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傳統(tǒng)藝術八年,向文社終守得雲(yún)開》
京城晚報發(fā)行地區(qū)主要是北京城及周邊各縣,這份報紙也是發(fā)行量過百萬的大報,在北京也是非常有影響力的。
京城晚報5月6號的頭版頭條就刊登了這樣一則新聞,篇幅整整涵蓋了一個版面。
他們記錄了向文社從創(chuàng)業(yè)到現(xiàn)在的經(jīng)歷,從當初的篳路藍縷到現(xiàn)在的人氣火爆,還著重描述了何向東爲了傳統(tǒng)相聲,最初連飯都吃不飽,還在勉力經(jīng)營向文社,就爲相聲事業(yè)發(fā)展的事蹟。
就算臺下只有一兩個觀衆(zhòng),他們都還是獻上了最精彩的演出。一直艱苦奮鬥三年多,向文社的生意好不容易好轉起來,可是又遇上了拆遷,一起又都從頭開始了。
到了四方茶館之後,何向東他們再度艱苦奮鬥,傳承傳統(tǒng)藝術,繼往開來,四年有餘,他們的堅守終於有了回報,向文社在民間走紅。
京城晚報翔實地報道了向文社奮鬥和崛起過程,沒有誇大,也不需要誇大,向文社的經(jīng)歷本身就是一段傳奇。
這就是幾個相聲藝人爲了傳統(tǒng)相聲藝術而奮鬥的故事,爲了藝術甘願食不果腹,甘願衣不蔽,這是純粹的藝人,純粹追求藝術的藝人。
這份報道一出,當時就引起了轟動,觸動了無數(shù)人的心靈。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已經(jīng)沒有幾個人能做到和何向東這般的純粹了,也正因如此,這份情感才顯得彌足珍貴。
孫劉成也因爲這次的成功的報道而順利當上了副主編。
新聞圈向來都增熱度扎堆的習慣。自從京城晚報報道向文事件引起熱議之後,北京其他報社媒體紛紛前來扎堆報道。
一時間何向東和向文社等字眼頻頻出現(xiàn)在北京各大報社媒體之後,連電視臺都來進行了多次採訪。
何向東成了草根文化的代表,也成了堅守傳統(tǒng)藝術的藝人典範。在當前的草根文化大熱的大背景之下,何向東受到了各大媒體的追捧。
在各大媒體的輪番轟炸之下,一時間,何向東火爆京城。
……
侯家。
侯三爺和石先生對面而坐,哥倆好久沒聚了,現(xiàn)在坐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一會兒晚飯也是在侯家吃的。
聊過了好一會兒之後,兩人的話題不免又轉到相聲目前現(xiàn)狀和下一代傳人身上。
侯三爺深深嘆了一口氣:“咱倆今年春晚帶的那些人都沒起來的?!?
聞言,石先生也是一聲苦笑:“這事兒怪不得你,現(xiàn)在整個曲藝市場都萎縮了,相聲也一樣,是一年不如一年,都沒人聽了,這些孩子是想有作爲,可是大環(huán)境如此,誰也沒轍啊?!?
侯三爺也是搖頭無奈苦笑。
石先生搖搖頭,目光深遠,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侯三爺幽幽說道:“相聲是不是真的要完了?!?
聽了這話,石先生失了神的身子猛地一顫。
其實現(xiàn)在相聲界所有人都有這個擔憂,只是平時不會有人把這種擔憂掛在嘴上罷了,甚至會故意使自己不去想這件事。
可是現(xiàn)在侯三爺突然說出這樣的話,還是給了石先生心裡上一擊,讓他不得不正視自己內心的擔憂。
“不知道?!笔壬鷵u搖頭,給了這樣一個回覆。
侯三爺露出落寞的苦笑,他和石先生可以說是相聲界的大腕,他們倆是站在相聲界金字塔尖上的人物,可是就連他們都對相聲的未來不看好,就更不要說下面的那些演員和小一輩的孩子們了。
好半晌之後,石先生揉了揉臉,眼睛泛著紅色:“我不信相聲會這樣就完了,我不信就沒觀衆(zhòng)再聽相聲了,我也不信咱們相聲有一天會進博物館?!?
侯三爺緩緩閉上眼睛,猛地睜開之後,又充滿了鬥志:“我也不信,只要咱們好好幹,我就不信說不了觀衆(zhòng)愛聽的相聲來?!?
石先生重重點頭,卻又有些頹然,他道:“話雖如此,只是啊,現(xiàn)在人心浮躁,小輩們就沒有踏踏實實學藝作藝的,都是削尖了腦袋往電視圈跑,唉。”
侯三爺無奈道:“現(xiàn)在相聲不景氣,這些人都是在給自己找出路呢,就算是還在說相聲的,也都是想盡辦法上電視,想讓他在文工團多演幾場,人家還都不樂意?!?
石先生道:“都知道上電視能火,誰還願意老老實實在外面跑演出啊?,F(xiàn)在人又不是傻子,誰還願意有上電視的機會不要,寧願埋頭說相聲啊?!?
這話一出來,石先生和侯三爺兩人同時愣住了,這樣的傻子還真有,這傻子還跟他們倆的關係非同一般。
這一刻,石先生和侯三爺兩人腦海中同時浮現(xiàn)出了何向東那倔強不屈的身影。
侯三爺長長一聲嘆息,何向東是他見過的最驚才絕豔的年輕人,只是這個年輕人太倔強了,跟他師父一樣倔強。
“果兒也去向文社了吧?”侯三爺問道。
“嗯,去了。”石先生應道。
侯三爺點點頭:“嗯,果兒還能堅持說相聲,真好。這倆人是天生的搭子,將來說不好能成氣候?!?
石先生苦笑一聲,他是不信侯三爺?shù)脑挼?,現(xiàn)在天天上電視的相聲演員都成不了氣候,這兩人在民間小劇場瞎混的,一點資源沒有,能成什麼氣候啊。
侯三爺搖搖頭:“好幾年過去了,也不知道這小子性子還有沒有這麼倔了?!?
石先生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啊?!?
侯三爺也在無奈笑著。
……
“侯老師,侯老師……”丁錦洋急匆匆跑了進來。
侯三爺眉頭一皺:“幹什麼,毛毛躁躁的?!?
丁錦洋手上拿著一疊報紙,喊道:“不好了,不好了,何向東出大事了,向文社大發(fā)了?!?
幾年沒見,丁錦洋這風風火火,毛毛糙糙的性子還是沒改。
侯三爺和石先生兩人臉色當時就變了,他們雖然和何向東聯(lián)繫變少了,但是對何向東和向文社的關心卻是一點沒少。
侯三爺抓住丁錦洋就問:“不著急,說清楚了,何向東到底怎麼了?”
石先生一把從丁錦洋手上把報紙奪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