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八十八章 祖訓

當下見得徐光祚招呼,自有那一些頭腦耿直,性格大咧的武將,一下子就跳了起來,快走幾步,來到徐光祚身後,抱拳對坍圮行禮說道:“臣附議!”

這人本是左軍都督府的都督,屬於英國公管轄,官職也是極高。如今他出面了,坐在兩位國公後面的一票武將,也都是霍得站了起來,瞧那架勢,顯然也是想要過來爲這位都督以及徐光祚助威。

英國公與成國公見狀,不由得相視一陣苦笑。他們身爲這些丘八的首領,自然知道這些丘八將領的性格,自己先前約束,不過是看出局勢不對,不想損失朝廷的實力罷了。

可如今徐光祚悍然出言,他們也是知道架不住這些丘八將領。再加上在他們的血脈之中,也流淌著武將的尚武嗜血的性格,不喜這等朝堂的爾虞我詐。

當下見得身後將領懇切的目光,他們也是不再多想,一般無二的站了起來,率先離了坐席,也是極快的走到了徐光祚的身邊。

英國公率先與徐光祚見禮一下,然後朗聲笑著說道:“原以爲徐國公一脈,早就失去了中山王的血性,不想今日又得以再見,依稀可知中山王的風采,快哉,快哉!”

這番話,卻是在說徐國公的身世。第一任徐國公,實是大明開國功勳,中山王徐達的幼子徐增壽。

他的姐夫,卻正是靖難成功,得以加冕稱帝的太宗朱棣。當初惠文帝要削藩,諸路藩王都是惶恐不已,燕王朱棣更是率先靖難,從幾路藩王那裡取得共識,借得援軍之後,一路殺入了南京城,成功加冕稱帝。

可是在他進入南京之前,徐增壽曾有過通風報信的舉動,最終被惠文帝麾下的錦衣衛發覺,彙報給惠文帝。

惠文帝雖然慈悲,可他麾下的官員卻毫不猶豫的就把徐增壽以通燕的罪名誅殺。後來朱棣攻入南京,感念徐增壽通風報信的功勞,就把徐增壽的兒子封爲定國公,最後隨著他一路,去了北京。

從此以後,定國公一脈都教導子孫,要遠離朝政,安享富貴即可。因此雖然定國公源出威名無雙的中山王徐達之後,可卻也是一代不如一代。

以至於軍中只知有英國公、成國公,至於這同爲國公的定國公,卻都是有意無意被他們忽略了。

如今徐光祚非但贏了寧夏邊疆一戰,又敢於當庭直言,就是英國公、成國公,也是對他的膽氣佩服不已。

成國公也是開懷一笑,一掌拍在徐光祚肩頭,朗聲說道:“不愧是我輩血性好男兒,老夫倒是小瞧你了!”

其他諸位將軍、都督,見得兩位國公都出面了,哪裡還不知道他們的意思,當即一個個歡呼雀躍的走了出來,一一到徐光祚面前,行了那下級見上級的禮儀。

徐光祚自襲爵以來,何曾有過這番榮耀,一時間也是歡喜無比,也與這些將領一一見禮,臉上更是笑的合不攏嘴。

一時間,本來肅穆不已的奉天殿,倒被這些武將攪成一鍋亂粥,熱熱鬧鬧,好似真的成了宴會一般。

張太后再也是無法忍住,臉拉的老長,可她雖然不樂意,但是成國公、英國公都出面了,如果再過了點,她也是不好下臺,當即只好裝作不見,眼看著這幫丘八鬧了。

而另一邊的文官,見得武將竟然都出面來保自己這邊的首腦,一個個都是漲紅了臉,只覺得羞慚無比。

楊廷和的性子本就暴烈,之前不出面,不過是因爲李東陽的阻撓。

如今見到武將都一股腦兒出來了,他也是顧不得許多,一躍而起,也是大踏步來到李東陽這邊,站立好,對坍圮說道:“臣楊廷和附議……”

“臣禮部尚書……”

“臣工部尚書……”

“臣兵部尚書……”

楊廷和剛剛出面,那一票六部九卿卻哪裡忍得住,一個個也都是站了起來,一發都來到李東陽身後,與楊廷和一般,爲李東陽聲援。

一時間,除了有意再投劉瑾的官員,以及興王朱祐杬這樣的勳爵,再加上張永之外,偌大一個大殿,絕大部分重臣都是出了面。

眼見得文武又是堂而皇之的在自己面前集結,攻訐自己的靠山張太后,劉瑾也是臉色鐵青。

他也曾想過這後宮不得干政的祖訓,可想著弘治皇帝一生只有一位皇后,對張太后極爲寵溺,羣臣也都是知曉,就想著以羣臣對弘治皇帝的尊敬,使得張太后能明目張膽的支持自己。

可是未曾想,這張太后今日表現的突出是突出了,也確實幫助自己,把李東陽給貶了,但是卻也因此激得文武重臣,走到一起,誓言要求張太后不得干政。

一時間,劉瑾頭痛無比,可也是無法可想。祖訓就是祖訓,劉瑾一介司禮監掌印太監,如何能夠更改的了。

更何況這祖訓,是創立大明萬里江山的太祖朱元璋所設,即便是文治武功同樣斐然的太宗朱棣,也不曾改動過太祖制度。

從這就可以知曉,朱元璋對大明一朝的影響有多深,也可以知道,徐光祚雖然無狀,但是確實拿到了一把殺手鐗。

眼見得羣臣激憤,張太后雖然面色鐵青,可也是有些無奈,求助似得看向劉瑾,見他也是皺眉不語,顯然一時也是沒有辦法。

當下張太后只得退步道:“好吧!既然諸卿都要求哀家不得干政,哀家也就解釋解釋原因吧!”

“太后聖明!”徐光祚以及一衆文武重臣,異口同聲的說道。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在場的諸位,也都是朝中重臣,多少知道一點風聲!”張太后緩緩說道,“當年哀家與先帝在一起之時,相敬如賓,極爲恩愛。先帝性子溫和,對哀家極好,不忍哀家傷心,因此從來不曾納下一個妃子,這些,大家都是知道的吧!”

“太后與先帝恩愛有加,爲天下臣民表率,臣等敬服!”成國公也是知道,不能過多逼迫,當即就出聲說道。

他年紀最大,如今李東陽沒了職位在身,在場重臣,也就他職位最高,自然多是由他來代爲說話了。

“嘿嘿!”張太后卻是一陣哂笑,然後又說道。“可是先帝雖然鍾情於哀家,可哀家卻一直沒有懷上龍種,因此謠言滿天飛,有說哀家是石女的,也有說先帝爲了綿延子嗣的考慮,偷偷臨幸了其他宮女,這些,大家也是知道的吧?”

這其實就是隱晦的在說明當初鄭金蓮一事,這件事本來在當時的皇宮之中,就遭到了嚴密的封鎖消息,因此外朝知道的,也多是隻言片語。

羣臣聽得,也都是面面相覷,非議後宮,可不是什麼好事,一個個都只好緘默不語,等著張太后繼續解釋。

張太后也知道,這件事上,羣臣不好插嘴,也就繼續說道:“可是哀家卻懷上了當今陛下,但是謠言還不停止,說陛下竟然是一個什麼叫鄭金蓮的宮女所生,弘治年間,那個叫鄭旺的人一直妖言惑衆,就連先帝,也曾定下他妖言的罪名,這已經足以說明,鄭金蓮一事,就是假的了吧?”

本來一直在殿頂之上,沒有絲毫動作的子龍,聞言卻不覺一震,臉上滿是不可置信。當年的事,他所知不多,只知道一些馬風月關於自己孃親誕下自己與兄長正德的經歷。

也曾與外公鄭旺有過短暫交流,知道他曾被定下妖言惑衆的罪名,可是卻一直想不明白。如今張太后卻說鄭旺的罪名,是由弘治皇帝,也就是自己的父親親自定下的,子龍不由得心驚不已,也是疑惑不已。

別人不清楚,自己的父親難道不知道鄭旺正是他的丈人麼?他爲什麼卻要定下自己的丈人妖言惑衆的罪名?

一時間,子龍只覺得當年的事,還是充滿了迷霧,等待著自己前去了解。

而殿中的羣臣,在張太后說了這些之後,也都是沒有說話,顯然是默認張太后所言不假。

張太后見羣臣緘口,不由得也是覺得自己好似扳回一城般,有些高興的說道:“可如今,劉公得到密報,有一名叫徐子龍的人,冒充先帝之子,更說是與陛下長相一般無二,爲陛下的親弟弟。

而那寧夏叛軍之首的安王,卻正是以徐子龍爲名,藉著清君側的名義,意圖打到北京城來,以徐子龍行李代桃僵之事,取代當今陛下,總攝朝政!

現在,你們明白哀家爲何要過問這次朝政了麼?”

羣臣聞言都是譁然,他們有的知道這其中的緣由,也隱隱知道子龍的存在,可更多的,卻都是不清楚原來還有徐子龍這麼一號人物。

更不知道,這位徐子龍竟然“冒充”先帝之子,當今天子的孿生弟弟。而安王,竟然是生出狼子野心,企圖謀朝篡位。

一時間,這些不知情的重臣,都是有些驚駭。而那些知情的重臣,卻都是另一番心情了。

在他們心中,其實或多或少真的想過,或許子龍與正德對調,纔是最好的結果。畢竟子龍虛懷若谷,爲人謙遜,頗有弘治先帝的遺風。

第七百四十六章 鼓聲第二百五十一章 傳信第五百二十八章 縱橫第二十七章 結義第四百三十六章 遭襲第五百一十八章 真武第四百四十章 日誌第五百八十四章 寶典第七十七章 怒火第二十九章 回憶第一百一十三章 模仿第七百零二章 頒旨第二十四章 潛伏第二百二十九章 走訪第二百五十二章 真相第四百零九章 固守第三百四十章 假死第九十六章 豪飲第二百二十一章 號令第三百一十三章 舊識第四百五十九章 狡辯第三百四十八章 勸慰第三百七十五章 追捕第五百三十八章 反制第四百二十三章 相認第四百三十五章 醒來第六十一章 遇襲第六百九十章 敗露第二百八十章 審問第三百八十章 救美第三百四十章 假死第四十一章 單挑第六十三章 毀證第三百五十八章 盟主第五百四十二章 要挾第四百七十六章 外公第六百三十一章 沉船第三百一十章 詐敗第六百三十八章 芳心第七百十八章 擒拿第四百九十三章 計劃第二百六十六章 武林第六百五十六章 破綻第五百三十六章 部族第五百八十九章 潰兵第三百五十七章 昏君第一百四十一章 商隊第一百一十九章 激戰第五百二十七章 秘聞第七百四十二章 內情第二百二十三章 衝陣第五百三十七章 劇毒第一百八十五章 上山第四百零二章 傾訴第四百零六章 援軍第四百九十八章 回府第四百四十八章 身死第一百四十九章 聘用第二十二章 峨眉第三百四十九章 段衡第二百五十章 私奔第三百三十章 青城第一百九十六章 商議第六百九十七章 刺殺第六百八十一章 御宴第七百六十八章 反腐第五十四章 人質第二百九十四章 天衝第一百七十五章 戰機第六十四章 交鋒第五百九十二章 精銳第七百四十四章 嫡傳第九十八章 小偷第六百五十一章 仇鉞第二百一十三章 密道第二百五十四章 昏迷第六百七十六章 發動第七百七十九章 成魔第一百零七章 進京第七百七十五章 殺出第二百九十七章 會師第三百七十一章 身亡第五百九十七章 鑰匙第五百四十三章 暗弩第六百六十四章 良女第五百四十七章 賄賂第四百一十三章 撤退第二十四章 潛伏第四百六十三章 疑惑第六百九十八章 護駕第四百七十四章 九陽第四百七十四章 九陽第一百七十章 絕境第五百七十五章 金剛第七百零八章 惡鬼第五百八十四章 寶典第六百二十二章 造反第二百八十三章 斷臂第五十九章 供狀第三百三十九章 作戲
第七百四十六章 鼓聲第二百五十一章 傳信第五百二十八章 縱橫第二十七章 結義第四百三十六章 遭襲第五百一十八章 真武第四百四十章 日誌第五百八十四章 寶典第七十七章 怒火第二十九章 回憶第一百一十三章 模仿第七百零二章 頒旨第二十四章 潛伏第二百二十九章 走訪第二百五十二章 真相第四百零九章 固守第三百四十章 假死第九十六章 豪飲第二百二十一章 號令第三百一十三章 舊識第四百五十九章 狡辯第三百四十八章 勸慰第三百七十五章 追捕第五百三十八章 反制第四百二十三章 相認第四百三十五章 醒來第六十一章 遇襲第六百九十章 敗露第二百八十章 審問第三百八十章 救美第三百四十章 假死第四十一章 單挑第六十三章 毀證第三百五十八章 盟主第五百四十二章 要挾第四百七十六章 外公第六百三十一章 沉船第三百一十章 詐敗第六百三十八章 芳心第七百十八章 擒拿第四百九十三章 計劃第二百六十六章 武林第六百五十六章 破綻第五百三十六章 部族第五百八十九章 潰兵第三百五十七章 昏君第一百四十一章 商隊第一百一十九章 激戰第五百二十七章 秘聞第七百四十二章 內情第二百二十三章 衝陣第五百三十七章 劇毒第一百八十五章 上山第四百零二章 傾訴第四百零六章 援軍第四百九十八章 回府第四百四十八章 身死第一百四十九章 聘用第二十二章 峨眉第三百四十九章 段衡第二百五十章 私奔第三百三十章 青城第一百九十六章 商議第六百九十七章 刺殺第六百八十一章 御宴第七百六十八章 反腐第五十四章 人質第二百九十四章 天衝第一百七十五章 戰機第六十四章 交鋒第五百九十二章 精銳第七百四十四章 嫡傳第九十八章 小偷第六百五十一章 仇鉞第二百一十三章 密道第二百五十四章 昏迷第六百七十六章 發動第七百七十九章 成魔第一百零七章 進京第七百七十五章 殺出第二百九十七章 會師第三百七十一章 身亡第五百九十七章 鑰匙第五百四十三章 暗弩第六百六十四章 良女第五百四十七章 賄賂第四百一十三章 撤退第二十四章 潛伏第四百六十三章 疑惑第六百九十八章 護駕第四百七十四章 九陽第四百七十四章 九陽第一百七十章 絕境第五百七十五章 金剛第七百零八章 惡鬼第五百八十四章 寶典第六百二十二章 造反第二百八十三章 斷臂第五十九章 供狀第三百三十九章 作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星| 汉寿县| 瑞安市| 胶州市| 恩平市| 宣威市| 奉节县| 石渠县| 桐柏县| 勐海县| 马山县| 乌兰浩特市| 六盘水市| 南丹县| 闸北区| 丰镇市| 宁南县| 淮北市| 儋州市| 台东县| 兴城市| 香格里拉县| 南康市| 中西区| 湘潭市| 高雄市| 泰宁县| 株洲市| 思南县| 同心县| 英吉沙县| 峡江县| 繁峙县| 玉树县| 玛沁县| 北京市| 和平区| 新营市| 新竹市| 普格县| 渭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