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章 虔心慕道誰家子

不求大道出迷途,縱負賢才豈丈夫

百歲光陰石火爍,一生身世水泡浮

——《悟真篇》

“懇請仙長收錄小子暫列門牆則個!”

“閣下塵緣未了,與仙道無緣。請回吧!”

“嗚嗚嗚……”

“請大師收我爲徒吧!”

“我與你無緣啊。”

“唉……”

“道長,收我當徒弟怎麼樣啊?”

“名額已滿?!?

“哦?!?

“老頭兒,做我師傅吧?!?

“不行。過會兒你去雜貨鋪偷瞧老闆女兒的時候,幫我看看預約的檀香到貨了沒。”

“好。不過我一看美女就很健忘的……”

“滾!”

以上就是少年張醒言與老道清河這幾年中的日常對話。張醒言是位十四五歲的少年,眉目清秀,兩隻眼睛烏黑溜溜,一看就是活潑跳脫之輩。張醒言生長於莊戶之家,父母俱爲老實巴交的農民,在鄱陽湖饒州城外的馬蹄山下靠山吃山。

與其他農家的窮苦子弟相比,張醒言也沒有什麼特異。如果實在要說出些什麼不同來,那有一點倒是頗值一提:張家雖然生活困苦,但醒言的父母仍藉著一次機緣,讓醒言跟著饒州城裡季傢俬塾的季老先生讀些詩書。張家貧苦,納不起銀錢,張氏夫婦只好勉力從自己口中擠出些口糧,並且時常送上些時令山珍野菜,當作季老先生的束滫,

醒言這名字還是季傢俬塾這位季老學究取的。那時還沒有醒言這人,只有張家狗蛋兒。在狗蛋兒七歲那年,他父親老張頭正巧在饒州城裡的大姓家族季老太爺家打短工,聽說季氏私家學塾有位季老先生,學問好,人也和善,老張頭便壯著膽子,在季家車把式老孫頭的引薦下,找到私塾請老先生給自己兒子取個像模像樣的的大名。

雖然稱作老張頭,但那時狗蛋兒他爹其實正當壯年。只是他得子較晚,而且莊戶人家沒日沒夜的勞作,讓他看起來比較顯老,因此大夥兒叫他老張頭都叫得比較自然。

聽這位莊戶人誠惶誠恐的出言求告,慈眉善目的季老先生倒也沒有擺譜,和顏悅色的問老張頭對自己兒子的名字有什麼要求。沒想到老先生取名字還要徵詢自己的意見,老張頭倒有些意外。狗蛋兒他爹便撓著頭想了一會兒,然後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俺每莊戶人常覺得日頭下山得快,就盼著睡覺的時間少一點,這樣幹活的日頭就長一些,俺每就可以多翻幾畝地了;……如果要問還有什麼要求,那便是希望俺兒子將來會說話些,這樣俺每在賣山貨土產時,便不至於被那些能說會道的城裡人欺負得太狠了……”

看來溫而文雅的季老先生,倒似不常聽到這樣的要求,當時便似被倒憋了一口氣,一時愣住,沒能像以往那樣立馬兒出口成章——“才思敏捷、倚馬可待”,這八字乃季老先生少年時,其座師對他某篇習文的評語,從此季學究便一直以此自負。

站在下手的老張頭和老孫頭二人,大氣都不敢出,生怕干擾了季先生的思考。

老先生斟酌良久,反覆思忖——既要考慮符合老張頭的要求,不能用“富”“貴”“清”“明”這些個虛詞,也不能用“蒔”“荇”“葳”“蕤”這樣艱深晦澀的字眼,讀起來卻還要讓這些大字不識的莊戶人瑯瑯上口,確實不是件“倚馬可待”的事兒。

經過一陣子顛來覆去的排列組合,季老先生終於在鬢角出汗之前,成功的確定了“醒”“言”二字。老張頭頓似如獲至寶,立馬給老先生獻上馬蹄山上新摘枇杷一籃;而小醒言也在他七歲那年,完成了從狗蛋兒到張醒言的轉變。

不識字的老張頭從取名字這件事得到啓發,死活請求季老先生也讓醒言旁聽塾課,好長點學問,免得兒子長大後像他這樣目不識丁,連兒子的名字都整不明白。雖然莊戶人缺錢少銀,但只要季老先生開恩收下小醒言,以後定當不吝孝敬上四時瓜果和四季山珍;雖然山貨低賤,但也可以給先生調調口味。

當時不知是季老先生由於成功避免冒汗而心情正好,還是真個有些吃膩了家中的魚肉膏粱,而對醒言爹爹許下的瓜果山珍頗爲心動,竟出乎意料的答應了老張頭的請求。雖說士族私塾收受這麼一個貧戶子弟,似有傷斯文;但反正季老先生本就是季氏家族中德高望重的那一類族老,以他之智之望,可以有一千條理由來回答詰問,而且條條都合情合理!

只是,當時誰也沒有想到,收下醒言爲弟子這事兒,後來反而成爲季老先生的一個奇遇,讓多少士林名士豔羨不已。當後來張醒言之名遍傳四海之時,季老先生從此便忘了他恩師當年的那八字評語,不再以那自負,轉而逢人只是誇讚他對張醒言的識人之明。即使在老先生年歲已高,健忘徵兆日趨嚴重之時,對他這個得意弟子當年的每一個軼聞趣事,卻是記得無比的清晰牢固!更有甚者,季老先生後來更把時人很少變更的表字,將原本的“明?!备臓憽懊餮浴保粡拇苏l再叫他季明常他便跟誰急!季老先生此番更改表字,自是大有深意——這樣老爺子每次自我介紹之時,便可扯著對方講述這個表字的來歷!

少年醒言雖然入了私塾,可以念上書了,但畢竟他是窮苦人家的子弟,醒言並不能像他的那些富家同窗們,整日介混跡於塾房之中,或者鬥雞走犬無所事事。他還要趁著自己在饒州城裡上塾課之機,替家中售賣瓜果雉兔之類的山產土貨;中午和傍晚,他還要到南市口的稻香樓酒樓當跑堂,三文不值兩文的給自己掙些零花錢,以供上塾課所必須的筆墨紙硯之類的文具。

至於本文開始時,醒言口中這位變換了四次名號的仙長大師道長老頭兒,正是當時名滿天下的循州府羅浮山上的道教宗門“上清宮”——在饒州負責採辦日常用品特別是某些鄱陽湖特產的道士,道號清河。清河道士年歲已然不小,生就一副瘦骨;因了不常梳理的緣故,以致他那疏疏幾綹鬍鬚日漸增長,積年累月下來,竟也能隨風飄動,倒頗有一番仙風道骨的氣象。

雖然清河老道年歲已大,但還是幹著這類似於雜役的差事——據醒言講原因應是清河老道比較笨,在上清宮的功課做不好,才被派來在這市間奔走——

雖說幾年來兩人天天這樣堅持不懈的拜師扯皮,張醒言師沒拜上,但卻和清河老道混了個臉熟,兩人儼然一副忘年交的模樣。但便似那惡龍的逆鱗,只要醒言譏諷到老道這一點,清河便一觸而發暴跳如雷,一定要揪醒言解釋清楚,他來這饒州城真正的原因是,他們上清宮修道特講究入世,而羅浮山上實在沒有比這更入世的職位了,所以他被派到這饒州善緣處,實在是當年歷盡了千辛萬苦、壓倒了多少優秀同門的激烈競爭,這才爭取到手的美差!

似乎爲了佐證他這個觀點,他一定會提到他當年可是上清宮天一藏經閣的高級道士,只是後來爲了修爲更進一步,才爭取來到這饒州城的。只是,如果少年醒言再大這麼幾歲,城府再深這麼幾許,就會發現此時清河老道的神色,總不是那麼自然。

不過,雖說如果以貌取人的話,清河難免要被歸入老朽一流,但他頭腦較靈活,人情世故忒地練達,辦起事來從不拘泥於出家人的身份——拿老道正義凜然的說法,那其實便是“入世”。

不管清河到底是不是因爲修道無成纔來幹這差事,反正在醒言的眼裡,清河老道這“入世”之功確已是日臻爐火純青的境界,功力精湛到以至於常常要算計醒言爲他順路辦點雜事兒。看來天下知名的上清宮還真是不同凡響,這清河老頭兒正是那上清宮因材施用活生生的經典例型——於是便更加重了少年醒言對上清宮的崇敬嚮往之情!

第19章 山川獻雪,雲開旭日華鮮第21章 清襟凝遠,當大計而揚眉第10章 幽靨媚顏,頻催英雄之膽第1章 劍舞秋雷,四壁如聞鬼嘯第9章 好夢難通,錯落巫山雲氣第4章 百丈風波,起於青萍之末第2章 藏嬌草堂,收拾秋水春雲第10章 長鯨附驥,瞰百川之爭流第5章 水映明樓,憶否草堂夕照第18章 視我草和芥,報之血與火第14章 火雨流離,恐染半生之劫第13章 花雨零亂,最是幽情難吐第3章 江山夜雨,枕中春夢無多第5章 尋幽闢路,想神人之窟宅第8章 浪逐芳塵,輕摺合歡之枝第12章 吾誰與歸?春山一路鳥空啼第6章 花驚鳥去,縱江湖之舊心第1章 三生系夢,徘徊芳路煙塵第12章 粉汗凝香,美靈氣之和柔第12章 投筆按劍,誰意別開生面第3章 漱凡洗俗,求證塵間淨土第14章 冰心玉壺,清姿臥雲餐雪第8章 浣玉焚花,煙迷生死之路第13章 紅燭如解語,呢喃到天明第9章 遊山乏侶,仙路曾傳鬼蹤第4章 嬌雨非淫,暱朝花而結夢第6章 簞食壺漿,激殺機於林樾第10章 一身俠骨亂風波第2章 藏珍懷璧,未問是緣是劫第6章 雲房啓戶,坐看煙月氤氳第2章 天網恢恢,掀一角以漏魚第23章 滄海幾番覆,人尚醉春風第7章 忽聞世上有奇經卷首詞仙洲曲第1章 雲舒霞卷,無事且吟春蹤第3章 千山雪舞,默默此情誰訴第2章 幽堂春黯,心靜清聽自遠第21章 清襟凝遠,當大計而揚眉第7章 雲華入夢,徘徊心水之間第15章 鳳笛鸞鳴,邀月宿山深處第8章 幽電怒雷,震來千載塵劫第7章 香繞柔魂,風波颯起春庭第9章 迷離仙夢,幻作別樣春霞第21章 紅妝笑倚,別有風波入眼第17章 心爲形役,寸地猶憶黃粱第20章 千里客來,徜徉一身月露第19章 天地不醒,歸來風雨滿哭第6章 冰姿媚骨,噬誰人之清魂第10章 竹影扶疏,何處飛來神物第3章 臥雪眠雲,訪離魂于山陰第4章 閒雲駐影,入桃源而問津第4章 閒雲駐影,入桃源而問津第9章 雲浸幾案,冰紛筆上之花第15章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第5章 桃摘玄圃,故家5色雲邊第12章 梅妻鶴子,一杯水遠山遙第13章 癡哉狂客,片語驚動神機卷首詞御劍江湖第8章 宜笑宜顰,一人可以興國第7章 夢幻空花,含芬華之芳烈第17章 天懶雲沉,見英風之益露第11章 煙山空翠,倩誰相許江湖第8章 風雲倏爍,電百仞而飛虹第14章 雲浮路曲,覿面相逢人不識卷首詞仙山月第11章 煙山空翠,倩誰相許江湖第1章 身非鴻鵠,焉知雲路縹緲第12章 投筆按劍,誰意別開生面第2章 月魄雲牽,如照當時明月第5章 幡然醒悟,自有煙霞送迎第1章 飛鳥忘機,暫安陶然之樂第5章 畫影描形,傳清名於四海第10章 欲擊三千水,拔劍舞天南第8章 入手香脂半世緣第3章 麗日光風,須防射影之蟲第10章 秋空劍唳,喝破夢裡神機第6章 黃鳥多情,常向夢中呼客卷首詞御劍江湖第4章 飛鴻戲海,翳華蓋以逍遙第20章 千里客來,徜徉一身月露第20章 玄機似悟,卻恐成結禍胎第3章 千山雪舞,默默此情誰訴第11章 光浮影亂,頓銷千秋魂魄第12章 消魂處,離夢躑躅卷首詞落梅驚風第6章 李代桃僵事逾奇第8章 運籌帷幄,希冀龍戰於野第15章 何物動人?人影柳浪衣香第22章 仙塵在袖,兩足復繞山雲第1章 雲舒霞卷,無事且吟春蹤第16章 瑤瑟前塵夢,瓊鴛別後緣第1章 明霞可愛,入瑤宮以爲家第8章 茅舍竹籬,自饒天真清趣第2章 教劍娥眉,不殊三千健甲第16章 神劍忽來,飛落月中之雪第10章 幽靨媚顏,頻催英雄之膽第7章 風過羅陽,棍影如龍人似玉第12章 龍飛劍舞,澄百里之波光第7章 夢幻空花,含芬華之芳烈第9章 俠氣如龍,挾罡風而飛去
第19章 山川獻雪,雲開旭日華鮮第21章 清襟凝遠,當大計而揚眉第10章 幽靨媚顏,頻催英雄之膽第1章 劍舞秋雷,四壁如聞鬼嘯第9章 好夢難通,錯落巫山雲氣第4章 百丈風波,起於青萍之末第2章 藏嬌草堂,收拾秋水春雲第10章 長鯨附驥,瞰百川之爭流第5章 水映明樓,憶否草堂夕照第18章 視我草和芥,報之血與火第14章 火雨流離,恐染半生之劫第13章 花雨零亂,最是幽情難吐第3章 江山夜雨,枕中春夢無多第5章 尋幽闢路,想神人之窟宅第8章 浪逐芳塵,輕摺合歡之枝第12章 吾誰與歸?春山一路鳥空啼第6章 花驚鳥去,縱江湖之舊心第1章 三生系夢,徘徊芳路煙塵第12章 粉汗凝香,美靈氣之和柔第12章 投筆按劍,誰意別開生面第3章 漱凡洗俗,求證塵間淨土第14章 冰心玉壺,清姿臥雲餐雪第8章 浣玉焚花,煙迷生死之路第13章 紅燭如解語,呢喃到天明第9章 遊山乏侶,仙路曾傳鬼蹤第4章 嬌雨非淫,暱朝花而結夢第6章 簞食壺漿,激殺機於林樾第10章 一身俠骨亂風波第2章 藏珍懷璧,未問是緣是劫第6章 雲房啓戶,坐看煙月氤氳第2章 天網恢恢,掀一角以漏魚第23章 滄海幾番覆,人尚醉春風第7章 忽聞世上有奇經卷首詞仙洲曲第1章 雲舒霞卷,無事且吟春蹤第3章 千山雪舞,默默此情誰訴第2章 幽堂春黯,心靜清聽自遠第21章 清襟凝遠,當大計而揚眉第7章 雲華入夢,徘徊心水之間第15章 鳳笛鸞鳴,邀月宿山深處第8章 幽電怒雷,震來千載塵劫第7章 香繞柔魂,風波颯起春庭第9章 迷離仙夢,幻作別樣春霞第21章 紅妝笑倚,別有風波入眼第17章 心爲形役,寸地猶憶黃粱第20章 千里客來,徜徉一身月露第19章 天地不醒,歸來風雨滿哭第6章 冰姿媚骨,噬誰人之清魂第10章 竹影扶疏,何處飛來神物第3章 臥雪眠雲,訪離魂于山陰第4章 閒雲駐影,入桃源而問津第4章 閒雲駐影,入桃源而問津第9章 雲浸幾案,冰紛筆上之花第15章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第5章 桃摘玄圃,故家5色雲邊第12章 梅妻鶴子,一杯水遠山遙第13章 癡哉狂客,片語驚動神機卷首詞御劍江湖第8章 宜笑宜顰,一人可以興國第7章 夢幻空花,含芬華之芳烈第17章 天懶雲沉,見英風之益露第11章 煙山空翠,倩誰相許江湖第8章 風雲倏爍,電百仞而飛虹第14章 雲浮路曲,覿面相逢人不識卷首詞仙山月第11章 煙山空翠,倩誰相許江湖第1章 身非鴻鵠,焉知雲路縹緲第12章 投筆按劍,誰意別開生面第2章 月魄雲牽,如照當時明月第5章 幡然醒悟,自有煙霞送迎第1章 飛鳥忘機,暫安陶然之樂第5章 畫影描形,傳清名於四海第10章 欲擊三千水,拔劍舞天南第8章 入手香脂半世緣第3章 麗日光風,須防射影之蟲第10章 秋空劍唳,喝破夢裡神機第6章 黃鳥多情,常向夢中呼客卷首詞御劍江湖第4章 飛鴻戲海,翳華蓋以逍遙第20章 千里客來,徜徉一身月露第20章 玄機似悟,卻恐成結禍胎第3章 千山雪舞,默默此情誰訴第11章 光浮影亂,頓銷千秋魂魄第12章 消魂處,離夢躑躅卷首詞落梅驚風第6章 李代桃僵事逾奇第8章 運籌帷幄,希冀龍戰於野第15章 何物動人?人影柳浪衣香第22章 仙塵在袖,兩足復繞山雲第1章 雲舒霞卷,無事且吟春蹤第16章 瑤瑟前塵夢,瓊鴛別後緣第1章 明霞可愛,入瑤宮以爲家第8章 茅舍竹籬,自饒天真清趣第2章 教劍娥眉,不殊三千健甲第16章 神劍忽來,飛落月中之雪第10章 幽靨媚顏,頻催英雄之膽第7章 風過羅陽,棍影如龍人似玉第12章 龍飛劍舞,澄百里之波光第7章 夢幻空花,含芬華之芳烈第9章 俠氣如龍,挾罡風而飛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昌市| 尚义县| 平山县| 南华县| 平乐县| 平湖市| 恩平市| 宜川县| 和硕县| 隆子县| 乌拉特前旗| 红安县| 贵南县| 蒙山县| 临洮县| 和静县| 雷波县| 容城县| 德惠市| 陆丰市| 靖江市| 九寨沟县| 蒙阴县| 崇左市| 上林县| 康保县| 曲麻莱县| 盘山县| 常德市| 清苑县| 西乌| 阜新市| 苍梧县| 江源县| 灵宝市| 定边县| 田林县| 丰镇市| 浦北县| 连州市| 涟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