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1章 再次北伐

金陵崇安宮是李璟在位時修建的一個皇家休閒的場所,舞榭歌臺、怪石珍樹應有盡有。馬雲登基之後偶爾也會到崇安宮來休息一下。

可是今天馬雲到崇安宮卻不是爲了休息。那麼最近馬雲的心絃一直在繃著。這原因大家也明白,北方在燕雲一帶正在進行一場影響到天下大局的戰爭。誰勝誰負,大楚又怎麼可能不關心呢?

從表面上看,不管北方戰事如何,對大楚來說,形勢是很容易分析的,無非就是契丹人勝利、大周勝利、兩敗俱傷這三種結果。可是這三種結果,出來之後,大楚應該怎麼做才能取得自己最大的利益,這纔是最重要的!

“臣(末將)等叩見我皇陛下!”文武大臣們對馬雲叩首道。

“衆位愛卿,起來了。高順,辭座!”馬雲和顏悅色的說道。

“謝陛下!”大臣們謝了恩,恭恭敬敬的站了起來,坐到一邊。從坐姿上面也可以看出這些大臣的秉,文臣們大都守禮一些,半個屁股坐著,武將們則顯然沒有考慮那麼多,皇帝讓坐,他們也就坐下了。

馬雲笑呵呵的掃視了衆人一眼,道:“諸位愛卿,今天大家在一起可不容易啊。畢竟丁都督、朱都督、林都督、湘鄉王都是遠道而來。朕就像與其在大殿上輪流接見你們,還不如就在這崇安宮擺上個酒席,一來爲三位大帥接風洗塵,二來也正好商量國事!”

見馬雲這麼說,丁思瑾、朱元、林仁肇、馬光猛再一次站起來,跪倒道:“多謝陛下!”

“呵呵,起來起來。”馬雲兩手虛虛一伸,笑道:“不要拘謹。來崇安宮這麼一坐,那就是一個茶話會,咱們君臣之間不要有太多的計較。來來來,朕先敬諸位一杯,大楚的安定繁榮,離不開諸位愛卿的鼎力輔佐啊!”

見大臣將軍們又要行禮,馬雲擺了擺手道:“莫要這麼多禮,就當朕是當年的嶽州刺史。哈哈,來滿飲此杯!”馬雲口口聲聲讓大夥把自己看成是當年的嶽州刺史,可是在做沒有一個人敢這麼看。皇帝說那就做平易近人,你要是真的就當了真,那就是不識好歹了。

馬雲放下酒杯,嘆了口氣,道:“哎,朕此次著急你們來,這意思嘛,想必你們心裡面也是清楚的。入春以來,僞周在淮北做了一場好戲啊!好一個聲東擊西。”

馬雲喝了口酒道:“想必大家也知道,僞周已經北上進入燕雲十六州,現在已經和契丹人在幽州對峙,根據最新的情況,契丹皇帝耶律璟已經下詔,召集天下兵馬南下,要和僞周決一死戰。當然了,這個‘天下兵馬’肯定是有折扣的,畢竟契丹人東邊不問,室韋經常。可是南下的部隊,有個一二十萬人馬,還是有的!契丹人已經派人向我們求援,朕召集你們來,就是想問問你們對這事有什麼看法。”

不管是樞密使王贇,還是樞密副使李驤,都沒有說話。因爲皇帝陛下大老遠的把戍衛邊疆的四位大帥給緊急召集回來,這用意很明顯。這可不是皇帝陛下,信不過樞密院,想召集四方大將回京,全文字版閱讀,更新,更快,盡在,將樞密院架空。這是皇帝想出兵,可心裡面又沒有底兒,所以他才把大將們都召回來問問情況。然後在確定下一步的行動。

可是,連樞密使都看出來的事情,趙普這些人又如何看不出來呢。他們也是默不作聲。這四位大帥卻沒有互相看,他們也不是笨蛋,雖然大楚朝堂之上比較和諧一些,可是,一些基本的官場規則還是有的。皇帝明顯是在問他們的意見,而他們如果互相,這很可能就給皇帝陛下造成一個印象,這幾個人是不是搞串聯啊。

丁思瑾咳嗽了一聲,說道:“啓稟陛下,臣以爲這是一個機會。周軍主力在燕雲,淮北各鎮必然是以防守爲主。可是,淮北各鎮近年來已經修繕完畢,城牆高大,弓箭厲弩更是多如牛毛。易守難攻啊。”皇帝在問他們四個人的意見,誰最後一個說沒什麼關係,可是,誰第一個說就很重要了。這種時候也不能謙虛,你不說我也不說,這樣的話,把馬雲晾在一邊,搞了個冷場,這就不好了。而這四個人裡面,不說功勞,單以資格來說,丁思瑾資格最老,他第一個是最佳的人選。

可丁思瑾的話,確實模棱兩可的,他即說機會,又說進攻起來難度比較大。馬雲舉起來筷子,說道:“咱們君臣邊吃邊聊,這是宴會,不要搞的像勤政殿問政一樣。大家不要拘謹啊!”

馬雲吃了兩口菜,說道:“丁大帥的意思,真明白了,朱元帥,你來!”

面對淮北的周軍,主要就是丁思瑾的中線部隊,還有朱元的南線部隊。當丁思瑾說完了以後,馬雲立刻就問朱元道。

朱元趕緊放下筷子,說道:“陛下,臣以爲淮北各鎮好不好攻擊,能不能攻下。有一個因素是非常值得考慮的,那就是燕雲一帶周軍和契丹人戰爭的情況。如果周軍戰敗,那沒什麼可說的,淮北各鎮絕對沒有和我們死戰到底的決心。我大軍北指,他們不是投降,就是逃亡。可如果周軍戰勝了,那麼我們進攻淮北就會遇到強有力的阻擊,一旦勞師與城外,恐怕對就是一種損傷了。”朱元的話意思很明顯,如果勞師城外,那恐怕就和去年汴京大敗一樣。可是,關於汴京大敗,官方定義的可不是大敗,而是一場不得不進行的人道主義戰爭。甚至於,這場戰爭還被放進了大楚皇家軍事學院,讓學員們學習直學習到馬雲掛了以後,新任皇帝才把這個必講戰役,給取消了)。所以,朱元可不敢瞎舉例子。雖然以他這個級別,即便對馬雲實話實說了,馬雲也不會說什麼。可是,馬雲不會這麼想,並不代表著別人不會這麼想。朱元可不想授人以柄。

如果周軍戰勝了,我們應該如何對付啊?”馬雲詢問道。爲什麼馬雲這麼問呢?他爲什麼不問如果周軍戰敗了呢?說起來這是馬雲內心的一種猜測。依照馬雲所熟悉那段歷史,郭榮是相當風光。歷史上最英明的皇帝: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裡面別看沒有他郭榮,那不是說他比不上上面四位,最關鍵的是他活的時間太短了,而那位宋祖事實上就是在郭榮的基礎上,取得的天下。郭榮種了一棵樹,已經蒼天大樹了,結果自己怪了,反倒便宜了趙匡胤。

這麼能幹,這麼英明的一個人,他怎麼可能幹出這麼瘋狂的事情呢?在自己腹背受敵的情況下,貿然進攻另一個大國。如果郭榮下狠心去爭取契丹,未必不能打動契丹的。可郭榮顯然沒有這麼想,反而進攻,向契丹人顯示自己的煌煌武功!如果郭榮不是瘋子的話,那麼,郭榮一定是有把握的。而馬雲最擔心的就是郭榮有必勝的把握!

如果郭榮幹掉了契丹,那大楚就危險了!很明顯啊,契丹元氣大傷之後,整個天下就和三國是樣了,更加可怕的是,那個蜀國,比蜀漢可差遠了。如果,如果郭榮真的贏了的話,馬雲不想帶著蜀國繼續玩了。

“陛下,臣以爲周軍就算勝,此次北伐也是得不償失!”朱元不去回答馬雲的問話,反而談起了另一個話題。他爲什麼這麼說呢。大皇帝馬雲一直堅持北伐,可是事實上馬雲是有壓力的!爲什麼中國古代史上面,除了大明王朝以外,從來都沒有南方統一天下的成功範例呢?有環境方面的因素,也有人爲的因素。事實上,楚國內部對是不是繼續北伐,其實是存在著質疑的。這種質疑不是說不北伐,而是在什麼情況下北伐。什麼情況下才能一擊制勝!可以想象,如果再來一次汴京大敗,楚國恐怕真的再也不會北伐了。

朱元敏銳的感覺出了馬雲的壓力。他是主張北伐的,所以,他肯定是希望堅定皇帝的想法。而現在的局勢,在朱元看來,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馬雲眼睛一亮,問道:“朱愛卿,你。周軍爲什麼會得不償失?”

“陛下,臣以爲周軍此次北上,事實上是犯了兵家大忌!契丹人入春一來一直都在準備南下,雖然周軍突然北上,但並沒有起到突然襲擊的作用。相反會激起契丹人的劇烈反抗!臣昔年跟誰李守貞和契丹人交過手,契丹人弓馬純熟這,非一般能比。就算周軍贏了,至少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對咱們大楚來說,是有利的!”朱元說道。

朱元的話,事實上並沒有打動馬雲。馬雲微微一笑,道:“那朱將軍覺得我軍應該如何做呢?”

“臣以爲應當立刻出兵北伐!不過,不是攻擊淮北各鎮,而是進攻京東地區(今山東半島)!”

第60章 出降(下)第十二章第26章 販布的同行第十二章第57章 京變第202章 三路並舉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149章 當皇帝了(1)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120章 李唐猝亡(4)第116章 板上釘釘第2章 夜襲朔州(下)第18章 忽悠趙季札第54章 如此舉薦第82章 老馬的新想法第185章 追擊第3章 墜馬的疑問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50第173章 伏擊益津關第29章 營救五王爺第65章 攻城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38章 決策(1)第83章 中箭第63章 天生麗質第193章 拽刺再出使第70章 血戰第12章 被打斷了!第72章 三路反叛(3)第12章 新妃(3)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21章 形勢逆轉第36章 打不打第23章 限制黨項(2)第4章 人心難測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104章 女孩的心事第143章 改朝換代(4)第90章 兄壯侄大第23章 入貢第112章 夜宴(三)第83章 中箭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第107章 巧妙的戰略第105章 幽會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65章 搏命第35章 大戰略第18章 殺**個頭第72章 三路反叛(3)第77章 無利不起早第27章 婚前恐慌癥第54章 使者不斷第140章 改朝換代(1)第39章 重組軍隊第11章 三個人的交頭接耳31第20章 白衣如雪趙匡胤第92章 親嘴的後果第12章 岳陽樓(下)第2章 吳越使臣7.1427第33章 入蜀(2)第177章 涿州失守第48章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70章 申屠近況第97章 觀畫第33章 皇帝的心事第74章 兵進泉州第47章 賞賜第67章 疑兵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140章 改朝換代(1)第7章 暖煙閣第141章 展示實力第119章 公主大婚(上)第45章 神棍第179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24章 限制黨項(3)26第88章 宴無好宴第122章 攻陷河中第73章 半渡而擊第25章 限制黨項(4)第64章 收編第26章 販布的同行第33章 皇帝的心事第174章 逼宮第2章 整風運動第76章 吳越變亂第76章 出城第11章 典軍的麻煩第6章 各有所謀第十二章第31章 推波助瀾第101章 聽春宮第158章 蜀國來客第79章 截擊
第60章 出降(下)第十二章第26章 販布的同行第十二章第57章 京變第202章 三路並舉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149章 當皇帝了(1)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120章 李唐猝亡(4)第116章 板上釘釘第2章 夜襲朔州(下)第18章 忽悠趙季札第54章 如此舉薦第82章 老馬的新想法第185章 追擊第3章 墜馬的疑問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50第173章 伏擊益津關第29章 營救五王爺第65章 攻城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38章 決策(1)第83章 中箭第63章 天生麗質第193章 拽刺再出使第70章 血戰第12章 被打斷了!第72章 三路反叛(3)第12章 新妃(3)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21章 形勢逆轉第36章 打不打第23章 限制黨項(2)第4章 人心難測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104章 女孩的心事第143章 改朝換代(4)第90章 兄壯侄大第23章 入貢第112章 夜宴(三)第83章 中箭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第107章 巧妙的戰略第105章 幽會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65章 搏命第35章 大戰略第18章 殺**個頭第72章 三路反叛(3)第77章 無利不起早第27章 婚前恐慌癥第54章 使者不斷第140章 改朝換代(1)第39章 重組軍隊第11章 三個人的交頭接耳31第20章 白衣如雪趙匡胤第92章 親嘴的後果第12章 岳陽樓(下)第2章 吳越使臣7.1427第33章 入蜀(2)第177章 涿州失守第48章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70章 申屠近況第97章 觀畫第33章 皇帝的心事第74章 兵進泉州第47章 賞賜第67章 疑兵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140章 改朝換代(1)第7章 暖煙閣第141章 展示實力第119章 公主大婚(上)第45章 神棍第179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24章 限制黨項(3)26第88章 宴無好宴第122章 攻陷河中第73章 半渡而擊第25章 限制黨項(4)第64章 收編第26章 販布的同行第33章 皇帝的心事第174章 逼宮第2章 整風運動第76章 吳越變亂第76章 出城第11章 典軍的麻煩第6章 各有所謀第十二章第31章 推波助瀾第101章 聽春宮第158章 蜀國來客第79章 截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岳县| 宾川县| 韶山市| 永寿县| 水富县| 丽水市| 大城县| 镇康县| 东宁县| 垦利县| 正蓝旗| 抚顺县| 托克逊县| 淳化县| 乌海市| 宜宾县| 凌源市| 禄丰县| 宜兴市| 金阳县| 辽中县| 巩义市| 筠连县| 宜章县| 壤塘县| 南江县| 扶沟县| 渝中区| 碌曲县| 出国| 枣庄市| 龙海市| 青田县| 庐江县| 普定县| 郧西县| 泸州市| 台前县| 甘洛县| 克山县| 固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