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喝下來,喝的邱英玲都腦子發木了,但卻還不服。
喝酒的人都清楚一件事兒,就是兩個能喝的遇上之後,就算一方感覺自己好像已經快不行了。但還是爲了自己“酒聖”的面子硬喝,喝到最後反正都得喝倒一個人。
現在餘小魚與邱英玲就在這種狀態之下無法自拔,其實這個世界的酒真的不是太烈,餘小魚喝到嘴中就和喝雞尾酒的感覺差不多...
“來...,繼續!”,邱英玲不服氣,拿起一勺瓢。
剛開始其實兩人還挺注意形象的,用的是樽,喝酒的時候都得以手遮面以禮相待。喝到最後,哪裡還有什麼禮數可見,直接就上瓢...,可能列位不知道瓢是什麼意思,別怪我多嘴,您知道就有人不清楚,所以還是解釋一下的好。瓢就是農村舀水的器具。
而這裡咱們說的瓢,其實就是葫蘆分開兩瓣兒的一個舀水器具。
餘小魚拿著瓢看著臉喝著紅撲撲邱英玲,示意了一下,隨即兩人同一時間再一次下肚...
餘小魚神情自若喝完一瓢,就再舀上一瓢。邱英玲卻不那麼自然了,每一次也和餘小魚一般舀酒,可是每次舀上來就打牙祭。用俗話講,邱英玲現在看見這酒水就發愁...
看著邱英玲的樣貌,餘小魚這種經歷過多少生死局的酒場浪子,哪裡不懂邱英玲這是怎麼了,直言不諱道:“教頭,要不咱們就算了,您吃點燒雞,我自己喝上點兒得了!”。
“不行,我沒事兒!”。
哼哼,喝醉的人都說自己沒喝醉...,餘小魚甚是無奈,也不再相勸。
兩人提著瓢,一瓢一瓢的下肚...,緊跟著那位梅家大少,提著腳步晃晃悠悠地上前,搭話道:“大姑娘,大家夥兒還等著你作詩呢!”。
邱英玲腦子裡面有些發矇,問:“作詩?作什麼詩,我又不會!”。
其實剛開始邱英玲還聽著衆人作詩的,但是越往後,她就把精氣神都凝聚到了與餘小魚喝酒上,誰還管有誰在作詩啊!都不重要。
“大傢伙都作完了,就差你一個人了。連我都作了一首,不分高低也不丟面子,就是逗大傢伙開開心!列位,你們說是不是啊!”,梅家大少,真是一位不怕事兒的主,一邊蠱惑邱英玲一邊躥騰著大夥鬧騰。
說實話酒喝到現在,人們就沒個正行了,全部都是醜態百出...,秀才們都光了膀子,女孩兒們都睡到在了桌前,甚至有的吐得都不成人樣了。整個東華亭也徹底變成了一個歡樂的海洋...,酒壯慫人膽,現在不管是有權的還是沒權的,有錢的或者是沒錢的全部勾肩搭背在了一起...,就等著邱英玲起身作詩。
“沒意思,不作!還喝酒呢!”,邱英玲喝多了不識茬...,一把扒拉開旁邊兒的梅家大少。
梅少爺被邱教頭扒拉開,摔倒在地上也不生氣,只是再次站起身來...,見勸“大姑娘”沒戲,來到從未謀面的餘小魚身前,一胳膊摟住餘小魚,瞇縫著眼,滿嘴酒氣道:“你家教頭不作,另兄作一首給大傢伙助助興唄!”。
餘小魚笑了笑,連忙擺手,笑道:“不會...”。
“嗨呀...,誰會一樣。不瞞你說,我到現在連字兒都認不全呢!來吧...來吧!”,梅大少也是慷慨,直接說出了自己平時不敢言語的話。
餘小魚見此人都這樣了也是在不好推脫,翻閱腦海中,沒幾句的知識。嘿,還真讓他想到一首...,但凡喜歡武俠的現代人,沒人不知道李白這位唐代大詩人。餘小魚也是這位唐代大詩人的小迷弟...,不過還是虧得九年義務教育給他的滋補才讓他現在還存留著李白的幾首詩。
念頭一動,提起酒葫蘆,一步一斜走到東華亭正中央。邱英玲喝成了酒蒙子,瞇眼問道:“幹啥去啊!喝酒啊!”。
餘小魚瞇縫著眼,一臉惺忪睡態...,打了個酒嗝兒道:“等等...”。
“哦,那你快點兒啊!”。
餘小魚站在正中央,提著酒葫蘆,又給自己灌了一大口醉花釀...,雙手向著四周一撥弄,爲的是讓衆人壓言。因爲他要開始裝逼了...
“承蒙梅少爺的恭請,小子我啊,自然不能埋了人家面子!所以在此,爲其列位賦上這麼一首,以助列位雅興!”。
這句話一出,所有人的眼睛都齊齊地盯向了這個名不轉經傳的少年人...,雲達與上官聽到聲音的片刻,雙眼放空,雲達更是發話出聲道:“這聲音,好熟悉啊!”。
上官也喝了不少酒,醉意伏心...,紅著臉蛋,表情木訥地點點頭。就算“天山仙子”神情木訥,人們也覺得那就是人間可愛與絕色之美...,這亭子中敢說有一半兒的人,在喝醉之後,眼睛就都盯著上官晴子,其實也不算是變態,有依據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
衆人也很給面子的壓了言...
“《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爲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取自李白《俠客行》】
東華亭外大雨紛紛,雨水落入湖面,滴答滴答...
東華亭內紛紛擾擾,人羣相伴一團,竊竊私語...
空氣霎時間好像凝聚了一般,四周一下便安靜了,許久後,衆人緩過神來,爆發出了雷鳴般的響聲!!!
餘小魚這一首《俠客行》讓那些沉醉美酒的浪客與俠士下肚,頃刻之間醒酒,都是江湖過客,一首《俠客行》灌溉了大多數俠客的內心。
尤其是詩中的那一句,“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那是多麼恢弘的氣概以及讓人無法企及的慷慨啊...
雲達頓時就愣住了,雙眼間竟不自覺地流出了眼淚...,淚水劃過他的下巴上唏噓的胡茬...,深深嚥了一口唾沫。
這一首詩的出現,成爲了東華亭之上,最美的一個雨夜。
它讓那些在外奔波的俠客與江湖路人們都深深感受到了自己切身實際的存在...
它讓那些雲遊詩人與書生們都自愧不如,這東華亭無論好壞的詩詞,賦了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了...,可是當這一首詩的出現,那百首詩句好像都化作了齏粉被碾如大地。
上官晴子如此一個傲嬌之輩,也在餘小魚作出這首詩後,默不作聲。她實在沒有任何藉口說此人任何不當之處,此詩論工整,論字句,論押韻,論氣勢,論磅礴,論是非,論古今,論人世,都是世上難有的絕品之詞。讓她內心激盪的同時,對那個作詩之人也多出一份青睞。
想著,“到底是何人,經歷了什麼樣的事情,才能作出這樣的詩句啊!”。
而就當人們沉醉於詩句之美的同時,餘小魚已經背起了醉的不省人事的,邱英玲,向著謝老伯借了一把雨花傘...,最後回頭向著上官晴子微微一笑,離開了東華亭,行走在了漢陽的石橋上。
雨勢磅礴,溪流涌動...
當夜沉寂於其中的恐怕只有那些酒色月下的浪子游客了吧!
餘小魚把傘打開遮掩住邱英玲的身體,搖了搖腦袋,默默道:“這丫頭,真的好能喝...,讓我竟也有些醉意,無處宣泄啊!”。
“俠客行,俠客行,俠客行...,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餘小魚啊,餘小魚,你多會兒才能做到這種程度呢?”,捫心自問著,今夜也就這般,在大雨之下匆匆而逝了。
當清晨的日光照在湖面之上,大雨已經停止了,臨近岸邊的樹梢上有雨露徘徊,好像他們在探討著誰先劃過那綠葉滑梯迴歸大地母親的懷抱呢?最終討論的結果咱們不得而知...,也不必要得知,本就是平行時空內相對平衡的兩種生態,雨露不會問人類爲何一夜睡在亭中,人們也不會問雨露你們何時離去...
朝如幕落,一片繁華...
昨夜的酒也差不多該醒了,東華亭上,華紙漫天,而每張紙上都寫著同一首詩。這首詩的名字叫做《俠客行》...
而創造出這首詩的那個年輕人,也真的如詩中所言,“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一概不見了蹤影。
上官晴子昨晚喝醉了,睡得很沉,直到今天醒來之後,發現自己身旁一直閉目坐著一人。此人正是雲達,雲達怕她睡著時有不測,一夜就以這種手持刀鞘,橫刀坐馬的姿勢睡著了。上官無故而言他微微一笑,想著“昨日那傢伙就是黑衣人吧?我早該想到的...,算了,思緒太亂了,該回天山歇一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