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30章

“幷州劉越石,居於胡虜腹心巢穴之側,一年之中安平時日幾無盈月,如今胡虜既然已攻取洛陽,又兵鋒直掃司州全境,胡虜得手之後,畢竟以司州的民財攻略晉陽,則劉越石之勢將更加衰敗!”

荀邃說到這裡,頓了頓說到。

“更何況,劉琨雖然爲晉臣,但如今晉陽中山與冀州商旅來往愈加繁多,可以見劉琨並非爲迂腐之人,共擊胡虜之事,或有可爲!”

劉預聽了散騎常侍荀邃的話後,點了點頭表示了認同。

雖然劉琨一直維持著效忠於晉室的態度,但是自從劉預攻佔了冀州大部之後,就一直維持著雙方的和平態勢。

而且,自從匈奴漢國的增強了對於晉陽劉琨的攻勢之後,徹底斷絕了幷州刺史劉預對於河東鹽池的染指。

如此一來,困守晉陽數城一隅之地的劉琨,不僅斷絕了利潤用鹽池獲利養兵的途徑,在沒有了河東鹽之後,對於拓跋部的拉攏利用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匈奴漢國和其麾下的鐵弗人、白部鮮卑人一起封鎖了對於劉琨和拓跋鮮卑的所有貿易往來。

爲了彌補物資的匱乏,拓跋鮮卑不得不加強了對於西部雜胡和白部鮮卑的攻勢,如此一來,能用於支援晉陽劉琨的兵力就更加的少了。

劉預在瞭解了這一情況後,授意冀州的漢軍與中山的劉演開始了鹽貨貿易,以此來示好,並且幫助劉琨重新有了另外一條途徑拉攏利用拓跋等部。

“嗯,荀卿所言有理,而且劉琨與匈奴胡虜本就是生死之敵,就算是不爲司州解困,只是爲了攻伐胡虜,劉琨也多半也會出兵南攻匈奴!”

劉預想了想,要是真的希望晉陽的劉琨出兵攻打匈奴人的話,也沒有太過於言辭懇切,畢竟劉琨自己與匈奴人本就是寇仇之敵。

“陛下所言極是,如此一來,晉陽劉琨出兵南下,則可以直搗匈奴敵巢平陽,胡虜也不敢在司州太過囂張久掠。”荀邃說到。

“不過,劉琨雖有名望,但其擅於招納,統御用兵非其所長,再加上幷州晉軍屢次敗北,恐怕未必能撼動匈奴胡虜的留守之兵啊?”

旁邊的郗鑑聽罷,卻是一陣擔憂。

幷州刺史劉琨自從屯駐晉陽之後,雖然很快穩定了幷州晉軍殘部的頹勢,但是幾年下來,劉琨率領的晉軍對於匈奴漢國的征討卻是勝敗不定,並沒有爲幷州的晉軍勢力擴張多少,反而是丟掉了河東一帶最後的精華之地。

如此情況下,天下士人都已經明白了,劉琨以晉陽殘軍立抗匈奴胡虜,絕對是一個慷慨義士,但是其軍略謀劃的水平,卻不足以支撐這個艱鉅的任務,許多如同郗鑑一般的士人都對劉琨的結局並不看好。

“郗公之言,我自然也明白,所以,不僅要鼓動劉琨出兵南攻胡虜的都城晉陽,還應該約潁川、滎陽等郡的晉軍一起發兵攻胡虜於河南!”荀邃說到。

潁川郡的大部分實力如今都掌握在晉廷潁川太守荀崧的手中,當然更多的潁川本地豪強是處於保守中立的狀態,不管是胡虜也好,還是晉軍也罷,都是自保其身,荀崧能集結的兵馬也不過是萬餘人而已。

“臣的族兄荀崧,雖然效忠於晉室,但卻是一直嗟嘆胡虜肆虐,生民塗炭,如今共討胡虜,必能得其襄助!”荀邃說完這話,小心翼翼的看了劉預一眼。

劉預聞言,微微一笑,點了點頭。

“荀崧乃是忠義爲民之士,朕自然是知道的!”

自從劉預擺脫晉室的名號,在兗州稱帝建國之後,隨同晉室行臺而來的荀藩等潁川士人,就向劉預表示了臣服,但是居於潁川故鄉的幾支宗族,卻依舊堅守爲晉室效忠。

劉預知道,這種情形對於世家大族來說,很是正常的,他們不可能把遠在數百里的之外的宗族也都置於危險之中。

這種分別出仕的現象,劉預早已經視若平常。

只要將來自己漢軍的勢力抵達潁川郡,荀崧等晉軍勢力自然而然就會轉投自己的麾下。

“至於滎陽郡的李矩等人,只要有荀崧等出面約同,肯定也能出兵響應,如此一來,晉陽、潁川、滎陽三地同發兵馬,胡虜對於河內的攻勢必定可以稍稍緩弛!”散騎常侍荀邃說道。

劉預聽了之後,也是覺得可以。

不過這時候,一旁的公孫盛卻是搖了搖頭,出言說道。

“那趙固率軍據守洛陽的時候,天天翹首以盼援兵,這潁川、滎陽二郡兵馬卻是不能西進尺寸,如今洛陽已經再次失於胡虜之後,整個中州震動,難道這時候潁川、滎陽二郡兵馬就能振勢而起,逼退胡虜了嗎?”

“陛下,如今匈奴胡虜兩陷洛陽,其兵威煊赫,可謂是天下人皆知!”

“如果能摧折胡虜鋒芒於正銳,則天下大勢人心,可一戰定矣!”

公孫盛此話一出,在場的衆人都是一驚。

“尚書所言,難道是要勸陛下發兵西進與胡虜決一死戰嗎?”散騎常侍荀邃吃驚的問道。

“如此不妥,如今府庫匱乏,與胡虜之戰,多半是曠日持久,若是糧草不濟,就算是有十萬虎賁,也終將危矣!”掌管民政的華琇微微搖頭說道。

“是啊,如今陛下剛從冀州用兵歸來,已經得了冀州的膏腴之地,並且王彌亂軍也已經敗散,兗州豫州也能有一年的時間積蓄,等到將來有了充盈的儲備,再發兵征討胡虜纔是正途啊!”一直沒有說話的秘書監祖約也是出言說道。

見到衆人都是出言反對自己的意見,公孫盛並沒有說話,而是依舊等著劉預的迴應。

劉預見到公孫盛的眼神,就知道公孫盛此話並不是什麼虛張聲勢的言論,如此的場景之下,公孫盛也沒有什麼虛張聲勢的必要。

“朕覺得,此時傾盡兵力西擊胡虜,還是爲時過早啊,如今四鄰雖無兵戈,但是幽州、江東皆是蠢蠢欲動之輩,如果大軍在司州小挫,也有可能招致晉軍的趁火打劫!”劉預想了想,然後繼續說道。

“而且,現在胡虜兵威雖勝,但是河內郡的豪強塢主也都是驍勇善戰者居多,如果再有祖逖援兵趕至,守至秋冬應該不成問題!”

劉預知道,公孫盛的這個冒險辦法,如果真的獲得成功的話,肯定能令天下人震動。

畢竟,剛剛兩陷洛陽的匈奴胡虜,在遭遇了劉預的漢軍之後,卻一敗塗地,從此之後,只要漢軍的皇漢玄龍旗一出現在戰場上,保證能讓司州的豪強塢主望風而降。

說不定,一鼓作氣攻下洛陽,讓漢室真正的還於舊都也將很快實現。

但是,這一系列的計劃都是建立在冒險的前提下,一旦劉預傾盡兵馬進攻胡虜失敗,或者是,不需要失敗,僅僅是匈奴胡虜避而不戰,然後令劉預無功而返,也將極大打擊青州漢軍的實力。

近十萬大軍無功而返,就足以打算劉預所有的佈局。

“不錯,陛下,此乃軍國大事,興廢之道,不可以輕易行險啊!”旁邊的郗鑑立刻緊接著說道。

“而且,陛下已經令祖逖率軍援河內郡,又令劉暾爲司隸校尉置府滎陽,如此一南一北隔河而望,可以互爲掎角之勢,恐怕胡虜也不是那麼容易攻佔河內的!”

聽了劉預和郗鑑的話後,一旁的公孫盛也就沒有再多言,畢竟如今的漢國,已經不是那個一軍一戰就能決定未來的割據勢力了,如今的時間優勢是站在漢軍一側的。

聽到這裡,劉預似乎突然想起來什麼。

他轉頭問秘書監祖約。

“祖卿,昨日是不是有頓丘等郡的奏表,說是彈劾祖逖擅自徵發府庫、丁口的?”

祖約聞言,趕忙請罪說道。

“陛下,確有此事,家兄一時。。。。”

剛剛想要辯解的祖約還沒有出完,就被劉預給打斷了。

“不,朕不是要問罪!”

劉預繼續說道。

“如今祖逖所部皆是冀州流民居多,補給皆採於當地,要是沒有處置之權,倒是不方便了。”

自從劉預親自率軍攻佔了冀州大部以後,祖逖組建的冀州軍就南移到了頓丘一帶,用來防備響應司州。

“立即派人,加徵西大將軍祖逖爲使持節、都督河北諸軍事,河北諸州郡皆從其令徵調!”

劉預想著,河內郡是絕對不能讓匈奴人佔據的,一旦匈奴人完全佔據了河內郡,那從幷州出擊進攻冀州,就不同穿越太行羣山了,只需要繞到河內的平原,匈奴騎兵就可以直接進攻冀州腹心之地。

如此一來,襄國一帶的羯胡殘部,也必將獲得新的支援,恐怕又一次會成爲大的威脅。

所以,對於支援河內郡的祖逖,劉預自然是不吝嗇授予更多的權力和支援,反正祖氏宗族如今都是在漢軍保護之下,也不用擔心再有反覆。

=·=·=·=·=·=

司州,河內郡,野王城。

微微的南風天,把野王城中焦糊的氣味給吹的四散飄揚,在大量的木頭燃燒的味道中,還夾雜著許多的肉類烤焦的香味。

“陛下,野王城中已經盡數清理乾淨了,一個活口都沒有留!”一名滿臉血漬和菸灰的匈奴部將恭敬的向劉聰說道。

聞著野王城中發出來,代表這死亡的香氣,劉聰的頭腦彷彿更加的清明瞭起來。

“好,從此之後,我要讓這天下的晉人都知道,皇漢興復大業之中,絕對沒有這些反覆小人的存活之地!”

河內郡的野王城,正是河內郡的治所,在數年之前,匈奴胡虜進攻河內郡的時候,野王城在河內太守裴整的率領下堅持抵抗,但是隨著胡虜攻勢的越來越強,野王城的豪強聯合出賣了河內太守裴整,獻城投降匈奴人。

從此之後,隨著胡虜的來來去去,野王城中的諸家豪強又反覆無常。

這一次,攜帶著再克洛陽的軍威,匈奴皇帝劉聰親率大軍渡河東擊河內郡,首當其衝的正是不久之前又反覆叛變了的野王城。

在盯著完全陷入一片煙塵中的野王城好久之後,匈奴皇帝劉聰終於收回了自己的視線,轉而看向不遠處密密麻麻一大羣被如同牛羊一樣捆綁的晉人俘虜。

“把這些青壯都統統驅趕回平陽,交由大單于劉粲分發各部爲奴!”

匈奴皇帝劉聰志得意滿的吩咐道。

再一次攻克洛陽獲勝之後,劉聰再一次體會到了征戰沙場之上的成就感和滿足感,這令已入中年劉聰渾身充滿了力量。

這種感覺,是在平陽後宮的羣芳美娥之中獲得不到的。

不過,一想到平陽皇宮後院的那些美人,劉聰的內心又躁動了起來,只可惜如今這征戰之中,沒有空閒釋放。

正在匈奴皇帝劉聰打算到那堆晉人俘虜之中看一看,能不能尋到幾個順眼的女奴的時候,一名信使騎兵在親衛的引領下,急匆匆的趕來了。

“陛下,幷州的急報!”那名信使翻身下馬,雙手奉上了一封急報。

匈奴皇帝劉聰聞言,微微皺起眉頭。

幷州急報,劉聰幾乎不用猜也知道,肯定晉陽的晉幷州刺史劉琨又發兵進攻河東了。

果然,匈奴皇帝劉聰展開信書看後,正如他所猜想的一樣,而且,這一次晉幷州刺史劉琨的結局也一如往常。

“哈哈,劉越石雖有名望,卻終歸不能奈何朕分毫!”

匈奴皇帝劉聰舉著信報,向旁邊的侍從的親軍和郎官們大聲的說道。

“陛下,可是晉虜又寇邊失敗了嗎?”一名侍從將領問道。

“劉越石發兵數萬,進犯河東郡,卻不過半月,就大敗而回了,我兒劉粲繳獲無數,爲最近兩年最大的戰績也!”

聽到留守平陽老巢的大單于劉粲輕易戰勝晉軍之後,旁邊的一衆匈奴部將和官員,紛紛向劉聰恭賀起來,不是稱讚皇漢武德,就是稱讚大單于劉粲勇武,不愧是陛下的血脈。

不過,這一切卻讓剛剛從平陽城趕來的匈奴漢國皇太弟劉乂心中又羞又惱。

第803第410章第六十六章 一戰定東萊 下第681第五十三章 初戰鮮卑 三第十八章 崩潰第607章第362章 義從兵馬第873第1165節第六十八章 徵夷第155章 返程第618章第392章 敕封歸義王第607章第242章 王彌滅晉-(一)第791第五十一章 初戰鮮卑 一第402章第637節第1165節第142章 迎擊第214章 王彌之機第292章 中原大戰-2第298章 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軍第813第120章 兵制第767節第212章第1055第557章 宇文鮮卑也要徵日本?第824節 藍氏城02第340章 東平州第1190章第1102章第315章 皇漢玄龍旗【上】第1181章第428章【2】第291章 中原大戰-1第748第157章 皇帝造反了第882第236章 利用勝利-中(1/5)第916第1045第833第1200章第337章 武德第四十三章 入臨淄(下) 三第597章第1204章第404章第540章第133章 遷徙第1162章第275章 草芥與寇仇-中第350章 忠貞君子游統第430章第953第222章 寧平城之戰2第171章 割鼻計首第321章第606章第五十二章 初戰鮮卑 二第十八章 崩潰第340章 東平州第827第585章第1126章第548章第494章第297章 功名顯爵收人心【上】第761第1068第二章 別部司馬第四十章 搏命追擊第583章 大漢重返車師第558章第592章第1013第755節第441章 夜渡第989第五十八章 斬劉預者,賞千金第738節第824節 藍氏城02第393章第164章 進軍廣平第541章 巴氐李雄第384章 擾民有術【上】第667節第905第442章第1007第504章 索虜的消亡【1】第1143章第391章 北邙山第440章第1031第528章 吐谷渾
第803第410章第六十六章 一戰定東萊 下第681第五十三章 初戰鮮卑 三第十八章 崩潰第607章第362章 義從兵馬第873第1165節第六十八章 徵夷第155章 返程第618章第392章 敕封歸義王第607章第242章 王彌滅晉-(一)第791第五十一章 初戰鮮卑 一第402章第637節第1165節第142章 迎擊第214章 王彌之機第292章 中原大戰-2第298章 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軍第813第120章 兵制第767節第212章第1055第557章 宇文鮮卑也要徵日本?第824節 藍氏城02第340章 東平州第1190章第1102章第315章 皇漢玄龍旗【上】第1181章第428章【2】第291章 中原大戰-1第748第157章 皇帝造反了第882第236章 利用勝利-中(1/5)第916第1045第833第1200章第337章 武德第四十三章 入臨淄(下) 三第597章第1204章第404章第540章第133章 遷徙第1162章第275章 草芥與寇仇-中第350章 忠貞君子游統第430章第953第222章 寧平城之戰2第171章 割鼻計首第321章第606章第五十二章 初戰鮮卑 二第十八章 崩潰第340章 東平州第827第585章第1126章第548章第494章第297章 功名顯爵收人心【上】第761第1068第二章 別部司馬第四十章 搏命追擊第583章 大漢重返車師第558章第592章第1013第755節第441章 夜渡第989第五十八章 斬劉預者,賞千金第738節第824節 藍氏城02第393章第164章 進軍廣平第541章 巴氐李雄第384章 擾民有術【上】第667節第905第442章第1007第504章 索虜的消亡【1】第1143章第391章 北邙山第440章第1031第528章 吐谷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和县| 修武县| 北安市| 黔西县| 平湖市| 茶陵县| 城固县| 从化市| 镇宁| 蚌埠市| 郎溪县| 琼海市| 乌鲁木齐市| 信阳市| 通许县| 海安县| 凉城县| 都兰县| 海口市| 长子县| 尖扎县| 定安县| 中卫市| 安阳市| 玉龙| 修武县| 锦屏县| 朔州市| 冕宁县| 枣庄市| 健康| 三穗县| 东乌| 新郑市| 九寨沟县| 康保县| 磐安县| 沅陵县| 泗洪县| 安岳县| 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