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1章 設伏

看著手裡面的公文,清州刺史王洪怒不可遏。.。。首.發麪簡簡單單的幾行字,完全是頤指氣使,一副級命令下級的口吻:今日滄州一帶周軍活動頻繁,本帥帥乾化軍出城偵察,伺機作戰,清州防護職責由王將軍一力承擔,切記嚴防死守。

王洪心裡話,出城偵察,你td蒙誰呢?偵察敵情需要八千精銳的乾化軍全軍出動嗎?再說了,你既然出城偵察敵情伺機作戰,那幹嘛不從南門走,偏偏從北門出城啊?你丫明擺著這是想跑了。

正所謂蝦有蝦道,蟹有蟹行。王洪在清州這麼多年了,典型的地頭蛇一個,在對面滄州怎麼說也有所佈置的,這兩天一直沒有接到那邊傳來的信息。王洪自己心裡面早就覺得事情詭異,現在再看契丹軍這麼一“逃跑”行動,立刻就判斷出來,對面周軍有大行動了。

當下,王洪立刻就把自己的小弟們召集起來議事了。他把耶律修的公文往小弟們手一扔,說道:“你們看看這是節度副使剛剛傳下的公文,你們商量商量,咱們到底怎麼辦!”

契丹和漢族將領之間的不和,早就是公開的秘密了。除了少數漢族將領,比如楊袞,對於契丹人的看法已經大變樣,一點都沒有契丹是我家的覺悟。王洪的手下也是如此。他們一看耶律修的公文,房裡立刻滾水沸騰了一般,紛紛痛罵契丹人不仗義。這年頭,誰都不傻子,契丹人出城到底想幹什麼,被這羣目光炯炯的漢族將領們立刻發現了:這丫要逃跑,你跑就跑,把哥們叫,大家一起跑也好啊。可你不僅吃獨食自己逃跑,還讓哥們給你殿後,給你擦**。

“大帥,自從燕王蒙難之後,咱們在清州的日子可越發艱難起來了。本來老百姓就窮困潦倒,咱們兄弟揹著罵名,要不容易弄點錢,還被這羣王八蛋給抽走了三分之二。哼,壞事咱們做了,好事卻全成他契丹人的了。他們說的好聽:伺機而戰。我看十有是逃跑了啊。大帥,要我看,咱們南歸大周算了。咱們這也算是棄暗投明。我可是聽說了,周軍已經出了滄州城,下午就能到咱們清州啊。”一個粗啞的聲音說道。

但聽聽聲音,王洪連看都不用看,就知道這一定是自己的左膀右臂清州步兵指揮使王聖在說話。隨著王聖這麼一說,還有幾個人同時附和起來。

王聖是個大嗓門,說的又是離經叛道的話,王洪居然一沒有生氣,二沒有緊張,更沒有翻臉職責王聖。這原因說起來也簡單。能進著屋子裡的人,都是王洪的鐵桿心腹。而投降這話,不對,不叫投降,應該叫南歸。這話也不止說過這麼一次了。每次王洪在契丹人哪裡受了冤枉氣,幾個人難免會嚷嚷幾句。只不過乾化軍就在跟前,他們想南歸,也沒有機會。

王洪只是猜到周軍有行動,卻沒有了解的那麼清楚,他連忙問道:“這消息可是真的!”

“大帥,千真萬確。這是契丹人自己說的。契丹的黑麪怪耶律嗔前幾天不是搶了翠花樓的頭牌香雲嗎?剛纔我在路碰到了香雲回翠花樓,她告訴我的。”王聖說道。

“香雲會翠花樓了?”一個將領問道,眼睛裡閃爍著一絲喜悅。

“哼,”王聖冷哼了一聲,“回是回來了,可是被折磨的也沒個人形兒了。”

“啊?!!”

“吭,我們還是商量商量怎麼應付眼下這個情況!”王洪面色不渝的說道。他知道自己的一個手下迷戀著香雲,但是歪樓也不能這樣子歪啊,現在正談論軍國大事呢。

王洪眼睛裡軍國大事很重要,可是在有些人心裡卻是兒女情長啊。剛纔那位將領,立刻說道:“契丹人這羣夠雜種,真他媽的不仗義。大帥,咱們還是反了!”

王洪愣了下。他不是不想投降。可眼下情況不一樣了,一來乾化軍走了,二來,周軍馬來了。自己是不用再顧忌契丹人的反應了,可眼下恰恰相反的是,王洪對大週會不會接受自己有點患得患失起來。

王洪的目光從王聖看看,把一個個看了看遍。最後,猶豫著說道:“契丹人既然不仁在先,咱們也沒有必要和他講大義。只不過,咱們南歸,大週會不會接受咱們呢?”

“大帥。中原皇帝除了石敬瑭之外,對咱們燕雲十六州一直都是念念不忘的。對咱們棄暗投明,他們應該是歡迎的。畢竟咱們是一個投降的,燕雲十六州都在看著咱們呢。如果大周對咱們嚴加處理了,那他想攻打燕雲十六州可就困難了,咱們這些漢將就算和契丹人面和心不合,也不得不竭盡全力和大周作戰了。看大周皇帝所作所爲,可不是什麼糊塗人,應該不會做這樣的糊塗事啊。依我之間,這南歸之事,趁早不趁晚,一旦被人家包圍了,走投無路在投降,這可就落了下乘了。”另外一個將領張成說道。

眼見另一個重要將領張成也贊成投降了,王洪咬了咬牙說道:“既然如此,咱們現在就整頓軍隊,等契丹人走遠了,咱們就立刻打開南城門。王聖,你留下控制軍隊,張成你們和我一起出城,向大周負荊請罪!”

“大帥會不會太倉促了些。咱們還是派個人先去說和說和,談談條件再說啊。”一人說道。

“談個屁啊。人家的大軍馬就來了。現在派人談條件,也太倉促了。萬一,萬一這條件要是談不攏呢?咱們就不投降了?”王聖反駁道。對王聖這種激進的行爲,大家夥兒心裡都明白他是爲了什麼。去年的冬天,王聖的小兒子在街玩的時候,被契丹騎兵給撞死了,官司打到蕭敵烈哪裡,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隨便賠了點醫藥費得了。可人都死了,賠錢有個屁用!

“那我們投降了,他們把我們免了職,那我們不是得不償失了嗎?”被反駁者反過來反駁道這句話別扭。

“我剛纔不是說了嘛。咱們是燕雲十六州第一個投降的,他們無論如何也不會虧待我們的。不過,我們要想得到更大的好處,卻不得不拼命了。”張成說道。

王洪眼睛一亮,直視張成道:“你的意思是,咱們反過來幹契丹人一下子?”

丹人可比咱們人多啊。再說了,契丹人現在估計已經出城了,咱們大都是步兵,怎麼去追擊契丹啊。在城裡打巷戰,咱們還有點把握,要是去了城外,咱們更不是契丹人的對手了!”一個將領說道。他們和乾化軍呆在一起的時間久了。因爲相互有戒心,對契丹的優勢劣勢,他們也比較清楚。

“是啊,契丹人既然已經跑了,咱們兩條腿,可怎麼追人家四條腿的啊。要是用咱們的騎兵,這千把人可頂不住契丹人的一個衝鋒啊!”王聖在一旁說道,他話裡的意思是反對找契丹人的茬,可看他擦拳磨掌的神情,卻比屋子裡任何一個人都想出戰。

就要動動腦子了。”張成笑道:“我有這麼一個主意,但是不一定能夠成功。只能是做一個嘗試。”

王洪也來了興趣,畢竟在投降這個行動裡面,越是老大風險就越大。想當年呂布投降了,反而被殺,可張遼投降了卻反而被重用。這就是明顯的例子啊。既然能夠爲大周皇帝立下功勞,爲大周做下投名狀,那將來在大周裡面的待遇也應該水漲船高才對。王洪連忙問道:“張成,你有什麼辦法,趕緊說來聽聽。”

“契丹人現在還沒有走遠,咱們立刻就在清州城裡面放起火來,就說。。。就說清州城裡百姓不知爲何突然造反,大帥您彈壓不住,請耶律將軍火速回兵救援,否則,清州城有丟失的危險。還說,還說周軍快到了,咱們人少力弱,您已經派人去南京求援了!”張成說道。

王洪眼睛轉了轉,心裡面把張成的主意反覆的思考了幾遍。張成的辦法妙在兩個地方,第一,說清州城百姓不知爲何造反,其實是在暗暗點醒耶律修,不是你出城的時候,縱兵搶劫了一把,清州城的百姓也不會造反,這責任在耶律修。第二,說自己已經派人去南京求援了,這暗示耶律修我已經把這裡的情況報了。如果你來回來救援,那對不起,我也不奉陪了。這南京留守蕭思溫,現在是整個燕雲十六州的大總管,這人絕對是個人才,馬管軍,下馬安民,這人爲了緩解兩族嚴重對立的情況,剛剛提出了“契丹與漢一視同仁”的說法。這個軍報報去,蕭思溫怎麼處理王洪,耶律修猜不到,可是怎麼處理自己,耶律修就不能不有所顧忌。張成出這麼一個主意,就是在賭,賭耶律修敢不敢硬抗契丹的軍法。不戰而逃這可是殺頭的罪。

王洪點了點頭。手下立刻就明白自己老大已經拿定了主意,果然王洪就開始分派任務了,有些人去放火,有些人去打開北門,佈置埋伏。當然,他不會忘記趕緊派人去通知周軍,自己要撥亂反正、棄暗投明了。

本整理髮布。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

第34章 遭遇第110章 出使楚國第1章 稀裡糊塗的穿越第117章 李唐猝亡(1)第二 卷夜襲朔州上第19章 棄子第18章 光猛南下第21章 形勢逆轉第18章 光猛南下第41章 馬踏南平(五)第49章 血戰黃土鎮第61章 招降納叛第34章 兵圍封州(上)第34章 兵圍封州(下)第140章 改朝換代(1)第92章 親嘴的後果第128章 給他功勞第77章 奇襲第75章 廣東內務第173章 伏擊益津關第21章 奇襲興元府第35章 稱王荊湖(上)第185章 追擊第54章 商討23第48章 人事勝於天意第1章 南平窘境第88章 親征河東第33章 激戰封川(下)第82章 豫章行(五)第143章 等待第142章 改朝換代(3)第99章 戰高平第77章 無利不起早第39章 馬踏南平(三)第12章 岳陽樓(下)第74章 在天願爲比翼鳥第2章 丫就一空城第15章 首富第52章 韶州鏖戰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119章 公主大婚(上)第64章 做的次數少了第64章 交州第58章 龍虎風雲會(一)第27章 婚前恐慌癥第177章 涿州失守第124章 水火不相容第20章 死諫第41章 路遇趙匡胤第26章 離間第92章 親嘴的後果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103章 會戰(2)第4章 美侍女第8章 請君作詩第104章 總結宣傳第36章 火藥與石油第190章 窺測和揣摩第33章 定策(下)第12章 驅除契丹第21章 捕風房第10章 新妃(1)第27章 婚前恐慌癥第211章 隴州第5章 不謀而合第151章 來了新消息第10章 最像諸葛罵王朗第55章 連番用計第8章 倡議北伐(上)第19章 援軍第1章 你說不行,我說行第44章 10萬兩白銀第52章 惹了大麻煩第19章 血戰(二)29第20章 三分之二23第22章 限制黨項(1)第11章 周娥皇第110章 出使楚國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43章 繼續出使第25章 約四事第114章 淮南的對策第102章 會戰(1)第68章 釋放第100章 長江水勢第98章 觀畫(下)第47章 南下邕州第33章 入蜀(2)第107章 明詔第61章 龍虎風雲會(四)第102章 會戰(1)第80章 豫章行(三)第87章 戲弄第70章 一錯再錯(上)第34章 兵圍封州(下)第22章 覆手爲雨
第34章 遭遇第110章 出使楚國第1章 稀裡糊塗的穿越第117章 李唐猝亡(1)第二 卷夜襲朔州上第19章 棄子第18章 光猛南下第21章 形勢逆轉第18章 光猛南下第41章 馬踏南平(五)第49章 血戰黃土鎮第61章 招降納叛第34章 兵圍封州(上)第34章 兵圍封州(下)第140章 改朝換代(1)第92章 親嘴的後果第128章 給他功勞第77章 奇襲第75章 廣東內務第173章 伏擊益津關第21章 奇襲興元府第35章 稱王荊湖(上)第185章 追擊第54章 商討23第48章 人事勝於天意第1章 南平窘境第88章 親征河東第33章 激戰封川(下)第82章 豫章行(五)第143章 等待第142章 改朝換代(3)第99章 戰高平第77章 無利不起早第39章 馬踏南平(三)第12章 岳陽樓(下)第74章 在天願爲比翼鳥第2章 丫就一空城第15章 首富第52章 韶州鏖戰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119章 公主大婚(上)第64章 做的次數少了第64章 交州第58章 龍虎風雲會(一)第27章 婚前恐慌癥第177章 涿州失守第124章 水火不相容第20章 死諫第41章 路遇趙匡胤第26章 離間第92章 親嘴的後果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103章 會戰(2)第4章 美侍女第8章 請君作詩第104章 總結宣傳第36章 火藥與石油第190章 窺測和揣摩第33章 定策(下)第12章 驅除契丹第21章 捕風房第10章 新妃(1)第27章 婚前恐慌癥第211章 隴州第5章 不謀而合第151章 來了新消息第10章 最像諸葛罵王朗第55章 連番用計第8章 倡議北伐(上)第19章 援軍第1章 你說不行,我說行第44章 10萬兩白銀第52章 惹了大麻煩第19章 血戰(二)29第20章 三分之二23第22章 限制黨項(1)第11章 周娥皇第110章 出使楚國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43章 繼續出使第25章 約四事第114章 淮南的對策第102章 會戰(1)第68章 釋放第100章 長江水勢第98章 觀畫(下)第47章 南下邕州第33章 入蜀(2)第107章 明詔第61章 龍虎風雲會(四)第102章 會戰(1)第80章 豫章行(三)第87章 戲弄第70章 一錯再錯(上)第34章 兵圍封州(下)第22章 覆手爲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川县| 西盟| 泸溪县| 威远县| 汝城县| 和静县| 普兰县| 三门县| 庄河市| 大方县| 鸡东县| 芒康县| 拜泉县| 寻乌县| 阿图什市| 儋州市| 平乡县| 漳浦县| 沅陵县| 博野县| 如皋市| 株洲县| 余庆县| 巴青县| 景洪市| 康马县| 铜川市| 剑河县| 敦煌市| 右玉县| 宁陕县| 扶绥县| 吴川市| 湖南省| 广东省| 定陶县| 治县。| 沛县| 鄂托克旗| 津南区| 小金县|