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五章 精彩的半小時政變

精彩的半小時政變

現在武后病重,一整個臘月裡不見起色,張昌宗的案子還拖延著。新年過後,武后病況加重。大臣概不延見,親子亦不得見面。只有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二人常在牀側。

張柬之決定起事。宮廷中的**無人不知,無人不唾罵,所以張柬之的行動容易得到人支持。張柬之已任楊元琰爲右羽林衛將軍。宮廷衛士及京都衛戍兵力各有數隊,步兵騎兵俱有。大略來說,所謂南衛專掌京城巡警,保持京城之治安;北衛專司保衛皇城,皇城內除皇宮之外,有朝廷各官衙。南北衛又分爲若干部,由六個上將軍統領。其中以左羽林衛大將軍李多祚最爲重要。張柬之曾向李多祚下說辭,進行得秘密而慎重。柬之以身爲唐臣當報皇帝知遇之恩爲辭。李多祚爲人剛正,毅然參與平亂,在張柬之府中對天盟誓,光復大唐。隨後,張柬之又任命三個密友爲羽林衛上將軍。姚崇本爲張柬之知交,正爲官在外,任靈武道大總管,因張柬之派人往請,剛自百里之外趕來京師。

張柬之聽見姚崇到來,喜道:“一切完備了。”遂把計劃向姚崇說明。

政變預定在正月二十二日舉行,正是武后從御史臺把張昌宗召回宮去一月之後。一切細目俱已安排妥當。南北衛羽林軍預定同時起事。南衛兵力要包圍張昌宗的家丁,控制其財產府第;北衛有一千騎兵,五百步兵,要包圍皇宮,要迫使武后讓位。

武后長安元年正月二十二日清晨,皇宮北門外的禁衛軍集合於一處。張柬之、桓彥範、李多祚以及其他重要人物都在場,其中也有中宗(哲)的女婿王同皎。

左羽林衛大將軍李多祚與王同皎先進去見中宗。這場政變必須由中宗出面,因爲政變的目的便是使中宗復位的。他事前並不知道。李多祚向他說明來意,他在惶惑與幾分恐懼之下,竟不知所措,不知說什麼話纔好。

李多祚按捺不住,說道:“今天是非常之日。陛下知道臣等要做什麼嗎?臣等要恢復唐室,要恢復太宗皇帝的天下!臣等爲正義不惜擲頭顱,流熱血。陛下只需出面領導臣等就行了。”

中宗仍然猶豫,心裡有點發抖,說道:“我知道張氏兄弟罪有應得。可是母后重病在身……而且這也太出乎意料……”

李多祚道:“陛下只要出去告訴衆官員陛下不反對就行了。如果大功不成,臣等就全家滅門了。”如果中宗要拒絕,衆官員一定要伴隨他引兵靖亂,要把他推到寶座上。

王同皎也請求道:“陛下,此事勢在必行,不容猶豫。官兵就在門外,立刻就進宮保陛下重登大寶。今日之事如不成功,陛下豈能自保。”

中宗在遲疑不決之下,由衆人扶上馬,他心中還不知是去登皇位呢,還是去就死。

太子之東宮與北門有一花園相連。中宗一露面,張柬之等人才鬆了一口氣

衆人一進宮門,依照預定計劃分往各方向走去,李多祚帶兵直奔武后住的迎仙院。

張易之與張昌宗聽見人聲喧譁,出來一看,知道出了意外。衛士甲冑鮮明,繞過池塘整隊而入。一隊精銳兵士一直開向武后住室。過了池塘,即向走廊下擁進。張易之張昌宗一被看見,即被認出。二人知道末路已至,拔腿就跑。衆兵士奉命追捕,於是大喊一聲,拔刀追趕。說時遲,那時快,衆兵士早把二張圍住,抓住,把擦胭脂抹粉的兩個少年頭砍了下來。

在兩百多步前面就是迎仙院,迎仙院半在花樹掩映之中,由南面的迎仙門牌坊下一條路通往裡面。在迎仙院的集仙廳,武后正睡在牀上。

李多祚將軍進入院中,命令一切侍衛人等通通退出。張柬之等進去。

武后問道:“爲什麼這麼吵鬧?你們怎麼這麼大膽,敢進裡面來?”聲調仍然是命令式的。

張柬之說道:“請陛下恕罪。張易之張昌宗犯有叛國之罪,臣等特來誅除。他倆已經伏誅。未能事先奏聞,深爲遺憾。”

武后一眼看見兒子中宗。大聲叱道:

“也有你!趕快回去。他倆已死,你也該稱心了。”

桓彥範邁步上前道:“臣斗膽衝犯陛下,太子不能回去。先帝以太子付與陛下。陛下早當將皇位傳與太子。今求陛下退位,太子登基。”

聽到這些話,武后非常鎮靜,把站在前面的一排官員逐一看了一看。說道:

“怎麼,李湛,還有你!你和你父親(李義府)曾受我厚恩。還有你,崔玄。我親自提拔的你。我真想不到!你們一羣叛徒!一羣豬狗!”武后自己仍然像大權在握似的。

崔玄道:“陛下,臣等都感戴陛下的深恩厚德。陛下自然知道,臣等今日所爲正是酬答陛下的德意。”

由於張柬之謀劃周密,不過半小時,一切行動即已畢事。張柬之等領導人物離去,留下李湛看守武后,幾個武官把張氏兄弟二人的頭帶了出去。

張昌宗張易之的黨羽都被悄然圍捕了,他倆的其他弟兄也已被捕。昌宗易之的頭不久便懸在皇宮前天津橋上,人山人海般的人羣擠來看張昌宗的親兄弟及堂兄弟出斬。

次日,正月二十三日中宗以皇太子監國,二十四日武后正式讓位。睿宗旦爲相王。唐室王公子孫都被蒙赦回朝,恢復原來爵位。由來俊臣周興放逐的朝臣及家族都被赦回鄉,只有周興等劊子手的家族未被赦免。

正月二十七日,武后在護衛之下移居城內西部御花園內的住所。中宗每十日必往謁武后問安,像以前一樣恭敬。武后日夜有人看守。日子一天天過,武后覺得還不如政變時死了倒幸福。武后這個暴虐專橫的婦人,現在是在她一生裡第一次覺得沒有權力了——被人擊敗了。李湛現在仍然看守著她,真像對犯人一樣。她的威嚴掃地無餘了。她

孤獨了。她的情郎死了。她甚至連自己的女兒太平公主也無法看見。太平公主事實上已經背棄她而倒在中宗那邊去。更壞的是,她那孝順的兒子中宗常來告訴她些朝廷的新措施。她聽來,這些新措施就猶如她一樁樁戰敗的消息。她的朝代周廢除了,她的計劃,她的苦心進行的事情都成了泡影。假使她而今還是年紀輕,精力足,假如她能夠起身下牀,她會知道怎麼對付由她親手培植起來而現在以怨報德的那些無賴們。

對她的打擊接二連三地到來。在二月一日,官方舉行唐朝光復的儀式。所有旗幟、徽章、官銜、官衙名稱,都恢復高宗初年的原樣。武后的故鄉山西幷州,在武后執政後曾改名爲“北都”,這個名稱也取消了。洛陽曾由武后改名爲“神都”,如今又恢復爲東都舊名。

魏元忠曾因張昌宗貶謫出京,因衆望所歸,又由中宗召回朝廷爲侍中,後又爲中書令。武后如今想起魏元忠臨出京時向武后說過:“將來使陛下蒙害的必是此二小子。將來總有一天陛下想起魏元忠,想起魏元忠的話來!”

但是最壞的消息還沒到來呢。在三月,王皇后與蕭淑妃的後人奉旨廢去了武后給予的惡姓“蟒”與“梟”,恢復本姓。更壞的是,在五月,武后的祖廟被剝奪了“太廟”的名稱,武后的祖先的爵位也被剝奪了!這是現世現報。佛爺是真靈驗!武后竟親眼看到!

王皇后蕭淑妃後人恢復舊姓的消息傳來,武后不由得想起了青春年代的舊事。那些冤鬼又重新出現在她的良心上。她若和那些冤鬼在地下相見,是不是應當說她已饒恕她們?說願與她們和好呢?可是她是彌勒佛呀!她教人爲她念《大雲經》,她耳畔那悅耳的經聲悠揚而平靜,她聽了覺得舒服點兒。這經聲使她回憶起與大和尚馮小寶消磨的那些歲月。她確是可以說她是快活了一輩子,沒有第二個女人享過那麼大的福。她愚弄了多少人呀!她一想就大笑起來。她深信她是有天地萬物以來人世上最出奇、最有威權的女人。不管以後入地獄也罷,上天堂也罷,她仍然是最出色、最偉大的人物。一件事她是十分有把握的,那就是武則天的名字是會傳之千古的。

在中宗神龍元年十一月,武后在富貴豪華的軟禁之中死去,享年八十二歲。因爲武后很重視身後的祭祀,所以在遺言裡說後人要以“皇后”的身份祭祀她,不要把她看作“皇帝”,看作她親愛的丈夫高宗的賢妻(我想高宗一想到與她再度團圓會不寒而慄的)。在她的遺言裡,她饒恕了王皇后、蕭淑妃、褚遂良、韓瑗,以及王皇后的舅父柳奭。這樣,她往陰間去的路上不至於太不順利,不至於太難爲情。

中國歷史上這個最驕奢淫逸,最虛榮自私,最剛愎自用,名聲壞到極點的皇后的一生,就這樣結束了。她死了,她所作的惡卻遺留於身後。後來經過中宗、睿宗、玄宗,把武后族人消滅之後,本書的最後一章纔算結束。

(本章完)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二十二章 還是接班人問題第三十五章 請求改朝換代第十六章 封禪大典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二十六章 徐敬業起兵與《討武曌檄》第十四章 還剩一個對手第二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二十九章 冤案少不了酷吏和酷刑第三十八章 仍然是接班人的麻煩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三十四章 授圖大典與禁止屠豬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四章 亂倫,接近權力中心的第一步第二十章 帝王之才第三十七章 狄仁傑與魏元忠第十章 終於登上皇后寶座第一章 唐邠王——一個見證人的自述第四十一章 用賢之患第八章 元老重臣的抗議第八章 元老重臣的抗議第二十八章 檢舉箱的發明第十四章 還剩一個對手第二十章 帝王之才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十四章 還剩一個對手第二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七章 向皇后進攻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四十章 萬人空巷的判決第三十章 也有疾風勁草第十二章 《內軌要略》及宮中鬧鬼第三十章 也有疾風勁草第二十一章 皇帝的孩子並非個個有福第二十八章 檢舉箱的發明第十三章 大清洗第二十章 帝王之才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三十章 也有疾風勁草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七章 向皇后進攻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七章 向皇后進攻第三十八章 仍然是接班人的麻煩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二十五章 男妃馮小寶第四章 亂倫,接近權力中心的第一步第十二章 《內軌要略》及宮中鬧鬼第十二章 《內軌要略》及宮中鬧鬼第三十三章 大屠殺第十三章 大清洗第三十章 也有疾風勁草第一章 唐邠王——一個見證人的自述第二十九章 冤案少不了酷吏和酷刑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十七章 弱不敵強,古今一理第三十三章 大屠殺第十三章 大清洗第十九章 又是一樁疑案第八章 元老重臣的抗議第一章 唐邠王——一個見證人的自述第七章 向皇后進攻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三章 永遠困擾當權者的接班人問題第二十章 帝王之才第九章 開刀第四十四章 不肯犧牲情郎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三十二章 人心惶惶第十章 終於登上皇后寶座第二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三十七章 狄仁傑與魏元忠第二十五章 男妃馮小寶第十八章 大典之後的陰影第十六章 封禪大典第七章 向皇后進攻第二十五章 男妃馮小寶第十九章 又是一樁疑案第十章 終於登上皇后寶座第十八章 大典之後的陰影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三章 永遠困擾當權者的接班人問題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三十二章 人心惶惶第十八章 大典之後的陰影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三十七章 狄仁傑與魏元忠第十章 終於登上皇后寶座第二十九章 冤案少不了酷吏和酷刑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十章 終於登上皇后寶座第二十一章 皇帝的孩子並非個個有福第三十四章 授圖大典與禁止屠豬
第二十二章 還是接班人問題第三十五章 請求改朝換代第十六章 封禪大典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二十六章 徐敬業起兵與《討武曌檄》第十四章 還剩一個對手第二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二十九章 冤案少不了酷吏和酷刑第三十八章 仍然是接班人的麻煩第三十一章 公衆輿論第三十四章 授圖大典與禁止屠豬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四章 亂倫,接近權力中心的第一步第二十章 帝王之才第三十七章 狄仁傑與魏元忠第十章 終於登上皇后寶座第一章 唐邠王——一個見證人的自述第四十一章 用賢之患第八章 元老重臣的抗議第八章 元老重臣的抗議第二十八章 檢舉箱的發明第十四章 還剩一個對手第二十章 帝王之才第二十七章 討武兵敗第十四章 還剩一個對手第二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七章 向皇后進攻第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種種第四十章 萬人空巷的判決第三十章 也有疾風勁草第十二章 《內軌要略》及宮中鬧鬼第三十章 也有疾風勁草第二十一章 皇帝的孩子並非個個有福第二十八章 檢舉箱的發明第十三章 大清洗第二十章 帝王之才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三十章 也有疾風勁草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七章 向皇后進攻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七章 向皇后進攻第三十八章 仍然是接班人的麻煩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二十五章 男妃馮小寶第四章 亂倫,接近權力中心的第一步第十二章 《內軌要略》及宮中鬧鬼第十二章 《內軌要略》及宮中鬧鬼第三十三章 大屠殺第十三章 大清洗第三十章 也有疾風勁草第一章 唐邠王——一個見證人的自述第二十九章 冤案少不了酷吏和酷刑第四十二章 兩個男情婦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十七章 弱不敵強,古今一理第三十三章 大屠殺第十三章 大清洗第十九章 又是一樁疑案第八章 元老重臣的抗議第一章 唐邠王——一個見證人的自述第七章 向皇后進攻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六章 掐死親生女兒的收穫第三章 永遠困擾當權者的接班人問題第二十章 帝王之才第九章 開刀第四十四章 不肯犧牲情郎第十一章 皇帝探監事件第三十二章 人心惶惶第十章 終於登上皇后寶座第二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三十七章 狄仁傑與魏元忠第二十五章 男妃馮小寶第十八章 大典之後的陰影第十六章 封禪大典第七章 向皇后進攻第二十五章 男妃馮小寶第十九章 又是一樁疑案第十章 終於登上皇后寶座第十八章 大典之後的陰影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三章 永遠困擾當權者的接班人問題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三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情人第三十二章 人心惶惶第十八章 大典之後的陰影第四十三章 其實莫須有第三十七章 狄仁傑與魏元忠第十章 終於登上皇后寶座第二十九章 冤案少不了酷吏和酷刑第五章 爲了對付那個貌美多姿的妃子第十章 終於登上皇后寶座第二十一章 皇帝的孩子並非個個有福第三十四章 授圖大典與禁止屠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得荣县| 达尔| 盐城市| 儋州市| 福建省| 庆元县| 东港市| 卫辉市| 乌兰察布市| 新巴尔虎左旗| 娄烦县| 平远县| 北辰区| 荆州市| 玛沁县| 东台市| 玉山县| 邛崃市| 石河子市| 安图县| 泸西县| 沙湾县| 浠水县| 芦山县| 璧山县| 昭通市| 永仁县| 临桂县| 南江县| 石城县| 微山县| 九江市| 普陀区| 博客| 昌吉市| 万宁市| 金平| 新河县| 蓬溪县| 汤阴县| 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