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99章 定策討虜

對於楊遵爲首的弘農楊氏來說,劉預拋出來的條件,既是一次很好的機會,也是一次不可預知的挑戰。

但是,此時已經容不得他們反對。

在華陰縣的數萬大軍可是隨時都能要人命的存在。

好在劉預並不是要把弘農楊氏全都給遷走,還留下了相當一部分人口在華陰。

等到處理完了此事之後,劉預就率手下居住到了另外一處楊氏的宅院中。

這處宅院正是當年西晉宰輔楊駿遺留下來的宅院,正好用來安置如此多的人馬。

劉預此時還不能立刻進兵長安,需要在華陰繼續駐紮。

因爲前方長安的茍晞雖然已經以漢將的名義控制了城池,但長安內外並不穩固,還需要逐步平定。

而劉預就想在華陰繼續收編這些豪強,用這些豪強的實力去填充關中。

“陛下,安定畢竟邊塞之地,若是留著楊氏族人在沃野,從其身上收穫肯定要大於在安定郡啊,爲何非要遷移他們去安定郡呢?”

剛剛安頓好之後,侍中荀邃就有些疑惑的問道。

沒有辦法啊,他們潁川荀氏和弘農楊氏都是一樣的豪門世家。

要是劉預能把弘農楊氏發配到邊塞安定郡,那說不定以後就會把潁川荀氏給發配到不知道哪個邊塞呢。

對於荀邃的心思,劉預也是很明白的。

“道玄可知道,爲何劉淵當年不過有五萬之兵,卻能攻克兩京,禍亂中原十餘載嗎?”

劉預並沒有解答他的疑惑,卻是反問道。

荀邃與劉預年紀相彷彿,對於劉預的心思立刻就有所覺悟了。

“臣覺得,應該是晉室昏暗,諸王之間爭鬥不休,才讓劉淵有機可趁?!避麇湔f道。

劉預聞言搖了搖頭,然後說道。

“不,這未免想的太簡單了?!?

“那應該還有晉室君臣才德薄弱,不可能剋制胡虜的緣故吧?!避麇溆质茄a充道。

“這都是些部分原因,還遠遠不夠透徹。”

劉預取出一張文書,上面密密麻麻記滿了雍州各郡的戶籍大概。

這些戶籍名冊的文書,都是在長安的茍晞命人送來的。

“匈奴人之所以能以區區五萬之兵,就禍亂中原十餘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居於幷州腹心之地,最近的地方離著洛陽不過百里餘,騎兵突襲也就是以日之間?!?

“當年魏武安置南匈奴,也實在是不得已而爲之。”荀邃輕聲的說道。

“這個我自然是知道,可是這種失誤已經犯了一次,以後絕對不能再重新犯錯了?!?

對於荀邃的話,劉預也明白他的用意。

當年曹操收服南匈奴之後,因爲中原人口大大減少,爲了收斂稅賦丁口,這才讓南匈奴分爲五部居住到了幷州。

說到底還是因爲人口問題。

“那陛下的意思,是想要用中原的人口,去填補邊塞州郡的空缺?”荀邃說道。

“不錯,朕就是這個用意。”

“可是,中原肥沃,邊塞苦僻,恐怕民怨沸騰啊?!?

荀邃擔心的說道,別看如今弘農楊氏的楊遵等人已經答應了下來,但是安定郡畢竟離著弘農郡不遠,而且楊遵佔得了被賞識的先機,在安定郡可以佔得大片肥沃的土地。

若是後來者,恐怕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

“哈哈,邊塞苦僻不假,可雍州、幷州還遠遠算不上什麼真正的邊塞。”

在魏晉時代,中原王朝對於漢九原、雲中等郡已經完全放棄了,以至於只要臨近這兩個地方的郡縣都會被認爲是邊塞。

以至於著名義子呂布的老家九原郡,都已經成了拓跋鮮卑的老巢了。

劉預繼續說道。

“這天下之大,可不絕對是僅僅一箇中原而已,自黃巾以來,中原大亂導致人口凋零,中原纔有了人少地多的局面?!?

“可是一旦將來天下安定,人口勢必就要急速增長,等到了那個時候,再出現富者有四海,貧者無立錐之地的時候,道玄覺得天下又該會如何呢?”

侍中荀邃聽到這話之後,臉上表情立刻就是很難看。

他皺著眉頭,認真想了一下,然後答道。

“恐怕又要有黃巾之禍,抑或是綠林赤眉之事?!?

劉預聽到之後,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也不枉費荀邃跟隨自己這麼長時間了,已經得了自己三四分的‘真傳’。

“不錯,等到將來中原漢人數量大增,而土地卻不增的時候,沒有更多的土地耕種,也就沒有能力養活家小,若是風調雨順也就罷了,一旦遇到災荒人禍,恐怕就是又一場血雨腥風。”

“到了那個時候,這些邊塞蠻夷恐怕就要再一次捲土重來了?!?

“說不定還要比五部匈奴還要難以對付?!?

劉預一臉憂慮的說道。

這並不是劉預危言聳聽,實在自從魏晉以來,中原王朝的威信就已經大大降低,再加上天時地利的緣故,周圍的邊塞民族都已經是擁有極強的兵力威脅中原。

歷史上匈奴人敗了,羯人雜胡緊隨其後,然後又是慕容、氐、羌混戰數十年。

而在這時期,一直以九原、雲中郡故地爲核心的拓跋鮮卑,卻已經成長爲了龐然大物。

等到拓跋鮮卑攜帶這草原王者的氣勢進入中原的時候,以慕容垂、劉裕這等一時之豪傑都已經不能招架了。

這還不算完,隨後的柔然、突厥、高句麗等大大小小的勢力一直威脅中原二百多年。

越是往後,這些邊疆蠻夷就越是難纏。

所以劉預毅然決定,要趁著如今擊敗匈奴人的威勢,進一步掃平周圍的這些蠻夷勢力。

“陛下,如今關中已經到手,豈不是應該休養生息,然後先去巴蜀,再圖江東嗎?”

荀邃微微有些驚訝。

因爲他知道,劉預所說的這一些舉動,都是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還有時間的。

當初曹魏就是按照荀邃所說的路線走下去的,更何況如今益州的成國李雄,其實力遠遠不如蜀漢呢。

只要劉預派一支精兵入攻打漢中和益州,說不定就能一鼓作氣攻下呢。

“益州氐人李雄,不過是一個流民帥而已,更何況益州本地人都是一些首鼠兩端之徒,稍後再收拾他們也是不遲?!?

劉預繼續說道。

“至於江東的司馬氏,對內受制於南渡權臣,對外又不能號令江東豪族,各方糾纏不清,早晚也是覆滅的命運?!?

荀邃聞言,還是有些不放心,說道。

“陛下如今克復兩京,漢室正統已經昭然,江東司馬氏若是還能再以南朝自居,豈不是有損陛下的威名,最起碼應該遣使建康,讓他們以藩臣自居,一如當年大魏吳王故事!”

現在聽到劉預竟然並不著急擺平江東司馬氏,荀邃的內心其實是有些焦慮的。

他們潁川荀氏歷經漢魏晉三朝,不管哪一次改朝換代,不都是既有忠臣孝義的名聲,又有高官顯爵的實利。

如今跟著劉預擊敗了匈奴,眼看著‘三興漢室’的大業將成,而潁川荀氏卻僅僅是一些幕僚之功,什麼封侯拜將都是還不夠呢。

所以荀邃這種前朝世家子,反而是希望劉預快一點能南平江東,不管是用什麼方法,他們這些世家子總能在其中獲得巨大的功勞的。

至於什麼顧念祖輩與司馬懿父子的故舊之情,那完全都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

司馬氏都已經是自身難保了,他們可不想跟著司馬氏一起沉淪下去。

捅前隊友刀子這種事情,反正又不是第一次幹了。

劉預一聽到荀邃口中的‘大魏吳王’四個字,立刻就是樂了。

經過長久的相處,劉預經常說的這幾個日常辱權的字眼,都被荀邃等人記住了。

“哈哈哈,朕雖然經常調侃大魏吳王,可孫權一直有志北向,至少還有四攻合肥呢?!?

“可現在江東的司馬睿,除了他的兒子有雄豪之氣,司馬睿本人卻是差大魏吳王遠的很呢?!?

劉預說罷,又是望了一眼桌子上的雍州戶籍抄錄。

“真正的敵人,就是這些邊塞蠻族?!?

“若是把這些蠻夷盡數收服,那纔是能再創數百年盛世?!?

“否則的話,就算討平了益州和江東,那內耗的人力物力,就沒有辦法掃平這些蠻夷了?!?

“那陛下打算從哪裡開始呢?”荀邃問道。

他已經明白了劉預的意思,不管是什麼原因,劉預似乎並不把江東的司馬氏父子當成真正的敵人,而是對於這些邊塞蠻夷非常的重視。

大有不掃平他們誓不罷休的意思。

“自然是先從拓跋鮮卑開始!”劉預十分乾脆的說道。

“拓跋索虜?”

“不錯,就是拓跋部,這拓跋部自以爲背靠草原,有後退之路,已經是屢次降而復叛,就先從他們開始下手?!?

劉預說這話的時候,頗有些咬牙切齒的感覺。

拓跋鮮卑的大單于拓跋普根,還是他自己幫著上位的呢,這兩年以來拓跋鮮卑卻屢屢襲擾雁門一帶。

其中雖然也有拓跋鮮卑各部難以約束的原因,但是拓跋普根未嘗不是用此來試探劉預。

劉預在這一次發兵之前,對於拓跋鮮卑提出了徵召兵馬南下攻打羌胡和匈奴的要求,但是拓跋普根卻是藉口拒絕了要求。

這可以說是已經不把劉預的威嚴放在眼中了。

“拓跋鮮卑有十餘萬落,陛下有如此多的兵馬嗎?”荀邃有些擔憂道。

“所以朕纔要讓弘農楊氏等遷移安定郡啊?!眲㈩A說道。

“用這些世家豪強充實邊塞,令羌胡各部不敢違逆軍令,然後以羌胡北擊拓跋索虜,豈不是美哉!”

劉預非常高興的說道。

“羌胡雖然性喜擄掠,但索頭鮮卑實在是太窮了,他們就算是勝了,也未必能搶到多少東西啊。”荀邃說道。

這些居於河南地的羌胡,別看名字裡既有‘羌’,又有‘胡’,但其實他們對於羌和胡都沒有什麼太強的屬性。

他們真正遵從的是弱肉強食的法則,不管是跟著誰,只要能搶掠到財富,那就是他們的主人。

所以,如果劉預讓他們去攻打索頭鮮卑的話,實在是有些爲難他們啊。

拓跋索頭根本不比他們富裕啊。

哪有讓一羣乞丐兵,去搶掠另外一羣乞丐的。

“那你覺得,這些羌胡人更願意去攻打哪裡?”劉預問道。

“隴右涼州!”荀邃想了一下說道。

“他們倒是想得美?!眲㈩A輕笑了一句。

“涼州可不僅是富庶,還是掌控西域諸國的根基所在,若是讓羌胡人把涼州打爛了,那西域的諸國豈不是反了天了?!?

“可涼州張氏、司馬保畢竟都是晉室餘脈,應該想辦法討平啊?!避麇湔f道。

“涼州刺史張是忙於安定內部,已經是無暇東顧,至於司馬保連一中人之資都不算,只要在關中有一支精兵,就能嚇得他不敢輕舉妄動。”劉預不屑的說道。

“那陛下打算以什麼利益,來驅使羌胡呢?”

“拓跋鮮卑雖然不算富裕,但是還有土地啊,不就是可以產生財富了嘛。”

“陛下的意思,難道想要在拓跋之地設官管轄?”荀邃問道。

“不錯,等到擊敗了拓跋鮮卑,朕就要恢復當年大漢的九原、雲中各郡!”

荀侍中頓時又是愁眉苦臉了,說道。

“陛下,就算是設立郡縣,那也是窮的很啊。”

第959第755節第316章 皇漢玄龍旗【中】第858第573章第760第430章第1153章第462章第1010第169章 接戰{中}第1069第504章 索虜的消亡【1】第1208章第937第581章第391章 北邙山第560章第440章第999章第1070第1140章第672第704第786第1150章第560章第1187章第952第672第1101章第773第472章 靳準屠胡【上】第1086第655第442章第630章第360章 棄晉陽,入關中第552章第一百零四章 亂鬥 一第574章第十七章 騎兵交鋒第611章第698第1102章第562章 待業的‘封建領主’第297章 功名顯爵收人心【上】第821第295章 郗鑑之謀第七十四章 登陸第686節第495章第613節第831第758第667節第1156章第一百零七章 功名利祿,大丈夫當自取第236章 利用勝利-中(1/5)第六十章 三姓家奴第1067第356章 父慈子孝【上】第411章 留土換種【一】第847第921第1009章第337章 武德第312章第703第1133章第1016第765第1207章第425章第775第205章 永嘉五年第526章第1013第1085第627節第871第一章 前途暗淡的反賊第505章第九十四章 焚營第826第256章第918第394章第286章 幽州之亂【上】第290章第983第1174章第1044第160章 灌鋼法第517章 遼東郡的玄龍旗【上】第十三章 不敗之地第551章第618章第514章第616章
第959第755節第316章 皇漢玄龍旗【中】第858第573章第760第430章第1153章第462章第1010第169章 接戰{中}第1069第504章 索虜的消亡【1】第1208章第937第581章第391章 北邙山第560章第440章第999章第1070第1140章第672第704第786第1150章第560章第1187章第952第672第1101章第773第472章 靳準屠胡【上】第1086第655第442章第630章第360章 棄晉陽,入關中第552章第一百零四章 亂鬥 一第574章第十七章 騎兵交鋒第611章第698第1102章第562章 待業的‘封建領主’第297章 功名顯爵收人心【上】第821第295章 郗鑑之謀第七十四章 登陸第686節第495章第613節第831第758第667節第1156章第一百零七章 功名利祿,大丈夫當自取第236章 利用勝利-中(1/5)第六十章 三姓家奴第1067第356章 父慈子孝【上】第411章 留土換種【一】第847第921第1009章第337章 武德第312章第703第1133章第1016第765第1207章第425章第775第205章 永嘉五年第526章第1013第1085第627節第871第一章 前途暗淡的反賊第505章第九十四章 焚營第826第256章第918第394章第286章 幽州之亂【上】第290章第983第1174章第1044第160章 灌鋼法第517章 遼東郡的玄龍旗【上】第十三章 不敗之地第551章第618章第514章第616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远县| 九龙县| 弥渡县| 乌鲁木齐市| 平定县| 弋阳县| 天全县| 久治县| 平山县| 都江堰市| 大姚县| 西乌珠穆沁旗| 大方县| 紫金县| 日喀则市| 西青区| 曲水县| 张掖市| 贵溪市| 静安区| 海安县| 霍州市| 丽江市| 临漳县| 枝江市| 绥化市| 台北市| 晋宁县| 郴州市| 博客| 九龙县| 南华县| 温州市| 湄潭县| 页游| 潜山县| 广汉市| 凤翔县| 郧西县| 邵阳县| 南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