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尚書嚴肅地表態說:“麻建哲,這是你的片面之詞,你說他們做了壞事,我們就要相信他們做了壞事呀!如今要做的,就是把這些由動物恢復爲人的人,全部到衙門裡去,一一進行審問。如果他們確實是做了壞事,才被你捉過來的,就可以減輕你的罪責,不然的話,你可就慘了?!?
陶子云堅定地對麻建哲說:“你不要推脫你的罪責了,畢竟這是你弄出來的人口失蹤案。到衙門裡走一趟吧!”
“好吧,我也不跟我家裡人告辭了,我這就跟你們走?!甭榻ㄕ茏罱K還是不得不去承擔罪責,跟著官兵出去了。
那些讓桑本原從動物恢復爲人形的人,和麻建哲一起,來到了刑部衙門裡,不過還沒有被關進監牢裡,只是住在衙門的房間裡等待審問。
因爲那些失蹤的人,涉嫌做過各種壞事,必須經過審理,真的犯罪了,就得領受牢獄之災,沒有犯罪的,審理之後纔會放出來。
要是那些人,真的有罪,會減輕麻建哲的罪責,但是不會完全沒罪,因爲他把那些正在犯案的人捉走,並且由他來進行懲治,並不是他的職責。
陶子云向蒼尚書他們告辭之後,送桑本原回桑氏綢緞鋪,他慶幸地對桑本原說:“幸好你還留在京城,這才把那些失蹤的人變回了人。”
桑本原無所謂地回答說:“呵呵,這是必然的呀!因爲掌櫃的被捉走那些天。商鋪裡無法正常經營,我得留在這裡協助他們,讓商鋪走回正軌之後再離開?!?
陶子云隨口問道:“那你什麼時候纔回家鄉?”
桑本原狡猾地笑了笑:“麻建哲是我的宿敵,我想看看他陷入這樁案件中,最終會是什麼結果。等那個結果出來之後,我纔回家鄉去吧!”
陶子云發出了會心地一笑:“哈哈,他和你的仇怨一直沒有化解,作爲多年的仇家,想看看他的下場,也是人之常情?!?
桑本原還是有點顧慮:“不知道這些京官的辦事效率如何?希望我不會一直等不到他們出結果。畢竟我還是想早點回家鄉去的?!?
陶子云分析了一下??隙ǖ卣f:“估計要不了多久吧。這樁案件的前景非常清晰呀!”
“要不了多久,我會等著那一天到來的。”桑本原寬慰地說。
這一次,陶子云和桑本原都是騎馬而行的,閒淡中。不知不覺地就把桑本原送到了桑氏綢緞鋪。
陶子云回到陶府時。實在是太晚了。要是這個時候去嘈到了雨原在迷城,必定會捱罵。苔玉的脾氣比較好,當下他就敲開了苔玉所在的房門。
第二天。蒼尚書親自審問那些嫌疑人,在麻建哲的指證下,那幫人都承認了他們所做的壞事,不過都算不上大奸大惡的壞事,只是判處他們坐幾個月的牢而已。
麻建哲要求蒼尚書將他無罪釋放,蒼尚書給他解釋說:“你這番行動,把那麼多人弄得無影無蹤,那些人被你變成動物,雖然還活著,熟人也認不出他們來,要不是有桑本原這樣的人幫忙,他們都雖生猶死了。判你跟他們一樣,坐三個月的牢?!?
在麻建哲苦苦哀求之下,蒼尚書仍舊不爲所動,一拍驚堂木,就宣佈退堂了。
第二天上朝之後,蒼尚書和陶子云一起走出皇宮。蒼尚書把審理那樁案件的事,說給陶子云聽,還提到了另外一個人:“昨天晚上,蒲同進來找我了,要求我改判麻建哲無罪。蒲同進給出的理由是——那樁案件沒有產生嚴重的後果,沒有傷害人命,還在麻建哲的指證下,讓那些做了壞事的人得到了應有的懲罰,還說那是皆大歡喜的結局。”
陶子云想了又想,還是沒有想到對蒲同進的印象:“蒲同進是什麼人?竟敢找你談條件!”
蒼尚書給陶子云介紹說:“他是國子監司業,爲人謹慎,所以你跟他不熟?!?
“什麼皆大歡喜,真是胡說八道。要不是桑本原把那些動物恢復人形,那些人全部都要完蛋了,什麼結局都沒有!”陶子云一點也不贊成蒲同進的要求,他追問蒼尚書道:“那你答應他的要求沒有?”
蒼尚書尷尬地告訴陶子云說:“唉,畢竟因爲有桑本原的幫助,沒有產生不良後果。我答覆他說,讓我考慮一下,現在還在爲難啊。”
陶子云給蒼尚書提建議道:“我的意見是,不用答應他的要求。就要將麻建哲關幾個月,反正關不死他,還可以讓他長點教訓?!?
“好吧,不放麻建哲出去,蒲同進那邊,我給他努力解釋清楚?!鄙n尚書其實是得準備對別人翻臉了。
“他昨晚去跟你說的,我估計,今天晚上他肯定會去探聽你考慮的結果。今天晚上,我也到你府上去,見一見那個國子監司業。”陶子云準備來個不請自到。
“哈哈,歡迎你去我府上串門。跟你一起面對蒲同進,我的壓力就輕了許多了?!鄙n尚書跟陶子云告了別,到各自的衙門辦理公務去了。
當天晚上,陶子云在自家吃了晚飯,這才騎著馬輕裝趕往蒼府。
蒼府裡,蒼尚書還在招待蒲同進吃晚飯。
陶子云見到蒲同進,不同他聊麻建哲的事,而是試探起了有關吳尺中的事:“蒲大人,你知道南方的吳尺中吧?”
陶子云突如其來的問話,讓蒲同進驚愕不已:“南方的吳尺中?什麼意思?”
陶子云繼續對蒲同進說:“那個吳尺中,依靠他在國子監有熟人相幫,進了國子監裡學習,之後,沒有參加鄉試、會試,就早早的進入了官場。我想,這些情況,你可能知道吧?”
蒲同進滿臉不高興地追問陶子云:“陶大人的意思,是懷疑那個吳尺中的事情,跟我有關?”
陶子云平靜地迴應蒲同進:“在我看來,依據蒲大人的爲人行事,很有可能,那個吳尺中的事情,就跟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