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章 帶方郡太守

兩天後,劉預的艦隊終於抵達了一個叫白龍島的地方。

這是一個遼東半島與朝鮮半島之間的小島,根據衣仲等人的說法,這是一個過往船隊經常補給休息和躲避風浪的小島。

劉預在船上早就觀察過,這不過是一個方圓數裡的荒僻小島,但是上面居然有不少房屋和人煙。

等到船隊停泊之後,劉預更加驚奇的發現這島上的許多人竟然都是青徐兩州的口音,剩下的應該是遼東郡的口音居多。

“這孤懸海外的小島,竟然有這麼多青徐兩地的人嗎?”

劉預對於這麼一個從來不知道的海中小島竟然有這麼多漢人,感到十分的驚訝,不由的向身邊隨從的衣仲詢問。

“這白龍島屬於帶方郡,是由西南兩側進入樂浪和帶方的必經之地,原來這島上的中原人可比現在多出好些,不過這幾年中原戰亂,樂浪、遼東也屢受高句麗的侵擾,現在來這裡停泊休息的人比以前少多了,早就沒有前幾年的繁盛了。”

衣仲講解了一大堆之後,劉預才發現,秦漢的先民不僅在大陸之上建立了強大的文明,就連海洋也早已經被漢人征服。

自漢武帝討平衛滿朝鮮,在朝鮮故地設置樂浪、玄菟、真番、臨屯四郡開始,從青、徐二州往來遼東和四郡的船隊就穿梭不息,憑藉著強大的文明和武力,成爲了東海之上唯一的強者。

不過,自八王之亂開始,不僅航海行商大受影響,更加嚴重的是,失去中原朝廷的支援後,佔據朝鮮半島北部的樂浪、帶方兩郡頻頻受到北方高句麗和南方百濟的侵擾。

按照原本的歷史,在西晉朝廷滅亡之後,中原淪喪,遼東也全部落入慕容鮮卑之手,在樂浪、帶方兩郡的數萬漢人徹底陷入蠻夷包圍。

哪怕是在如此惡劣的境地中,這些漢人也沒有輕易的背棄父母之邦,依然頑強的抵禦高句麗和百濟的蠶食。

根據後世的考古發現,在中原淪陷一百多年後的5世紀初,在樂浪、帶方兩地都發現許多使用東晉年號和官銜的漢人墓銘和磚銘,證明樂浪,帶方的漢人城鎮和地方政權組織繼續奉東晉正朔,並未輕易向高句麗或百濟屈服。

在白龍島休整一天,補充了淡水之後,劉預的船隊又繼續出發,這次是乘著風向,從白龍島轉而向南,百濟馬韓之地在帶方郡之南,半島的最西南方位。

這隻頗有聲勢的艦隊向南航行不久,就遇到了一直懸掛西晉郡守屬軍旗幟的船隊。

這隻船隊規模甚小,只有兩艘雙桅船,在劉預這艘三桅槽船身邊顯得有些羸弱。

“是帶方郡太守的船,他們問我們是誰,要去哪,幹什麼。”

衣仲在劉預身邊解釋道,他遠遠的看見了那兩艘船打出的旗幟信號。

“帶方郡太守是誰?”

劉預問道。

“張統,聽說他還自兼樂浪太守。”

衣仲回答道。

“沒聽過這個名字啊。”

劉預自負博學的腦海中,並沒有張統這個人的什麼事蹟。

“他祖父是大名鼎鼎的張遼張文遠。”

“就是那個屢敗孫十萬的張遼?”劉預有些小激動,想不到在茫茫大海中,竟然能遇到三國名將張遼的後人。

“呃,將軍你說的孫十萬是吳主孫權嗎?”

衣仲略有些疑惑,他也算見多識廣,但並沒有聽說吳主孫權有一個“孫十萬”的諢名啊。

劉預知道衣仲不可能知道這個破梗,也就直接沒有搭腔。

那兩艘帶方郡太守的船在發現劉預這隻船隊的時候,並沒有驚慌,因爲知道如今的東海之上,有實力的海商和海盜都是晉人,能聚集這麼一隻頗有規模的船隊,不可能是海盜,多半是青、徐兩地的哪家大海商,自然不會平白無故的發神經冒犯帶方郡太守。

劉預在知道對面船上的帶方郡太守張統是張遼的孫子,對這位素未謀面的帶方郡太守陡然升起不少好感。

他命令靠近後,放下小艇,派衣仲攜帶一些禮物,去拜見這位張太守。

衣仲上了張太守的座艦之後,按照劉預的吩咐,就說自己是東萊太守劉預治下的水軍,因爲去年冬天百濟寇略帶方郡的時候,曾經殺死十幾個東萊郡商人,這次就是奉了東萊太守之命去問罪的。

在聽到這支船隊是去找百濟馬韓人興師問罪的,帶方太守張統第一反應就是驚詫,要知道一郡太守是沒有擅自興兵伐罪的權力的,這是赤裸裸的違反朝廷法度了。

不過張統自己也沒有很強的底氣說一些反對的話,畢竟他的兩郡太守還曾是自己自稱的呢,而且他對高句麗和百濟興兵的次數早就不止一次了。

而且,百濟國的比留王近幾年數次侵掠帶方郡南部,要不是張統忙於對抗北方的高句麗蠻子,早就想收拾這幫惹人厭的馬韓土人了。

張統對於這個新任的東萊郡太守劉預有所耳聞,知道他就是劉伯根叛軍的大將,是歸順之後走了攝政東海王司馬越的路子,才得的這個一郡太守。

不過這東萊太守此番行事倒是符合張統潛意識裡的莽夫形象。

竟然打著替幾個商人報仇的名義,非常的不莊重啊,爲了幾個身份底下的商人興兵簡直輕率,自古興兵都要喊一個大義名分的。

而且張統記得去年百濟侵掠的時候只是殺死了幾個晉人豪強的部曲,並沒有殺什麼東萊郡的商人啊?

不過,既然有人願意千里迢迢跨海去教訓一下百濟的野人,張統是什麼高興的,他對著衣仲勉勵了一番,甚至說如果得勝返歸的時候,可以順路到帶方、樂浪,他願意好好招待一番。

其實,張統想著既然東萊郡能有這麼一直船隊,如果建立好了貿易渠道,就可以在朝廷支援斷絕的當下,用互市爲樂浪、帶方兩郡換取補給,以此來增強實力,對抗越來越步步緊逼的高句麗人。

衣仲忙不迭的全都答應了下來。

第763第889第975第289章第220章 寧平城 五第一百零二章 興兵伐茍 下第339章 匈奴革新第803第889第1029第四十二章 入臨淄(中) 二第684 不善築城的烏孫人第九十五章 以寡臨衆 上第408章第六十一章 迷途知返第569章 屠三韓【中】第378章 悲傷的瑯琊王第1119章第1187章第 982第932第466章第589章第305章 撒草成冰第1125節第929節第1133章第171章 割鼻計首第276章 草芥與寇仇-下第412章第六十七章 橫海將軍第386章 東西漢之戰【1】第二十五章 突襲第1153章第627節第242章 王彌滅晉-(一)第三十七章 接戰第648節第274章 草芥與寇仇-上第575章第595章第1147章第451章 大單于進軍關中第331章 河內之戰【1】第1182章第911第812第480章 孝子第850第1127章第902章第246章 如何曾無車輿第269章 雪恥-上第623第631第815第1031第五十一章 初戰鮮卑 一第137章 內鬥不止【上】第512章第393章第901章第680節 謀伐江東第223章 寧平城之戰3第七十二章 帶水江口之戰 上第1191章第293章 中原大戰-3第297章 功名顯爵收人心【上】第300章 東武第466章第523章第三十二章 空城益都第873第770節第l041章第199章 惟名與器不可假人第235章 利用勝利-上(5/5更)第648節第二十一章 入城 一第七十九章 輕取 下第396章第五十二章 初戰鮮卑 二第132章 預言家第945第131章 各懷鬼胎第267章 背叛-上第943第640章第785第670第376章第448章 取強弓來第890第758第884第500章 西域商路第597章第536章第939第六十七章 橫海將軍
第763第889第975第289章第220章 寧平城 五第一百零二章 興兵伐茍 下第339章 匈奴革新第803第889第1029第四十二章 入臨淄(中) 二第684 不善築城的烏孫人第九十五章 以寡臨衆 上第408章第六十一章 迷途知返第569章 屠三韓【中】第378章 悲傷的瑯琊王第1119章第1187章第 982第932第466章第589章第305章 撒草成冰第1125節第929節第1133章第171章 割鼻計首第276章 草芥與寇仇-下第412章第六十七章 橫海將軍第386章 東西漢之戰【1】第二十五章 突襲第1153章第627節第242章 王彌滅晉-(一)第三十七章 接戰第648節第274章 草芥與寇仇-上第575章第595章第1147章第451章 大單于進軍關中第331章 河內之戰【1】第1182章第911第812第480章 孝子第850第1127章第902章第246章 如何曾無車輿第269章 雪恥-上第623第631第815第1031第五十一章 初戰鮮卑 一第137章 內鬥不止【上】第512章第393章第901章第680節 謀伐江東第223章 寧平城之戰3第七十二章 帶水江口之戰 上第1191章第293章 中原大戰-3第297章 功名顯爵收人心【上】第300章 東武第466章第523章第三十二章 空城益都第873第770節第l041章第199章 惟名與器不可假人第235章 利用勝利-上(5/5更)第648節第二十一章 入城 一第七十九章 輕取 下第396章第五十二章 初戰鮮卑 二第132章 預言家第945第131章 各懷鬼胎第267章 背叛-上第943第640章第785第670第376章第448章 取強弓來第890第758第884第500章 西域商路第597章第536章第939第六十七章 橫海將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泉县| 台前县| 乌拉特后旗| 潜山县| 芮城县| 中超| 洛隆县| 秦皇岛市| 稷山县| 增城市| 社旗县| 台中县| 宕昌县| 托克逊县| 基隆市| 资中县| 太湖县| 石泉县| 区。| 青铜峡市| 黑山县| 哈尔滨市| 隆化县| 鄂托克旗| 壶关县| 沭阳县| 酉阳| 宁明县| 辽宁省| 杂多县| 崇阳县| 湖北省| 吴堡县| 博湖县| 江孜县| 噶尔县| 平安县| 江城| 容城县| 三江| 句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