;“信任歸信任,但卻不可用來嘗試人心啊!李牧何人?其天縱之資,陛下心中有數。如果陛下放手讓其施展,他或可、不,老奴相信,他一定能創造奇蹟。但之後呢?陛下,人的野心,是隨著環境和形勢變化的。如果李牧擊敗了西突厥,他的聲威將可能超過陛下!陛下翻翻史書,功高蓋主者,不造反的少!他們可能不想造反,但是他們怕君主猜疑,爲了自保,他們也不得不那麼做!”

“陛下現在能容他,或者說李牧自己覺得能容於陛下,是因爲他懂得分寸。他從來只是撈錢,建設,卻幾乎不碰軍權。這是給陛下的定心丸,也是給自己的護命符。如果他掌控大軍,陛下難道能安枕無憂麼?到了那個時候,也許即便他不反,陛下也容不下他了。”

李世民仔細打量高公公,好一會兒,才道:“朕倒是小看你了,高幹,你也有將帥之才啊。”

高公公聞言道;“臣跟了陛下將近二十年,近朱者赤,再笨也學會一點。”

“但是啊,你小瞧了一個人。”李世民笑了一聲,道:“你小瞧了朕!”

“朕是曾懷疑過李牧,但朕最終沒做下錯事。”月光灑在李世民的背上,顯得更加高大硬挺:“朕現在越發的清明,無論李牧如何做大,甚至他有朝一日,割據爲王。朕都不會後悔,這江山畢竟還姓李。而且,李牧若爲政一方,那是百姓的福分。如果當年李建成有這份能耐,朕也斷然不會不服他。可惜,差得太遠!”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氣,道:“給朕擬旨,令,侯君集坐鎮江南,麾下兩萬將士不得擅動,等候朕的旨意。封,洛陽侯李牧爲鎮國公,尚書令,加驃騎大將軍。賜‘如朕親臨’金牌一枚,代行王事。所有西邊的事情,都交給他來決斷。”

高公公張了張口,道:“老奴明白了。”

李世民想了想,又道:“讓李靖制定攻城計劃,各路將軍立軍令狀。三個月內,若攻不下遼東城,朕要軍法從事了!”

……

李世民的旨意還沒到,李牧已經做準備了。或許這就是君臣之間的默契吧,李牧這些日子一來,沒少聽御史們的廢話。他們說李牧有不臣之心,想要趁機造反。但李承乾不信這些話,魏徵也出乎意料的,一句話也沒有說。

兩萬兵馬,這是跟李大亮激烈爭吵了三日,他能給出的最大人數。李大亮在李牧的強勢逼迫之下,終於肯答應,先聚攏各地府兵拱衛京畿,把屯衛替換出來,讓李牧帶走,去定襄馳援。

這日清晨,午門外廣場上旌旗如林、紅纓如火,兩萬頂盔戴甲的精銳將士整整齊齊、森嚴列隊,領兵的將領身穿明晃晃的鎧甲,騎在高頭大馬上,神情肅穆的望著午門方向。

午時正刻,承天門洞開。

左右兩掖門也同時敞開,文武百官從中而出,在各自的位子上立定。

到最後,炮聲隆隆、號角震天,李牧高喝一聲:“恭迎監國太子!”

衆將士緊跟著李牧山呼:“太子千歲!陛下萬歲,大唐萬勝!”

這是便見李承乾出現在承天門下,登上了點將臺。

李承乾一手扶著欄桿,看著高臺下烏壓壓的將士,揚塵舞拜,山呼萬歲,一顆心激動得不能自已,從感情中解脫出來的太子殿下,武魂逐漸覺醒,恨不能搶來一匹戰馬,也站在人羣中,哪怕做一個小卒,他也無怨無悔。

等到行禮完畢,官兵起身,廣場上變得鴉雀無聲,所有人屏息凝神,靜聽監國太子訓話。

“將士們,西突厥背信棄義、不顧盟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孤已經接到定襄都護府的軍報,西突厥舉全國之兵來犯,沿途已滅西域四國,兵峰直指長安。突厥賊子,妄圖吞併我大唐,是可忍孰不可忍?!”李承乾高聲喝道。

“不可忍!不可忍!”衆將士血脈賁張、高喝起來。

“洛陽侯何在?!”李承乾大喝一聲,李牧趕忙應聲出列,登上了高臺。

來到高臺之上,李牧甲冑在身,不能全禮,微微躬身,已經被李承乾扶了起來。李承乾藉著扶的動作,在李牧耳畔道:“大哥,帶我一起去吧。”

“昨天不是說好了,今日誓師大會,你鼓舞士氣就好。長安可是國都,你這個監國太子不留守能行?不要胡鬧,將士們看著呢,快把剩下的臺詞說完,吉時快到了,別耽誤出兵!”

聽李牧說將士們都看著呢,李承乾眼睛亮了起來。他嘴角勾起,李牧心裡咯噔一聲,便要去捂住他的嘴。

“你別瞎說……”

李承乾躲開李牧的手,放聲道:“孤奉陛下之命,本應戍守京畿。但,想到父皇爲了江山社稷,御駕親征,孤乃大唐太子,國之儲君,怎能畏畏縮縮,躲在人後?故,孤決心命魏王監國攝政,孤要親自統率大軍,與西突厥決戰與塞北。”

說著,李承乾豪邁了起來,放聲大笑:“將士們,此去相差懸殊,九死一生。孤不敢承諾你們什麼,但大好男兒,保家衛國!孤與你們同生共死,你們願意嗎?!”

百官看著點將臺上的李承乾,所有人都傻了。

這叫什麼事兒?

皇帝要御駕親征,留太子監國。太子要決戰塞北,留親王監國攝政。史書都不敢這麼寫啊,那龍椅是燙屁股還是怎麼?坐著不舒服麼?都非得找死?

東宮的幾個屬官最先反應過來,一個個哭天搶地,于志寧更是撲到點將臺上,抱住李承乾的腿,撕心裂肺道:“太子不可莽撞,肆意亂來!陛下命你監國,這邊便是聖旨啊。你怎可私自做決……”

“來人,把於師父請下去!”李承乾冷聲說道,旁邊兩名千牛衛猶豫了一下,把于志寧拉了下去。

李承乾高聲道:“孤是妄爲了,若能凱旋,孤願請罪。但是現在,家國危難之際,陛下又不在朝中。顧爲太子,責無旁貸。此事不容勸諫,無需再議。來人吶,給孤拿盔甲來!三軍將士!”

“大唐萬勝!”

登時鼓樂高奏,將士們轟然轉身,邁著整齊的步伐,昂然離開承天門前的廣場,穿過長長的朱雀大街,向城門方向開去。

朱雀大街之上,早就擠滿了聞訊前來爲大軍送行的百姓,不單是出征將士的妻兒父母,那些子弟不在軍中的百姓也簞食壺漿、以送王師。

李牧騎在馬上,在一衆將領的簇擁下,跟隨在李承乾的馬後面,緩緩行在隊伍中央,便見由數百名老者提著酒壺、舉著肉食攔在了他的面前。李牧定睛一看,這不是自己的老丈人白鬧麼?

“京城百姓推舉我等爲代表,爲太子殿下,洛陽侯踐行!”白鬧兒激動不已,拿著酒碗的手都是顫抖的:“大唐萬勝,萬勝!”

第86章 來把師徒局!第298章 差事第451章 話語權第933章 沒有中間商第951章 微服私訪第25章 行動起來第834章 唱大戲第426章 大碗寬面(卷終)第732章 吐蕃王子第80章 基本情況第67章 單挑第190章 無理辯三分第76章 探監第504章 畢業考覈第305章 投名狀第702章 免死牌第435章 緣由第584章 聯手阻擊第71章 三姓奴第482章 三狗的野望第410章 兩國使第827章 箭在弦上第833章 李代桃僵第61章 思文歸來第285章 銅畫裡都是騙人的第507章 勸退第455章 來者不善第146章 馬場建成第83章 兇奴俏婢(2)第980章 好鋼用在刀刃上第89章 意外立功第3章 各方後續(求首訂)第207章 左右爲難第44章 傳國玉璽(2)第12章 生財有道第237章 有刺客!第1章 穿越成俘虜第459章 隱情第372章 慈幼局第446章 地圓說第574章 再出手第123章 把事情鬧大(2)第40章 算學大師第506章 心在滴血第248章 文武論第409章 複製工匠第132章 李績的中年危機第655章 長生天作證!第350章 以德報怨第918章 飢餓營銷第106章 不得不做第17章 鬧上門第278章 走後門第186章 財源滾滾第408章 人格魅力第333章 始作俑者(卷終)第431章 大天才李牧!第234章 心太軟第992章 財神駕到第491章 尋常百姓家第316章 長樂門中人第1章 帝王霸道(求首訂)第804章 賜婚第325章 料敵於先第626章 感懷第97章 開工在即第856章 一丘之貉第659章 狼煙四起第288章 西突厥第315章 升官第10章 伸出援手第509章 畢業證第789章 思文的苦惱第146章 馬場建成第65章 議功封侯(1)第629章 積極自救中第783章 仙風道骨第538章 真正的殺招第854章 隱藏的危機第437章 好妹夫和好師叔第429章 籌碼貨幣第738章 夜謀第523章 怎麼沒按劇本來?!第759章 穿越者的責任第782章 系統幫忙第356章 抵足而眠第389章 小和尚第902章 順我者昌第977章 目的地第471章 牧有一計第292章 老奸巨猾第43章 連鎖經營第755章 君前戲第47章 老師不好當啊!第628章 綁架第217章 衆生相第513章 追本溯源第148章 賺錢之道第999章 投其所好
第86章 來把師徒局!第298章 差事第451章 話語權第933章 沒有中間商第951章 微服私訪第25章 行動起來第834章 唱大戲第426章 大碗寬面(卷終)第732章 吐蕃王子第80章 基本情況第67章 單挑第190章 無理辯三分第76章 探監第504章 畢業考覈第305章 投名狀第702章 免死牌第435章 緣由第584章 聯手阻擊第71章 三姓奴第482章 三狗的野望第410章 兩國使第827章 箭在弦上第833章 李代桃僵第61章 思文歸來第285章 銅畫裡都是騙人的第507章 勸退第455章 來者不善第146章 馬場建成第83章 兇奴俏婢(2)第980章 好鋼用在刀刃上第89章 意外立功第3章 各方後續(求首訂)第207章 左右爲難第44章 傳國玉璽(2)第12章 生財有道第237章 有刺客!第1章 穿越成俘虜第459章 隱情第372章 慈幼局第446章 地圓說第574章 再出手第123章 把事情鬧大(2)第40章 算學大師第506章 心在滴血第248章 文武論第409章 複製工匠第132章 李績的中年危機第655章 長生天作證!第350章 以德報怨第918章 飢餓營銷第106章 不得不做第17章 鬧上門第278章 走後門第186章 財源滾滾第408章 人格魅力第333章 始作俑者(卷終)第431章 大天才李牧!第234章 心太軟第992章 財神駕到第491章 尋常百姓家第316章 長樂門中人第1章 帝王霸道(求首訂)第804章 賜婚第325章 料敵於先第626章 感懷第97章 開工在即第856章 一丘之貉第659章 狼煙四起第288章 西突厥第315章 升官第10章 伸出援手第509章 畢業證第789章 思文的苦惱第146章 馬場建成第65章 議功封侯(1)第629章 積極自救中第783章 仙風道骨第538章 真正的殺招第854章 隱藏的危機第437章 好妹夫和好師叔第429章 籌碼貨幣第738章 夜謀第523章 怎麼沒按劇本來?!第759章 穿越者的責任第782章 系統幫忙第356章 抵足而眠第389章 小和尚第902章 順我者昌第977章 目的地第471章 牧有一計第292章 老奸巨猾第43章 連鎖經營第755章 君前戲第47章 老師不好當啊!第628章 綁架第217章 衆生相第513章 追本溯源第148章 賺錢之道第999章 投其所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什邡市| 仪陇县| 五家渠市| 青神县| 康马县| 池州市| 孝感市| 巴中市| 来安县| 石城县| 新宾| 个旧市| 顺平县| 郯城县| 霸州市| 大庆市| 青铜峡市| 喀喇沁旗| 赣榆县| 九龙城区| 县级市| 昌黎县| 睢宁县| 柞水县| 新平| 遂川县| 垣曲县| 余江县| 寿光市| 行唐县| 通辽市| 襄城县| 达尔| 双辽市| 武平县| 永嘉县| 云浮市| 稻城县| 青海省| 油尖旺区| 余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