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怡就這樣來到了李家小區,成爲了一名礦工。原本這樣也挺好,至少有了工作就有了生活來源,不用爲吃穿發愁。
可是鄒怡本就是一個身體單薄之人,做不了礦工那樣的重體力活,在礦上做了沒幾天,就被礦主給開除了。礦主看重的是利益,可不會收留沒辦法幫他做事情的人。
失業之後的鄒怡,整天在租住屋內無所事事,很是迷茫。
鎮裡相關部門出錢租住的房子很快就到期了,到期之後就該由鄒怡自己付錢續租。但是鄒怡沒了工作,沒了收入來源,別說房租了,連生活保障都成問題。
鎮裡沒有辦法,瞭解實際情況之後,將鄒怡納入低保對象,每個月發放低保金,維持他的正常生活。
房租是不可能用低保金來支付的,低保金很少,吃飯都只是勉強。好在鄒怡還要一個哥哥,有一個勉強算得上是朋友的王媛。一開始是王媛打工賺錢,每年幫鄒怡支付高額的房租,以免鄒怡被房東趕出去。後來鄒歡畢業之後參加工作,收入還算不錯,便替自己的弟弟鄒怡支付房租,減輕王媛的負擔。
算起來鄒怡在李家小區已經六年了,除了第一年的房租是鎮裡支付的外,剩下的五年房租都是鄒歡和王媛支付的。
鄒怡雖然嘴上沒有說過謝謝,但是心中也是明白的,這些年來,王媛和鄒歡給他支付的房租,已經達到了驚人的七萬多塊。
每個月一千三百塊的房租,一年就是一萬五千六百塊,五年累計起來足足七萬八千塊。
對此鄒怡只是暗暗記在心裡,自閉的他,沒有和任何人說起過,也沒有當面感謝過王媛和鄒歡。
鄒怡只是不喜歡和別人接觸,卻絕對不是傻子。他知道王媛和鄒歡給他做了什麼,幫了他多少。
在他的心裡,一直都有一個計劃,那就是等到將來的某一天,他一定會把王媛和鄒歡對他的幫助用某種方式還回去。
他要報恩,在將來的某個時候。
現在的他沒有工作,身體還不好,沒有報恩的可能性。但是在將來,他一定會報答王媛和鄒歡。
將來的事情,誰說的準呢?指不定鄒怡會有一個重大改變,或者他也會發一筆橫財……
王媛目送鄒怡進入自己的房間,並且關上了房門之後,才轉身離開。對於鄒怡,王媛也是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的,她偶爾會覺得鄒怡很神秘,似乎有什麼事情瞞著所有人,包括王媛在內。
當然,更多時候,在王媛的眼裡,鄒怡像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還是一個患有自閉癥的孩子,所以她的一些想法並沒有和鄒怡明說。
鄒怡從窗戶之中看著王媛離開,直到王媛的身影消失在小區那條長長的窄窄的衚衕之中後,他才慢慢的轉身。
鄒怡轉身,走進自己的臥室,像是要睡覺了一般,直接走向房間內頗有些雜亂的牀。
大白天,上午十點,鄒怡就要睡覺了嗎?
這鄒怡也真的是叫人無話可說了,是懶惰還是已經養成了白天睡覺的習慣?
不管怎麼樣,鄒怡這樣做,都是會讓人對他有些看法的。
鄒怡走到牀邊,慢慢的轉身坐下,動作很是緩慢,也很是輕柔。
牀上還是上個月換過的牀單上,有些髒了。一本破亂髮黃的不知道是什麼人寫的書擺在牀頭,鄒怡輕柔地拿起這本書,神情平靜,很快就看的入迷了。
書本上有很多地方都出現了破洞,最後的幾頁甚至已經不知去向。
這是一本破書,一本很古老的破書。一般人都不會多看一眼,甚至會直接當做垃圾扔了。
鄒怡看了一陣,翻到最後面,看著缺失的那幾頁,自言自語地說道:“要不是因爲缺少了這幾頁,我應該已經有所成就了吧……”
鄒怡說話的時候,根本就不像是一個患有自閉癥的人,談吐清晰,眼神明亮。
這鄒怡難道是在裝病?或者說,他現在的心思都集中在他手中的這本書上,所以纔不願意和別人說話交流?有些人專心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是不願和任何人交流的。
不管怎麼樣,鄒怡絕對不像他表現出來的那樣,是一個患有自閉癥的人。
或許他有不得已的苦衷,或許他就是願意這樣子生活,因爲他明白,別人不會關心他這樣的孤兒,也不關心他的想法。
鄒怡清楚地記得,他唯一的親人鄒歡,因爲學習成績好,年年拿獎學金,被保送進大學,一直到讀完研究生纔回來。兄弟倆因此多年沒有見面,漸漸的關係越來越遠。
鄒怡唯一的朋友王媛,原本就和鄒歡走得更近一些,後來更是答應和能力明顯比鄒怡要強很多的鄒歡結婚。儘管王媛一直都還在幫助鄒怡,但是在鄒怡的心中,她也是必須要保持一定距離的人了。
自己的嫂子,就算對自己再好,那也是要保持距離的。
別人不說,自己也應該要自覺一些,以免影響到自家人內部的安穩團結。
不能和王媛太親近,也不能和鄒歡常見面說話,鄒怡其實是沒人可以說話。久而久之,鄒怡忽然想通了,不如就沉默吧。
這是鄒怡的想法,應該不會有幾個人明白。但是他就這樣做了,而且做了很多年。
鄒怡已經無所謂了,有沒有人和他說話,他照樣活下去,在自己的世界中活下去。
鄒怡拿著手裡的書本,看一眼窗外爲了生活忙忙碌碌的人羣,嘴角露出微微的笑意,而後便再一次專心致志的看了起來。
他花了整整一天一夜的時間將殘缺不全的書看了一遍,一字一字的看,十分認真仔細。之後他閉上眼睛睡著了,睡得死死的。
鄒怡一般兩天才吃一頓飯,不是不餓,而是他一定要這樣做,並且已經形成了這樣的習慣。
樓下的胡嫂飯館最是清楚鄒怡的這個習慣,所以當鄒怡睡醒之後,來到胡嫂飯館之時,胡嫂飯館的主人胡嫂便對身邊打雜的兒媳婦郭燕說道:“他來了,去炒兩個菜,不要放辣椒。一大碗米飯,加一瓶溫開水?!?
這就是鄒怡的吃飯習慣,他每一餐都吃一模一樣的食物,六年來一直就沒有變過。
鄒怡完全不在乎自己吃的是什麼,他就知道一點,填飽肚子就行。
要不是因爲胡嫂特地把每一餐的菜都記下來了的話,鄒怡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吃的東西是什麼。
胡嫂的兒媳郭燕也知道鄒怡的習慣,所以她到廚房炒了兩個菜,按照胡嫂所說的,給鄒怡端來了一大碗米飯,一瓶溫開水。
鄒怡什麼話都沒說,僅僅是低著頭大口吃光了所有的飯菜。
鄒怡吃的很快,狼吞虎嚥,像是餓死鬼投胎。
郭燕看著鄒怡吃相,忍不住悄悄的回到廚房,又給鄒怡炒了一個菜。
胡嫂看到了,卻也當做是沒看到,反正有人付錢的,多吃一些也無妨。
鄒怡一頓飯吃了三盤菜,一大碗米飯,喝掉了一瓶溫開水。加在一起的話,足夠兩個人飽餐一頓了。
這並不多,鄒怡可是兩天才吃一頓,比不得別人每日三餐。
胡嫂看著郭燕收拾碗筷的時候,在一個本子上記錄下鄒怡這一餐吃的東西,邊記邊對郭燕說道:“下次給炒點好吃的,這孩子……可憐?!?
郭燕微微點頭,已經有孕在身的她似乎母愛氾濫,紅著眼眶說道:“這要是別人家的孩子這樣,父母指不定會心痛成什麼樣子……鄒怡也沒有父母,沒人關心他?!?
胡嫂嘆息一聲,看著已經走到樓梯口的鄒怡,沒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