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於司隸的東北部的官渡港口,是唯一一個能夠通過水路從司隸通往關東的港口。不過現在由於董卓的西涼兵的撤退,司隸淪陷,這個港口本身存在的軍事價值,也是大大的降低了。郭嘉就是利用了這一點,命令船隻在這個港口靠岸。
雖然這裡已經不再是西涼軍和盟軍戰(zhàn)爭的中心了,但是在港口上卻還是有些許的盟軍士兵把守。等郭嘉和那一千多人上了岸上之後,就看到港口軍營裡的士兵十分迅速的衝到岸邊把郭嘉所率領的揚州兵圍了起來。
面對這些士兵和他們手上亮銀色的兵器,郭嘉只是微微一笑,並沒有絲毫的慌亂,他定下心來,觀察了一下這些士兵身上的穿著,只見在包圍層前面的士兵穿的是青色的制服,而在這些穿著青色制服後面的一些士兵則是穿著黑色的軍服。
“是曹操和袁紹的人馬,看樣子,他們在這個港口放一些部隊是爲了防止董卓的西涼兵從水路偷襲抄了他們的後路啊!”郭嘉笑笑,喃喃自語道。
“不過曹操和袁紹難道不知道這西涼兵的騎兵雖然驍勇,可是對於這駕船之事,可以說是個毫不精通,又怎麼可能從水路偷襲呢?”郭嘉嘆了口氣,心中想道:“唉!這港口好歹也有個一兩千的人馬,駐守在這裡是有些Lang費了。”
就在郭嘉沉思之時,駐守在港口的盟軍士兵便是出聲詢問郭嘉這支部隊的來歷。
“我們是盟軍裡的成員,是衛(wèi)將軍趙磊帳下的揚州軍。”郭嘉此時回答道,同時從手裡面拿出一塊令牌,這塊令牌雖然看上去和之前張漢給郭嘉的那塊西涼軍的令牌差不多,但是令牌上面刻著一個大大的盟字。士兵見此令牌後,便是立刻撤去了包圍,放郭嘉等人離開港口。
“多謝!”郭嘉說完後,便是帶著部隊離開了官渡港。
分割線——虎牢關上,得到郭嘉歸來消息的趙磊興奮異常。在其他諸侯異樣的眼神中,趙磊帶著張漢在虎牢關下看著郭嘉部隊的身影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晰。當趙磊能夠看到郭嘉這小子清晰的身影的時候,趙磊忙下馬,匆忙的走向前去。
看到趙磊忽然下馬的郭嘉,心裡也是一驚,然後自己和高覽還有幷州的那幾位將領也是紛紛下馬跪在原地。
“郭嘉(高覽),參見主公!”郭嘉和高覽這時候說道。
“奉孝,高將軍,快快起身!”趙磊興奮異常,對著郭嘉等人說道:“奉孝啊!這次你可是爲我們揚州兵爭臉了,偷襲洛陽的任務,不僅把董卓逼回了長安,而且我軍還沒有任何的損失。如此的完勝,足見奉孝真乃大才也。”趙磊拍著郭嘉的肩膀說道。
聽到趙磊毫無保留的誇張,郭嘉笑道:“主公過獎了,奉孝也是按照主公的命令行事。”
“子翰!”就在郭嘉和趙磊說話之際,郭嘉身後的盧植,忽然出聲道。
“盧大人?”趙磊一臉的不可置信,盧植他怎麼會在這裡。
看到趙磊的驚訝,盧植笑著說道:“是老夫自願跟著奉孝小弟來虎牢關的,換句話說,現在我該稱呼子翰爲主公了。”
“不!不!”趙磊連連擺手,說道:“盧大人乃是海內大儒,怎麼能變成我的屬下,更何況盧大人和我老師是好友,怎麼說也算是我的世伯,又怎麼能稱呼我爲主公呢?”
看到趙磊如此謙虛,盧植也只是笑笑,並沒有多說什麼。
“降將魏續(xù),率領一干幷州將士,參見主公!”就在趙磊和郭嘉、盧植等人聊得火熱的時候,魏續(xù)忽然對趙磊說道。
“這是?”趙磊轉頭看著跪在地上的魏續(xù),然後又一臉疑惑的看著郭嘉,問道。
“主公,這是我在偷襲洛陽時替主公招降的幷州軍,大約有三百多人,將領大概有三四位,這是他們的領頭,魏續(xù)。他曾經爲呂布效力的時候,可是呂布的心腹。”郭嘉說道。
從郭嘉這介紹中,趙磊和身後的張漢都隱約聽出一些貓膩。尤其是趙磊,似乎從郭嘉的話中裡聽出了郭嘉說話時帶有一絲不愉快的語氣。
不過趙磊當場也沒有多說什麼,而是很客氣的走向前去把跪在地上的魏續(xù)扶了起來,說道:“魏將軍能夠棄暗投明,投靠與我,真是我揚州軍的福氣,大漢的福氣啊!”
看到趙磊親自上來慰問,魏續(xù)的臉上閃過一絲的欣喜,說道:“多謝主公!”
在和衆(zhòng)人含蓄了一陣之後,趙磊帶著郭嘉等人便是進入了虎牢關。
等衆(zhòng)人走到揚州軍軍營的時候,早就在那裡等候的衆(zhòng)將都是顯得興奮異常。已經好久沒有見到郭嘉的戲志才,此時是和郭嘉緊緊的相擁在了一起。而高覽這一邊,則是和張郃正在熱火朝天的攀談著,在攀談的同時兩人時不時還會過上兩招來試探對方的武藝。
而魏續(xù)等幾個幷州軍將領卻是有些傻愣愣的站在原地,他們是初到揚州軍,沒有認識的夥伴,自然而然的顯得拘束了許多。
“魏將軍初來揚州軍,也難免拘束。呵呵!等以後魏將軍和我手下的這些將領混熟了,你也會像他們那樣的隨和的。”趙磊這時候走過來,拍拍魏續(xù)的肩膀,笑著說道。
“是啊!魏將軍和其他幾位將軍也不必這麼嚴肅。在我們揚州軍裡,大家都是一家人,私下裡並沒有什麼主公屬下之分。照江湖上的說法就是,大家都是兄弟!”張漢這時候也是出聲附和道。
聽到趙磊和張漢的話,魏續(xù)笑了笑,以表示迴應。
分割線——在狂歡了一天之後,大家也都是有些累了,揚州軍營內也逐漸的安靜下來,衆(zhòng)將都是各自回營,早些休息,因爲明天一早,盟軍就要起身前往洛陽了。
不過在趙磊的營帳裡,確實燈火通明,在帳外張遼帶著數名石軍營將士正在守衛(wèi),不允許任何人靠近趙磊的營帳。而在帳內,坐著趙磊、張漢、趙雲、賈詡、郭嘉五人,大家正在圍觀者桌子上個那個東西。
“奉孝,這個刻著那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的東西,是!!!是!!!”趙磊小聲的說道。
張漢此時也是深吸一口氣,壓抑住了心中激動的情緒,緩緩的說出了四個字:“傳——國——玉——璽!”
“沒錯。”郭嘉點頭說道。
“傳國玉璽?就是每次聖旨上都要蓋玉璽的那個傳國玉璽?”趙雲問道。
“很明顯,是的。”趙磊正色說道。
“這東西有什麼用,不久一個破石頭麼?大哥何必那麼興奮,如果大哥想要的話可以在揚州隨便找一個優(yōu)秀的手藝人做一個唄!”趙雲不屑的說道。趙雲之所以有這樣的態(tài)度,是因爲趙雲出生於貧民,對於玉璽的事情自然是一概不知。
“子龍,這傳國玉璽豈是說做就能做的。要知道這傳國玉璽就材於“和氏之璧”。而且有一段很古老的歷史。”賈詡說道。
“賈先生,你知道這個玉璽的來歷?”趙雲問道。
賈詡點點頭,緊接著緩緩說道:“我也是略知一二。在春秋時,楚人卞和在荊山中得一璞玉,獻與楚厲王。楚厲王使玉工辨識,云爲石也。厲王怒,以欺君罪刖卞和左足。後楚武王即位,卞和復獻玉,仍以欺君罪再刖右足。及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坐哭於荊山之下。文王遣人問詢,他說:“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文王使良工剖璞,果得寶玉,因稱和氏璧。楚威王時,令尹昭陽破越有功,以和氏璧賜之。旋昭陽在水淵畔大宴賓客賞璧,是時有**呼:“淵中有大魚!”衆(zhòng)人乃離室臨淵觀之,回席後和氏璧竟不翼而飛。當時疑爲門人張儀所竊,於是拘儀而嚴加拷問無果。張儀受此凌辱,懷恨在心,便一氣之下,離楚入魏,再入秦,秦惠文王后元十年,拜爲秦相,乃遊說諸國聯(lián)秦背齊,復以使節(jié)身份入楚,瓦解齊楚聯(lián)盟。後拘楚懷王,克郢都,盡取楚漢中之地,終於得報此仇。後此璧爲趙國宦者令繆賢所得,旋被趙惠文王據爲己有。秦昭王聞之,“遺書趙王,願以十五城請易璧”,當時秦強趙弱,趙王恐獻璧而不得其城,左右爲難。藺相如自請奉璧至秦,獻璧後,見秦王無意償城,乃當廷力爭,寧死而不辱使命,並以擲璧相要挾,終致秦王妥協(xié),得以“完璧歸趙”。秦王政十九年,秦破趙,得和氏璧。旋天下一統(tǒng),秦王改稱皇帝。命李斯篆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咸陽玉工王孫壽將和氏之璧精研細磨,雕琢爲璽。傳國玉璽乃成。據傳,秦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帝乘龍舟過洞庭湖,風Lang驟起,龍舟將傾,秦始皇慌忙將傳國玉璽拋人湖中,祈求神靈鎮(zhèn)Lang。玉璽由此失落。而八年後,華陰平舒道有人又將此傳國璽奉上。自是,其隨江山易主凡不下十數次,盡嘗坎坷流離之痛楚。秦王子嬰元年冬,高祖皇帝軍灞上,子嬰跪捧玉璽獻於咸陽道左,秦亡。傳國璽歸漢。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權,時孺子嬰年幼,璽藏於長樂宮太后處。王莽遣其弟王舜來索,太后怒而詈之,並擲璽於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黃金補之。及莽兵敗被殺,禁衛(wèi)軍校尉公賓得傳國璽,趨至宛,獻於更始帝劉玄。更始三年,赤眉軍殺劉玄,立劉盆子。後劉盆子兵敗宜陽,將傳國璽拱手奉於如今東漢的開國天子漢光武帝。”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友情提示;
1.招龍?zhí)捉巧蠹铱梢咱x躍來留言,只要名字得體,所有的龍?zhí)捉巧獳ndy都是來者不拒。
2.看了這部小說後,如果各位讀者覺得殺神寫的還不錯的話,就收藏一下,有鮮花的投上您寶貴的鮮花,有PK票的話請不要捨不得您的票票。這些花花和票票都是免費的,所以希望大家用你手上的花和票來支持我一下。你的支持就是我創(chuàng)作最大的動力。
3.殺神還發(fā)布了一個投票,希望大家能夠參與一下,由你來決定劇情。
4.此書QQ羣新建,歡迎廣大讀者的加入,號碼爲135979770,喜歡本《無敵特警橫掃三國》小說的朋友們或者喜愛三國的朋友們都可以到此羣來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