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章 南平窘境

第二卷出現故障,重新上傳。

五代之時,高季興、高從誨先後被中原王朝封爲南平王、荊南節度使,他們所佔有的地盤就是五代時轄地最小、國力最弱的南平。

按晚唐制度,荊南節度使本應該節制十州。可惜到了五代,天下大亂,羣雄並起,荊南被蜀國、楚國、後唐和中原朝廷瓜分。

高季興本是陝西人,後來流落到汴京一個叫李讓的富商家作家僮,也是運氣使然,這李讓因爲經常性的捐錢給後梁皇帝朱溫做軍費,被朱溫認爲義子,高季興就因此有緣認識了朱溫,可能是平時問答朱溫的問題大方得體的緣故,也可能是別的什麼原因,總之朱溫特別欣賞他,就讓乾兒子李讓收高季興做了乾兒子,這樣高季興就改姓朱,成了朱溫的幹孫子(新五代史:太祖奇其材,命讓以子畜之,因冒姓朱氏,補制勝軍使,遷毅勇指揮使)。就這樣高季興跟隨朱溫征戰沙場,漸漸平步青雲起來。

唐朝末年,襄州刺史趙匡凝打敗了投靠朱溫的荊南節度使雷彥恭。於是朱溫便派遣大軍,驅逐了趙匡凝,然後又任命了高季興做荊南節度使。高季興剛到荊南的時候,手上也就只有江陵(即荊州)一城。

在以後的十幾年裡,高季興挖空心思,想了無數辦法,死了無數腦細胞,打了無數的敗仗,最後終於在唐莊宗的手裡死乞白賴的討要了夔、忠、萬、歸、峽五州,可惜這六州的地盤攥在自己手裡還不到兩月,剛剛稱帝的唐明宗後悔了,便發兵又重新奪回了夔、忠、萬三州。當時情況危急,高季興不得向南唐稱臣對抗中原王朝。

從這時起,高家父子就走上了無賴的不歸路。

南平轄地不過歸、峽、江陵三州之地,人口不過十數萬,國力弱小,偏偏他又處在中間,四方的老大它一個也不敢得罪。幸好北方的中原王朝忙於更新換代,南唐的皇帝李昪又偏偏是個菩薩心腸,至於蜀國的孟知祥父子、楚國的馬希聲、馬希範兄弟通是尋花作樂了的主,這樣南平才得以保全。

高季興死了以後,他兒子高從誨更是日夜擔心別人攻擊,於是募私兵,治城隍,設樓櫓,整天的招兵買馬,作自守的打算??墒桥@些東西,是要花錢滴。於是,他就只能加賦稅,可惜南平是在太小,人口實在太少。十幾萬的人,最多的時候養三四萬的兵馬,這百姓的負擔可想而知,於是百姓紛紛揭竿而起,在數年前甚至還一度攻克了歸州。當時後唐和中原王朝老死不相往來,楚國和南漢要向中原進貢,就只能從南平過,高從誨迫不得已的開始搶劫這些使團,別的藩鎮不追究,高從誨自然不還,若是別的藩鎮生氣追究起來,高從誨就乖乖把貢品重新拿出來。這倒不是高從誨小孩子脾氣鬧著玩兒,而是南平的政府財政確確實實面臨著崩潰的危險,高從誨是拿這些貢品救急來的。他先拿這些貢品發軍餉,維持正常的政府開支,等下個月稅收上來了,再拿稅抵貢品。後來藩鎮多有稱帝的,高從誨就厚顏遣使祝賀稱臣,爲的就是人家的賞賜。

南平政府就這樣過著寅吃卯糧的日子,可惜就連這樣的日子,都越來越過不起了,特別是嶽州實行新政以後,南平百姓多有逃亡到嶽州去的。南平的情況就像一個火山口,而高從誨現在就坐在這個火山口上。

當一個政府想從土匪手裡搶奪糧草,來滿足自己的正常開支的時候,這個政府窘迫到了什麼情況,可想而知。而高從誨的南平王府現在就走上了這條“康莊”大道。在一個月前,高從誨派遣鮑唐爲帥,兒子高寶融爲監軍,帶領3000江陵精兵,討伐歸州的七寨土匪。之所以派遣江陵的兵馬,那也是迫不得已,峽州、歸州的兵丁已經好久沒有發餉了,沒響的兵派出去,那可就是驅虎吞狼,說不定就把自己給咬了。

鮑唐畢竟是宿將,這3000兵丁也確實用命,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接連打破了歸州“七寨”中的五個山寨。不過戰果輝煌,軍糧耗得也不少,收穫卻是相當的少,基本上沒得到什麼錢糧,更讓高從誨氣憤的是,鮑唐還俘虜了數千老弱婦孺,這可是幾千張嗷嗷待哺的嘴啊,高從誨看著戰報是徹底的傻了眼。

南平王府裡,看著南平王傻傻的捏著戰報的樣子,老相國樑震顫巍巍的說道:“大王,時至今日,不如將峽州、歸州之兵,轉換爲民,善加引導,勤於耕作,不數年,南平自然國庫充足了。”

高從誨心中暗罵樑震糊塗,面上卻對這位兩朝元老異常的尊敬,旁邊的司徒司空薰,卻說道:“樑相這話差矣,現今南平得以自立,靠的還不是三州三萬兵馬嗎?這一下子三去其二,萬一敵人攻來,怎麼抵擋啊?!?

樑震捻鬚說道:“大王,臣以爲中原朝廷自顧不暇,東邊的大唐與我們並不接壤,南邊的馬希範喜文事,尚浮誇,西邊的孟昶貪戀女色,都不是什麼雄主。我南平幾年之內當無戰事,不若就此遣兵爲民,不就可以解決燃眉之急了嗎?”

司空薰卻繼續說道:“就算我們化兵爲民,現在是夏季,既不能耕種,更沒有什麼收穫,還不是得養著這些士卒啊。況且,嶽州的馬雲現在搞的這一套,對我們也是很大的威脅。大王,以臣之見,還是要讓鮑唐繼續圍剿亂民,那些人爲亂多年,想必是很有一些積蓄的,只要找到那些積蓄,就足夠我們撐過一陣子了?!?

高從誨重重的點了點頭,道:“這件事就這麼定了,恩,擬旨讓鮑唐繼續進攻,讓王保義去查查到底是怎麼回事,叛軍怎麼會一點積蓄也沒有呢?”

樑震聽了後,吃了一驚,說道:“大王,用人不疑啊,而且還有王子監軍,臣以爲就不必再派人了。”

討伐“七寨”本是司空薰的主意,他現在深怕沒有收穫,惹來南平王的震怒,於是緩緩道:“可使王保義押糧赴軍前。”

樑震看了看高從誨的臉色,知道這事就算定下來了,嘆了口氣又說道:“那這數千俘虜怎麼辦呀?”

高從誨不耐煩的說道:“這事以後再議吧。”說完,居然起身而走。

樑震跺腳嘆息了一聲:哎,百姓啊。

第124章 水火不相容第27章 孤注一擲第38章 家事第57章 京變第80章 豫章行(三)第39章 茅山道長第20章 洞庭密議第43章 繼續出使第101章 雙管齊下第14章 下杭州(2)第46章 蜜月第109章 心動(下)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102章 溫存一下第113章 周府議事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197章 血戰玉河第96章 崩潰的前夕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114章 刑部大堂(上)第34章 兵圍封州(下)第47章 關門打狗第71章 三路反叛(2)第36章 兵圍荊門第90章 聯合契丹第100章 我纔是駙馬第73章 半渡而擊第47章 南下邕州第76章 吳越變亂第8章 圍堵慕容彥超第55章 連番用計第108章 對策第35章 大戰略第113章 孫晟來訪(3)第1章 稀裡糊塗的穿越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38章 世界上真的有鬼嗎?第16章 謀臣(1)第79章 兵發明州第134章 潑髒水第62章 包圍圈第129章 盡用楚人?(5)第18章 光猛南下第117章 李唐猝亡(1)第131章 使者第15章 下杭州(3)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55章 失蹤第3章 敲詐勒索(1)第112章 夜宴(三)第14章 下杭州(2)第120章 歸程(下)第67章 聯姻第27章 限制黨項(6)第120章 歸程(上)第63章 天生麗質第32章 定策(中)第35章 大戰略第32章 定策(中)第23章 限制黨項(2)第200章 混戰第88章 親征河東第21章 翻手爲雲第25章 約四事第95章 新軍情第114章 遠交近攻第150章 財政收入第11章 三個人的交頭接耳第6章 各有所謀第5章 不謀而合第138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4章 敲詐勒索(2)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30章 往事如煙(下)第34章 遭遇第19章 西遷(1)第61章 龍虎風雲會(四)第53章 圍困汴京第134章 潑髒水第207章 水漲了第58章 如墜霧中第193章 拽刺再出使第155章 藏獒第51章 發證獎勵第173章 伏擊益津關第49章 巧取雄州29第42章 隔山打牛第49章 爲你做主第56章 賬本第171章 設伏第108章 心動(中)第55章 強弩之末?第103章 會戰(2)第6章 軍事改革第35章 拉攏第193章 拽刺再出使第181章 生意經第44章 10萬兩白銀
第124章 水火不相容第27章 孤注一擲第38章 家事第57章 京變第80章 豫章行(三)第39章 茅山道長第20章 洞庭密議第43章 繼續出使第101章 雙管齊下第14章 下杭州(2)第46章 蜜月第109章 心動(下)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102章 溫存一下第113章 周府議事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197章 血戰玉河第96章 崩潰的前夕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114章 刑部大堂(上)第34章 兵圍封州(下)第47章 關門打狗第71章 三路反叛(2)第36章 兵圍荊門第90章 聯合契丹第100章 我纔是駙馬第73章 半渡而擊第47章 南下邕州第76章 吳越變亂第8章 圍堵慕容彥超第55章 連番用計第108章 對策第35章 大戰略第113章 孫晟來訪(3)第1章 稀裡糊塗的穿越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38章 世界上真的有鬼嗎?第16章 謀臣(1)第79章 兵發明州第134章 潑髒水第62章 包圍圈第129章 盡用楚人?(5)第18章 光猛南下第117章 李唐猝亡(1)第131章 使者第15章 下杭州(3)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55章 失蹤第3章 敲詐勒索(1)第112章 夜宴(三)第14章 下杭州(2)第120章 歸程(下)第67章 聯姻第27章 限制黨項(6)第120章 歸程(上)第63章 天生麗質第32章 定策(中)第35章 大戰略第32章 定策(中)第23章 限制黨項(2)第200章 混戰第88章 親征河東第21章 翻手爲雲第25章 約四事第95章 新軍情第114章 遠交近攻第150章 財政收入第11章 三個人的交頭接耳第6章 各有所謀第5章 不謀而合第138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4章 敲詐勒索(2)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30章 往事如煙(下)第34章 遭遇第19章 西遷(1)第61章 龍虎風雲會(四)第53章 圍困汴京第134章 潑髒水第207章 水漲了第58章 如墜霧中第193章 拽刺再出使第155章 藏獒第51章 發證獎勵第173章 伏擊益津關第49章 巧取雄州29第42章 隔山打牛第49章 爲你做主第56章 賬本第171章 設伏第108章 心動(中)第55章 強弩之末?第103章 會戰(2)第6章 軍事改革第35章 拉攏第193章 拽刺再出使第181章 生意經第44章 10萬兩白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州市| 梓潼县| 和静县| 聂荣县| 钦州市| 长治市| 永川市| 连州市| 伊春市| 余庆县| 岳阳县| 巴彦淖尔市| 集安市| 西宁市| 霍山县| 邹城市| 株洲县| 大关县| 于田县| 安庆市| 綦江县| 东乡族自治县| 武隆县| 贡山| 句容市| 浠水县| 丰镇市| 霍邱县| 富阳市| 汝南县| 威宁| 化德县| 景德镇市| 斗六市| 特克斯县| 榆树市| 西藏| 昭觉县| 襄垣县| 古蔺县| 浪卡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