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五十六章 派系

安王點了點頭,轉身回書房修書一封,然後遞給阿牛,說道:“你帶著這封書信上少林,親自呈給無仙大師,如果見到徐遊擊,也可以給他看!”

“是!屬下明白!”阿牛說道。

“嗯!那你收拾一下,儘快去吧!”安王擡了擡手,示意阿牛退下。阿牛立即拱手拜別,轉身退了下去。

處理完這件事後,安王又整理了一下衣衫,便擡步向著花廳走去。雖然他心中還是極爲擔心婉兒,怕她出了什麼事。

可是他卻也是無法,如今大戰方歇,千頭萬緒,他身爲寧夏的安王,哪裡有時間顧及兒女之事,只能儘快處理好寧夏的事務,再派人去各地探查婉兒的行蹤了。

就這般想著心事,安王慢慢踱步到花廳,遠遠的就聽到孫景文正與徐光祚在那談笑。

當下來到花廳門口附近,安王長笑一聲,說道:“哈哈!徐國公軍務繁忙,爲何今日竟然有閒情到本王這府上來呢?”

說完之後,安王已經進了花廳,對著徐光祚施了一禮。

徐光祚也是沒有託大,站起來以臣子見宗藩的禮節,對著安王回了一禮,才說道:“我在這寧夏久擾王爺,怎奈公務繁忙,一直沒有得空過府與安王一敘。

今日我聽麾下巡邏將士來報,徐遊擊好似有什麼急事,慌慌張張的進了安王府,我就想著難道是徐遊擊或是殿下你碰上什麼事了麼?這便拋開軍務,前來爲殿下或者徐遊擊參詳一二!”

徐光祚也是沒有拐彎抹角,直接就把這來安王府的原因,說了個大概。

安王聞言一愣,旋即苦笑的拉著徐光祚坐了下去,命下人奉了茶,才說道:“徐國公卻是有心了!本王在這裡替子龍謝過國公的厚愛了!”

“不妨事的!”徐光祚輕輕擺了擺手,然後疑惑的看著安王,問道,“怎麼沒看到子龍呢?他不是來王府了麼?”

“這……”安王一臉尷尬,從近幾日的表現來看,徐光祚極爲賞識子龍,所以才如此對待子龍。

可如今子龍爲了婉兒的安危,卻在徐光祚親來尋找的時候,不在這裡,著實有些不好說。

但是婉兒畢竟是安王愛女,他又不能說子龍這樣做不好。

正在爲難的時候,孫景文瞧出了安王的尷尬,當即說道:“回徐國公,徐遊擊因爲有些要事,離開了我們王府!”

“哦?我今日前來,就是有好消息要告訴子龍,他有什麼要事離去,安王殿下,你們不方便告知一下麼?”

徐光祚聞言繼續問道,他今日找來,不單是找子龍與安王敘話,實是有事跟子龍商議,如今正主不在,他如何不急。

“這個……也不是不方便!前日晚上,王爺在慶功宴上,當場宣佈了徐遊擊與王爺愛女婉兒小姐的婚事,這個徐國公您應該是清楚的吧!”孫景文知道安王不方便說這個,便硬著頭皮,由他來說了。

徐光祚老於官場,自然能看出安王的尷尬,當下也是不以爲杵,與孫景文聊道:“嗯!是有這回事!

如今寧夏附近的諸多軍將,倒有泰半是留下來參加子龍的婚禮!畢竟這一戰子龍功勞首屈一指,大夥兒都是瞧在眼裡的!”

“可是就在前晚,婉兒小姐與徐遊擊鬧了一些彆扭,如今不知所蹤!今日徐遊擊過府,也是爲了找我們王爺,問問婉兒小姐的行蹤!”孫景文緩緩說道。

聽完孫景文所言,徐光祚神色古怪,半晌無語,最後才變得一臉啼笑皆非,說道:“安王殿下,上次子龍在我大帳之中,衆目睽睽之下,頂撞於我,保住那馬風月,我還以爲他是侍母至孝所致!如今看來,這子龍卻是性情中人啊!”

“徐國公說的是!”見到徐光祚如此,安王不禁放下心來,知道徐光祚只怕沒真的生氣,當即說道,“這子龍也算是本王看得成長的!就是因爲他一片赤子之心,爲人重情重義,本王才大力栽培於他,又把本王的愛女,許配給他的!”

“哈哈!這樣的年輕重情的少年英雄,著實是我大明之福,是我社稷之幸啊!”

本來徐光祚還是對子龍怠慢了自己頗有微詞,此時卻只覺得子龍能如此重情,必定也會感念自己提攜之恩。

如此一來,日後把他扶上位,他必定投桃報李,在地方與自己搖爲呼應,著實是不錯。

越想徐光祚越覺得不錯,笑容滿面的說道:“那這八日後之後的婚事該如何呢?”

“這……”安王聞言一滯,旋即訕訕的說道,“這樣看來,只怕只能推遲了!”

“嗯!那我就去軍中說一下,就說婉兒小姐抱恙,需要一段時間靜養,這婚事就推遲半年,如何?”徐光祚看著安王問道。

“一切聽憑徐國公做主!”安王聽得徐光祚肯出面爲自己圓了此事,也是高興不已,他其實也頗爲頭痛,八日之後的大婚,該如何是好!如今新郎新娘都已經不在,自己拿什麼去舉行婚禮,怎麼對那些丘八將佐交代,如今按照徐光祚所言,不失爲一種辦法。

“那好,此事就這麼定了!”徐光祚也是不想子龍失信於諸多軍將,日後在軍中不好處事,才如此建議,見安王同意,也是頗爲滿意,繼續說道,“既然這私事說完了,我們便來聊一下正事!本來這正事應該是讓子龍在場纔是最好,只是他現在不在,也只能你我商議一下了!”

“徐國公直言無妨,這裡是王府的僻靜的位置,附近都有諸多侍衛把守,保管不會泄密!”安王聽得徐光祚的話,當即說道。

“那好,那我就說了!”徐光祚聞言點了點頭,就把京中的一段事,說了出來。

這件事其實還真跟子龍有莫大關聯!蓋因這件事的起因,就是子龍擊敗天王派,把河套草原納入了明朝名義上的版圖。

河套草原自古就是中原王朝與北方遊牧民族政權爭奪的關鍵位置!

從先秦開始,中原王朝與北方政權在這一帶展開了激烈的爭奪與廝殺!有史可考的第一次中原王朝取得河套草原的,是秦帝國時期。

那時候,大秦兵威煊赫,舉世無雙。

始皇一統六合,橫掃八荒,所向披靡。麾下大將蒙恬,在大秦統一六國之後,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卻匈奴三百餘里,收復河南地,修築萬里長城!這就是中原王朝第一次對河套草原佔領的歷史記載。

後來反反覆覆,中原王朝強大的時候,就會控制住河套草原,以爲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橋頭堡。

衰弱的時候,北方遊牧民族就會趁機進展河套草原,再以河套草原爲跳板,南下頻繁攻擊中原王朝。

本朝開國之後,北逐蒙古人幾千裡,卻也是收回了河套草原。

只是河套孤懸塞外,糧草轉運不便,在太宗時期還能保持。

可是等太宗駕崩之後,這河套的防務就慢慢移交給當地的各大部族,協助部分明軍鎮守了。

等到了英宗時期,土木堡之變,國勢傾頹,這河套就徹底成了各部族自治,明軍對河套,卻是有點鞭長莫及。等到英宗駕崩,憲宗時期,蒙古三部南下侵蝕河套草原,意欲把河套劃入蒙古的統轄範圍。

明軍不忿,分兩路大軍進攻河套,最終在紅鹽池大勝!

但是之後因爲憲宗身體不佳,朝政就漸漸傾向於守成,因此就出了一個派遣大員統轄河套,而不是趁機駐軍河套。

其後天王派趁機統治河套草原,搖擺於大明與蒙古之間,不斷攫取利益,成長起來,漸漸失控。

朝中有識之士,也是頗爲擔心。但是孝宗卻是仁孝之主,只肯於民生息,不肯起大軍征討。

因此這天王派最終真的成了那尾大不掉之勢,這一次還差點配合鄂爾多斯,攻入了寧夏腹地。

這一下不啻於當頭棒喝,讓朝中幾大派別都是認識到了河套的重要性。

也就是因爲這樣,子龍收復河套的消息傳回去之後,幾大派系都是對河套統治方法,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其中李東陽爲首的文官派系覺得應該遵循孝宗時期的政策,不過多幹涉河套的固有統治,只派出大員,統轄調和就是!

以英國公、成國公爲首的勳貴派系,卻是主張派出大軍,進駐河套,把河套發展成又一軍鎮邊塞,防止蒙古南下。

而奇怪卻是第三派,也就是劉瑾爲首的宦官派系!

這一派竟然也破天荒的支持勳貴派系的主張,派兵進駐河套,進行直接統治。

說到這兒,安王忍不住插嘴說道:“劉瑾此人,利慾薰心,他主張與英國公、成國公差不多,但是卻應該別有詭詐吧!”

“正是!”徐光祚點了點頭,說道,“劉瑾的想法其實廷議的時候,就暴露了!”

“哦?卻是怎麼樣的?”安王幾次三番與劉瑾爲難,這在大明朝野之中,早就知道安王是反對劉瑾的急先鋒,而劉瑾也是欲除安王而後快,只是安王的宗親身份,除了謀逆大罪,盡皆是可以赦免的,劉瑾才如同狗咬刺蝟,無從下手。

如今聽到劉瑾竟然與勳貴一派的意見保持了一致,這讓安王如何不驚訝!

第四百五十四章 黑氣第三百四十章 假死第二百五十七 爭權第五百四十章 感悟第二百九十九章 追擊第五百三十七章 劇毒第六百一十三章 遭拒第一百一十三章 模仿第一百七十七章 衝殺第五百五十三章 駁斥第七百八十九章 靈氣第一百二十一章 全殲第六百五十一章 仇鉞第六百三十七章 表演第四十四章 文武第一百六十八章 逃脫第三十七章 護衛第一百九十章 下山第六十九章 軍餉第三百六十八章 指認第三百七十九章 歷練第三十九章 剿匪第三百零二章 殺招第七百十八章 擒拿第七百二十二章 問題第七百零六章 北鎮第六百六十六章 黃粱第四百七十章 起事第六百二十六章 魂斷第一百六十章 對戰第六百八十三章 密報第四百三十一章 真情第二百九十四章 天衝第二百六十三章 冒充第四百四十章 日誌第七百一十一章 禁軍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降第三百九十五章 情愫第四百四十八章 身死第五百七十三章 炸藥第七百五十三章 血魔第七百十九章 怒氣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綻第七百零二章 頒旨第五十二章 再戰第一百二十章 絕殺第三百九十三章 移情第六百九十一章 推脫第三百六十九章 奪玉第六百三十八章 表態第四百五十八章 首功第七百零二章 頒旨第四百八十二章 興王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七百七十八章 復生第三十五章 尋親第四百二十四章 韃靼第八十二章 腹瀉第二百三十一章 任命第七百五十四章 魂飛第七百五十一章 符籙第三百八十八章 跟蹤第五百六十一章 疑兵第三十六章 王府第六百一十二章 受氣第二百零一章 開戰第五十二章 再戰第五百六十章 地圖第一百七十三章 明軍第七百三十九章 回宮第二百二十章 王者第五百四十章 感悟第一百零六章 欽差第二百五十四章 昏迷第五百二十三章 同修第三百一十六章 搜查第一百零四章 捨命第二十六章 復教第二百五十一章 傳信第一百八十八章 魔性第四百八十八章 支持第四百二十三章 相認第六百五十七章 人證第一百四十六章 總壇第四十三章 冤家第七百三十章 完勝第三百二十九章 佯攻第六百八十一章 御宴第六百六十二章 自殺第六百零一章 印璽第七十四章 八虎第二百一十五章 神功第三百九十七章 神教第一百九十章 下山第四百二十七章 合作第七十七章 怒火第三百一十八章 敗露第一百一十六章 寶庫第三章 密室
第四百五十四章 黑氣第三百四十章 假死第二百五十七 爭權第五百四十章 感悟第二百九十九章 追擊第五百三十七章 劇毒第六百一十三章 遭拒第一百一十三章 模仿第一百七十七章 衝殺第五百五十三章 駁斥第七百八十九章 靈氣第一百二十一章 全殲第六百五十一章 仇鉞第六百三十七章 表演第四十四章 文武第一百六十八章 逃脫第三十七章 護衛第一百九十章 下山第六十九章 軍餉第三百六十八章 指認第三百七十九章 歷練第三十九章 剿匪第三百零二章 殺招第七百十八章 擒拿第七百二十二章 問題第七百零六章 北鎮第六百六十六章 黃粱第四百七十章 起事第六百二十六章 魂斷第一百六十章 對戰第六百八十三章 密報第四百三十一章 真情第二百九十四章 天衝第二百六十三章 冒充第四百四十章 日誌第七百一十一章 禁軍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降第三百九十五章 情愫第四百四十八章 身死第五百七十三章 炸藥第七百五十三章 血魔第七百十九章 怒氣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綻第七百零二章 頒旨第五十二章 再戰第一百二十章 絕殺第三百九十三章 移情第六百九十一章 推脫第三百六十九章 奪玉第六百三十八章 表態第四百五十八章 首功第七百零二章 頒旨第四百八十二章 興王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七百七十八章 復生第三十五章 尋親第四百二十四章 韃靼第八十二章 腹瀉第二百三十一章 任命第七百五十四章 魂飛第七百五十一章 符籙第三百八十八章 跟蹤第五百六十一章 疑兵第三十六章 王府第六百一十二章 受氣第二百零一章 開戰第五十二章 再戰第五百六十章 地圖第一百七十三章 明軍第七百三十九章 回宮第二百二十章 王者第五百四十章 感悟第一百零六章 欽差第二百五十四章 昏迷第五百二十三章 同修第三百一十六章 搜查第一百零四章 捨命第二十六章 復教第二百五十一章 傳信第一百八十八章 魔性第四百八十八章 支持第四百二十三章 相認第六百五十七章 人證第一百四十六章 總壇第四十三章 冤家第七百三十章 完勝第三百二十九章 佯攻第六百八十一章 御宴第六百六十二章 自殺第六百零一章 印璽第七十四章 八虎第二百一十五章 神功第三百九十七章 神教第一百九十章 下山第四百二十七章 合作第七十七章 怒火第三百一十八章 敗露第一百一十六章 寶庫第三章 密室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溪县| 岑巩县| 金沙县| 江川县| 大港区| 黄浦区| 文成县| 南通市| 忻城县| 腾冲县| 孟州市| 东乡| 日喀则市| 江川县| 鱼台县| 怀仁县| 阳原县| 承德县| 麻江县| 石台县| 株洲县| 莆田市| 汾西县| 广汉市| 稷山县| 铜鼓县| 辛集市| 神农架林区| 五家渠市| 铁岭市| 奉化市| 彭水| 惠东县| 屯留县| 漳州市| 岢岚县| 汶川县| 平邑县| 宿迁市| 马关县| 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